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師研報,權威,專業,及時,全面,助您挖掘潛力主題機會!
原標題:剛剛,一行兩會、財政部等重磅發聲!房地產稅有大消息!解讀來了
3月16日,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召開專題會議,研究當前經濟形勢和資本市場問題。
剛剛,一行兩會、財政部、外匯局重磅發聲!
今年市場極為關注的房地產稅問題,也有重要進展。
解讀丨劉鶴主持召開金融委會議:切實振作一季度經濟,積極出臺對市場有利的政策
3月16日,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召開專題會議,研究當前經濟形勢和資本市場問題。會議由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金融委主任劉鶴主持,有關部門負責同志參加會議。
會議提出,切實振作一季度經濟,貨幣政策要主動應對,新增貸款要保持適度增長。
會議還強調,有關部門要切實承擔起自身職責,積極出臺對市場有利的政策,慎重出臺收縮性政策。對市場關注的熱點問題要及時回應。凡是對資本市場產生重大影響的政策,應事先與金融管理部門協調,保持政策預期的穩定和一致性。
新增貸款要保持適度增長
關于宏觀經濟運行,會議提出,一定要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切實振作一季度經濟。
國家統計局3月15日公布的數據顯示,1-2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74426億元,同比增長6.7%,比2021年12月份加快5.0個百分點,比2021年兩年平均增速加快2.8個百分點。1-2月份,全國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50763億元,同比增長12.2%,比2021年加快7.3個百分點,比2021年兩年平均增速加快8.3個百分點。
“綜合來看,在宏觀政策發力和市場主體努力的共同作用下,1-2月份我國經濟恢復的勢頭向好,為今年一季度開好局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國家統計局國民經濟綜合統計司司長付凌暉3月15日在國新辦發布會上表示。
不過付凌暉也表示,當前世界局勢動蕩不安,地緣政治沖突加劇,外部不穩定不確定性在加大,國內經濟恢復仍不均衡,部分地區新增確診病例增加的影響仍在持續,行業企業地區有所分化,企業成本上升的壓力仍在加大,小微企業經營困難仍比較突出,經濟持續恢復的基礎尚不牢固,后期走勢仍待觀察。下階段,要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確保經濟行穩致遠。
中泰證券首席固收分析師周岳表示,1-2月宏觀數據不差,但要避免盲目樂觀。一方面服務業表現可能明顯拖累一季度經濟增長,另一方面制造業和基建的對沖作用有待觀察。全年5.5%的穩增長增速目標實現面臨壓力,貨幣政策仍有維持發力的必要性。
會議提出,貨幣政策要主動應對,新增貸款要保持適度增長。
央行數據顯示,2月新增人民幣貸款1.23萬億元,同比少增1258億元。不過,累計看1-2月新增信貸5.1萬億,同比仍多增0.27萬億。此外,1-2月新增社融7.4萬億,同比多增0.45萬億;2月末社會融資規模存量同比增長10.2%、人民幣貸款余額同比增長11.4%,與名義GDP增速基本匹配,整體仍處于合理區間。
銀保監會主席郭樹清3月2日在國新辦發布會上表示,我們需要采取一些有力的措施,這不是說簡單地采取“大水漫灌”的辦法,從而擴大貨幣政策的寬松度。從銀行業和保險業的角度來說,我們希望能夠更有針對性地支持擴大消費,擴大投資。
郭樹清表示,首先是要支持中小微企業生產經營,二是支持鄉村振興,三是做好對“新市民”的服務工作。
銀保監會近日表示,下一步,銀保監會將推動銀行保險機構加大對薄弱環節和重點領域金融支持,著力提升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質效,全力支持穩定宏觀經濟大盤。合理增加融資供給,做好“十四五”規劃重點領域和重大項目融資保障。支持適度超前開展基礎設施投資。促進中小微企業融資增量、擴面、降價。
央行在2月28日晚間發布的專欄文章《穩健的貨幣政策支持高質量發展》中表示,近年來,貨幣政策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堅持穩中求進,堅持系統觀念,堅持跨周期設計,完善激勵相容機制,適應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要求,注重從供給側發力提升總量增長的穩定性,以適度的貨幣增長支持高質量發展。一是保持總量適度,二是促進結構優化。
文章還表示,下一步,要根據形勢變化和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要求,靈活適度調節貨幣政策的力度、節奏和重點,引導金融機構有力擴大信貸投放,增強信貸總量增長的穩定性,引導信貸結構穩步優化,促進降低企業綜合融資成本。
央行數據顯示,2021年全年人民幣貸款增加19.95萬億元。在“新增貸款要保持適度增長”的要求下,2022年新增貸款預計將超過20萬億。
貨幣政策操作方面,此前的1月17日,央行公告稱,為維護銀行體系流動性合理充裕,1月17日開展7000億元1年期中期借貸便利MLF操作和1000億元7天期公開市場逆回購操作,中標利率分別為2.85%、2.10%,中標利率均下降10個基點。2月、3月MLF利率則保持穩定。
不過市場預計未來仍有降準降息的可能。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宏觀研究員周茂華表示,當前國內經濟面臨下行壓力,政策重心仍是穩增長,貨幣政策要保持一定靈活性,預計降準、降息等工具仍在工具箱。
積極出臺對市場有利的政策
去年以來,房地產債務風險有所上升。
此次會議提出,關于房地產企業,要及時研究和提出有力有效的防范化解風險應對方案,提出向新發展模式轉型的配套措施。市場預計,房企債務風險將有所改善。
此前央行、銀保監會已出臺多項政策穩定房地產市場。
去年12月,央行和銀保監會聯合印發的《關于做好重點房地產企業風險處置項目并購金融服務的通知》明確,銀行業金融機構要按照依法合規、風險可控、商業可持續的原則,穩妥有序開展房地產項目并購貸款業務。
在金融市場,預期尤為重要。早在2018年7月31日的中央政治局會議上,“穩預期”就與“穩就業、穩金融、穩外貿、穩外資、穩投資”一起并列為“六穩”。在而在2020年4月的金融委會議上,會議確定“穩預期、擴總量、分類抓、重展期、創工具”的工作方針。
其中,“穩預期”置于十五字方針之首,顯示其重要性。究其原因,預期變化和搖擺易引發市場波動,特別是引發股市波動。因此,進行合理預期引導,釋放積極信號,不僅具有積極意義,更有可能直接扭轉市場風向。
此次會議強調,有關部門要切實承擔起自身職責,積極出臺對市場有利的政策,慎重出臺收縮性政策。對市場關注的熱點問題要及時回應。凡是對資本市場產生重大影響的政策,應事先與金融管理部門協調,保持政策預期的穩定和一致性。
會議還表示,關于中概股,目前中美雙方監管機構保持了良好溝通,已取得積極進展,正在致力于形成具體合作方案。中國政府繼續支持各類企業到境外上市。關于平臺經濟治理,有關部門要按照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方針完善既定方案,堅持穩中求進,通過規范、透明、可預期的監管,穩妥推進并盡快完成大型平臺公司整改工作,紅燈、綠燈都要設置好,促進平臺經濟平穩健康發展,提高國際競爭力。
財政部:今年內不具備擴大房地產稅改革試點城市的條件
據新華社報道,近日,記者就房地產稅改革試點問題采訪了財政部有關負責人。有關負責人表示,房地產稅改革試點依照全國人大常委會的授權進行,一些城市開展了調查摸底和初步研究,但綜合考慮各方面的情況,今年內不具備擴大房地產稅改革試點城市的條件。
關于貨幣政策,央行最新表態!
釋放了哪些積極信號?
3月16日中午,央行行長、金融委辦公室主任易綱在央行主持召開會議,傳達國務院金融委此次專題會議精神,研究部署人民銀行系統貫徹落實工作。
央行會議指出,人民銀行堅決貫徹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堅決提高政治站位,堅決落實金融委的工作要求,積極擔當作為,把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和全國“兩會”部署落到實處。
央行會議要求,貨幣政策要主動應對,新增貸款要保持適度增長,大力支持中小微企業,堅定支持實體經濟發展,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
堅持穩中求進,防范化解房地產市場風險,穩妥推進并盡快完成大型平臺公司整改工作,促進平臺經濟健康平穩發展,提高國際競爭力。
進一步加強部門間政策協調,及時回應市場關注的熱點問題,穩定預期,提振信心,保持中國經濟平穩健康發展,共同維護資本市場的穩定發展。
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唐建偉分析,會議強調貨幣政策“主動應對”,且強調一季度時間窗口,意味著3月進行貨幣政策操作的概率增加,3月或二季度可能還有降息降準的可能。同時強調新增貸款“適度增長”,意味著將要求商業銀行加大對實體經濟的信貸投放力度,預計寬信用的效果將進一步顯現,助力帶動市場主體恢復信心。
貨幣信貸實施力度仍有可能加大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GDP增長5.5%左右的目標,同時指出,“完成今年發展目標任務,宏觀政策要穩健有效,微觀政策要持續激發市場主體活力,結構政策要著力暢通國民經濟循環,科技政策要扎實落地,改革開放政策要激活發展動力,區域政策要增強發展的平衡性協調性,社會政策要兜住兜牢民生底線。各方面要圍繞貫徹這些重大政策和要求,細化實化具體舉措,形成推動發展的合力。”
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溫彬認為,一季度我國經濟恢復情況對今年全年的經濟發展至關重要,尤其是普遍關注的經濟能夠觸底回升。當前我國經濟面臨更趨復雜嚴峻和不確定的外部環境以及需求收縮、供給沖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面對復雜的形勢和高基數上的中高速增長目標,金融做好對實體經濟的服務和支持十分重要。
3月16日,金融委專題會議表示,“關于宏觀經濟運行,一定要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切實振作一季度經濟,貨幣政策要主動應對,新增貸款要保持適度增長。”
對此,唐建偉認為,總體基調上再次強調穩字當頭,傳達了對宏觀經濟運行的關切,特別強調切實振作一季度經濟,這表示貨幣信貸仍有可能加大實施力度。
唐建偉表示,從開年前兩個月的情況來看,盡管1月在政策利率下調的引導下,信貸迎來“開門紅”,貨幣供應快速增長,但2月新增信貸弱于預期。3月以來,地緣沖突、大宗商品價格異動等外部沖擊因素放大,國內疫情反復也增添了不確定性,使國內經濟對貨幣信貸寬松的渴求增加;政府工作報告增加“加大穩健的貨幣政策實施力度”“擴大新增貸款規模”的表述,則顯示后續貨幣政策總量放松空間還可能進一步擴大。
在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看來,“這里除了明確貨幣政策穩增長取向不變外,還有很強的針對性。”他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解釋道,這主要指向2月金融數據中新增貸款規模為1.23萬億,同比少增1258億,導致當月末各項貸款余額增速降至11.4%,續創近20年來新低。這表明近期貨幣政策加大實施力度尚未充分傳達到貸款端。回顧2008年以來的三輪穩增長過程(2008-09年、2012年、2015-16年),都伴隨著貸款增速階段性不同程度上行。
溫彬分析,由于今年前兩個月信貸投放力度較大,加上全球大宗商品價格上漲引起輸入性通脹壓力增加、發達經濟體貨幣政策即將實質收緊等影響,未來新增貸款增長強調了要“保持適度”。與此同時,有效需求不足、成本上漲等問題依然給中小微企業帶來一定沖擊,這些市場主體的復蘇基礎尚不夠牢固,實現全年經濟增長目標壓力不小,內外部風險挑戰明顯增多,這需要貨幣政策繼續“主動應對”。
溫彬進一步指出,去年以來,貨幣政策發揮了總量和結構雙重功能。去年全年新增人民幣貸款近20萬億元,超過前年水平,今年前兩個月,新增貸款5.2萬億元,比去年同期多增2700億元,這些舉措對經濟的企穩回升起到了積極作用。未來,預計我國貨幣政策將堅持“以我為主”,同時要高度關注環境和政策的變化,兼顧好穩增長、防風險、控通脹,主動作為促進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
后續降息、降準概率進一步提升
穩健的貨幣政策要靈活適度,加大跨周期調節力度,發揮好貨幣政策工具的總量和結構雙重功能,注重充分發力、精準發力、靠前發力,既不搞“大水漫灌”,又滿足實體經濟合理有效融資需求,著力加大對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的金融支持,實現總量穩、結構優的較好組合。
2021年以來,貨幣政策保持了前瞻性、連續性、穩定性,加大跨周期調節力度,繼續為經濟穩步恢復保駕護航。比如,2021年7月前瞻性全面降準0.5個百分點,釋放長期資金約1萬億元,為下半年經濟持續穩定恢復做好鋪墊。12月再次全面降準0.5個百分點,釋放長期資金約1.2萬億元,有效增加金融機構的長期穩定資金來源,更好支持實體經濟。2022年新年伊始,通過中期借貸便利和公開市場操作加大流動性投放力度,為保持貨幣信貸合理增長,穩住宏觀經濟大盤營造良好的流動性環境。
總體來看,貨幣政策對實體經濟的支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保持總量適度;二是促進結構優化;三是引導貸款利率下調。2018年以來,人民銀行共12次下調存款準備金率,釋放長期資金10.3萬億元,支持金融機構加大對實體經濟信貸支持力度。完善中央銀行調節貨幣供應流動性、資本和利率約束的長效機制,實現了M2和社融增速同名義經濟增速基本匹配,穩住了“貨幣錨”,既保持了金融支持實體經濟力度穩固,又避免了“大水漫灌”,有效防范了宏觀金融風險。
2月28日,央行在“關注兩會共話金融”專欄指出,下一步,穩健的貨幣政策靈活適度,堅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根據形勢變化和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要求,靈活適度調節貨幣政策的力度、節奏和重點,引導金融機構有力擴大信貸投放,增強信貸總量增長的穩定性,引導信貸結構穩步優化,促進降低企業綜合融資成本。
對于央行會議中提到“新增貸款保持適度增長”的要求,王青認為主要可從三個方面入手:
一是推動樓市回暖,緩解居民貸款偏弱問題,同時通過并購貸、開發貸等渠道,加大銀行馳援房企力度;
其次,要適度放松城投平臺貸款,支持基建投資提速;
最后要發揮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在穩定金融總量方面的功能,通過加大對小微企業、綠色發展和科技創新的信貸支持力度,提升整體信貸規模。
王青表示,考慮到當前經濟下行壓力并未根本緩解,寬信用過程還需進一步發力,我們判斷盡管3月MLF利率和存款準備金率都未做下調,但二季度降息降準都在央行的政策工具箱內。屆時能否落地有兩個觀察點:一是二季度房地產市場是否仍在延續“房價下跌、投資下滑、銷量負增”的過程;二是二季度GDP增速是否存在“破5”可能。我們判斷,在宏觀政策“以我為主”的基調下,即將宣布的美聯儲加息,以及接下來國內通脹的走勢,都不會掣肘央行邊際寬松的政策方向。
中國民生銀行研究院宏觀研究中心主任王靜文表示,下調政策利率,一方面可以刺激實體經濟融資需求,另一方面可以擴大金融機構的息差空間,推動金融機構進一步向實體讓利,最終達到自主寬信用的目的。此次金融委會議要求“貨幣政策要主動應對,新增貸款要保持適度增長”,預計后續降息的概率會進一步上升。
證監會:資本市場平穩運行具有堅實基礎,市場短期波動沒有也不會改變長期健康發展趨勢
3月16日國務院金融委專題會議召開后,證監會黨委迅速召開擴大會議傳達學習會議精神,就抓好貫徹落實進行研究部署。
證監會深刻認識到,在當前復雜形勢下,國務院金融委召開專題會議,研究當前經濟形勢和資本市場問題,十分及時、十分重要,體現了對資本市場工作的高度重視,充分回應了市場關切,作出的部署具有很強的指導性和針對性。
今年以來,我國國民經濟延續恢復態勢,主要宏觀經濟指標運行在合理區間,各方面穩增長政策持續發力,上市公司業績表現穩中向好,資本市場平穩運行具有堅實基礎,市場短期波動沒有也不會改變長期健康發展趨勢。
證監會將在國務院金融委統一指揮協調下,認真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和全國“兩會”部署,堅持深化改革、擴大開放,堅持市場化、法治化原則,主動加強與宏觀經濟管理部門、行業主管部門等方面的溝通協調,保持政策預期的穩定和一致性,助力穩定宏觀經濟大盤和金融運行。
落實政府工作報告各項任務,扎實推進全面實行股票發行注冊制改革,完善民營企業債券融資支持機制,促進創業投資發展。
發揮市場內生穩定機制作用,大力推動上市公司提高質量,鼓勵上市公司加大增持回購力度,引導基金公司自購份額。
完善有利于長期機構投資者參與資本市場的制度機制,加大對公募基金等各類機構投資者的培育,鼓勵長期投資、價值投資。
進一步推動高水平對外開放,加強內地與香港資本市場的務實合作,共同維護香港市場健康穩定發展。
繼續加強與美方監管機構的溝通,爭取盡快就中美審計監管合作達成協議。
抓緊推動企業境外上市監管新規落地,支持各類符合條件的企業到境外上市,保持境外上市渠道暢通。
繼續支持實體經濟合理融資,積極配合相關部門有力有效化解房地產企業風險,促進平臺經濟規范健康發展、提高國際競爭力。
下一步,證監會將按照國務院金融委部署要求,切實提高政治站位,緊扣推動高質量發展的主題,進一步深化、細化各項工作舉措,務求落地見效,全力維護資本市場平穩運行。
銀保監會:新增貸款保持適度增長,支持理財公司提高權益類產品比重
銀保監會消息顯示,3月16日,銀保監會主席郭樹清主持召開專題會議,傳達學習貫徹國務院金融委會議精神,并就做好下一步銀行業保險業監管工作作出安排部署。
會議提出:
要指導銀行等機構從大局出發,堅定支持實體經濟發展,滿足市場主體合理融資需求,加大融資供給,新增貸款要保持適度增長,促進中小微企業融資增量、擴面、降價;
鼓勵機構穩妥有序開展并購貸款,重點支持優質房企兼并收購困難房企優質項目,促進房地產業良性循環和健康發展;
引導理財公司等機構樹立長期投資理念,開展真正的專業投資、價值投資,支持理財公司提高權益類產品比重。
當日早前召開的國務院金融委專題會議提出了新增貸款要保持適度增長,要及時研究和提出有力有效的防范化解房地產企業風險應對方案,歡迎長期機構投資者增加持股比例等內容。
新增貸款要保持適度增長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近日從銀保監會獲悉,2021年銀保監會扎實做好“六穩”“六保”工作,采取一系列措施,增加資金有效供給,優化信貸投向結構,降低企業融資成本,不斷提升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質效。
數據顯示,2021年全年人民幣貸款新增近20萬億元,其中制造業貸款新增2.8萬億元、21家主要銀行綠色信貸余額超過15萬億元、涉農貸款余額43.2萬億元、民營企業貸款余額52.7萬億元、小微企業貸款余額近50萬億元。
與宏觀經濟密切相關的民營企業和小微企業支持方面,銀保監會推動降低小微企業融資成本,加強對服務價格和融資收費的監督檢查,2021年全國新發放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利率5.69%,較2020年下降近0.2個百分點;努力降低民營企業貸款周轉成本,2021年民營企業貸款年化利率為5.26%,較上年末下降0.09個百分點。
對于2022年的貸款增長,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預測將新增人民幣貸款規模約21萬億元左右,相比2021年略有擴大,余額同比增速約11%,房地產信貸偏緊局面將有所改觀,普惠和綠色貸款將成為信用支持實體經濟的重要抓手。
對于今年的貸款主要投向上,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了解到,銀保監會將推動銀行等機構加大對薄弱環節和重點領域金融支持,著力提升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質效,全力支持穩定宏觀經濟大盤,包括做好“十四五”規劃重點領域和重大項目融資保障,支持適度超前開展基礎設施投資,促進中小微企業融資增量、擴面、降價,創新支持國家重大科技任務,更好服務關鍵核心技術攻關企業和“專精特新”企業,創新綠色金融產品服務,支持能源穩產保供,提升金融服務鄉村振興質效,助力“新市民”在城鎮安居創業等。
鼓勵機構穩妥有序開展并購貸款
央行數據顯示,今年2月住戶部門中長期貸款減少459億元,為多年來罕見負增長,表明當前居民對于房地產形勢仍偏謹慎,這一定程度上也影響了相關房企的資金流狀況。
為推動房企風險化解處置,早在去年12月,央行、銀保監會曾聯合出臺了《關于做好重點房地產企業風險處置項目并購金融服務的通知》,鼓勵銀行穩妥有序開展并購貸款業務,重點支持優質的房地產企業兼并收購出險和困難的大型房地產企業的優質項目;日前,金融管理部門又召集幾家全國性資產管理公司開會,研究資產管理公司按照市場化、法治化原則,參與風險房地產企業的資產處置、項目并購及相關金融中介服務。
據統計,截至目前,包括浦發銀行、興業銀行、廣發銀行、招商銀行、平安銀行、上海銀行等銀行先后宣布房地產項目并購融資支持計劃,包括金融債、并購基金等多種融資方式,合計融資規模將超千億;AMC方面,東方資產和長城資產也于近日宣布獲批發行100億金融債,用于房企優質項目化險等。
此次銀保監會表示,將鼓勵機構穩妥有序開展并購貸款,重點支持優質房企兼并收購困難房企優質項目,促進房地產業良性循環和健康發展。
“當前房地產行業的危機警報并未解除,觀望情緒仍比較濃厚,需要政策層面有特別考量,預計后續融資端的支持力度可能會進一步加大。”分析人士稱。
此外,對于金融委提出的房地產新發展模式配套措施,此前銀保監會曾發布《關于銀行保險機構支持保障性租賃住房發展的指導意見》,提出商業銀行要優化整合金融資源,積極對接保障性租賃住房開發建設、購買、裝修改造、運營管理、交易結算等服務需求,提供專業化、多元化金融服務等要求。
“房地產市場的政策底已經顯現,預計市場底也將在未來幾個月內到來。”民生銀行研究院宏觀研究中心主任王靜文認為。
支持理財公司提高權益類產品比重
就金融委會議“歡迎長期機構投資者增加持股比例”的提法,銀保監會提出了引導信托、理財和保險公司等機構樹立長期投資理念,開展真正的專業投資、價值投資,成為促進資本市場發展、維護資本市場穩定的中堅力量;要加大權益類資管產品發行力度,支持理財公司提高權益類產品比重等措施。
事實上,自理財公司成立以來,相關機構就積極提升投研能力、發行權益類產品等,不斷提升權益類資產配置比例,并引導投資者樹立長期投資理念。
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末,銀行理財產品余額達29萬億元,存續規模連續三年位居各類資管產品首位;理財產品資產投向債券類、非標準化債權類資產、權益類資產余額分別為21.33 萬億元、2.62萬億元、1.02萬億元,分別占總投資資產的68.39%、8.40%、3.27%;權益類理財產品存續余額為809億元,同比增長1.09%,占全部理財產品存續余額的0.28%。
“權益類資產是理財重要的資產配置品種,在條件成熟后,銀行理財可逐步開展股票直投,嘗試發行股票直投的權益類產品。”一位國有大行理財子公司人士表示。
一家股份行理財子公司人士表示,權益類資產比較適合追求高收益的進取型投資者,但做好“投前研究”很有必要,同時權益市場短期風險較高,因此最好還是長期持有,以此來降低風險。
而近期擴大試點的養老理財產品,具有投資長期性和一定比例的權益資產配置兩大特點。在監管部門批復10家機構在10城發行養老理財產品后,相關機構正積極發行產品,投資者也在踴躍購買。
外匯局傳達學習國務院金融委專題會議精神
3月16日,國家外匯管理局召開專題會議,傳達學習國務院金融委專題會議精神,研究部署貫徹落實工作。
會議強調,外匯局要深刻認識“兩個確立”的重大意義,堅決做到“兩個維護”,堅決貫徹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認真落實國務院金融委的工作要求,統籌發展和安全,繼續做好“六穩”“六保”工作,切實把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和全國“兩會”部署落到實處。
會議要求,要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高質量發展,堅持深化改革、擴大開放,堅持市場化法治化原則,堅持保護產權和“兩個毫不動搖”。穩妥有序推進資本項目高水平開放,進一步推進跨境貿易投資便利化,以中小企業為重點優化外匯服務,堅定支持實體經濟發展,助力宏觀經濟穩定。維護外匯市場穩健運行,加強外匯市場監測研判和宏觀審慎管理,引導市場主體更廣泛使用匯率避險工具,積極防范化解外部沖擊風險。配合有關部門促進房地產市場、平臺經濟健康穩定發展。及時回應市場關注的熱點問題,穩定市場預期,共同維護資本市場平穩運行。
責任編輯:張熠
投顧排行榜
收起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