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實驗讓鳥類被誤會了200年,它們的這種能力并不賴

一次實驗讓鳥類被誤會了200年,它們的這種能力并不賴
2021年07月16日 11:10 新浪科技綜合

  來源:原理

  大約200年前,美國著名鳥類學家約翰·詹姆斯·奧杜邦(John James Audubon)進行了一項實驗。他將一具腐敗的豬尸體藏在灌木叢下,想以此來測試禿鷲是否借助嗅覺進行捕獵。結(jié)果,這些大鳥全然忽視了這具尸體,其中一只反而沖到了附近一塊幾乎沒有任何氣味的填充鹿皮旁邊。

  奧杜邦把這個結(jié)果當作這些鳥類依靠視覺而非嗅覺來尋找食物的證據(jù)。事實上,很長一段時間以來,這是一種普遍接受的觀點。即使到了40多年前,當有動物行為學家提出信鴿通過嗅聞化學特征來找到飛回棲息地的路時,許多同行不屑一顧。

  當時的主流觀點認為,鳥類擁有其他幾種敏銳的感官來指引它們,包括視覺,甚至聽覺。對鴿子和其他一些鳥類物種來說,磁感也是一種重要的感覺。但嗅覺并不在列。那時的生物教科書里還明確地寫著,鳥類幾乎沒有嗅覺。許多人,包括不少科學家,對此深信不疑。

  而后,事情發(fā)生了變化,越來越多相反的證據(jù)出現(xiàn)了。比如,有實驗發(fā)現(xiàn),禿鷲其實會被藏在盒子里的尸體吸引,但前提條件是,這種誘餌沒有過度腐敗,它就可以在風扇的作用下釋放出特殊而強烈的氣味,而奧杜邦的實驗很可能就是使用了過度腐敗的尸體。

  還有研究認為,信天翁、鹱和其他一些海鳥,能夠通過檢測魚類吃下的浮游生物所釋放的一種化學物質(zhì)來尋找獵物。

  近日,兩項有關(guān)鳥類行為和分子層面的研究也在瓦解這一陳舊的觀點。其中一項研究在分子層面記錄了鳥類的多種功能性嗅覺受體。而另一項研究則通過實驗觀察發(fā)現(xiàn),鸛會利用剛割過的草散發(fā)出的氣味尋找合適的覓食之處。

  越來越多研究人員已經(jīng)意識到,覺對鳥類生物學的諸多方面有著重要影響。

  時間回到2008年。當時,分子生態(tài)學家西爾克·施泰格爾(Silke Steiger)和團隊分析了7個目中的9個鳥類物種的基因組。研究發(fā)現(xiàn)了許多嗅覺受體(OR)基因。嗅覺受體是一類可以與氣味分子結(jié)合的特殊蛋白質(zhì),它們負責向大腦“匯報”氣味相關(guān)的信號。

  在不太依賴嗅覺的物種中,比如人類,這些基因常會發(fā)生突變,不再承擔功能。但研究證實,多鳥類的OR基因是完整的。更重要的是,他們發(fā)現(xiàn)這些基因的數(shù)量與鳥類嗅球的大小有關(guān),而嗅球就是大腦的嗅覺中心。這進一步說明,這些受體應當仍然承擔著相應功能。

  在這項研究的基礎(chǔ)上,進化生物學家克里斯托弗·巴拉克里什南(Christopher Balakrishnan)羅伯特·德賴弗(Robert Driver)進一步研究了更廣泛的鳥類物種基因組。他們對蜂鳥、鴯鹋、雞、斑胸草雀和以熱帶水果為食的侏儒鳥的基因組進行了分析,從而發(fā)現(xiàn)了更多OR基因。

  在這些結(jié)果中,鴯鹋的基因組尤其令許多鳥類學家感到驚訝和興奮。鴯鹋是一種非常古老的鳥類,從鳥類譜系圖上來說,它位于接近底部的位置。這一結(jié)果從某種程度上暗示,所有鳥類的祖先可能也有一套非常多樣的OR基因,也許嗅覺從一開始就對鳥類至關(guān)重要。

  新研究通過比較發(fā)現(xiàn),鳥類特有的一組多樣的受體已經(jīng)分裂成了不同鳥類譜系所擁有的多種特有的類型。這說明,這些基因隨著鳥類物種的多樣化而迅速進化。在自然選擇的篩選下,執(zhí)行關(guān)鍵任務的基因不斷涌現(xiàn)并保留。

  第二項研究的起源更為奇妙,它最初的靈感來自一位德國小學生的提問。在德國一所學校的拓展項目中,一位小學生問科學家,當?shù)氐臍W洲白鸛是如何找到那些剛剛被割過的草地的,在那些地方,昆蟲和嚙齒動物這些獵物最容易暴露,是飽餐一頓的好地方。

  為了找到答案,科學家駕駛飛機在春夏陽光明媚的日子里盤旋觀察了70只鸛。他們注意到,即使鸛沒有看見人們割草,也沒聽到割草的聲音,它們也能找到位于上風處被割過的草地,就好像是被割草的氣味所吸引。

  為了證實這一猜想,團隊將割草散發(fā)出的氣味,也就是三種揮發(fā)性化學物質(zhì)的混合物噴灑到了沒有被割過的草地上。結(jié)果鸛群“蜂擁而至”。這非常清楚地表明,些鳥幾乎完全依靠嗅覺來做出覓食決定。

  所有這些結(jié)果都在告訴我們,鳥類的嗅覺不應該被忽視

  更多研究還發(fā)現(xiàn),鳥類能夠感知植物散發(fā)出的揮發(fā)性化學物質(zhì)的信號,甚至可能在依賴氣味進行社會交往。這些線索的使用可能普遍存在于鳥類中,只是還沒有得到足夠的研究。

  我們應該承認,鳥類除了是飛行大師、視覺天才和歌唱冠軍之外,還擁有另外一種強大的力量。

  #創(chuàng)作團隊:

  編譯:M?ka

  #參考來源:

  https://www.sciencemag.org/news/2021/07/textbooks-say-most-birds-cant-smell-scientists-are-proving-them-wrong

  https://academic。oup。com/icb/advance-article-abstract/doi/10.1093/icb/icab150/6310576

  https://www.sciencedaily.com/releases/2008/07/080716111421.htm

  https://royalsocietypublishing.org/doi/10.1098/rspb.2008.0607

  #圖片來源:

  封面來源:Pixabay

基因
新浪科技公眾號
新浪科技公眾號

“掌”握科技鮮聞 (微信搜索techsina或掃描左側(cè)二維碼關(guān)注)

創(chuàng)事記

科學探索

科學大家

蘋果匯

眾測

專題

官方微博

新浪科技 新浪數(shù)碼 新浪手機 科學探索 蘋果匯 新浪眾測

公眾號

新浪科技

新浪科技為你帶來最新鮮的科技資訊

蘋果匯

蘋果匯為你帶來最新鮮的蘋果產(chǎn)品新聞

新浪眾測

新酷產(chǎn)品第一時間免費試玩

新浪探索

提供最新的科學家新聞,精彩的震撼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