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产 亚洲 小说图片,337p人体粉嫩胞高清视频,久久精品国产72国产精,国产乱理伦片在线观看

設為書簽 Ctrl+D將本頁面保存為書簽,全面了解最新資訊,方便快捷。 您也可下載桌面快捷方式。點擊下載 | 新浪科技 | 新浪首頁 | 新浪導航

李想的冠軍夢,不理想

2021-02-26 11:43:21    創事記 微博 作者: 科技新知   

  歡迎關注“創事記”的微信訂閱號:sinachuangshiji 

  文/魏宇奇  

  來源:科技新知(ID:kejixinzhi)

  “2025年拿下20% 的市場份額,成為中國第一的智能電動車企業;2030年成為全球第一的智能電動車企業。”

  定下這個宏偉目標的,不是特斯拉,也不是豐田,也不是人民之光“五菱”,而是累計銷量剛破四萬的理想汽車。它在最近的一封內部信中提出了未來的規劃,目標直指中國和全球的雙料冠軍。

  作為對比,2020年汽車行業全球銷冠豐田,銷量達952.8萬輛;同期特斯拉的全年總交付量為49.95萬臺。

  中國市場上的銷冠則是大眾(大眾中國及其合資品牌),它的市場份額是 19.3%,總交付量為 385 萬輛。

  不可否認,新能源汽車行業和中國市場的規模都足夠大,既容得下新勢力、傳統車企,也給理想汽車提供了實現目標的舞臺。同樣不可否認的是,“理想”有多美好,現實就有多殘酷。

  一方面讓理想汽車活下來的增程式路線,已經開始后勁不足;另一方面,理想在自動駕駛方面已被友商拉開了差距。同時,資金以及技術上的難題,也為理想的彎道超車增添了不小的難度。

  在“糧草”不充足的情況下,李想實現“理想”的幾率并不大。

  01 理想的糧草夠不夠?

  作為技術密集型產業,新能源汽車行業有著不低的技術門檻。而理想的目標又是成為行業第一,這對它的“糧草”也就是資金實力和技術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從目前的情況來看,理想在這兩方面都不占優。

  在資金上,盡管理想的財務數據亮眼,但這其中其實另有玄機,而且距離讓其實現目標仍有不小的差距。

  首先,在營收上,理想全年的成績為94.6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增幅高達3226%。這個成績對理想來說實現起來并不難,因為理想2019年的營收只有2. 8 億元。資本市場對這個好成績也是另眼相待,財報發布后,理想的股價下跌了9.8%,其最新的股價為25.87美元,和去年11月歷史高點相比接近腰斬。

  在利潤上,盡管理想在四季度實現了扭虧為盈,實現了1.075億元的凈利潤,但據理想總裁沈亞楠在四季度財報電話會中透露,四季度的盈利得益于短期理財收益。也就是說,理想的利潤表現能否持續向好是存疑的。

  即便如此,理想2020年的營收規模大概率還是要小于蔚來的。畢竟后者2019年的營收就達到了78.25億,而且其2020年的銷量比2019年多了23163輛,同時還有其他收入。

  這就讓理想陷入了一個惡性循環:在營收和銷量都不及友商的情況下,理想的研發資金必然低于友商。

  一個可以說明情況的現象是,2020年前三季度,理想的研發費用約為7.26億元,蔚來同期為16.56億元,小鵬為12.66億元。在更早的2019年,理想的研發費用為11.7億元,蔚來2019全年其經營費用為98.8億元,其中研發費率為60.8%。

  而且這還僅限于國內,國外的特斯拉和其他傳統車企都在投入上砸下了重金。以大眾為例,它在新能源方面的投入就達到百億歐元級別。

  對于研發費用偏低的問題,李想在去年三季度時曾表示會加大研發投入,四季度的說法也是如此。理想CTO王凱表示,理想會今年的研發投入為30億元,三年后會達到10億美元。

  即便如此,理想的研發投入放到業內也算不上“拔尖”。而且理想需要投入重金的地方不止是技術研發,李想在財報電話會中表示,理想將會自建部分充電網絡。這無疑加大了理想的資金壓力。

  與此同時,理想在技術上遇到的難題難度系數也更高。

  首先就是續航問題,這也是目前限制電動車發展的核心所在。

  一直以來,在續航問題的解決方案上,業內分成了兩派。攻堅電池,希望通過電池實現突破,比亞迪的刀片電池,蔚來ET7的半固態電池都屬于此類;研發快充技術,這點和手機廠商類似,理想走的就是這個路線。

  理想的想法是,在最大充電功率達到400千瓦,充電網絡與之配套的情況下,做到10到15分鐘充滿80%的成績,這樣純電車才能和燃油車一樣沒有續航焦慮。為此,理想正在研發更好的熱管理、充電網絡,以及兩種電池。這些目標實現起來都不容易。

  以最大充電功率為例。通用曾在2018年表示其正與臺達電子美國公司開展一個為期3年、總投資為700萬美元的合作項目,目標就是研發400千瓦超快速充電系統,成熟時間是2023年。然而在2018年之后,就沒了下文。

  目前,在快充方面走的最快是特斯拉,其第三代充電樁的最大充電功率為250kW。在去年三季度的財報電話會上,特斯拉汽車業務總負責人杰羅姆·吉倫提到了新一代充電樁,其最大充電功率也沒達到400千瓦,只有350千瓦。

  一個足以說明情況的消息是,此前曾有消息稱其首款電動產品將于2022亮相,但據理想近日發布的內部信透露,亮相的時間在更晚的2023年。

  其次就是自動駕駛,它與續航問題同樣重要。

  自動駕駛分為軟硬兩部分,前者包括負責感知的雷達、攝像頭,以及負責算力的芯片,后者主要是自動駕駛系統。

  在硬件和軟件上都有兩種路線,具體體現為是否自主研發。理想的難題是,不管是自主還是非自主,它都要承擔高投入且都處于追趕的階段。

  硬件中的芯片自不必說,雷達的成本也十分高昂。以科創板激光雷達第一股禾賽科技為例,在2017年到2019年,其激光雷達產品的平均售價均超過10萬元。作為對比,蔚來的平均售價超過四十萬,一個激光雷達就占到了四分之一。

  而理想在信中提及,“到 2030 年,我們認為 Level 4 級別自動駕駛會變成每一輛智能電動車的標配,用戶不會選購一輛不具備自動駕駛能力的智能電動車。”這對理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原因在于,L1、L2階段可以不用激光雷達,而L3及以上級別的自動駕駛,想要性能更好就必須用激光雷達,但相對應的成本也會飆升。

  理想在軟件方面問題是,它能否拿到大量數據去訓練算法,這需要它有足夠的銷量做支撐。從目前的情況看,理想的交付輛雖然已破4萬,但蔚來累計交付已超7萬,小鵬的交付量也超過了4萬。可見理想在數據上沒有優勢。

  理想方面在四季度表示,三年后在自動駕駛上的投入會占到研發費用的50%以上。然而以目前的情況看,遜于友商的現狀讓理想追趕起來并不容易。在現有車型理想 ONE 上,理想布置了 2 顆攝像頭,一顆用于輔助駕駛感知,一顆用于數據采集,這讓理想 ONE不具備更高階的輔助駕駛功能。相比之下,蔚來和小鵬,都在產品上搭載了NOP和NGP等更高階的輔助駕駛功能。

  其中,小鵬 P7在1月26日進行OTA升級后,其NGP功能的用戶使用里程僅用25天就突破百萬。李斌則在去年透露,蔚來在加速研發第二代技術平臺NT2.0,其核心正是行業領先的量產自動駕駛系統。

  02 增程式魔力失效

  如果說資金和技術是可以幫助理想實現目標的矛,那充滿爭議的增程式路線就是幫助理想守護基本盤的盾。目前的情況是,增程式路線雖然讓理想活了下來,但其魔力正在失效。在剛剛過去的1月份,理想的銷量和增速都出現了下滑。

  在規模上,理想今年1月的交付量,被蔚來進一步拉開了差距。理想在1月交付了5379輛,蔚來為7225輛,相差1846輛。在2020年12月,二者之間的差距還只有881輛。小鵬1月的銷量為6015輛,也超過了理想。

  還有一個值得注意的細節是,在蔚來、理想、小鵬三家之中,只有理想1月的銷量沒有超過去年12月份。其中,小鵬去年12月的交付量為5700輛,蔚來為7007輛,理想為6126輛。

  在速度上,理想與友商和整個新能源汽車大盤相比,都是有些遜色的。

  中汽協數據顯示,今年1月,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19.4萬輛和17.9萬輛,同比增幅高達285.8%和238.5%,接近2.5倍,且連續7個月刷新當月銷量歷史紀錄。

  在1月,雖然三家的環比增速都出現了大幅下滑,但理想的下滑幅度最大,達到12%。

  同比增速方面,理想的成績和蔚來接近,二者分別為355.8%、352.1%。

  這個趨勢其實在2020年就已經出現了。理想2020年全年的銷量為32604輛,低于蔚來,后者同期的銷量為43723輛。

  在速度上,理想在去年四季度也出現了和今年1月相似的情況。在2020年四季度,理想的銷量為14464輛,環比增速從二季度的128%下降至67%。

  如果從這個角度看理想在內部信中提出的目標,就會發現現實給它提供了這樣一個答案—理想有多美好,現實就有多殘酷。

  理想首先要面對的事實是,新能源雖然是大勢所趨,但發展速度沒有預期中的那樣樂觀。

  以中國為例,按照乘聯會零售數據顯示,我國新能源乘用車的滲透率已經從2016年的1.1%上升到2020年的5.7%。在2021年1月,新能源汽車的滲透率已達到7.2%的較高水平,這說明整個新能源行業在我國是快速發展的。

  在工信部2019年發布的《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中,曾對 2025 年做出過預測,當時的預估比較樂觀,新能源汽車的銷量占比會達到25%。

  而在國務院辦公廳去年印發的《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中,將這一數據下調到了20%。中國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辛國斌在解讀表示,這是基于綜合考慮產品的供給能力、消費者的消費傾向以及市場需求空間等因素制定的。

  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在最近也對20%的預估表示了認可。他在文章中強調將2025年新能源車總銷量占比從25%降至20%,是非常理性的決策。“合理預計,2025年新能源汽車銷售總量為600萬輛,即便以此前25%的標準來看,2025年新能源汽車銷售總量為750萬輛,離800萬輛還有些差距。”

  我們不妨給理想算一筆賬。按照保守的750萬輛估計,理想2025年的銷量要達到150萬輛,才能拿下20%的市場份額。這需要理想每年都實現翻倍增長,而且翻一倍是不夠的。

  以翻一倍為例,理想2021年的銷量需要達到7.5萬輛、2022年為15萬輛、2023年累計為30萬輛、2024年為60萬輛,到2025年只能拿下120萬輛,與150萬輛的應完成目標有著足足30萬輛的差距。

  03 結語

  “對你來說最挫敗的是什么?”這是張穎在2015年曾經問過李想的一個問題,李想的回答與他選擇的路線一樣有些與眾不同。

  得益于成熟的供應鏈體系,讓沒做過硬件的李想不擔心造不出車。他擔心的地方有兩個,車賣不出去和失去機會。

  李想認為出牌機會只有一次,如果一次不成功,哪怕融到錢也沒有用,“這個是我們最恐懼的一個事情。”

  然而,從過往看,李想錯過的機會已經不止一個了。他曾兩次選擇不走尋常路,兩次差異化的重點都放在了產品路線上。

  第一次是在剛剛造車之初,與友商都瞄準中國用戶最歡迎的SUV市場之時,李想的計劃是先推出一款續航100公里、時速45公里以內、不需要充電樁,且車主可以手動更換電池包的SEV電動車。第二次就是增程式路線。

  最終,有些烏托邦的SEV計劃在現實面前碰了壁,由于低速電動車領域無法可依,不得不中途下馬;增程式路線也開始后勁不足。可見,對李想和理想汽車來說,雙料冠軍的目標雖然美好,但留給他們的時間窗口其實很短。

(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新浪網立場。)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