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裝新浪財經客戶端第一時間接收最全面的市場資訊→【下載地址】
烏克蘭戰爭如果爆發,對市場意味著什么?
來源:華爾街見聞 作者: 葉楨
戰爭無疑會引發蝴蝶效應,進一步加劇全球供應危機,導致原材料和能源等大宗商品價格螺旋上升,并轉化為更大的通脹上行壓力,導致各國央行將不得不更激進地踩剎車。
在美國煽動下,俄烏局勢再升級,在華盛頓看來,戰爭“一觸即發”,硝煙如果燃起,會在資本市場掀起多大波瀾?
隔夜市場已經展開了一場預演。在美國渲染的“戰爭氣氛”下,風險資產拋售加劇,油價刷新七年半高位,避險資產大漲,黃金觸及1860美元的三個月新高,10年期美債收益率大幅下行11個基點失守2%。
2月10日,拜登敦促在烏克蘭的美國人“立即離開”,稱“情況可能很快變得瘋狂”。2月11日,美國國務卿布林肯與拜登遙相呼應,聲稱目前正處于“入侵隨時發生的窗口期”,“當前的情況是,俄羅斯可能隨時入侵烏克蘭,包括可能在奧運會期間。” 美國國家安全顧問杰克·沙利文同時敦促美國公民應在未來24小時至48小時內離開烏克蘭。
不過,俄羅斯外交部周五指責西方國家和媒體正在傳播一場“大規模的虛假宣傳運動”,宣傳俄羅斯即將入侵烏克蘭的論點。
鑒于烏克蘭東部局勢日趨緊張的情況,拜登和普京將于周六舉行緊急電話會議。
分析認為,在全球通脹高企的背景下,這場戰爭危機無疑會引發蝴蝶效應,進一步加劇供應危機,導致原材料和能源等大宗商品價格螺旋上升。
摩根大通分析師近日在一份報告中寫道,“過去幾周,市場變得越來越緊張。鑒于沖突可能對大宗商品供應構成的重大風險,局勢進一步升級或出口潛在中斷,可能會推動能源、金屬和農業價格進一步上漲。”
不斷上漲的食品價格疊加油價上漲,將轉化為更大的通脹上行壓力,各國央行可能會采取更嚴格的政策行動,這可能會對仍在從疫情中復蘇的全球經濟造成損害。
原油恐“火上再澆油”?
在全球原油供應趨緊,大多數產油國的閑置產能已經幾近耗盡的現狀下,一旦西方實施制裁導致俄羅斯的石油出現任何中斷,這對于已經十分強勢油價來說都將是“火上澆油”。
華爾街見聞此前提及,摩根大通經濟學家Joseph Lupton和Bruce Kasman近日在研報中指出,俄羅斯和烏克蘭地緣政治緊張局勢的升級,可能會對原油供給再度造成沖擊,致使油價在本季度出現“實質性飆升”:
全球原油供給每天或將收縮230萬桶,從而將油價迅速推高至150美元/桶,和2021年四季度的平均價格相比將翻一倍。
并且他們預計,一旦油價飆漲,今年上半年全球GDP增速或將滑落至0.9%,而此前預計增速為4.1%。此外全球通脹水平也會從原本預計的3%飆升至7.2%。
對全球經濟的影響如此之大,以至于也有一些分析認為,西方制裁或會“手下留情”,避免擾動俄羅斯原油供應,同時也有一些樂觀的看法認為,沙特和中東其他一些國家可能會填補供應空缺。
然而,國際能源署IEA預計,OPEC+供應不足或將油價推高至2014年來最高,今年底OPEC+預計產量與實際交付的缺口可能高達10億桶,同時經合組織原油庫存降至七年最低。
此前OPEC最新月報證實,1月日產量僅增加6.4萬桶,而非計劃的25萬桶,且擔心在后疫情時代經濟強勁復蘇的情況下,今年世界石油需求可能會更加急劇上升。
糧價飛出黑天鵝?
去年以來,受化肥減產和價格上漲、拉尼娜現象持續等因素影響,全球糧價持續上漲。市場已經在擔憂糧價會否是2022年物價的黑天鵝,一旦俄烏局勢惡化,糧價或將迎來更大的上行風險。
烏克蘭和俄羅斯作為全球小麥、玉米和葵花籽油的貿易重心,如果供應中斷,將在全球引起連鎖反應,使已經處于10年來最高水平的食品價格進一步上漲。
以史為鑒,在俄羅斯總統普京2014年3月宣布吞并克里米亞半島之前的兩個月里,國際小麥價格上漲了20%以上。
俄羅斯是世界上最大的小麥出口國,占全球產量的10%,國際出口的20%。烏克蘭是第五大出口國,占有10%的份額。烏克蘭的玉米出口份額也超過了10%,該國同時還控制著大量葵花籽油和大麥生產和出口。
俄羅斯的農業區集中在西南部,靠近烏克蘭邊境,而烏克蘭的小麥和玉米種植主要在中部和南部。如果沖突一旦爆發,可能會破壞兩國農業生產地帶,并影響從黑海港口的全球糧食運輸。此外,西方可能會對俄羅斯實施制裁,限制糧食出口。
目前,芝加哥期貨交易所(Chicago Board of Trade)的玉米期貨近期合約價格目前徘徊在每蒲式耳6.20美元左右,較上年同期上漲逾10%。同一交易所的小麥期貨價格上漲20%,約為每蒲式耳7.60美元。
值得一提的是,俄羅斯也是全球三大化肥的最大出口國之一,供應的任何削減都可能導致本已高企的農業生產成本飆升,影響玉米產量,并導致進一步的食品通脹。
天然氣和原材料難逃沖擊?
迄今為止,受俄烏沖突最大影響的是歐洲天然氣市場。
如果在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情況下,西方對其實施更嚴厲的制裁,那么切斷對歐洲的天然氣供應,將是莫斯科打出的一張經濟王牌。
歐洲央行行長拉加德近日表示:“歐洲上空的地緣政治陰云如果成為現實,肯定會對能源價格產生影響。”拉加德認為,經濟增長也會受到影響,由于收入和消費可能減少,投資會被延遲。
俄羅斯是歐盟最大的能源供應國。歐盟約40%的天然氣進口和近三分之一的原油進口來自俄羅斯。
英國《金融時報》援引Capital Economics首席歐洲經濟學家Andrew Kenningham表示,在發生沖突的情況下,天然氣價格“可能很容易恢復(2021年12月)每兆瓦時180歐元的峰值”。
俄羅斯也是主要的大宗商品出口國。一旦西方對俄羅斯實施的制裁,可能會在大宗商品市場掀起巨浪,波及該國作為主要出口國的各個市場,包括鋁、鎳、銅和鉑。
在全球制造業已經面臨從鋁到鋅等各種金屬的嚴重短缺之際,即使是短暫的供應中斷也可能產生巨大影響。
俄羅斯占全球鈀供應量的40%左右,對鈀市場的影響可能尤其嚴重。俄羅斯在賤金屬方面的主導地位有所減弱,但仍是全球主要的供應國之一。摩根大通估計,俄羅斯的銅、鋁和鎳精煉產量約占全球的4-6%。
2018年,美國對俄羅斯鋁業聯合公司的制裁引發了鋁市場的動蕩。不過,據彭博援引包括高盛集團(Goldman Sachs Group Inc.)等銀行表示,美國政策制定者不太可能希望冒險重蹈覆轍。
風險提示及免責條款
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文不構成個人投資建議,也未考慮到個別用戶特殊的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要。用戶應考慮本文中的任何意見、觀點或結論是否符合其特定狀況。據此投資,責任自負。
責任編輯:陳程
投顧排行榜
收起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