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高針”一年15萬!這屆家長開始“雞身高了” | 智商稅研究院

“增高針”一年15萬!這屆家長開始“雞身高了” | 智商稅研究院
2021年08月12日 07:30 新浪科技

被各種商家營銷套路侵害權益?買到的商品出故障投訴無門? 黑貓投訴平臺全天候幫您解決消費難題【消費遇糾紛,就上黑貓投訴

  文 | 新浪科技 王伊萌

  編輯 | 韓大鵬

  隨著物質生活水平的提升,大眾對身高的“畸形”崇拜已經白熱化!甚至有這樣一種說法,“男孩身高沒有一米八,都算是三級殘廢了”。近日,“要不要打增高針”成為線上高頻話題。

  “多運動”、“好好吃飯”這樣常規的長高方法,已經無法滿足家長對孩子的身高心愿了。對于這屆家長而言,學習要“雞”,身高也要“雞”。

  01

  增高針被濫用了嗎?

  在百度貼吧上,有一個名為“生長激素”的吧。許多家長在上面發帖,分享孩子注射生長激素后的變化,交流經驗,1厘米的高度往往能讓一個家庭揪心幾個月。不少家長在帖子上詢問自己的孩子是否適合注射生長激素,甚至還有人打著低于“市場價格30%”的旗號售賣生長激素。

百度貼吧“生長激素吧”截圖百度貼吧“生長激素吧”截圖

  近日,新華社發布了一篇名為《身高焦慮就打“增高針”?危險!》的報道,一位母親,一年花費48萬元,帶兒子輾轉多個“身高促進門診”,結果兒子只長高1厘米。

  根據《中國居民營養與慢性病狀況報告(2020年)》,與2015年相比,6-17歲的男孩和女孩各年齡組身高平均分別增加了1.6厘米和1厘米。

  一代有一代的長高法,喝牛奶,喝魚湯,吊單杠之后,“增高針”吸引了越來越多家長的目光。

  而所謂“增高針”,其實就是指注射生長激素。生長激素,由人腦垂體前葉分泌,能促進骨骼、內臟和全身生長。促進蛋白質合成,影響脂肪和礦物質代謝,在人體生長發育中起著關鍵性作用,可以明顯促進身高增長。若兒童體內分泌的生長激素不足,就可能導致發育遲緩,身材矮小。

  市面上的“增高針”生長激素分為粉劑和水劑還有長效制劑。據悉,粉針劑型人均每年要花費2萬元左右,水針劑型人均費用約5.5萬元,長效劑型人均每年花費15萬元左右。

  一年15萬的長效制劑對于很多家庭而言,是一筆不小的開銷。但為了不讓孩子的身高落后,許多家庭還是堅持選擇了比粉劑更安全、方便的水針。

  “治身高要趁早,家長群里有一陣子天天聊身高,我才知道治身高好花錢。但是家長都很舍得錢,而且舍得花時間,因為去醫院排隊經常就是一整天”一位家長談到。

  但是,并非所有身材矮小的兒童,都適合打生長激素。

  在新華社的報道指出,生長激素被作為“增高針”在臨床醫療機構有被濫用的苗頭。一名醫生提到,“兒童生長激素超范圍使用已成潛規則,臨床上存在疾病診斷不規范、隨意擴大生長激素應用范圍、過度治療等問題,帶來嚴重健康隱患。”

  02

  生長激素不能亂打?

  新華社發文后的第二天,長春高新、安科生物兩大生長激素企業股票雙雙大跌。雖后,長春高新回應“生長激素濫用”,稱相關產品均銷售至合法醫療機構,并且表示產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沒有問題。

  盡管生長激素的安全性有保障,但實際上,真正需要注射生長激素來干預的只是非常小的一部分。一家三甲醫院內分泌與代謝科主治醫師表示,“臨床上生長激素治療是有專門的適應癥的,目前國內兒科常見的可用生長激素治療的疾病包括以下:生長激素缺乏癥、特發矮小、小于胎齡兒、特納綜合征、努南綜合征、Prader-Willi綜合征等,每個疾病診斷都有不同。”

  此外,是否缺乏生長激素,也需要通過藥物激發試驗來證明。其它特殊疾病,患者會有相應的癥狀體征,不同于正常兒童,通過查體,染色體分析,甚至基因分析可以逐步明確診斷。

  對于絕大多數的孩子而言,只需要通過合理的飲食、作息以及運動就可以正常長高。對于非生長激素不足引起的矮小癥患者來說,“長高針”不僅不能起到增高的作用,反而會帶來潛在傷害。

  過量注射生長激素,可能會內分泌紊亂、股骨頭滑脫、脊柱側彎等諸多問題,還有可能引發腫瘤、糖尿病、顱內高壓、甲狀腺功能減退等副作用。有些兒童在注射生長激素后,還出現血糖升高的問題,需要定期到醫院測量血糖。

  一些違規的醫療機構和企業等,正是抓住了家長對孩子的身高焦慮,勸說家長給孩子打“增高針”,甚至打出“身高70%靠遺傳、30%靠后天,定制身高不是夢”的廣告語大肆宣傳,濫用生長激素來牟利。甚至曾有報道稱,由于推廣“增高針”能獲取暴利,一些醫藥代表還利用高額回扣來引誘兒科醫生濫開處方。

  對于家長而言,擔憂孩子的身高,再正常不過。抱著“不能輸在起跑線”的心態,便先打了試試看,殊不知可能造成嚴重的副作用和后果。對于家長盲目迷信“增高針”的情況,醫生表示,生長激素是否合適自己的孩子,需要到正規醫院咨詢醫生,不要輕信非正規的醫療機構,也不能盲目給孩子用藥。迷信“增高針”的宣傳效果,可能會給孩子的身體造成不可逆的傷害。

新浪科技公眾號
新浪科技公眾號

“掌”握科技鮮聞 (微信搜索techsina或掃描左側二維碼關注)

創事記

科學探索

科學大家

蘋果匯

眾測

專題

官方微博

新浪科技 新浪數碼 新浪手機 科學探索 蘋果匯 新浪眾測

公眾號

新浪科技

新浪科技為你帶來最新鮮的科技資訊

蘋果匯

蘋果匯為你帶來最新鮮的蘋果產品新聞

新浪眾測

新酷產品第一時間免費試玩

新浪探索

提供最新的科學家新聞,精彩的震撼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