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關注“創事記”的微信訂閱號:sinachuangshiji
文/左岸
來源:懂懂筆記(ID:dongdong_note)
一分錢一頭的大蒜、9分錢一盒的巧克力曲奇、7毛錢一斤的土豆,互聯網巨頭們瘋狂撒幣的這個冬季,讓人一下又想起了當年5塊錢打一次網約車、3塊錢點一份外賣的美好時光。可惜,以往北京、上海等被各種互聯網新鮮事物重點關注的區域,卻被這次的社區團購浪潮拋棄。身處一線城市的我們,只能無比眼饞地看著朋友圈那些其他城市的朋友們,每天曬著各種“幾乎等于白送”的菜價。
盡管社區團購不是啥新鮮事,但當各路巨頭帶著巨額補貼涌入之后,總會引來無數討論甚至質疑。就在上周,央媒“不要總惦記幾捆白菜流量”的點評,更讓這個行業充滿了不確定性。
不過,當資本和媒體都在關注社區團購這條賽道時,那些真正的用戶和“團長”們卻并不在乎這些。他們更在意的是哪家優惠力度更大、給的傭金更高,而且是時刻關注、枕戈待旦……
換句話說,他們目前在社區團購的每一天都像是在坐“末班車”。
補貼無止境,占便宜為先
近一段時間,拼多多成立多多買菜、美團上線美團優選、滴滴稱橙心優選的投入不設上限;京東斥資7億美元投資興盛優選并且由劉強東親自帶隊,阿里在投資十薈團之外,盒馬、餓了么等也在自有業務上發力社區團購。
雖然有人說這個市場未來會是一個千億級別的大金礦,但互聯網巨頭們在這么短的時間里快速入場,市場擁擠踩踏仍是在所難免。
關鍵是,這一輪市場的大戰并沒有新鮮“玩法”,補貼砸錢依然是互聯網巨頭們進入賽道的唯一手段。
這種方式簡單粗暴,但卻比任何營銷手段都要來的有效。就像拼多多硬生生用百億補貼將自己從并夕夕打造成了拼爹爹一樣,價格永遠都是廣大用戶最敏感的關鍵點,而性價比也永遠都是大眾最重要的訴求。
目前各個平臺都開設了非常豐厚的新人特權:如1分錢的雞蛋(4個),1分錢的鹽(一袋)等等,新人注冊購買就能享受。除此之外,高頻率的超低價秒殺、各種明顯低于市場價的產品更是數不勝數。巨額補貼的刺激之下,現階段社區團購平臺上同一商品的客單價,往往比傳統商超便宜20%~50%。
那么用戶對此的反應呢?他們似乎都變成了“游戲玩家”。
武漢的王先生告訴懂懂筆記:“我在這幾個社區團購平臺都注冊了,新人特權每家都用了一遍。每天群里有什么特別低價的產品,如果自己需要也會買,價格目前很低,例如 9毛9一瓶醬油、一聯紙抽這種的。”
如果是面對傳統的電商渠道,這種在不同平臺注冊并比價購買的方式即便是價格便宜,用戶時間成本也會相應增加,但社區團購是個神奇的存在。
微信群、團長或者其他用戶的拼購推薦,很大程度上減少了用戶自己選購的時間。至于自提方面,按理說不同平臺需要去不同的自提點取貨,但很多用戶最后發現,盡管是不同的社區團購平臺,但是“團長”卻是同一個人。
用戶們根本不會去考慮未來平臺補貼結束后再提價的“割韭菜”隱患,王先生淡定地表示:“我才不會考慮那么多,趁著補貼多占點便宜總錯不了,以后繼續用誰家的再說吧。”
或許,這也是絕大多數普通用戶的心聲。就像當年用戶們注冊N多個賬號薅瑞信咖啡、每日優鮮等高舉補貼大旗的平臺羊毛:先把今天的便宜拿到手,不就是花點兒時間多注冊兩三個平臺嘛?
平臺收割用戶,團長收割平臺
用戶之外,目前這股熱潮中被各大平臺努力拉攏的團長們也是忙碌異常,他們的思考是趁著這波浪潮盡快收割補貼。
為了覆蓋更多的用戶,快速擴充用戶規模是入場巨頭最急迫的事情。那些拿著數十億補貼的巨頭們最不缺的就是錢,而高薪拉攏競對的骨干以及社區團長就是用戶量增長的最好辦法。
據此前媒體的報道顯示,拼多多的多多買菜在武漢開城階段,直接將興盛優選當地一個中心倉的倉配員工幾乎全部挖走,薪資的漲幅2-3倍都不是個事兒。滴滴也是在很短的時間內從十薈團、興盛優選這些社區團購前輩手里,用很短時間挖了幾十號人,薪水漲幅最少在30%。
這種連鍋端的挖人方式甚至引來了朱嘯虎的吐槽,他在朋友圈直言:“新生代巨頭仰仗資本的力量5倍薪資全鍋端式的挖人,是非常丑陋和邪惡的,是對中國創新的徹底扼殺。”當然,朱嘯虎發出這樣嚴厲的說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他本人是興盛優選的投資人之一。
目前很多社區團購平臺的傭金都高達25%,四分之一的傭金比率在任何銷售行業都是非常恐怖的。除此之外,很多平臺還拿出了高額的拉人頭傭金,目前各大平臺的地推拓展團長單個提成,基本都在130元以上。
有錢自然不怕招不到人,另外對于所有團長而言,預售、自提的機制也讓他們有了一人兼顧多個平臺的可能。如今這已不是什么新聞,趁著平臺不計成本的補貼,團長們自然也樂意多薅一些平臺的羊毛。
一位長沙的社區團長非常得意地告訴懂懂筆記:“之前有一家平臺表示邀請一位新用戶可以獲得3塊錢獎勵,然后新人注冊還可以免費獲得水果、鹽、雞蛋這些商品。我先在小區門口免費送雞蛋,只要加微信點我的分享鏈接注冊,就可以免費領取雞蛋,然后我把雞蛋送出去,換來拉新人的收益。第二天平臺那邊把新用戶注冊的免費雞蛋再送過來,我繼續用這種蛋生蛋的方式拉新人賺獎勵。”
這一切,都讓人那么的熟悉……
就如同現在天天都在吐槽平臺派單機制、抽成比率的網約車司機們,大多也都在懷念當初網約車大戰剛開始時,平臺不計成本地瘋狂燒錢的情景。當時司機們就是平臺最大的競爭力,所以平臺愿意多給司機補貼。而司機們懷念的是什么?無非就是每天跑得很輕松,月收入輕松過萬甚至兩三萬。如今美景不再,“打工人”自然要牢騷滿腹。
現在社區團購的團長們,扮演的就是當年網約車大戰初期那些網約車司機的角色。他們站在時代的風口享受著紅利,但風口總會散去,在可預見的未來他們也會吐槽平臺傭金低等等問題。
《王爺到》里面四王爺這樣教育他的兒子:大清國沒多少日子了,唯一的任務就是拼命撈錢。現在那些一人身兼多職的團長們也都明白,最緊迫的任務是趕在平臺收割用戶之前,先把平臺的便宜趕緊收割了。
這也就形成了如今社區團購的一個有趣現象:普通用戶在抓緊時間薅羊毛,團長們為了高額傭金四處出擊,平臺拿著巨資拼命拉人頭,所有人都在和時間賽跑……這既是社區團購平臺快速發展的現實,同時也是未來的隱患所在。
故事的結局,總會出人意料
一個有意思的現象是,這輪社群團購的風口下,北京、上海這些曾經頗受互聯網巨頭青睞的一線城市被冷落了。
這背后的原因,除了北京、上海等一線城市在即時生鮮配送方面已經非常成熟(屬于存量市場)之外,還有一個關鍵就在于“社區”這兩個字。
北京、上海都是常住人口超過2000萬的超一線城市,對于那些經常搬家的北漂、滬漂們而言,社區的歸屬感并不強烈。但在那些生活氣息濃厚的二三四線城市中,社區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存在,鄰里關系成為了最重要的社會構成,信任度高的鄰里關系也為社區團購奠定了最重要的信任基礎。
“用戶搶購、拉人入群、高頻率轉發”……這些搭建在和諧鄰里關系上的社交裂變,正是如今社區團購下沉戰略(挖掘增量)的核心。
另外,從整個生態鏈的角度上來看,無論是現在的社區團購還是過去的生鮮電商,除了冷鏈物流的高成本困境之外,生鮮品類天生的高損耗率是無法避免的。而社區團購所帶來的預售、次日達、自提這些新的要素,對于那些非一線城市的團長們而言,則是實現“去庫存”以及大幅降低終端履約費用的要素。
無論是電商平臺的C2M,還是現在的社區團購,從商業模式上來看其實都是一個高效率的進化過程。
對于社區團購,現在業內最大的爭議就是:科技巨頭們是不是用它們的資金和流量搶走了菜販們的飯碗。其實站在市場經濟的角度來看,科技帶來的行業高效率進步和迭代,一直是每個行業發展的大趨勢。
現在輿論贊揚馬斯克做電動汽車、發射火箭,但過去生產汽車需要手工打造,后來福特T型車的流水線出現大大提高了汽車制造效率,現如今,特斯拉的各種自動化生產線甚至直接取代了很多工人。站在這個角度來看,馬斯克是否又跟這些社區團購巨頭們做了同樣的事情呢?
未來AI還會代替很多人類的工作,這種擔心和顧慮是永遠沒有盡頭的。或許這就是公眾對未來的新技術、新商業模式的期待和恐懼吧。
知名媒體人劉春提出的“社區團購是靠補貼擊垮對手最終形成一定程度上的渠道壟斷,然后再進行收割的模式”,被絕大多數人認可。所有人都知道未來社區團購的菜價會漲,但這個漲價的幅度是多少?用戶能不能接受?什么時候開始漲?很多人不關心也不想知道答案。
當社區團購的市場達到一定規模,搭配模式本身的高效率,降低勞動成本是必然的。所以,未來社區團購的終端成本,肯定要低于那些層層經銷商模式的傳統渠道。而靠著補貼打敗傳統渠道和其他競爭對手,實現規模化、降低成本之后在獲得更多用戶,并在較低利潤基礎上獲得持續發展,應該是現階段發力社區團購的巨頭為自己規劃好的理想藍圖。
當然,理想和現實總是有偏差的,資本的角力之下最終會以什么方式收場誰也無法預料,畢竟當初共享單車、長租公寓、共享租車等風口也都有一個美好的藍圖,但最終不是雞飛蛋打就是滿地雞毛。
或許,那些普通消費者是最幸福的。對于這些行業的“大變化”、“大格局”,普通用戶和每天忙得不可開交的團長們都不會在意。所謂資本的意志、傳統渠道的焦慮不是他們要考慮的,他們只要單純的享受風口帶來的紅利,享受實惠之于還要花點兒時間再多薅一把資本的羊毛。這應該也是社區團購爆發狀態下最祥和的一幕了。
(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新浪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