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關注“創事記”的微信訂閱號:sinachuangshiji
文/楊曉鶴 喬雪 王慧瑩
來源:Tech星球(ID:tech618)
頭圖 | 視覺中國
屢傳造車,屢次否認的小米造車,終于伴隨著一則港交所公告實錘,受此利好消息影響,3月31日,小米股價開盤拉升了15%。
昨日,小米公告準備投入100億美元造車,在當晚舉行的小米春季新品發布會上,雷軍用近半小時的時間,講述他與小米造車的新故事。
“我決定親自帶隊,這是我人生最后一次重大的創業項目。我深知做出決定意味著什么,我愿意押上我人生所有積累的戰績和聲譽,為小米汽車而戰。”
雷軍還曬出了2013年他和特斯拉創始人馬斯克的合影,隨后表示,他曾兩次拜訪馬斯克,并成為特斯拉的車主。
“此后七八年,投了十家電動汽車公司”。
在這十家公司中,有兩家便是國內“造車四小龍”的蔚來和小鵬。早在 2015 年和 2016 年,雷軍創立了順為資本,并先后投資了蔚來汽車和小鵬汽車。盡管雷軍在兩家公司上市時的持股份額均不到 5%,但在小鵬的4 億美元 C 輪融資中,小米又通過旗下注冊在英屬維爾京群島的 Fast Pace Limited 公司投資了 5000 萬美元。有趣的是,后來小鵬的千億美金市值一度超越了小米。
雖然對電動汽車很感興趣,行業風口也正在盛行,但“電動汽車,做還是不做,是個問題”。盡管相繼公布了定速巡航、小米手機NFC車鑰匙等200多項專利。雷軍和小米還是曾為此幾度猶豫不決。
眾所周知,汽車是涉及上下游產業鏈最多、最復雜的行業,同時也是一個燒錢的項目?!鞍賰|級的投資,三五年才能見效”。
但新造車的時代機遇也擺在眼前,雷軍說,“過去75天,我們有85場業內拜訪溝通,四次管理層深度討論會,兩次正式董事會?!?/p>
雷軍表示,小米擁有1萬多人的研發團隊,有穩健增長的全球第三手機業務,有最好的智能生態,還有1080億元的現金儲備。換句話說,造電動車的兩大支柱,技術和資金,小米都準備好了。
根據目前的信息,小米將全資造車,所有的錢自己出。也有業內人士指出,小米未來大概率會為汽車總公司單獨融資。
“今天小米已經有一點點積累,是值得我們大干一場的時候”,豪言堵上人生全部榮譽的雷軍,正式開啟了其人生的最后一次重大創業。
回顧小米過去11年的歷程,小米從0到全球前三手機廠商,創造了一段奇幻旅程。雷軍及其管理團隊打磨出的“用戶思維”、“產品思維”等成功之道,已經在蔚來等造車新勢力企業中成功應用,甚至“用戶學”在蔚來還演化出了“拜蔚來教”。
小米有很多成功之道,但客觀看,小米手機發展過程中也曾踩過三大坑,雷軍主導造車過程中需要避免再踩坑。
性價比不可取,新造車無低端
此次小米宣布造車,網友們紛紛評論,“年輕人的第一臺車來了”“19999元,小米新車開回家”??梢姡蟊娨呀泴π∶子幸粋€固有的認知,即極致性價比。
極致性價比曾是小米的殺手锏,2011年10月小米 M1智能機以1999元的低價橫空出世,瞬間引發了搶購熱潮,此后還推出了F碼這種特殊產品。但在2020年,一句“得屌絲者得天下”,雷軍怒開清河大學副校長,小米迫切的高端化心情可見一斑。
在這次小米的新春發布會上,雷軍發布小米11 Pro 、小米11 Ultra兩款手機,分別自封“安卓機皇”,“安卓之光”,但最高賣到7000元的高昂價格,消費者是否購買才是最終認可??梢哉f,小米手機的高端化之路仍存不確定性,畢竟華為手機退出后,iPhone 12、OPPO Find X3和一加 9 Pro等機型仍具有很強的競爭力。
與小米手機用極致性價比敲開智能手機時代大門不同,國內造車新勢力基本選擇了高端化定位切入市場。主力車型的售價基本超過30萬,略高于奧迪A6和寶馬i3的售價。
最典型的是蔚來,首款車型ES8指導價格在46.80-62.40萬元,不僅車型定價高,花3000萬舉辦首場發布會,在北京租下每年800萬租金的展示廳,提出貴賓般的用戶全生命周期服務,李斌努力向市場宣講在新造車勢力中,蔚來就是國產BBA。
新造車三杰中,僅有理想做過售價僅為5萬低速電動車SEV,2018年2月李想宣布關閉SEV項目。此后唯一的新車型理想ONE售價提到了30萬以上。
小米新造車項目不能走低端,“五菱宏光MINI EV月銷3萬,輕松打敗特斯拉Model 3,有人覺得五菱比特斯拉強嗎?”小米新造車絕對不能走性價比路線,這條路會被國產特斯拉打壓的體無完膚,畢竟規模量產的特斯拉2020年銷量已經達到50萬臺,遠超蔚來、理想、小鵬的4.37、3.26、2.70萬臺。
在30日的發布會上,雷軍也提到會造“高品質新車”,似乎暗示小米新車會走高端化路線。與手機不同的是,換電服務、高配內飾這些都能成為小米新車的高端支撐。雷軍可多維升級小米新車的定價服務。
飆硬件是歧途,智能比車更重要
小米早期手機主打硬件配置,每代旗艦機都在強調頂配,性能發燒。小米手機早期不太主動工業設計,號稱“沒有設計就是最好的設計”,但是硬件性能一定堆到最好,在很多人記憶猶新的安卓機比拼跑分時代,小米手機也多次拿下桂冠。
太過注重比拼硬件,加上MIUI和米聊的鐵人三項搭建的不甚成功,互聯網業務在小米占比僅在10%左右,外界對小米的定位一直是家硬件企業。因此,小米在港股的股價長達22個月跌破發行價,直到2020年的12月28日,小米 11 發布后,小米的股價最高才漲到33.75港元,接近發行價的兩倍,完成雷軍在小米上市時,兌現讓當時買入的投資人賺2倍的諾言。
而新造車勢力的崛起,硬件性能固然重要,但更多的賣點在于智能。
所謂“智能汽車”,除了要搭載先進技術,能夠進行信息互聯之外,最重要的還是得具備部分或完全的自動駕駛功能,要知道智能網聯技術或有望重塑行業利潤鏈。
根據摩根士丹利近期的分析,特斯拉FSD完全自動駕駛功能將占據其市值三分之一,汽車電子占比已經成為Model3 成本價值占比最高的部分之一,僅次于動力和電池系統,中金認為蔚來汽車軟件將占到其市值的二分之一。
以特斯拉Model3為例,其全系標配了L2級自動駕駛、全速自適應巡航、車道保持輔助等功能,并且還可選裝L3級自動駕駛、駕駛道路交通標識識別、自動泊車入位。
被稱為最具國產特斯拉相的小鵬也走上智駕的道路,近日更是靠NGP功能完成廣州到北京3000公里遠征,與“電車一哥”特斯拉相比,小鵬P7的輔助駕駛也并不落后。
而早已布局自動駕駛7年的百度,更是不容小覷的力量,雖然今年才押注造車,但百度Apollo不僅是國內唯一一家可以與谷歌Waymo相抗衡的自動駕駛科技公司,也是BATHM中唯一一家有L4級自動駕駛Robotaxi上路運營的科技互聯網企業。
而根據以往的定位,小米是一家硬件公司,利潤則是需要互聯網服務去墊高,因此在造車這件事上,要想在一眾“造車新勢力”殺出重圍,小米依然可能不會選擇用技術去對標別的車企,而是用軟件服務去開辟一條新的入口。
不過,智能駕駛這件事情,小米目前并沒有特別深厚的積累。
根據AutoLab的一項統計,蔚來的汽車相關專利數最多,達3939個,特斯拉在全球范圍內汽車相關專利總為2008條,BATHM中僅有百度能與新造車勢力頭部品牌打成平手,而小米在自動駕駛相關的專利上僅有一項。
不過,值得一提的是,小米投資了自動駕駛初創公司Momenta,這家公司擁有輔助駕駛到自動駕駛的完全解決方案, 后續并購還是使用技術服務還有待觀察。
造車不是一錘子買賣,后續能給車主帶來的體驗感,更為重要。因為智能車是繼智能家居、智能辦公、智能工廠后的第四大智能場景,蔚來有每月價格1000元的無憂服務包,特斯拉也有OTA加速、續航升級、FSD(完全自動駕駛能力)、高級連接服務(在線影院、卡拉OK)等琳瑯滿目的智能升級服務。
“讓每個人都能享受科技的樂趣”,這是小米當初贏得市場的目的,更是小米能贏得市場的原因。但講求極致性價比,如何切換到智能服務優先的思維下,是小米進入“新造車”世界前需要先解決的功課。
無核心技術無前途,能力即地位
華為手機在國內市場能夠打敗三星,硬剛蘋果的的底氣,無疑是因為其擁有芯片設計等核心技術能力。反觀小米,因為與高通的患難兄弟關系,以及澎湃芯片投入太大的情況下,小米自供應芯片的決心一直不足。并且,未曾遭遇華為在海外市場被禁用谷歌GMS的經歷,小米也沒有過開發移動操作系統的野心。
缺乏核心技術能力,一度也讓小米手機亮點不夠突出,湮沒在一眾安卓機中。雷軍也為此很苦惱,在2019年的一次采訪中,雷軍不解的說道:“我不知道為什么做整機就叫沒技術,難道制作汽車一定要有發動機嗎?發動機以外的東西就不叫技術了嗎?”
目前涌入“新造車”領域的企業已經達到100多家,小米造車如果繼續沒有核心技術能力,那即使小米整車設計能力再強,在用戶眼中依舊是缺乏核心亮點,屆時高端市場難突圍的現象依舊會存在。
而對于新能源汽車來說,核心技術主要是指電池、電機和電控,即人們常說的“三電”系統。實際上,自動駕駛芯片、智能網聯系統、超級充電技術等等技術都非常核心。特斯拉能夠在造車新勢力領域一騎絕塵的原因,就是自研了絕大部分核心技術。
蔚來汽車創始人李斌曾直言,自動駕駛芯片技術難度不大,比手機芯片容易。但近日,蔚來卻宣布由于芯片短缺,公司決定自2021年3月29日起,合肥江淮蔚來制造工廠暫停生產5個工作日。據行業猜測,蔚來短缺的可能是比自動駕駛芯片技術等級更低的車載MCU芯片以及IGBT芯片。
擁有自研芯片等核心技術能力,不僅意味著能夠抵御各種黑天鵝事件,避免被迫停產。更重要的是,能夠將行業定價權掌握在自己手中。
目前,蔚來、理想、小鵬也有部分技術創新,但特斯拉在自研核心技術+超級工廠的優勢下,向國產“造車新勢力”發起了價格戰。盡管頻頻降價被消費者吐槽為割韭菜,但特斯拉Model Y剛上市就立刻引發全網搶購,導致官網癱瘓,也足以說明“降不降價是選擇,但能降價是能力?!?/p>
小米造車需要具備這種能力,才能避免被一眾已經具備先發優勢的造車新勢力圍堵。
對于造車,雷軍坦言,他和小米已經做過充分調研。現在行業還有困惑的是,起步略晚的小米造車,首期100億元的投入能夠支撐其走高端、做智能化研發、攻克新造車核心技術嗎?
這一問題,根據3月25日恒大汽車發布的2020年年報,或許可窺一二。據恒大汽車業績會透露,恒大自2019年以來,造車上已經累計投入474億元,在整車研發設計、動力電池、自動駕駛及智能網聯等領域的投入為249億元。
小米為造車準備的資金“彈藥”也并非特別充裕,決心“賭上一切”造車的雷軍,能夠如何改變新造車行業,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