歡迎關注“新浪科技”的微信訂閱號:techsina
文| 翟元元
來源:Tech星球
映客正面臨成立7年以來,前所未有的挑戰。
7月底,一則消息將映客重新拉回公眾視野。行業流出傳聞稱,映客因為1v1業務擦邊球,有相關人員被帶走協助警方調查。消息傳出不久,映客方面便火速回應,稱有不法分子利用其集團旗下子公司產品平臺從事違法活動,公司有員工協助警方展開調查,目前均已配合完畢回到工作崗位。并表示,網傳視頻、截圖均與映客沒有任何關系,系不良自媒體張冠李戴惡意炒作。
本以為事情告一段落,但此后不久,職場社交平臺脈脈上便有自稱為映客員工的網友爆料稱,1V1項目暴雷后,映客廣州分部正在大裁員,社交項目被砍。
一位映客廣州分部的員工告訴Tech星球,上述項目有情況要優化,廣州分部要業務調整。
映客的確是在裁員,映客北京總部一位員工向Tech星球表示,北京這邊都正常,其他地方會有裁撤,主要是是否盈利的問題,不盈利的項目都有被裁撤的風險。
在互聯網公司普遍進入裁員、收縮業務的常態化大環境下,映客裁員似乎無可厚非。但裁員、關停部分社交項目只是映客危機的一個現實縮影,映客更大的危機在于,今年出現成立7年以來首次虧損。
映客2022年上半年業務財報顯示,截至2022年6月30日,映宇宙上半年實現營收40.61億元,同比增長0.7%。利潤方面,由于商譽減值損失4.86億元,映宇宙近三年來首次出現中報虧損,而在2020年-2022年,映宇宙的中報凈利潤分別為7320萬元、1.42億元、-1.11億元。
截至發稿,映客股價1.27港元,市值24.62億港元,與2018年上市時107億港元的高點相比,已蒸發82億多港元。
昔日“直播第一股”,為何縮水至此?
裁員近600人,社交項目被邊緣化
映客廣州業務調整似乎仍在繼續,有網友稱,整個8月,廣州分部裁員近600人。“8月初,廣州分部大群總共接近1200人,目前人數是675人。”
一位映客員工告訴Tech星球,社交項目不算關停,就是被邊緣化了。
映客內部員工對社交項目的風險似乎已達成某種共識,社交就是一把懸在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隨時有可能暴雷,“1v1社交風險越來越大,業務出事是早晚的事,只是爆在哪個業務和時間的問題。”
但社交業務目前已是映客核心營收來源。映客2022年上半年財報顯示,映宇宙直播產品與相親產品營收占比分別為22.2%和5.5%,覓野CAMP等其他垂類社交產品的營收占比達69.6%。
映客自2021年開始,營收結構已發生變化,社交業務成為營收擔當,映客由依靠直播業務轉為以社交業務為第一大營收來源的公司。2019年,該公司的社交產品營收占比僅為14%,2020年為41%,2021年上半年,映客第二增長曲線的社交產品業務反超直播業務收入,達到66.7%,社交業務營收總額達到26.7億元。社交業務營收占比逐年增長。
以直播起家的映客,2015年成立之初便實現了盈利。2016年,千播大戰打響,虎牙與斗魚都還處于虧損狀態時,映客經調整凈利潤高達5.68億元。2018年上市后首份年報顯示,映客2018年經調整的凈利潤為5.96億元,對比來看,虎牙當年凈利潤約4.6億元,斗魚則依然處于虧損中。
2021年之前,映客主要收入來源為直播,直播收入一度占營收總額的99.8%。公開資料顯示,2015年至2018年,映客直播業務所得收入占總收入的比重分別為94.6%、99.8%、99.4%、96.59,營收比較單一,嚴重依賴直播業務。
為了擺脫對娛樂直播業務的依賴,映客早早便開始積極搭建直播業務之外的社交產品矩陣。
映客董事長奉佑生曾提到,不能等到秀場直播已經存在挑戰了才去做新探索。任何企業都有生命周期,要在產品進入成熟期之前,就開始探索第二、第三增長曲線。2018年上市時,映客內部開始有意識地打破組織墻,將一兩千人規模的企業打散成幾十個創業團隊,實行“內部賽馬”機制。
直播+社交雙輪驅動模式因而得以形成,映客直播app之外,打造了一個新的社交產品矩陣:既有主打年輕人興趣社交產品“積目”,也有覆蓋下沉市場相親需求的視頻相親“對緣”,還有以線下“超級喜歡”為代表的相親業務,以及小眾戶外露營人群“覓野”。
社交業務興起,而秀場直播則日漸萎縮。隨著抖音、快手等短視頻平臺崛起,加上直播帶貨與游戲直播的沖擊,監管政策不斷加嚴,秀場直播用戶不斷流失,活躍度下降,直播間“榜一大哥”消失,秀場直播的黃金時代一去不復返。
映客在秀場直播式微之前找到了新的增長曲線,但這條增長曲線并不穩健。
危險的陌生人社交
分散投資法則告訴大家,雞蛋不要放在同一個籃子里,所以企業們通常會選擇打造產品矩陣,進而將風險分散。但這種商業策略的弊端在于,大多數產品屬于陪跑,不盈利的產品反而成了主產品的掣肘,拉低整體盈利能力,內耗太嚴重。
奉佑生接受《中國企業家》采訪時表示,為了避免出現“方向對了,團隊不行”的失誤,一旦有認可的賽道,就同時開兩三個團隊,防止最終喪失整個賽道機會。同一類項目,映客內部會北京和廣州的團隊分別做,不同團隊賽馬。產品開發周期很快,一般7天左右就能開發出來一個產品,推向市場,之后通過數據決定要不要放大。產品自我證明的期限是一個月到一年時間不等,數據不太好的產品,一個月就關停。
速生速死的產品,屬于必要的創新,與此同時,也不可避免伴隨著資源浪費。映客內部人士表示,創新九死一生,創新多,但很難有現象級創新產品。
映客很多產品屬于來去無聲,沒有掀起任何水花。一位映客內部員工告訴Tech星球,映客員工自己都搞不清楚公司一共有多少產品,很多產品屬于以月為周期的“月產品”,大眾都沒聽過就下線了。像財報中濃墨重彩提到的露營產品“覓野”,監測產品數據的員工都不太了解。
此外,社交最大的風險在于,好不容易重金打造,最終跑出來的產品,隨時有被下架的風險。據Tech星球不完全統計,映客此前在財報或公開報道中提到的產品,不少都已下架。像社交產品音泡,2019年下架,相牽2021年8月下架,今年以來,映客“香芋星球 ”、“軟聲”等產品相繼被下架。
映客此前針對三四線及以下城市的視頻產品“種子視頻”、語音交友平臺“不就”,如今也搜不到產品蹤跡。
值得一提的是,種子視頻此前曾被映客寄予厚望,外界稱其為視頻版的“趣頭條”。數據顯示,2018年4月上線以來,注冊用戶短時間內便突破2000萬,日活達到200萬,用戶日觀看時長高達100分鐘。但這樣一款用戶規模的產品,后來也無疾而終,目前已查無此app。
陌生人社交屬于社交江湖的危險游戲,流量增長離不開荷爾蒙,平臺很容易陷入荷爾蒙經濟陷阱,業務打擦邊球。
社交并沒有想象中賺錢。映客陌生人社交產品積目,眼下依然正常運營,但映客最新財報已經沒有再主動提及積目。這款扛起映客社交營收大旗的產品,日前成為映客扭盈為虧的直接導火索。映客財報顯示,受旗下產品積目主體公司藍莓所累,今年上半年映宇宙由盈轉虧,計提5億元商譽減值。
元宇宙,出路還是代價?
直播高速增長神話終結,社交產品收入占比近7成,但存在可能被下架的風險,所以,映客只能不斷向外探索,尋找新的增長曲線。
映客最新財報顯示,截至2022年6月30日,映宇宙每月平均活躍用戶數為2979.9萬,同比下降35.8%。
據Tech星球觀察,2021年之前,映客月活躍用戶每年都在增長,但今年上半年,映客首次出現月活下降,去年同期月平均活躍用戶數為4642.8萬人,減少1600多萬人。
風口、出海,因而都成了映客的主動選擇。映客內部的創新機制,某種程度上影響這家公司會逐風口而居。語音社交、元宇宙的風口,映客是一個都沒有放過。
去年年初,Clubhouse在國內掀起一陣語音社交浪潮,映客快速響應,僅用6天時間便推出被稱為像素級對標的產品“對話吧”。映客董事長奉佑生、投資人朱嘯虎、周亞輝、杜永波,以及《最強大腦》主持人蔣昌建等諸多大佬都親自為產品直播站臺。然而直播之后第二天,“對話吧”便被下架,追風口第一次鎩羽而歸。
語音社交偃旗息鼓,這一次,映客瞄準的是元宇宙。
今年6月份,映客大張旗鼓將品牌升級為映宇宙,全面進軍元宇宙。
截至目前,映客已推出多款元宇宙應用,包括在映客直播APP內上線元宇宙K歌玩法“全景K歌”,聯合海外NFT平臺HootLabs發行1000+頭像類的NFT,推出元宇宙戀愛產品情侶星球,3D虛擬社交產品原原世界。此外,映宇宙還在海外推出3D虛擬形象社交產品The Place。投資了AR眼鏡研發公司DreamGlass等等。
但眼下,這些產品矩陣還無法為映宇宙貢獻盈利。據Tech星球了解,元宇宙戀愛產品情侶星球下載量并不是很高,小米應用商店顯示,目前其只有1.1萬下載。原原世界下載量只有2300多次,并且因為產品存在隱私問題而被通知盡快修改。
映宇宙押寶的元宇宙,概念本身還不容易落地。字節、騰訊等大廠元宇宙社交產品相繼啞火,字節元宇宙社交產品派對島下架,騰訊數字藏品平臺幻核停售數字藏品、海外元宇宙擁躉Meta做好了裁員準備,社交媒體上傳聞第一批元宇宙公司已經發不出工資,元宇宙社交更是被曝“宇宙里還沒有微信群人多”。種種跡象表明,元宇宙的發展并不順利。市場此前或高估了元宇宙的商業價值。
創新需要付出一定的代價,元宇宙,有可能便會是映宇宙的代價之一。
映宇宙一位員工向Tech星球表示,公司創新氛圍不錯,團隊也都比較年輕有活力,但感覺公司不必非要在社交一個領域有更多的探索,十個社交產品有一個能跑出來的成功率,其實已經算是高估了,更多產品屬于淘汰了都不知道。所以希望公司可以在社交之外進行其他盈利產品可能的探索,能有更多賺錢的產品。
(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新浪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