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師研報,權威,專業,及時,全面,助您挖掘潛力主題機會!
來源: 市值觀察
10月以來,低迷已久的醫藥板塊突然全面爆發,中證醫藥指數月漲幅接近10%,成為低迷行情中的一抹亮光。曾經的超級白馬賽道,似乎又到了雞犬升天的時刻。
但是,普漲顯然不可持續。
在集采大棒之下,醫藥行業的發展邏輯已然發生重大變化,藥企的分化早已是大勢所趨。醫藥行業下半場的主要看點,無疑是優質創新藥公司的“救贖”之路。
01
黎明之前
今年前三季度,創新藥行業的業績仍然不容樂觀。由于絕大部分創新藥公司仍以仿制藥為主,集采對行業的的影響仍在持續。
Wind數據顯示,A股創新藥上市公司共46家,2022年三季報主營業務收入增長率均值為11.28%,中值為8.7%;凈利潤增長率均值為-5.13%,均值為-4.07%,增收不增利的情況非常明顯。
政策環境和業績表現不好,創新藥公司的股價表現自然也不理想。
創新藥指數繼今年大跌近20%,成為跌幅最大的行業指數之一。
作為行業絕對龍頭,恒瑞醫藥今年以來下跌16.9%,與恒瑞并稱為醫藥雙子星的復星醫藥,今年以來則下跌25.6%。
相比巨頭,兩家中等市值的創新藥公司科倫藥業和信立泰,由于體量較小,在集采之后的轉型已經初見成效。
信立泰前三季度營收增長16.5%,凈利潤增長37.64%;科倫藥業前三季度營收增長9.24%,凈利潤增長66.33%。
兩家公司的股價今年以來分別逆勢上漲了15.57%和31.65%,是市場表現相對突出的創新藥公司。
科倫藥業和信立泰的率先突圍,證明創新藥在長期仍然是難得的優質賽道。
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和人口老齡化的不斷加深,中國醫療衛生支出仍然有較大增長空間。
數據顯示,2021年美國醫療衛生支出已經飆升至3.2萬億美元,人均支出1萬美元左右,占GDP比重為18%;日本歐洲等西方發達國家,醫療衛生支出占GDP比重也普遍在10%以上;而去年中國醫療衛生總費用為75593.6億元,人均支出只有5348元,占GDP比重只有6.5%。
而在總量增加之外,疊加社保控費和帶量采購的政策影響,中國醫藥產品結構也將發生巨大變化。
目前,中國醫藥市場仍以仿制藥為主,創新藥發展相比發達國家具有較大差距。2021年全球創新藥銷售額中,美國占比超過一半,歐洲五國占比達到16%,日本韓國占比達到8%,中國僅3%,遠低于發達國家水平。
根據機構預測,2019年-2029年,中國創新藥銷售規模將由1000億大幅增長到8000億,年化復合增速超過20%,同期仿制藥將由9000億元減少至4000億元。
除了國內市場之外,創新藥出海近年來也開始爆發,成為國內藥企新的增長極。2020年,以License out(對外授權)形式“出海”的創新藥數量已經高達39款。
百濟神州的澤布替尼是首款成功出海的國內創新藥,2021年海外市場銷售額已超過國內市場,在海外市場越來越受到市場認可。今年上半年,澤布替尼全球銷售額達15.14億元,同比增長263%,其中美國市值銷售額同比增長504.5%,達到10.15億元。
創新藥未來的前景,在上游CRO行業的景氣度中表現得非常清晰。
作為創新藥的賣鏟者,CRO公司雖然今年的股價表現跟隨創新藥調整,但是行業業績仍然非常靚麗。
A股16家CRO公司中,今年前三季度主營業務收入增長率均值為81.82%,中值為42.4%;凈利潤增長率的均值為106.53%,中值為30.52%。
其中行業巨頭藥明康德(維權)和凱萊英,營收和凈利潤數據均超過了行業中值,仍然表現出強者恒強的格局。
02
未來誰有巨頭相?
創新藥是典型的研發驅動型行業,耗時長、投資大,行業門檻極高。企業要在長期競爭中勝出,研發投入和管線布局是最重要的參考指標。
作為中國創新藥的一面旗幟,恒瑞醫藥在研發投入上一向闊綽,即使面臨業績壓力,恒瑞仍然在加大研發投入。
今年前三季度,恒瑞研發投入超過45億,占營收的比重提升至28.3%,研發強度已經超過很多國際一流藥企。
與研發投入形成鮮明對比的,是銷售費用連續5個季度的持續下降。今年前三季度,恒瑞銷售費用下降了26%,研發驅動的邏輯已經越發清晰。
按照藥物研發管線,恒瑞醫藥以105個在行業內排名第一,排在第2到第6名的,分別是石藥集團(64個)、中國生物集團(60個)、復星醫藥(55個)、君實生物(47個)和百濟神州(42個)。
從研發的投入方向來看,恒瑞重倉腫瘤,研發品種基本覆蓋了肝癌、胃癌、前列腺癌、卵巢癌、宮頸癌等我國各類高發瘤種,特別是在肺癌和乳腺癌領域的研發管線,優勢地位非常突出。
此外,恒瑞在心血管、感染疾病、呼吸系統疾病和神經系統疾病等多個慢性病領域也進行了前瞻性布局,已有50余個創新藥進入臨床開發階段,其中15個處于III期臨床研究及已遞交上市申請,有40余個處于I~II期臨床研究階段,研發管線的厚度和進度都已經非常可觀。
2022年,恒瑞瑞維魯胺片獲批上市,馬來酸吡咯替尼片2個適應癥獲批上市。自2011年首款創新藥艾瑞昔布上市以來,恒瑞醫藥11年的時間里打造了11款創新藥,平均每年會有一款新藥上市,并且形成了上市一批、臨床一批、開發一批的良性循環。
目前,創新藥已經接近恒瑞營收的50%,在向創新藥轉型的進程中,恒瑞已然走在了全國藥企的最前列。
作為和恒瑞并駕齊驅的頭部醫藥公司,復星醫藥今年前三季度研發投入共計37.61億元,同比增長19.36%,占營收的比例上升到11.9%,研發強度在國內藥企中已經出類拔萃。
復星醫藥的創新藥主要來自于旗下子公司復宏漢霖,集中在抗腫瘤及免疫調節領域,包括曲妥珠單抗(漢曲優)、利妥昔單抗(漢利康)、貝伐珠單抗(漢貝泰)、阿達木單抗(漢達遠),其中前兩者是公司營收的主要貢獻者。
目前,復宏漢霖旗下PD-L1創新藥斯魯利單抗注射液已經獲批上市,用于治療微衛星高度不穩定實體瘤;同時昔單抗注射液(漢利康)的創新適應癥類風濕關節炎獲批上市,成為公司業績新的增長點。
今年上半年,復星創新藥實現營收25.5億元,同比上漲49.56%,遠超公司整體營收增長,其中創新藥在復星制藥板塊中的營收占比已經超過25%。
按照當下的增長速度和復星的發展規劃,未來創新藥有可能達到公司整體營收的50%以上。復星的長期目標,自然也是成為創新藥巨頭。
在研發上最舍得花錢的創新藥公司,是科創板上市的百濟神州。今年上半年,百濟神州的研發費用高達50.16億元,同比增加20.82%,在國內創新藥公司中一枝獨秀。
作為以研發為主的創新藥新銳,百濟神州仍然處于發展的早期階段,上半年公司的營收只有42億,虧損高達66億。但百濟神州的巨大投入,使其在中國的創新藥競爭中,無疑也將擁有一席之地。
今年市場表現較好的信立泰和科倫藥業,研發投入和管線布局也值得關注。
信立泰前三季度研發費用3.58億,同比暴增67%,占營收比例高達14%,科倫藥業前三季度研發費用12.04億,成為極少數研發超10億的創新藥公司。
科倫藥業的公司的創新藥主要來源于子公司科倫博泰,進展最快的創新藥項目包括PD-L1單抗A167、HER2 ADC藥物A166以及TROP-2 ADC 藥物 SKB264,截至今年上半年,公司創新藥臨床項目14個,聚焦惡性腫瘤、肝病、心血管、麻醉鎮痛、自身免疫等領域。
信立泰的創新藥布局,專注在以心腦血管為主的慢病領域,在降壓、心衰、抗凝、腎病、骨科等領域建立起了系列產品梯隊,目前在研創新藥超過20個,其中至少有6款處于Ⅲ期臨床和NDA階段,上市可期。
隨著醫藥集采進入深水區,政策倒逼之下,創新藥行業的加速發展,以及行業巨頭的絕地重生,或許在未來幾年就會出現。
責任編輯:何楚琦
投顧排行榜
收起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