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一年狂賺3700億,蘋果為何總能霸榜全球最賺錢公司?
本周《財富》更新世界500強榜單之后,蘋果以574.11億美元(約合3711億元人民幣)的年利潤,成為全球500強中收入最高公司。榜單公布后,蘋果“最賺錢”的標題幾乎遍布了所有新聞媒體,但說實話,這或許算不上什么新聞。
畢竟在賺錢這件事上,蘋果一直發揮穩定。從2013年到2019年,蘋果一直霸榜世界500強最賺錢公司,只是2020年時被石油公司沙特阿美超過,位居第二。受疫情影響,過去一年全球原油價格下跌,沙特阿美利潤不及往年,蘋果因此重回榜首。
在計算機、軟件、通信、互聯網為主的科技行業當中,蘋果的賺錢能力更是碾壓級別的存在。亞馬遜今年雖然在500強中的排名高于蘋果,但盈利卻不及蘋果的一半。微軟、谷歌(Alphabet)兩家軟件和互聯網行業的巨頭,在年利潤上與蘋果有100億美元以上的差距。
至于長久以來,被視作競爭蘋果對手的三星、華為和小米,三家年利潤總和僅為344.76億美元(約2229億元人民幣)——剛好是蘋果年利潤的60%。
更不要說蘋果從2012年起,就已經作為最賺錢科技公司傲視群雄了。除蘋果外,在過去30年中,能夠保持行業最高利潤5年以上的500強公司僅有一家:2006年-2011年時的微軟。
憑什么是蘋果?
你可能想說,是因為iPhone。畢竟iPhone是蘋果收入構成的支柱,占比始終保持在50%上下。只要從iPhone上獲得的收入足夠多,蘋果就不會少賺錢。
答案不能算錯。一直以來,蘋果都是手機市場收入的最大贏家。市場研究機構Strategy Analytics的數據顯示,今年第一季度,蘋果拿走了全球智能手機批發總收入的46%。
但這個數字沒有辦法解釋為何蘋果賺到的錢,比互聯網和軟件行業公司還多。
以微軟為例,公司2020財年的營收成本是461億美元,而蘋果在同一財年內的收入成本卻高達1696億美元。雖然在收入方面,蘋果接近微軟的一倍,但巨大的成本差距,還是拉近了兩家公司之間的差距。
套用“利潤=收入-成本”這個公式計算,蘋果僅比微軟多入賬80億美元。但財務報表中兩家公司的凈利潤差額,卻擴大到了131億美元。多出來的50多億美元,蘋果是從哪里賺出來的?
雖然每年我們都能看到類似于“萬元iPhone成本不足三千”的新聞標題,但蘋果的遠沒有這么暴利。這類標題里的“成本”,通常是把一臺iPhone零部件的價格加在一起,這些物料還需要經過物流、倉儲、組裝等環節才能作為手機賣給消費者。
與產品生產相關的一系列環節都會產生費用,它們在公司的利潤表中通常會被算作是收入成本扣除。一般而言,涉及實體產品生產制造的行業,收入成本會高于互聯網、軟件行業。蘋果的收入成本遠高于微軟的原因便是如此。
但剩下的只是毛利潤,因為收入成本并不會體現一家公司在研發、銷售和管理方面的投入。扣除上述環節的支出,以及資產價值變動和納稅之后,才是這家公司實際的凈利潤。
相對于資產價值變動和納稅,收入成本、研發、銷售和管理費用對于企業而言更加可控,想要提升利潤率,只能從這幾個環節里省錢下手。
首先蘋果賺錢多,肯定不是因為成本低。
先不說蘋果的毛利潤在微軟、谷歌這樣的軟件和互聯網公司面前沒有優勢。對比幾家科技公司的毛利潤率,你會發現蘋果的毛利潤率大體上和華為、三星接近,甚至在一段時間內,蘋果的毛利潤率遠低于競爭對手。
也就是說,即便是和業務接近的華為、三星相比,蘋果也不見得能在供應商那里討到太多便宜。
如此一來,蘋果賺錢的獨門秘籍,都在研發、銷售和管理支出里了。
用不到5%的研發比例做創新
提起科技公司的創新代表,首先被人想到的可能就是蘋果。先不說喬布斯時代的iPod、iPhone和iPad深刻改變了全世界人類的生活方式,即便在庫克時代,蘋果也創造出了真無線耳機、ARM架構芯片個人電腦這些改變行業規則的產品。
但對比其他科技公司,蘋果的研發投入比例卻是最低的——低到蘋果簡直不像一家科技公司。在2018年之前,蘋果研發費用在營收中的占比始終沒有超過5%。相較之下,華為的研發費用率常年保持在14%以上,三星的研發投入則徘徊在6%-8%之間。
從2019年開始,蘋果才逐漸將研發費用率提高了1-2個百分點,這成了當年的大新聞。蘋果上一次投入如此高的研發費用率時,還是2001年到2004年。當時公司的主打產品是Mac電腦和iPod音樂播放器,iPad和iPhone相關技術還在襁褓之中。這一次的研發支出提高,自然被看作是蘋果在為新產品積累技術儲備。
但即便有提高,蘋果投在研發上的錢,也不如花在“炒股”上的多。2019財年,蘋果共投入162億美元用于研發,同時還回購了670億美元的公司股票。相比之下,“蘋果增加研發投入”這件事,在規模上顯得不值一提。
實際上,不在研發上投入過多資金,是蘋果從1997年起保持至今的老傳統。當時喬布斯剛剛重返蘋果,1998年他在接受《財富》采訪時就表示過,創新不是錢能解決的問題:“創新和你有多少研發資金一點關系都沒有。蘋果造出Mac的時候,IBM在研發上的投入至少是蘋果的100倍。創新和錢沒有關系,和你的團隊、你的決策和你的能力有關。”
“蘋果選擇研發項目時,會將質量置于數量之前。”美國金融咨詢機構The Motly Fool分析師Andrés Cardenal早年前曾向投資者解釋過蘋果為什么不像其他科技公司一樣,在研發方面多點布局。“蘋果更喜歡將注意力和財務資源集中在少量具有巨大潛力的項目上。”
更重要的是,巨大的產品影響力也讓供應商樂于分擔蘋果的研發。“供應商如果有更好的半導體、屏幕、相機等零部件,賣給蘋果也會給他們的業務帶來重大提升。因此供應商也有充足動機去投入資金研發,然后將成果提供給蘋果。”Andrés說。
此外,蘋果也在不斷地為供應鏈換血,將產品技術能力無法滿足未來產品需求的供應商剔除出名單。對蘋果而言,這意味著公司可以提高供應商的依賴程度,推動供應商提高技術研發能力——對于任何一家“果鏈”公司而言,失去蘋果的訂單都意味著重創。
典型的例子是為iPad提供觸摸模組和相機原件的歐菲光,該公司今年3月份被市場解讀出解除同蘋果合約的信息之后,股價一字跌停,市值同最高點時相比蒸發了200億元人民幣。在部分分析師眼中,歐菲光的技術實力不一定能滿足蘋果長遠需求,或許是公司失去訂單的原因之一。
“供應商分擔走了大量的研發費用,蘋果就能有選擇地把時間、金錢和人力,專注到少數真正值得投資的重要項目上。”Andrés說。
蘋果霸榜背后的供應鏈變革
不難看出,蘋果能夠驅動供應商分擔研發投入,進而專注于關鍵環節的研發,核心離不開高效的供應鏈管理。這足以讓蘋果在利潤空間上與競爭對手拉開差距。
實際上,在喬布斯回歸之前,蘋果面臨的危機和當時低效的供應鏈管理不無關系。當時,蘋果堅持定制化設計和生產產品組件。雖然此舉可以提高競爭壁壘,但對市場需求預估的準確度要求極高,而且缺乏應對市場變化的靈活性。一旦預估錯誤,要么產生庫存積壓,要么零件產能難以支持交付。
1993年,由于錯估市場需求,PowerBook筆記本電腦的庫存積壓造成巨額虧損,成了蘋果危機的開始。兩年之后,蘋果推出的新一代Power Mac大受歡迎,預售期便收獲了15萬臺訂單。然而蘋果卻又一次錯估了市場需求,生產訂單過于保守,導致10億美元的訂單無法交付。
喬布斯認為公司未來成功的關鍵在于運營部門的徹底變革。接手蘋果后,他親自負責供應鏈管理工作,并在2018年初將庫存周期縮短到了30天。不久后庫克加入蘋果,負責供應鏈管理。通過外包,庫克幫助蘋果解決了庫存問題,把生產制造環節直接和消費者聯系起來。
7個月后,庫存期進一步縮短到了6天,庫存積壓也從4億美元降低到了7800萬美元。到1999年,蘋果的庫存周期已經縮短到只有兩天。
高效的供應鏈管理,也讓蘋果在降低銷售和管理費用上受益。這也能解釋為何庫克會成為喬布斯的接班人。
2002年,庫克的職責范圍擴大,同時領導銷售和運營團隊,兩年后,他又被任命成為公司COO,統籌各部門的管理協調。這段時間內,蘋果的銷售和管理支出在收入中的比例,從20%降低到了13%。到2011年喬布斯離世,庫克正式擔任蘋果CEO時,相關支出已經穩定到了7%上下,并一直保持至今。
這又給蘋果爭取到了規模相當的利潤空間。2002財年,蘋果在銷售、管理方面的支出,只有當年營收的7%,而華為和三星在這方面的支出比例,分別達到了12.7%和14.9%。在生產成本上擁有優勢的谷歌和微軟,銷售和管理費用率卻分別達到了27.6%和17.3%。
結語
至此,我們完全可以用三句話來概括蘋果能夠成為全球最賺錢公司的原因:
1、核心產品的收入規模在市場上處于絕對領先,擴大毛利潤規模;
2、通過供應鏈分擔研發支出,保證蘋果能用較低的投入研發核心項目;
3、通過提高渠道和管理效率,減少相關費用,進一步擴大利潤空間。
這個模型并不一定完全適用于所有行業和公司,但模仿其中的一兩點,足以讓跟隨者從中受益。從這個角度看,小米或許是蘋果最忠實的“學徒”:它和蘋果一樣,保持著低比例的研發投入和銷售管理支出,也同樣通過生態鏈的方式整合供應鏈,分擔研發成本。
唯一不同的是毛利潤率,這是限制小米利潤規模的主要原因。一般而言,由于裝配、物流、倉儲環節的成本固定,高端產品會擁有更高的毛利潤空間。看到這里,你或許就能明白,為什么在近兩年的小米發布會上,雷軍反復強調高端化的原因了吧。
本文為創業邦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創業邦將保留向其追究法律責任的權利。如需轉載或有任何疑問,請聯系editor@cyzone.cn。
“掌”握科技鮮聞 (微信搜索techsina或掃描左側二維碼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