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嘉賓:
奈雪的茶創始人 彭心
往期嘉賓:
中國擁有十大名茶,歷史悠久。
但在12年前,新華社發布一篇名為《七萬家中國茶企,不敵立頓一年》的文章,讓國內茶行業汗顏。12年后的今天,奈雪的茶、茶顏悅色、茶里等中式茶飲品牌遍布大街小巷,風靡市場。
茶葉的大眾化之路,就此掀開序章。
作為“新式茶飲第一股”的“奈雪的茶”,有了更宏大的目標——不做中國的星巴克,要做世界的奈雪。
奈雪的茶創始人彭心走進《大道直行》欄目采訪間,她表達了一個愿望:有一天,可以把門店開到美國紐約。而中國茶的標準化、國際化和時尚化,成為了她所追求的目標。
“走一條真正國際化之路”
提起咖啡,很多人會優先想起星巴克,但是提起茶,你會想到什么品牌?
答案或許是沒有,立頓可能算一個,但達不到彭心心中的理想標準。
2018年,決心走向全國市場時,彭心夫婦帶著團隊開了一次討論會。“會上第一次共識了公司的目標:做一個走向全球的品牌,成為茶文化走向世界的創新者和推動者。”
“其實市面有些茶,品質是不好的,他用的是碎茶。中國原來做茶,更多都是在包裝和品類,有一些大師茶賣到幾萬、幾十萬一斤。你會知道西湖龍井,但是你想不到一個品牌”,彭心說,她希望讓茶走一條真正國際化的路,可以讓茶標準化、國際化和時尚化。
奈雪剛剛成立時,消費品牌的話語權還在線下。在一個購物中心中,店在哪里,決定著這家店的品牌地位。“讓用戶真心去接受我們,而不是一個奶茶品牌。我們必須拿到一個好的位置”。
彭心花了一年多的時間去做這件事情,剛開始拿到的也都只是2—3級的茶品。在以往的采訪中,她多次透露,那時候是最難的,因為購物中心會認為星巴克旁邊挨著一個奶茶店很Low。
拿到好位置之后,就得開始在產品上打磨。這中間,彭心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讓茶的品牌標準化、穩定化。
“不能夠讓茶每一年的味道不一樣,就必須讓它標準化。早期很難,做茶的師傅不聽你的。所以我們自己弄了一個團隊,去看怎么把茶標準化,包括種植、采摘的標準、然后到加工工藝等。比如每一年雨水、陽光都有差異,這種差異可能是10%,那你在拼配的環節,就要把它彌補掉。”
比如茉莉毛尖這支茶,奈雪找來不同產品的4—5支茶去拼配,方法是和立頓學的。巧合的是,據外媒上個月報道,立頓的母公司擬將其全球的茶葉業務售賣,這或許意味著立頓徹底被母公司拋棄。
但立頓創立的茶葉大眾化之路,無疑是有市場的。2008年,新華社曾發了一篇名為《七萬家中國茶企不敵立頓一年》的文章,讓整個茶行業汗顏。
正如彭心所說,傳統的中國茶,多是大師茶、地域特色茶,沒有走進中國百姓家的品牌茶。而立頓因為茶葉中歐兩地雙標而銷量一路下滑。如今奈雪、茶顏悅色、茶里等中式茶飲品牌的茶包已風靡市場。
“我們學習了很多別人好的經驗,再做回我們認為的中國好茶,這在早期是很難的。人家會覺得你一個小姑娘你懂什么,但是好處就是讓我們團隊走在了前面。”彭心說道。
“每次出新品,都很糾結”
年輕人對茶的第一印象多是兩種:第一是老舊的茶館,第二是街邊奶茶小店。
正因如此,彭心決心去挑戰另一件事。
一開始她發現,傳統的奶茶店,很多都是用粉調配。這些奶茶店的客戶很多都是學生,學生一旦長大之后,就不會再喝了。
“所以我們當時就想一定要研發出更健康的產品,讓用戶愿意一直喝。”彭心說,那時候她27歲,就去海拔1100米的阿里山和茶客們喝茶,走到最前端的產地。但是茶農們聽說她買茶葉是去做奶茶,都認為她在糟踏茶,也有一些人懷疑她是不是騙子。
在做產品上,彭心有著完美主義的堅持。她回憶稱,曾一次喝了40多杯茶,甚至喝到吐了還可以繼續堅持。光是奶茶杯,為了做出最適合的大小,她先后調整了18次,并且斥資18萬,以自己手的握度尺寸為參照開模制作。為了讓女生的口紅不沾杯,團隊也前后用了三個月的時間才最終確定杯口設計。
實際上,中國有著眾多的茶葉品種和產地,這些得天獨厚的資源,給了奈雪團隊很多靈感和創意,比如今年火熱的“霸氣玉油柑”就順勢帶火了一批小眾水果茶。
“我們每次出產品的時候,都很糾結,我們要在這里面挑一個,挑一個我們覺得用戶最喜歡的。”彭心說,類似具備爆紅潛質的產品,內部同一時期會有好幾款。
現如今,奈雪團隊發現,在過去的6年,茶飲這件事情已經走入了很多人的生活。“比如你走進奈雪,喝一杯東西的時候,你不會覺得你比喝星巴克的人Low。我們改變了這件事情。”彭心說道。(新浪財經 劉亞丹)
“掌”握科技鮮聞 (微信搜索techsina或掃描左側二維碼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