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關注“創事記”的微信訂閱號:sinachuangshiji
文/許怡雯
來源:鋅財經(ID:xincaijing)
1499元的李寧被炒到五萬,499元的安踏暴漲十倍,國貨炒鞋風平底而起,將潮鞋App得物推向了風口浪尖。
4月6日,得物App因為一則聲明再次登上熱搜。
起因是三天前,有媒體報道得物App上一款李寧球鞋售價居然高達48889元,較1499元的參考發售價,上漲了33倍。另外還有兩款國產球鞋漲幅超過10倍,近20款球鞋漲幅異常。這一現象引來了官媒發聲,新華社直接把矛頭指向了“打著真假鑒定旗號的少數互聯網平臺”,指責平臺在炒鞋問題上“推波助瀾”。
被不點名批評的得物App趕緊發布了一則聲明,表示針對價格波動過大的球鞋已進行下架處理,并對涉嫌惡意影響商品標價波動的賣家采取封禁措施。但是,這則聲明沒有幫得物擺脫“炒鞋幫兇”的嫌疑,甚至遭到了網友的一致嘲諷。
扒開了“潮流文化”的外表,得物的本質不過是鞋販子的一個炒鞋工具。
機制的“大象”:炒鞋販最大幫兇
四萬九的李寧鞋是誰在賣?
“不過是一次失敗的壓高而已”。有別于輿論的嘩然,倒賣二手球鞋多年的小姚平靜地告訴鋅財經,顯得見怪不怪了。
炒鞋圈經過多年的發展,已經形成了和證券市場一樣的游戲規則,有莊家坐莊,有賣家囤倉,有韭菜接盤,比的就是誰成為最后一棒。有些鞋販子囤了一批貨漲不上去,就會通過壓高的行為投機取巧。
“有些賣家想讓自己的球鞋漲價,就故意掛出來一萬九、兩萬九的高價,想要抬高市場(價格),但是很多會失敗”,小姚向鋅財經介紹,這雙僅有一個號的四萬塊李寧鞋,很明顯是炒鞋販子的壓高行為,并且以失敗告了終。
聲明中,得物用一句“價格均為平臺賣家個人所設定”把自己從高價球鞋的質疑中摘出來,并把鍋甩給了平臺賣家。
但實際上,在平臺不做任何監控,給予個人賣家所謂的“定價自由”的機制下,會放任賣家隨意定價,就像是“房間里的大象”,平臺、買賣雙方都看破不說破罷了。
得物平臺上一款鞋的購買鏈接背后是無數個同時活躍的賣家。賣家自己決定價格、提交訂單后,平臺會識別出最低的價格給消費者。價格最低的賣出去之后顯示下一雙,如果中間有更便宜的貨源進來,那么最低價格也會被刷新。這就是為什么得物的交易記錄里,價格總是在實時變化。
這種價格機制在普通款球鞋上作用不明顯。但是一旦某款球鞋火了,價格就會一路上漲。得物所謂“平臺不參與定價”,就是將定價權交給了鞋販子,讓平臺成為了鞋販子炒鞋的工具。
除了價格機制,在商品描述方面,得物也在助長鞋販子炒鞋的風氣。小姚告訴鋅財經,球鞋之所以會變得值錢,必須要有紀念象征。如果一雙鞋沒有球星穿過,沒有明星上腳,就會貶值。反言之,一旦被哪位明星穿過,球鞋就會迅速升值。
從得物的界面上可以看到,“XX同款”遍地都是。連耐克空軍一號這種常規款也要冠上“Jennie同款”、“虞書欣同款”的名號,可謂是將明星效應發揮到極致,不錯過任何一個跟明星套近乎的機會。
這樣的得物,卻在每一次炒鞋風波的時候都大舉理性消費的旗幟。2019年炒鞋首次出圈,得物還叫“毒”的時候,發出了“鞋穿不炒”的倡議,最后被網友罵得連評論區都被迫關閉。
而得物之所以會默認這樣的機制,本質上也是由平臺的盈利模式決定的。
模式弊端:得物難以擺脫炒鞋
得物的崛起,是借了炒鞋的東風。
炒鞋讓球鞋變成普通人難以企及的奢侈品,給消費品套上了投資品的殼。日益增多的泡沫加劇了鞋市的金融風險。這些問題得物不可能看不見,只不過得物仍舊選擇為虎作倀。這是得物目前的商業模式注定的結果。
最開始,得物只是虎撲論壇里一個信息交流和球鞋鑒定的平臺,聚集了大量球鞋愛好者。2017年8月,虎撲正式推出獨立的毒App,提供球鞋鑒定和交易服務。商家在平臺上賣鞋,平臺按比例收取傭金和鑒定費用。
從小姚提供的截圖來看,個人賣家每賣出去一雙鞋,平臺會抽取五項費用,分別是技術服務費、轉賬手續費、查驗費、鑒別費和包裝服務費。這意味著,單款球鞋的價格越高,得物能夠賺取的費用就越高。
物以稀為貴,只有那些備受追捧、普通渠道買不到的球鞋才能夠賣得貴。一旦球鞋擺脫了潮流趨勢,只剩下冷門款或者常規款,那么消費者根本不需要通過得物App購買,得物App也不能夠享受到溢價帶來的收入。
更別說,被卷入炒鞋過程的一雙鞋可能會在平臺上被循環賣好多次。
炒鞋之所以謂“炒”,是因為一旦球鞋被附加了金融屬性,很多人買鞋不是為了穿,而是為了在價格上漲后再賣出去。于是一雙2000元價格從得物上買來的鞋,翻倍又以4000元的價格賣出去,過一段時間再翻倍賣出。整個過程中,平臺可以抽三次傭,并且價格還在逐次上漲。
商業模式早就注定了,得物平臺和二手鞋販是共享利益的盟友,是綁在一條繩子上的螞蚱。因此,無論得物是否真心,它都沒有辦法真的做到“鞋穿不炒”。
平臺鑒定:三方的微妙平衡
從“毒”到“得物”,其實市場對平臺的鑒定權威性存在一定的質疑。但即便是在這樣的情況下,得物平臺、賣家、買家之間卻形成了微妙的“平衡”。
得物打著鑒定真假的旗號大行其道,鞋販子把得物變炒鞋的工具,而消費者們只要曬出得物藍底黑字的鞋盒,就等于拿到了信用背書。
90后男生小李專注收藏球鞋很多年,是那種同款不同色都要全部收齊的資深球鞋愛好者。得物也是他買鞋的主要平臺之一。不過為了保證球鞋的真偽,他都會“過兩遍手”,即從得物買回來后再去專門賣鞋的朋友那里鑒定一遍。
“不能夠完全相信得物,就算得物的話是真的,他們有專業的鑒定團隊,但是每天過手的鞋子那么多,怎么保證不看走眼”,小李對得物鑒定結果的真實性一直保持懷疑。
用戶陳晨的態度和小李一樣,雖然自己在得物上還沒有買到過問題鞋,但是也不相信得物上的都是正品,“正不正的很難說,畢竟官方也沒有鑒定。”
既然消費者并不能對得物全然相信,為什么還要選擇得物?“我不敢保證得物的鞋一定是正品,但是起碼我看不出來很假。只要發朋友圈時看不出是假貨,那么目的就算達到了。現在買鞋不都是為了炫耀嘛”,陳晨給出了這樣的答案。
鋅財經研究之后發現,對于很多得物的消費者來說,求的不是“保真”,而是“不假”。他們追求的是明星同款、高級設計、品牌效應,而不是追求鞋子的實用性。
2020年1月,毒正式改名叫得物,經營范圍也從原本的潮鞋擴展至美妝箱包、潮服潮玩、手表配飾。
SKU大幅增加的同時,也加劇了消費者對得物權威性的質疑:得物是否具備與之匹配的專業鑒定能力。得物為了彌補自己在其他領域的不足,找來了中檢機構成立合作伙伴關系。但是,隨著體量變大,得物的售假現象還是在逐步增多。
打開黑貓投訴,得物上買到假貨的相關投訴比比皆是。去年618,得物更是因為售賣假冒偽劣產品被中國消費者協會公然點名。另一邊,仿造得物鑒定證書的灰色產業也在逐步壯大。
半個月前,上海市公安局破獲了首例第三方鑒定平臺防偽標識被侵權案件,抓獲犯罪嫌疑人16名,涉案金額高達700多萬元。其中所謂的“第三方鑒定平臺”就是得物。犯罪團伙一邊“克隆”了多個和得物相似的虛假網頁,一邊生產、銷售假冒的得物平臺鑒別證書、認證鞋扣、包裝盒和膠帶等防偽“四件套”。
值得注意的是,上海市破獲的案件并不可能是孤例。如今,打開各大二手平臺,還有不少在賣“得物四件套”的商家。少則15元,多則30元,就能買到和官方一樣的防偽證明。
那么問題來了,內部不能保真,外部還有眾多“李鬼”冒充“李逵”,消費者又如何能夠完全相信得物的鑒定結果?
有人說,鞋販售假、用戶買假,不過是一個愿打一個愿挨。但是,一個健康的商業市場追求的永遠是更好的產品,而不是比誰造假技術更高。得物的出現,將這種不健康的生態罩上了一層面紗,下面是心照不宣的渾水。久而久之,受害的還是品牌和消費者。
應受訪者要求,小姚、小李、陳晨皆為化名。
(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新浪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