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商務部原副部長魏建國:未來5年,中國將成為全球科創中心 | 大道直行

對話商務部原副部長魏建國:未來5年,中國將成為全球科創中心 | 大道直行
2022年02月11日 08:19 新浪科技

  文 | 新浪財經 劉娜

  編輯 | 韓大鵬

  本期嘉賓:

  中國經濟國際交流中心副理事長、商務部原副部長 魏建國

  “中國發展為全球科創中心的優勢包括人才隊伍的構成、研發費用以及研發時間的領先。”中國經濟國際交流中心副理事長、商務部原副部長魏建國對《大道直行》表示,未來5年,中國將成為全球科創中心。 

  而在過去一年中,全球貿易面臨著世界港口擁堵、行業受阻、原材料漲價、等諸多負面因素影響,中國進出口貿易仍然保持高速增長,其原因是什么? 

  魏建國直言,中國整體的生產鏈、供應鏈的穩定,給全球買賣雙方更大的信心。此外,中國本身也是一個巨大的消費市場,特別是4億人口的中產階級所帶來的高消費,不僅促進內循環,而且也吸引著外貿的持續增長。

  供應鏈穩定是外貿增長的“定心丸” 

  “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一直超出預期,以兩位數的趨勢大步增長,我預測今后還會以兩位數繼續增長。”魏建國表示,一開始大家以為整個進出口貿易會呈現前高后低,或者受到疫情影響,事實證明外貿并未受到影響。 

  據海關統計,今年上半年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18.07萬億元人民幣,比去年同期增長27.1%。其中,出口9.85萬億元,增長28.1%;進口8.22萬億元,增長25.9%。與2019年同期相比,進出口、出口、進口分別增長22.8%、23.8%、21.7%。 

  另據世界貿易組織(WTO)統計,2020年我國全年商品出口貿易在全球中的占比達到14.7%,創下歷史新高,且這一增幅也是近20 年之最。 

  疫情以來,原材料漲價、世界港口擁堵、行業受阻、物價上漲,包括人民幣升值等因素交叉影響,但外貿仍然保持兩位數增長,這是為什么? 

  在魏建國看來,中國整體的生產鏈、供應鏈的穩定,給全球買賣雙方更大的信心。此外,中國的雙循環首先在外貿上釋放了效能,隨著雙循環的逐漸發力,新格局將繼續逐漸釋放效果。它(經濟雙循環)會在消費、投資上帶來更好的效果,效果亦會日益明顯。 

  “中國的疫情管控,以及上下游供應鏈的穩定,等于是(給全球貿易者者)吃了定心丸,在這樣的情況下,中國商品出口不僅僅是現在,今后還會繼續以兩位數的速度增長,這個兩位數可以表現在疫情過后,甚至是今后全球疫情恢復后仍然增長。”魏建國說。 

  “預計全年我國外貿進出口結構將進一步優化,貿易大國地位更加鞏固。”商務部在去年12月16日的會議也公示,今年下半年我國外貿保持較快增長,主要有三大原因:一是全球經濟保持復蘇態勢,外需好轉,聯合國貿發會議預計今年全球貨物貿易出口將增長22.4%;二是在疫情反復沖擊下,全球供需缺口仍然存在,中國依托完備的制造業體系繼續滿足國際市場和消費者需求;三是大宗商品價格上漲,對進口增速有較大拉動作用。 

  2021第四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的召開,國家數量、企業數量、參展面積、成交金額都超過了以往。據了解,第四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參展國別、企業數均超過第三屆,總展覽面積進一步擴容到36.6萬平方米,世界500強和行業龍頭企業參展“回頭率”超過80%。 

  在魏建國看來,進博會的盛況釋放了一個信號,就是中國這個非常巨大的市場,正在發揮像是吸鐵石一樣的作用,這個吸鐵石不但吸收了全球的農產品、林產品、水產品、海產品、礦產品,同時也吸引了很多高端消費品、制成品、初級產品,甚至包括奢侈品。 

  “中國下一步將會成為全球生活消費的主要國家和生產消費的主要國家。”魏建國說。“中國是一個特大市場,特別是4億人口的中產階級所帶來的高消費,吸引外貿的持續增長。”

  中國將成全球科創中心 

  “中國發展為全球科創中心的優勢包括人才隊伍的構成、研發費用以及研發時間的領先。”魏建國表示,未來5年,中國將成為全球科創中心。 

  “500年時間,5個國家,大約每100年世界的科技中心會轉移一次,美國成為全球科技中心是在上世紀的40年代,到今天為止多少年了?80年了。按照100年算,那還有20年,20年以后由哪個國家擔任這個科創中心呢?我的答案是中國,而且進一步說,不用20年,也不用10年,而是5年。” 

  魏建國對《大道直行》分享了三個趨勢,第一,全球的資金已經東移,開始集聚香港,這樣的資本被我們叫做創投融合,更多的創新誕生于這一領域。比如說,大數據、云計算、5G、半導體等新材料、新工藝、生命科學、生命醫學、養老健康等,都會釋放出更多的項目。而這些項目會招引更多的資金,這些資金則會帶來更多的人才,而許多人才會帶來更多的創新。體制(改革)的過程中很重要的是創投。 

  第二,談及創投,我國的創投——也就是風險投資基金——怎么樣才能夠做到在這個時候自由地進出,在金融這方面需要有一定的改革。十個項目九個失敗了,有一個項目成功了,對于風險投資就是成功的,這是風險也是機遇。 

  第三,調動科技人才的積極性,他們是我們整個科技創新的一個細胞,每一個細胞的活力發起來,我們國家要成為全球的科技中心,我們應該舉雙手擁抱這個科技中心的到來。 “這其中還有一點不足,就是科技創新的生態要改善,創新的活力還不足,在這一點上需要我們深思。” 

  據中國科學院統計,人才隊伍里面,66%以上的人才都是低于44.6歲。我們的研發費用是全球最多的,投入也是最大的,已經達到了4萬多億,在全球連續保持第一。更重要的是,研發人員投入的整體研究時間全球第一,研發人員的全時當量平均指數已經連續五年超過7%。 

  魏建國直言,我們的人才隊伍很多,研發費用也不少,投入的研發量也可以,國家實驗室、國家重點實驗室都有,創新的活力卻不足。如何深化科技體制改革,讓科技創新的潛力釋放出來,很重要的一條就是理念,如何把科技人才的積極性像當初我們研發“兩彈一星”,特別是像青蒿素等,這是很不容易的,也是值得思考的。

  形成“萬類霜天競自由”的創新局面 

  2021年11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審議通過了《科技體制改革三年攻堅方案(2021-2023年)》。方案指出,開展科技體制改革攻堅,目的是從體制機制上增強科技創新和應急應變能力,突出目標導向、問題導向,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錨定目標、精準發力、早見成效,加快建立保障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制度體系,提升科技創新體系化能力。 

  魏建國說,這是有著十分重大影響的一個三年行動計劃,企業應該好好地抓住機遇,三年行動計劃是科技人員早就盼望的,希望早日到來的一個計劃,這個行動吹響了整個企業跟整個科技的結合。 

  在魏建國看來,資本是跟著市場走的,市場是跟著項目走的,項目是跟著資金走、創新走,創新又跟著人才走,在這個閉環里面,很重要的一條企業是主體。因此,三年行動計劃里面把企業推向了整個科技創新的主體,而三年行動計劃又強調以企業為主體進入整個市場。對于企業來說,這是一次科技創新的機會,特別是科技賽道的企業,更要抓住這次機遇。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系統布局和整體推進科技體制改革,科技領域基礎性制度基本確立,一些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取得實質性進展,啃下了不少硬骨頭。 

  當前國家的體制如何在科技創新中發揮優勢?魏建國表示,關鍵是要把科技人員的積極性、把科技人員的干勁、把科技人員的科技能量釋放出來。“萬類霜天競自由”的科研人員的局面,需要在體制上要下功夫,而且下功夫關鍵是要落實好三年行動計劃。 

  魏建國建議民營企業,中國市場太大,機遇也更加多,碳中和、碳達峰,包括5G、新材料、新工藝、云計算、機器人、智慧城市、智能制造等等,在這塊我認為這是民營企業一個很大的方向。“對于企業尤其是民營企業,科創可以說是二次創業的機會。抓住機遇就是抓住了戰機,抓住了整個市場的趨勢,抓住了資本最后的流向。” 

  除此之外,魏建國還倡導企業注意綠色經濟,國家提出的碳中和、碳達峰,可以說是一場革命,是一場深刻的革命。2030年之前如何能達到何降低能耗,降低碳排放,使2030年達到碳達峰,這方面企業應具備危機感,馬上始著手行動,而不要再猶豫或等待。

  往期回顧:

  第一期:專訪真格基金王強:5年內,中國芯片將反超歐美 | 大道直行

  第二期:專訪金沙江創投丁健:人類左半腦,將被AI取代 | 大道直行

  第三期:對話清華大學張亞勤:AI發展應遵循3R法則 | 大道直行

  第四期:專訪周鴻祎:入局造車的互聯網企業太少了 | 大道直行

  第五期:專訪協鑫董事長朱共山:缺電主因是可再生能源占比偏低 | 大道直行

  第六期:專訪中科院院士湯濤:資本不要過分涉足技術研發 | 大道直行

  第七期:英特爾王銳:用短跑速度去跑馬拉松,有信心重回領先地位|大道直行

  第八期:專訪威馬董事長沈暉:沒有批評的企業,就意味著沒人關注 | 大道直行

  第九期:專訪徐工董事長王民:混改,一定要把骨干團隊“捆”到一起

  第十期:對話李開復:投資人不愿再為流量買單 創業公司該換換思維了 | 大道直行  

  第十一期:對話曹遠征:中國要變發達國家,這些問題需提前布局 | 大道直行  

  第十二期:專訪奈雪的茶彭心:不做中國的星巴克,希望把店鋪開到美國紐約 | 大道直行  

  第十三期:專訪《長津湖》總制片于冬:全球電影院現“窗口期”,中國電影應向海外布局|大道直行  

魏建國科創
新浪科技公眾號
新浪科技公眾號

“掌”握科技鮮聞 (微信搜索techsina或掃描左側二維碼關注)

創事記

科學探索

科學大家

蘋果匯

眾測

專題

官方微博

新浪科技 新浪數碼 新浪手機 科學探索 蘋果匯 新浪眾測

公眾號

新浪科技

新浪科技為你帶來最新鮮的科技資訊

蘋果匯

蘋果匯為你帶來最新鮮的蘋果產品新聞

新浪眾測

新酷產品第一時間免費試玩

新浪探索

提供最新的科學家新聞,精彩的震撼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