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師研報,權威,專業,及時,全面,助您挖掘潛力主題機會!
紫光集團破產重整取得重要進展。10月18日,紫光集團宣布,在北京市一中院的主持下,紫光集團等7家企業實質合并重整案在網上召開了第一次債權人會議(下稱“一債會”),管理人報告了司法重整工作進展情況以及下一步工作安排,解答了債權人普遍關注的各類問題。
第一財經記者獲悉,截至10月15日,法院臨時確定的紫光集團債權人有1074家,債務總申報金額超過1815億元,其中有1584.8億元獲得臨時確權,尚有230多億元未能確權。
此次紫光集團尋求的是重整資產的整體承接,對競標者來說吸引力和挑戰并存。公告中提到,自7月啟動戰略投資者招募至報名截止日,共計7家意向投資人報名參與,但最終投資人的確定還需要進一步遴選、調查與談判。
臨時確權債務1584.8億元,7家“白衣騎士”參與競標
自7月16日進入司法重整程序以來,紫光集團的破產歷程已經歷時3個多月。今年8月27日,北京市一中院裁定了對紫光集團及旗下6家公司的實質合并重整,包括紫光集團有限公司、北京紫光通信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北京紫光資本管理有限公司、西藏紫光大器投資有限公司、西藏紫光卓遠股權投資有限公司、西藏紫光通信投資有限公司、西藏紫光春華投資有限公司。
債權申報和審查是一債會重點核查事項,管理人在一債會上匯報了相關進展情況。按照管理人在8月27日公布的債權申報指引,7家企業的債權申報截止日為今年10月8日,其中各債權人對紫光集團的債權計算到7月16日(含當日),對其余6家企業的債權計算至8月27日(含當日)。
根據公告,目前管理人已對申報債權完成了初步審查,依法提交一債會審議核查。管理人披露的債權申報及審查情況顯示,紫光集團等7家重整企業所負擔的債務與前期市場判斷基本一致,此次需要化解的債務規模已基本鎖定。
盡管公告尚未披露具體債權規模,不過有媒體從部分債權人處獲悉,本次參會的債權人有400多家,確定債務規模超過千億元。第一財經記者注意到,紫光集團管理人曾在一債會召開前的10月13日向法院提出申請,鑒于7家公司的債權人債權尚未確認,為便于債權人行使表決權,對包括管理人暫緩確定的部分債權在內的債權進行臨時確定,涉及1074家債權人,超過1815億元申報額中臨時確定的債權有1584.8億元。
其中,除國家稅務總局西藏拉薩經濟技術開發區稅務局有約2.06億元稅款債權外,還有中國進出口銀行、北京銀行清華園支行、中國銀行北京市支行、華夏銀行北京陶然支行、芯鑫商業保理(深圳)、芯鑫商業保理(天津)、西藏信托7家債權人共計197.81億元有財產擔保的債權,其余均為普通債權。
引入有實力的戰略投資人,是未來紫光集團司法重整能否成功的關鍵。招募公告顯示,截至報名截止日,共計7家意向投資人報名參與。但最終戰略投資人的確定還需要管理人組織遴選委員會評審司法重整投資方案,進一步核查戰略投資人資質、開展盡調與反盡調,并與戰略投資人全面深入談判。
整體出售有何考量
從知名校企到破產重整,紫光集團在過去十幾年間通過大量并購積累了巨額債務。紫光集團債券半年報顯示,截至2020年上半年末,公司總負債達到2029億元,其中有息負債1566.91億元,有814.28億元將在一年內到期,金額是同期營業收入的2.36倍,是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的近2倍,彼時其經營性現金流為-41.64億元。
截至2017年末、2018年末、2019年末和2020年6月末,紫光集團合并報表資產負債率分別為62.09%、73.42%、73.46%和68.41%,同期公司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分別為10.61億元、-6.31億元、14.30億元和-33.80億元。
經過30多年發展,紫光集團雖然在能源、金融、教育等領域均有涉獵,但核心業務已經定位在芯片業務和云網業務,其中芯片產業板塊的典型資產代表是紫光國微、長江存儲、紫光展銳等,在云網產業板塊則有紫光股份、紫光云、紫光華智等品牌。
去年上半年,為突出主業,紫光集團減少了301家子公司,但截至報告期末納入公司合并范圍的各級子公司仍然多達286家。紫光集團于1993年由清華大學科技開發總公司改組成立,后來經歷改制,目前的兩大股東分別是持股51%的清華控股有限公司和持股49%的北京建坤投資集團,后者由紫光集團董事長趙偉國控制。
去年7月31日,另一家名校企業北大方正集團及其四家子公司被法院裁定實質合并整合。按照方正集團當時的戰略投資者招募公告,管理人招募戰略投資者化解債務風險的方式是“有效整合產業資源,優化資產結構、債務結構、公司治理結構和人員結構”。而紫光集團對戰略投資人的招募則更加明確:“本次引戰為整體引戰,戰略投資者需整體承接紫光集團或紫光集團核心產業。”
紫光集團此次公告再次強調,戰略投資人招募工作將按照“整體承接,分類處置,一攬子化解”的工作思路進行。這次重組涉及的總資產接近3000億元,但按照報名截止時間9月5日計算,管理人只給了投資人不到2個月的時間。“有可能是因為資產主體和業務體系的權屬問題,也有可能是從程序上考量,畢竟分拆在投資人招募、談判等流程上也要分開進行,還有一個因素就是為了鎖定有實力的投資人。”一位擁有多年資本市場經驗的律師告訴第一財經記者,在重整策略上管理人可能有多方面的考慮,但最核心的還是業務關聯性。
責任編輯:馮體煒
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