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M收購紅帽的三個原因和一個風險

IBM收購紅帽的三個原因和一個風險
2018年10月30日 14:51 新浪科技-自媒體綜合

  IBM收購紅帽的三個原因和一個風險

  作者丨高飛  編輯 | 栗子

  來源:賽博故事

  51歲的紅帽CEO Jim在接受采訪時這樣說,“I‘m in this for the long run. I’m young. I plan to to be here for the rest of my career.”、“我還年輕,我來這兒“跑馬拉松”的,余下的職業生涯也皆在于此”,他為什么要作這樣的表態?

  考慮到IBM現在1100億美金的市值,其對紅帽高達340億美金的收購估值,已經占到了IBM體量的約三分之一。這是美國信息技術領域的第三大交易,更是IBM歷史上截至目前最大規模的一次收購。凡能創造歷史記錄的事件,內部論證過程必然相當激烈。因此,這是一場收購,但其意義也遠超過一次普通收購,它更是兩家公司,尤其是作為發起方的 IBM向新競爭格局的一次戰略轉型。

  現在來看一下官方聲明:

  “IBM董事會主席和CEO Ginni Rometty的是:IBM will become the world‘s #1 hybrid cloud provider, offering companies the only open cloud solution that will unlock the full value of the cloud for their businesses。”

  “紅帽總裁兼CEO Jim Whitehurst 的聲明是:Joining forces with IBM will provide us with a greater level of scale, resources and capabilities to accelerate the impact of open source as the basis for digital transformation and bring Red Hat to an even wider audience - all while preserving our unique culture and unwavering commitment to open source innovation“。”

  Ginni主要強調了收購要達成的總體目標——世界第一混合云提供商;Jim則強調了背景動因——數字化轉型;當然,Ginni和Jim都提到的則是開源和開放。接下來我們就圍繞這三個關鍵詞“開源、混合云(數字化轉型)和紅帽”,來探討一下這樁百億美金收購的真實邏輯。

  >>> 問題一:為什么是開源?

  巨頭和開源的高額資本游戲,IBM不是第一個。今年6月4日,微軟就巨資75億美元收購了為各類開源項目提供免費托管服務的GitHub平臺。考慮到把時間倒回去看,微軟前任CEO鮑爾默還把開源稱為“癌癥”,劇情反轉造成的轟動效應,不亞于IBM這次出手。

  開源理念歷史非常悠久,但這兩年巨頭們紛紛大手筆入局,正是契合了這個時代的三個新特點,分別是產業發展的不確定性、數據的重要性和信任的確實性。

  1、產業的不確定性。華為總裁任正非講過一句話,說華為已經進入無人區。因為華為發現當業務發展到一定程度,自己在很多領域已經進入領先者陣營,再往前走要向何處走,已經沒有人可以充當領航員了,也沒有人能做路線試錯的工作,所以后來任正非講未來華為的發展只要“方向大致正確”。

  其實何止華為一家公司走到無人區,目光跳出技術圈本身,經濟領域也是無人區。當人們發現“世界不再是平的”,當引領全球經濟前進的“自由貿易”遇到了阻力,未來經濟發展走勢何嘗不也是無人區。

  但是沒有人喜歡不確定性,資本市場不喜歡,企業管理者也不喜歡。不確定性代表投入產出難以衡量,按部就班的項目計劃隨時可能被打亂,組織的決策風險也在成倍提高。

  這種情況下,開源就成了對抗這種不確定性的有力武器。一方面,將內部項目開源化,讓社會外部力量共同參與、協作開發,可以一定程度上降低內部研發開支、有助于完善項目功能和提高項目性能;另一方面,可以幫企業內部減少試錯成本,任何項目都有Bug,只分為發現和未發現兩種,開源客觀上可以幫組織減少試錯成本,并進一步檢驗業務潛能。畢竟,如果一個東西免費都沒有人用,還何談未來競爭力?最后,在不確定市場格局下,人人都希望做到產品服務快速迭代,以迎合客戶瞬息萬變的需求變化,開源天生動態更新、實時調整的模式,更加符合了時代要求。

  2、數據的重要性。在人工智能時代,盡管未來技術發展理念不盡相同,但是有一點是業界共識,數據正在變得越來越關鍵,成為業務發展的核心競爭要素。誰掌握更多的數據,誰就能掌握未來的知識。數據的重要性,讓軟件的商業變現模式發生了變化。

  以往,軟件平臺通過售賣License可以盈利,但是利用開源獲取數據樣本一樣可以盈利。通過開源模式,降低用戶使用成本,可以幫助平臺開發商盡可能多的吸收數據養分,擴充數據規模,做大用戶規模,最終一樣可以實現贏者通吃、強者恒強。谷歌就是這一理念的踐行者,它的移動操作系統Android平臺和AI訓練框架TensorFlow都是開源的,看似免費,但是客觀上讓谷歌贏得全球無數移動用戶支撐和海量數據樣本加持。

  3、信任的缺失性。在不確定性的時代,當“試錯成本”變得格外昂貴,也有一樣東西的價值在隨之水漲船高,這樣東西就是信任。信任一種技術,往往就代表選擇一種體系,被鎖定在一個平臺。因此技術選型,也是路線之爭。而如何創造客戶信任,也有兩種方式,一種叫做不得不信;另一種叫做知根知底。

  不得不信屬于超大型平臺,典型例子是蘋果亞馬遜。它們作為產業先行者、市場主導者,由于率先開墾出一片天地,由此掌握了龐大的用戶規模,保持了極佳的客戶體驗和維持了相當程度的先發優勢。它們擁有話語權,即使技術體系相對封閉,仍然能吸引足夠的合作伙伴和其共建生態,這就是不得不信,國內的阿里巴巴也屬于這個范疇。

  但是封閉是一種特權,只屬于少數人,不屬于大多數。對于缺乏絕對控盤能力的玩家而言,開源則是相對的較優選擇。在企業級市場,客戶非常在意鎖定成本,開源的技術體系可以極大程度降低客戶在這方面的憂慮。如果不能讓客戶不得不信,就必須選擇讓客戶知根知底。除此之外的其他道路,都會變得格外艱辛和不可行。

  正因如此,一位大型機構的CIO曾對賽博故事說的一段話很有代表性,“AI技術選型的時候,我沒有刻意選擇開源,但是我接觸的新技術都是開源架構的”。通過紅帽的開源能力,IBM也將擁有更加豐富的方案組合,不受限于自身原本相對封閉的技術體系,對更多的客戶具備講故事的能力。

  >>>問題二:為什么是混合云?

  Ginni在聲明中點出收購的目標,收購之后,IBM+紅帽,是第一大的混合云提供商。

  這個表述,有兩個含義。

  第一個含義是市場語言含義。正如所有人都知道世界第一高峰是珠穆拉瑪峰,卻很少人知道第二高峰是喬戈里峰和第三高峰是干城章嘉峰。對于任何玩家而言,掌握客戶心智、保持市場存在感的一個重要方法,就是在某一領域擁有領先者市場地位和明確的辨識度,即使這個市場地位之前需要加上一個或者兩個定語,也是奏效的。

  所以亞馬遜可以說自己是全球最大的公有云基礎平臺,微軟可以講自己是從IaaS+PaaS+SaaS覆蓋最完整的云服務平臺。IBM在云計算領域屬于后來者,盡管它通過收購Softlayer保持了公有云領域的存在感,但是和領先者的差距是明顯的。但現在,IBM在云計算終于迎來了一個響亮的口號:NO.1的混合云提供平臺。這對IBM來說,是一個重要勝利,對紅帽也同樣如此。

  第二個含義則是真實的市場需求含義。混合云的市場需求是真實存在的。
革命者,都是理想者。公有云的革命者,希望這個市場的計算需求是純粹的,希望客戶將自己的基礎設施都放在自己的純云平臺上。讓計算真的像水和電一樣流到千家萬戶。

  理想是豐滿的,但是現實有時會略顯骨感。盡管云先行者們教育市場多年,也有超重量級的客戶選擇了完全公有云化。但是依然有眾多傳統客戶選擇了兩條腿走路,一些業務在公有云上,一些業務在自己的私有云上,形成混合云架構。Gartner曾經將其定義為雙態IT,比如一些新型互聯網業務放在公有云上,而另一些傳統關鍵性業務則以私有云承載。

  這個選型模式固然一方面有客戶不想拋棄既有IT資產的考量,也有第一段落我們探討開源優勢中,“數據重要度“和“平臺信任度”的問題。很多情況下,很多大型傳統企業客戶,并不信任第三方平臺承載其關鍵業務數據,或者希望保留一個自我完全可控的基礎設施平臺。基于此種考量,在很長一段時間,混合云架構都是很多傳統客戶的現實選擇之一。

  而所謂數字化轉型就是傳統企業用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數字化手段改造自身業務的過程。IBM和紅帽正是瞄準了這個市場空間,篤定很多客戶不會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純粹的公有云)。在官方PPT中,IBM將其成為The second chapter of cloud unlocks value and drives growth,云化價值和驅動增長的第二篇章。

  >>>問題三:為什么是紅帽?

  這幾乎是一個最簡單的問題,如同微軟如果希望延續Basic的光榮歷史,將更廣大的開發者擁抱入懷中,必須選擇Github一樣。如果IBM希望最快速的延伸觸角,在混合云領域占據主導地位,紅帽也是一個必然選擇,我們可以從開源軟件的商業化問題說起。

  對于開源提供商來說,開源百般好,唯賺錢煎熬。對于客戶來說,開源百般好,唯人才稀少。

  在紅帽之前,有無數有情懷或者借開源上車的軟件公司,它們中的大多數都折戟沙場,未能從這個市場獲利。紅帽成為少有的規模超過20億美金,并正在向50億美金邁進的開源軟件公司,至頂網之前一篇報道這樣分析紅帽的成功因素,“紅帽的成功原因:一個商業模式簡單、透明,紅帽一直堅持軟件免費、服務收費,客戶對哪些工作要付費非常清楚、放心;第二,與開源社區保持緊密聯系,100%開源。”

  兩條原則,說起來容易,但是內涵并不簡單。

  服務收費,不同于軟件版權收費,在軟件價格為零的情況下,不能展現附加價值,就無議價空間可言。和開源社區保持聯系,100%開源更是如此。在滿足客戶之時,如果不能將工作成果實時返回社區,就會形成技術分叉,導致獨立版本無法從社區吸取養分,久而久之就成為“版本孤兒”。

  從客戶角度看,開源的好處是自由,壞處則是太自由。一般公司沒有足夠的技術人才儲備,去維護一個要實時更新的開源平臺;也沒有足夠的能力,去甄別哪一個開源版本適合當前業務需求;更沒有足夠的能力,用開源產品組合自己的技術生態體系。

  而紅帽在過去的數年間,就在充當以上的角色,它利用自己的技術甄別能力和服務支撐能力,盡可能的保證了開源的開放性和靈活性,又迎合了客戶的穩定性和確定性。通過成為開源社區和企業應用的一座橋梁,紅帽已經實現了連續60幾個季度的業績增長。

  但是紅帽有紅帽的問題,超過20億美金的規模,相比開源同行是壯舉,與千百億規模的傳統軟件巨頭相比,則是小荷才露尖尖角。面對相當廣闊的數字化轉型市場而言,通過IBM遍布全球的營銷、服務、支撐體系放大開源的力量,是紅帽的合作動因所在。

  >>>問題四:補充提問,IBM+紅帽的風險在哪里?

  每一樁收購的新聞解讀中,必然有一條要說到充分發揮了1+1>2的作用。但是又不少收購,最后連1+1=2都很難做到。

  IBM和紅帽的聯姻同樣充滿不確定,風險不在于業務邏輯,而在于文化磨合。

  紅帽的CEO Jim Whitehurst在上任之前,也是開源領域的局外人。在任職之后,花了很長時間思考開源文化的意義所在,他得出了一些結論,寫在《開放式組織》一書中,我們曾在2017年有機會和Jim座談制作“企業開源智庫”特別節目,總結了其本人對此的思考,特摘錄如下:

  “在《開放式組織》中,Jim Whitehurst提出了一種全新的企業組織理念,即開放式組織。而之所以寫這本書,很重要的原因在于Jim Whitehurst離開傳統企業進入紅帽公司后,深切地感受到不同企業文化對公司日常運營的影響。

  Jim Whitehurst之前在達美航空任首席運營官。達美航空是一家典型的傳統企業,強調層級和上下級服從。但到紅帽擔任CEO后,他發現這一切完全行不通。因為紅帽公司是精英文化,個人影響力的建立源于個人的能力,而不是職位。

  “我發現在真正地管理整個公司之前,我必須先要和大家一起工作,建立起公信力和影響力,這讓我非常驚訝。”,這種強烈的反差引發了Jim Whitehurst的興趣,他決定對這個問題進行研究,最終,“開放式組織”成為他的研究成果,他認為這種開放的文化和開放式的組織文化,對于傳統企業正在進行的數字化轉型具有非常重要的參考價值,也是紅帽的精神內核所在。

  “隨著市場環境的不斷變化,傳統企業必然會面臨運營方式轉變的問題,以往的公司主要采用等級制度,這種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會限制個人創造力的發揮。而紅帽堅持開放的文化為創新提供了最好的氛圍。“Jim Whitehurst表示。

  Jim Whitehurst總結,“傳統等級架構利于在靜態環境中提升效率,而更開放的組織架構則擅長創新,驅動創新”。當下,傳統企業普遍面臨數字化轉型的壓力,急需快速重塑企業策略,以此釋放員工的創造力。而開放式組織正好有助于此。”

  之前,來自哈佛商業評論的一個調查顯示,對于數字化轉型,受訪的企業負責人認為,文化的作用是大于流程和技術的。

  但是,Jim總結的這種開放式組織文化,似乎和IBM幾乎格格不入。多年以來,來自美國東岸的IBM,就展現了不同于美國西岸硅谷文化的截然不同。嚴格的流程、嚴密的體系是IBM的特點所在。自下而上的自由精英文化,不是IBM的傳統,就連著裝,IBM也是銀行家式的。當紅帽的自由文化和IBM的保守文化碰撞在一起,前者是否能保持足夠獨立性,后者是否能做到兼容并蓄,就成了很多人心中的疑問,也成了這個交易是否能夠繼續取得成功的核心問題所在。收購宣布之后,紅帽員工的此類擔心也幾乎同時出現了,ZDNet美國站的記者立刻得到了一位員工的直接反饋:“I can‘t imagine a bigger culture clash.”

 圖:穿牛仔褲拍攝定妝照的紅帽公司CEO Jim和IBM董事長兼CEO Ginni,后者穿了一件相對休閑的毛衣,而非常見的套裝,這是一種文化融合的信號么? 圖:穿牛仔褲拍攝定妝照的紅帽公司CEO Jim和IBM董事長兼CEO Ginni,后者穿了一件相對休閑的毛衣,而非常見的套裝,這是一種文化融合的信號么?

  Jim顯然也意識到了這個問題,在他的對外聲明中,三次提到了Culture,僅比核心詞Cloud少一次。他分別這樣表態,“IBM is acquiring Red Hat for our amazing people and our incredibly special culture and approach to making better software”,“ IBM收購紅帽就是為了不可思議的員工和無與倫比的特殊文化”;“What I know is that we will continue to focus on growing our culture as part of a new organization”,“我所知道的是,在新組織當中,繼續弘揚我們的文化必將得到堅守”;以及“I hope we will help bring this culture across all of IBM. Together we can”,“希望同時努力攜手將這種文化同帶給IBM”。

  或許怕這些語言還不夠,51歲的Jim在接受采訪時這樣說,“I‘m in this for the long run. I’m young. I plan to to be here for the rest of my career.”,“我還年輕,我來這兒‘跑馬拉松’的,余下的職業生涯也皆在于此”。

  這是一個充滿不確定性的時代,這是一個虛擬和現實交錯的世界,這一刻也有很多東西值得去記錄,供未來去回顧。我們更想講一些有趣、有用的故事。賽博故事由科技媒體人高飛和他的伙伴們共同書寫。

責任編輯:魏雨

紅帽 混合云 開源

熱門推薦

收起
新浪財經公眾號
新浪財經公眾號

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

7X24小時

  • 11-15 新疆交建 002941 7.18
  • 11-06 貝通信 603220 --
  • 11-06 中國人保 601319 --
  • 11-01 新農股份 002942 --
  • 10-31 邁為股份 300751 56.68
  • 股市直播

    • 圖文直播間
    • 視頻直播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