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中國的家電銷售迎來平臺期,大型企業正在加快推進業務多元化。例如,生產洗衣機等家電的海爾探索洗衣服務,精于空調業務的格力電器則涉足醫療相關領域。與此同時,影響家電銷售的房地產市場正在迅速降溫,消費者更新換代需求下降,家電企業不得不培育新的盈利來源。
致力于培育新的盈利來源
據日本媒體近日報道,隨著中國的家電銷售迎來平臺期,大型企業正在加快推進業務多元化。
通過微信小程序選擇需要清洗的衣物種類,再輸入自家住址,之后只需等待工作人員在指定時間上門取貨——海爾旗下企業運營的“洗衣先生”是可以在家里通過智能手機輕松使用的洗衣服務。從價格來看,清洗西裝外套約需28元,西褲約需25元,還需要付一筆取送費。
“洗衣先生”不僅清洗衣物,還提供空調和冰箱等家電的清理服務。海爾希望以消費者能輕松利用的洗衣服務為入口,爭取單次收費更高的家電清理訂單。
中國家電企業探索新業務的行動日趨活躍。據媒體報道,今年早些時候,美的集團旗下企業在安徽成立了汽車零部件制造公司。據分析,該公司將主要生產新能源汽車的零部件。
此外,格力電器也設立醫療相關業務板塊,正在探索新的產品和服務。
各家企業推進多元化的背景之一是正在迅速降溫的房地產市場。由于2021年下半年的住宅銷售出現降溫,家電銷售也受到負面影響。
圍繞電視需求,還存在其他影響因素。2021年下半年,由于在北京冬奧會之前對電視機的更新換代需求膨脹,出貨表現強勁。但一家在廣東省設有基地的電視企業的高管已表示:“2022年必須對下滑做好準備。”
德國市場調查機構捷孚凱市場咨詢有限公司和北京中怡康時代市場研究公司的預測顯示,2022年中國電視銷售額或將比2021年減少1.1%,洗衣機和空調則與上年基本持平,市場環境較為嚴峻。另一方面,預計冰箱銷售額將增長4.5%。不過,分析稱,冰箱的出貨并未迎來東風,相關增長主要是由于原材料和零部件成本上漲等因素。
政策推動家電回收
作為世界最大的家電生產國與重要的消費國,眼下我國正處于家電報廢的高峰期,按照每年超20%的淘汰率測算,預計今年我國將有2億多臺家電報廢。隨著人們對于老舊家電產品更新換代需求的日趨增加,“以舊換新”銷售也就成為了主流。
近期,國家發改委等部門發布《關于組織開展2022年家電生產企業回收目標責任制行動的通知》,讓傳統家電生產廠商參與更多家電回收的環節。業內人士認為,推行生產者回收目標責任制,有助于推行一套新的回收體系,減少前端非法拆解的可能性,降低環境風險。目前共有海爾、格力、TCL、長虹、美的、海信等6家家電生產龍頭企業申報參加責任制行動。
例如,海爾以回收業務為前提,向拆解再生再制造環節延伸,推動形成覆蓋全國多個縣市的回收處理網絡。格力將繼續開展“以舊換新”活動,淘汰落后安全隱患電器,促進家電更新消費。同時,打造格力的逆向物流回收體系,整合社會回收資源,開展創新回收模式。TCL將今年的回收目標分成了合作渠道和自建渠道兩部分,合作渠道的目標主要通過社會回收方式來完成,自建渠道通過旗下“十分到家”提供回收服務。長虹確定了今年電視機、空調的回收目標,下一步將重點提升廢舊家電回收智能化水平,提高回收效率。美的將大力推動“以舊換新”服務,通過雙重優惠讓利用戶,并提供拆送裝一體的便捷服務,同時搭建整體便捷的回收渠道。海信利用銷售渠道網絡聯合家電賣場開展以舊換新,同時對老用戶的家電使用數據將進行管理和運營,在用戶需要進行舊機淘汰時,會第一時間進行識別。
據了解,發改委將會同工業和信息化部、生態環境部等組織專家指導企業完善申報方案,幫助優化2022年回收目標設置,落實落細廢舊家電回收目標責任制工作,推動完善廢舊家電回收處理體系建設。
深耕海外市場:“走出去”到“走進去”
捷孚凱(GfK)日前發布的《2021家電市場趨勢及2022年市場機會洞察報告》顯示,2021年中國家電企業在海外市場的銷售額增長超過30%。以彩電為例,2021年,中國品牌在海外市場占據了8%的市場份額。過去幾年,歐洲等高端市場越來越受關注,中國品牌在全球消費者中開始真正擁有認知度。
事實上,中國家電企業轉型不只表現在以高端產品占領中高端市場,還表現在努力構建全球供應鏈。
作為中國家電業較早布局海外的企業,美的加速非洲工廠的建設,海爾在印度、土耳其和俄羅斯加大投資,海信在美國、日本建立全新的家電研發中心,并在全球布局近百家高端品牌旗艦店,海信家電2021年營收增四成,一部分就受益于去年收購日本三電控股株式會社。2021年,TCL海外營收為194億美元,增長了70%,其在海外制造的電視機等家電,很多核心材料是從國內采購,而海外業務的擴大也拉動了國內出口。
如今,中國家電品牌產品能夠得到海外消費者認可,在海外市場占據一席之地,投入巨大財力精力。近些年,我國家電企業研發費用逐年提升,2021年,TCL電子研發費用達20.14億元,同比增長52.2%;海爾智家研發費用達83.57億元,同比增長21.95%;海信研發費用達19.87億元,同比增長55%。
業內人士認為,從“走出去”到“走進去”,中國企業所要做的第一項工作,是練好內功,實現從“中國制造”向“中國質造”轉型。重視技術研發、科技創新,倡導、發揚工匠精神,積極扶持優秀民營龍頭企業。與此同時,推進“中國質造”向“中國智造”升級。全面推行“互聯網+”教育,大力推動移動商務、物聯網、大數據、云平臺、人工智能、生物科技、新能源、新材料等高新技術發展,不斷提高品牌的含金量和可持續能力。此外,中國企業還要主動研究當地市場,做好本地化工作,并加大品牌宣傳營銷力度,不斷提升品牌認知度、影響力。
“掌”握科技鮮聞 (微信搜索techsina或掃描左側二維碼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