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關注“新浪科技”的微信訂閱號:techsina
來源:新智元報道
編輯:David 拉燕 好困
疫情兇猛,小廠裁員,大廠縮招。過去兩年半,全球科技初創公司共裁掉12.5萬人,靠著同行襯托,大廠又成了香餑餑和‘避風港’了。
有句話怎么說的來著,人生就像坐過山車。
生活由起起伏伏交織不停,緩慢前行。
這話拿來形容很多初創公司的發展真是再合適不過了。從一開始高到天上去的估值,雄偉的招聘計劃,野心勃勃的擴張藍圖,到如今迫于現實壓力,不得不放緩招聘,甚至還要大規模裁員的境地,可太像坐過山車了。
互聯網的泡沫再次爆發了。而這一次,沒有什么靈丹妙藥能救我們于水深火熱。各大公司只能在疫情的環境下被裹挾著后退。
公司的創始人和投資人都在為即將到來的經濟下滑做準備——甚至是可能出現經濟衰退。
過去一個月以來全球科技初創公司的裁員,圓圈大小代表裁員人數
疫情兇猛:小廠裁員,大廠縮招
就在上周,創業孵化器公司Y Combinator給他們的投資組合創始人發了封郵件,里面提到了‘要為最壞的情況做打算’這種話。
郵件中表示,經濟低迷會大概率影響到跨國公司、資產持有多的公司、利潤較低的公司、硬技術公司,以及其它前期投入多,且需要較長時間才能盈利的公司。
最可怕的是,并不是只有處于創業早期的公司才會感受到巨大的壓力,科技巨頭公司同樣有此一劫。從Meta、Salesforce再到Netflix等等,大家都一樣。
這些大科技公司近期也都各自宣布了緊縮招聘的計劃,目的都是控制成本。可以說,大環境很不樂觀。來自通脹的壓力,股市下跌的壓力,利率抬高的壓力......數不勝數。
微軟、Snap等公司沒有官宣的裁員計劃,但是在第一季度的不佳表現后,也都放緩了各自的招聘。
而以科技股為主的標準普爾500指數從年初開始都已經跌了20%了。
專門追蹤企業裁員信息的 Layoffs.fyi記錄了過去一個月左右的時間里,有60家科技公司裁員,裁員人數超過16000人。
下面是一些科技巨頭和大公司近來關于裁員和招聘凍結的表態。
微軟
微軟放緩了其Windows、Office和Teams軟件團隊的招聘。不過只是針對這些正在擴張的團隊。
該公司的一位發言人表示,隨著新財年的到來,微軟正在‘確保正確的資源與正確的機會保持一致’。
英偉達
英偉達在其最新的財報電話會議上表示,將在今年晚些時候放緩招聘。英偉達表示,此舉是 ‘在通貨膨脹持續的情況下,要將預算集中在照顧現有員工上’。
Meta
Meta可能是宣布凍結某些職位招聘的最大的公司,因為它在全行業不景氣的情況下努力控制其支出。
不過,扎克伯格在一次內部全員會議上向員工保證,公司沒有大的裁員計劃。因為裁員將打擊 ‘整個公司的幾乎每一個團隊’。
推特
推特的首席執行官Parag Agrawal在一份備忘錄中宣布,將凍結招聘并縮減開支。
Agrawal表示,公司在努力實現受眾和收入增長目標后做出了這些決定,目前在與馬斯克的收購交易中,內部正面臨著一些‘動蕩’。
前不久,兩位關鍵領導人Kayvon Beykpour和Bruce Falck離開了公司。
Netflix
4月下旬,Netflix首先已經裁掉了一些旗下娛樂網站Tudum的一些記者。幾周后又裁掉了150名員工。
Netflix第一季度收益報告并不好看,首席財務官Spencer Neumann表示,公司將縮減一些開支以控制成本。
Lyft
在經歷了此前的大規模裁員后,Lyft正在放緩招聘,以專注于關鍵的角色。
總裁John Zimmer在一份備忘錄中告訴員工,公司將削減成本,以應對‘經濟放緩和投資者情緒的巨大變化’。
Snap
在努力達到收益預期后,Snap宣布它將在今年年底前的招聘中踩剎車。首席執行官Evan Spiegel否認了裁員和招聘凍結。
Snap指出放緩的幾個原因:通貨膨脹率上升、利率上升、供應鏈、俄烏沖突和蘋果的新廣告跟蹤政策。
Uber
根據首席執行官Dara Khosrowshahi發給員工的一封電子郵件,Uber正在削減招聘和其他費用,以應對市場的‘劇烈轉變’。
Khosrowshahi說,招聘應該被視為一種‘特權’,公司將縮減‘效率最低’的營銷和激勵成本。
Coinbase
Coinbase首席運營官Emilie Choi在給員工的說明中宣布,公司正在放緩招聘。他表示,此舉是為了‘根據最優先的業務目標,重新確定我們的招聘需求’。
Coinbase還指出,市場的低迷是放緩招聘的一個原因。
Salesforce
根據一份內部備忘錄,Salesforce放緩了招聘,并削減了其他開支,包括一些公務出差和外派活動。
不過,Salesforce并沒有說明削減開支的原因。
Salesforce的股價在過去6個月里已經近乎腰斬。
數據顯示,從2020年第一季度至今,全球科技初創公司大概經歷了兩波裁員高峰,時間跨度上大致與新冠疫情的流行相一致。
在過去的兩年半的時間里,僅根據公開披露的數據,全球科技創業公司累計裁員數量已經超過12.5萬人,其中交通服務業、餐飲業、旅游業位居前三。
舊金山灣區是美國科技公司總部最集中的地區之一,如果以這里已經進入 IPO階段企業為考察對象,裁員最多的是Uber。
Uber于2020年5月連續兩次大規模裁員,總計人數高達6700人(3700+3000)。
另外,登上這個裁員榜大公司還包括餐飲共享服務商Yelp(裁員1000人)、云計算巨頭Salesforce(裁員1000人)、共享汽車公司Lyft(裁員982人)、在線媒體服務商Netflix(裁員175人)、移動支付巨頭Paypal(裁員83人)等。
不難發現,這些裁員與新冠疫情的流行關系密切。
在新冠席卷全球的2020年,受影響最大的行業莫過于旅游業和餐飲業,與這兩個行業關系密切的Uber、Lyft、Yelp等公司收入壓力陡增,搞‘減員增效’自然是難免的事。
大廠依然是贏家
與小公司和創業公司相比,科技巨頭們雖然也在緊縮招聘計劃,但是基本沒有宣布大規模裁員。
在目前科技企業紛紛緊縮招聘、中小企業裁員潮不斷的情況下,科技人才爭奪戰正在進入一個新階段。
以往,創業公司在與巨頭的人才爭奪戰中,最大的優勢在于潛力,往往會為人才提供代表未來的期權、股票。
現在的情況是,全球大環境不穩,越來越多的中小公司面對生存問題,已經不再大談未來,而是想著怎么活下去,過去面對大公司在人才爭奪上的優勢已經不在。
即便同樣可能會面臨裁員危機,但抗風險能力更高的巨頭們依然是首選的‘避風港’。
去年年底,谷歌就公布了一項新計劃,允許發放幾乎任何規模和任何理由的現金獎金。
今年2月,亞馬遜宣布將把員工的現金薪酬上限提高一倍。
5月初,微軟CEO薩提亞·納德拉宣布,將把全球范圍內擇優加薪的預算提高近一倍。
上周,蘋果宣布正在為其員工加薪,并計劃發放更多現金獎金。
因為在科技行業,最重要的是人力資本,只要能把人才留住,業績和利潤總會有的。
而科技巨頭的這些密集動作,其結果可能是,最大的公司會比以前更強大。
此外,對于仍在爭奪人才的科技界CEO們說,大形勢的低迷并不意味著對人才需求的蒸發,至少到目前為止是這樣。
譬如在過去的一年里,身懷熱門技能的工人的需求仍然居高不下,無論是被裁的、還是自己離職的,只要是有真本事,都會很快在其他公司找到工作。
不管怎么說,大環境向差是已經確定的基調,我們只能在夾縫中竭盡所能的生存下去。
從公司的角度來說,‘家底’積累的越厚實,如今就能堅持的更久,實現更大的發展。
而從個人來說,無論去哪個公司,底層邏輯還是提高自己的競爭力,讓自己越來越無可替代。我們不應該寄希望于找到一處世外桃源,能安安穩穩地拿‘月俸’,不受打擾。
(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新浪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