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師研報,權威,專業,及時,全面,助您挖掘潛力主題機會!
新股發行節奏、引入中長期資金、增持回購……證監會一一回應。
1月12日,證監會召開2024年首場新聞發布會,證監會發行司、機構司和上市司負責人介紹了當前市場關心的熱點問題,涉及新股發行節奏、投資端改革和上市公司現金分紅、增持回購等情況。
從新聞發布內容來看,下一步證監會將繼續把好IPO入口關,做好逆周期調節工作,更好促進一二級市場協調平衡發展。加快推進資本市場投資端改革的各項工作,進一步加大中長期資金引入力度,加大發力養老金融。鼓勵上市公司依法合規運用回購工具,推動上市公司不斷增強分紅意識,進一步增強投資者獲得感。
市場人士指出,證監會及時主動回應市場關切,有利于穩定市場預期,維護資本市場的穩定發展。
熱點一:繼續把好IPO入口關,做好逆周期調節工作
近期市場對于新股發行節奏的討論較多,證監會發行司司長嚴伯進介紹了逆周期調節以來新股發行節奏情況,以及注冊制下新股發行定價相關工作情況。
嚴伯進表示,2023年全年,滬深市場核發IPO批文245家,啟動發行237家。2023年1月到8月核發IPO批文213家,啟動發行193家;2023年9月到12月核發批文32家,啟動發行44家。2023年8月底以來,證監會加強逆周期調節,階段性收緊IPO,合理把握新股發行節奏。市場能感受到,去年9月到12月,滬深市場月均核發批文和啟動發行數量明顯下降。
嚴伯進表示,下一步,證監會和交易所將繼續把好IPO入口關,從源頭提升上市公司質量,做好逆周期調節工作,更好促進一二級市場協調平衡發展。
在談及注冊制下新股發行定價相關情況時,嚴伯進表示,目前新股發行承銷機制運行總體平穩,市場化發行定價功能逐步發揮,新股超募和募不足現象并存,表明競爭博弈、優劣分化的發行生態正在形成。
針對極端超募現象,嚴伯進指出,證監會監測約束異常報價行為,督促發行人和承銷機構充分提示風險、審慎定價,嚴肅查處詢價定價環節違規行為。從效果看,2023年9月到12月,新股發行平均市盈率有所回落,與可比上市公司平均市盈率的比值明顯下降,未出現大比例超募。
嚴伯進強調,全面實行注冊制以來,證監會借鑒試點注冊制成功經驗,繼續嚴格監管發行承銷行為,引導網下投資者合理報價、督促發行人和承銷機構審慎定價。同時結合不同板塊特點,在完善以機構投資者為參與主體的詢價、定價、配售機制基礎上,兼顧中小投資者利益,在詢價對象范圍、網上網下分配比例等方面作出差異化安排。新股發行承銷機制運行總體平穩。
熱點二:兩個多月來增持回購近430億元
去年11月份以來,上市公司回購增持更加積極主動,持續向市場傳遞正面信號。統計顯示,截至目前,2023年11月份以來,滬深兩市共309家公司新增披露回購增持計劃,金額上限428億元,披露家數和金額上限同比增長189%和85%;從公告的實施情況看,514家公司在此期間實際回購增持金額超過277億元,實施家數及金額同比增長46%和71%。
具體來看,龍頭公司“大手筆”回購增持,保利發展回購上限達20億元,三安光電、晶合集成、恒逸石化、合盛硅業回購上限達10億元,銀泰黃金、陸家嘴等公司控股股東預計增持上限超過20億元。央國企回購增持主動性進一步提升,59家央國企新增回購增持計劃,公告家數同比翻倍,不少公司為首次實施。科創板公司繼續積極參與,37家科創板公司新增回購計劃,擬回購金額上限合計34億元,目前共有100余家科創板公司處在回購增持實施進程中。
若把時間拉長看,近三年,滬深兩市年均537家公司披露回購方案、擬回購金額1462億元;年均628家實施回購、回購金額1016億元。年均367家公司披露股東增持計劃、擬增持金額259億元。
證監會上市司副司長郭瑞明表示,證監會鼓勵上市公司依法合規運用回購工具,積極回報投資者,促進市場穩定健康發展,同時也將加大回購的事中事后監管,對利用回購實施內幕交易、操縱市場等違法行為的,依法嚴厲查處。
在分紅方面,郭瑞明介紹,近五年,我國境內滬深上市公司分紅金額逐年增長,累計分紅8.4萬億元,分紅金額超過當期融資額。2023年,我國境內市場共有3361家滬深上市公司進行了現金分紅,占2023年末上市公司總數的65.9%;全年現金分紅總額2.13萬億元,再創歷史新高;平均股息率達3.04%;243家公司實施中期分紅,同比增長55%。
郭瑞明表示,下一步,證監會將在尊重公司自治的基礎上,更好發揮監管的引導約束作用,推動上市公司不斷增強分紅意識,具備分紅條件的公司要實施分紅,對于不具備分紅條件的不鼓勵負債分紅,謹防“假利潤真分紅”,優化分紅方式,培育分紅習慣,提高現金分紅水平,進一步增強投資者獲得感。
熱點三:加大中長期資金引入力度
談及市場關注的中長期資金入市問題,證監會機構司副司長林曉征介紹,截至去年底,社保基金、公募基金、保險資金、年金基金等各類專業機構投資者合計持有A股流通市值15.9萬億元,較2019年初增幅超1倍,持股占比從17%提升至23%。其中,公募基金持有A股流通市值5.1萬億元,持股占比從3.8%提升至7.3%,成為A股第一大專業機構投資者。
“目前,證監會正在研究制定《資本市場投資端改革行動方案》,作為未來一段時期統籌解決資本市場中長期資金供給不足、各類專業機構投資者投資行為長期性和穩定性不強等問題的行動綱要。”林曉征介紹,總的思路是,以推動公募基金行業更好發揮“受人之托、代人理財”的功能作用、實現高質量發展為引領,以加大中長期資金引入力度為重點,以培育一流投資機構為抓手,以優化資本市場投資生態為基礎,全面推進資本市場投資端改革,著力提高投資者長期回報,促進資本市場與實體經濟、居民財富的良性循環。
林曉征指出,下一步,證監會將在中央金融委的統一領導下,會同相關部委,繼續采取有效措施,加快推進資本市場投資端改革的各項工作,進一步加大中長期資金引入力度。
熱點四:權益類基金仍有廣闊發展空間
2023年以來,逆市布局已成為市場共識。行業機構普遍認為,一方面,中國經濟回升向好、長期向好的基本趨勢沒有變;另一方面,當期A股市場估值水平已處于歷史低位,長期看已具備較高的投資價值?,F階段面臨較好的逆市布局時間窗口,有利于投資者獲得較好的投資回報。
林曉征指出,行業機構積極加大權益類基金逆市布局力度,表明了堅定看好中國經濟和資本市場未來表現的信心。在產品注冊方面,2023年全年獲批產品中,權益類基金占比72%,較2022年的45%提高了28個百分點;在基金募集方面,盡管權益類基金募集整體規模有所回落,但產品募集數量和結構呈現雙提升,權益類基金募集數量由2022年的706只增加至763只,占比由2022年的49%提升至60%。此外,發起式權益類基金明顯增加,整體數量達313只,較2022年的161只接近翻倍。這些都充分表明,公募基金管理人堅定投資信心,積極看好后市,愿意與投資者實現更高利益綁定。展望未來,權益類基金仍有廣闊發展空間。
在公募基金行業費率改革方面,林曉征介紹,目前公募基金行業費率改革的各項工作舉措正在穩妥有序推進并取得了階段性成效。包括新注冊產品降費、存量產品降費、開展浮動費率產品試點、優化公募基金交易結算模式、強化費率相關信息披露、規范公募基金交易傭金等。
具體來看,截至目前,行業130余家公募基金管理人發布公告,將旗下存量主動權益類公募基金產品的管理費率、托管費率統一下調至1.2%、0.2%以下。按照2023年6月底規模計算,此次降費后,平均每年可為公募基金投資者節約費用支出合計約140億元。首批20只浮動管理費率試點產品,募集規模合計76億元,更好滿足不同風險偏好投資者的投資需求。
林曉征表示,下一步將按照既定工作部署,扎實有序推進后續公募基金降費工作,同步出臺配套支持性政策措施,推動公募基金行業更好踐行高質量發展。
熱點五:個人養老金投資收益整體欠佳?應客觀理性看待
2023年養老目標基金整體業績表現不佳,引發了市場的討論。林曉征指出,這主要受基礎市場短期波動影響,但與其他權益類基金相比,養老目標基金整體業績表現相對穩定。
從產品屬性上看,養老目標基金以資產配置為核心投資策略,同時注重發揮權益投資對資產增值的作用,追求中長期穩健收益,具有中低波動特征,是適合個人養老金長期投資的產品類型。境內外成功實踐經驗表明,養老金通過積極投資權益類資產,均成功實現了長期保值增值。
“目前個人養老金制度試運行僅一年,個人養老金賬戶有57.6億元投資養老目標基金,尚處在發展初期,應客觀理性看待短期市場波動和收益表現,充分發揮養老金長錢長投屬性,堅持市場化、專業化投資運作的基本原則,堅持通過長期權益投資更好實現養老資金的保值增值,切實發揮第三支柱的制度優勢和功能定位。”
林曉征表示,下一步,證監會將加大發力養老金融,在個人養老金方面做好四方面工作。
一是全面強化行業機構投研核心能力建設。推動公募基金管理人強化“平臺型、團隊制、一體化、多策略”的投研體系建設,樹牢長期投資、價值投資、穩健投資理念,保持投資定力,不斷增強投資行為穩定性。
二是積極推動養老投資產品創新發展。鼓勵公募基金管理人開發更多符合老百姓養老需求、適配個人養老投資需求、具有長期保值增值功能的基金產品,豐富個人養老金產品體系。
三是指導基金業協會與行業機構持續深化投資者服務工作。多維度開展養老金融宣傳工作,引導廣大投資者樹立正確養老投資理念,長期理性看待基金投資。
四是進一步提高個人養老金業務的便利性。持續強化與相關部委的溝通協調力度,推動各類金融機構優化開戶、“綁卡”、繳費、信息查詢、產品購買等業務環節,形成更加開放、順暢、便利的個人養老金市場生態。
責編:戰術恒
責任編輯:石秀珍 SF183
VIP課程推薦
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