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師研報,權威,專業,及時,全面,助您挖掘潛力主題機會!
來源“證基風云
即將召開的全國兩會,將會為國內行情帶來怎樣的變化?國際地緣政治局勢是否會持續影響行情?兩會期間,預計有哪些板塊值得關注?面對“黑天鵝”事件頻發,投資者又該如何理性投資?《國際金融報》記者帶著以上問題采訪了多位專家,以期尋求答案。
2022年全國兩會召開在即。在國內外新冠疫情反復、國際地緣政治局勢不穩、全球經濟復蘇不確定性增加的時代背景下,全國兩會的召開意義非凡,將為中國的未來發展指明方向。
那么,A股市場能否一掃陰霾,兩會行情能否重現?哪些板塊值得關注?面對“黑天鵝”事件頻發,投資者又該如何投資?
《國際金融報》記者帶著以上問題采訪了多位專家,以期尋求答案。
穩增長置于更重要位置
在兩會召開前夕,市場密切關注中國經濟政策新趨勢。
財信研究院副院長伍超明對《國際金融報》記者表示,一季度以來,我國經濟發展在需求收縮、供給沖擊、預期轉差三重壓力中,目前供給沖擊明顯好轉,我國未來經濟政策的重點在于改善需求收縮和預期轉差問題。
伍超明表示,預計貨幣政策寬松窗口期仍在,在穩增長取得明顯成效前,發力靠前節奏不宜過早退出,不排除一季度繼續降準降息;同時貨幣政策短期重點在于實現寬信用,穩定貨幣信貸總量,發揮好貨幣政策工具的總量和結構雙重功能,實現總量穩和結構優組合目標,綠色低碳、科技創新、普惠小微等三大領域仍是支持重點。
伍超明認為,預計財政政策支出節奏將明顯前置,支出強度在去年結轉結余資金的支撐下也將明顯加大,同時結構上,財政政策將加大對基建投資和民生領域的支持力度,確保一季度經濟平穩開局。
優美利投資總經理賀金龍對《國際金融報》記者表示,展望2022年,在經濟下行壓力增大、通脹預期總體上行、主要發達國家加息預期持續增強的內外部復雜情況下,我國經濟增速已步入新一輪減速換擋期,穩增長已置于更加重要的位置,預計貨幣政策總基調將轉向穩健偏寬松,宏觀杠桿率或有所回升。政策工具方面,結構性政策或仍為主導,但降準、降息亦均可期。
建泓時代投資總監趙媛媛指出,對A股影響較大的貨幣變量是基礎貨幣的邊際變化。自2021年12月降準釋放大量基礎貨幣以后,下次調整基礎貨幣的時點大概率是一季度經濟數據出爐后的4月中旬。從最新的PMI數據看1至2月經濟有微幅復蘇,4月通過超額續作MLF釋放基礎貨幣的概率依然較大,但再次降準的概率不大。
兩會或成行情催化劑
兩會前后真的是投資的好時機嗎?“兩會行情”值得期待嗎?
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對《國際金融報》記者表示,現在A股市場其實也逐步開啟了反彈的走勢,預計被錯殺的一些龍頭股應該會有比較好的反彈機會,而兩會也可能成為行情的一個催化劑。
“歷年兩會期間,股市往往都會呈現先抑后揚的行情,兩會是國內政治生活中的重大事件,可能會給全年的經濟與社會發展奠定政治基礎和法律保障。因此,在兩會召開前期市場會觀望相關動態、減少對市場走向的押注,而召開后期、相關走勢逐漸明朗,不確定性消除促使投資者信心增加、情緒樂觀。”香頌資本董事沈萌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但沈萌進一步指出,今年兩會召開期間,國際地緣政治局勢持續動蕩可能造成外盤劇烈波動,對兩會行情可能造成一定負壓。
小郁資產總經理左劍明對《國際金融報》記者表示,如果將三月份行情看做足球比賽的話,那可以將其分為上下半場。
左劍明表示,上半月穩定因素居多,無論一二月份經濟合并數,還是代表委員們的提案議案,消息面偏正面;下半月開始,隨著年報披露進入實質階段,那些低于預期的成績單或將影響投資情緒,進而謹慎情緒抬頭。回顧過去十年,隨著逆周期政策常態化使用,歷史上春播夏收行情已經不復存在,更多超額收益需要通過深度挖掘個股價值來實現。
華西證券指出,后續全國兩會將召開,預計穩增長政策仍將密集落地,A股仍處于政策紅利期。
國盛證券認為,隨著俄烏地緣沖突的矛盾到了談判的進程,說明再度升級概率降低,疊加國內政策端發力適當靠前和兩會預期升溫,滬指有望對于外圍擾動脫敏,重回上漲通道。
理性看待市場不確定性
“今年以來影響市場的不確定因素比較多,可以說是多事之秋。”楊德龍對《國際金融報》記者表示。他指出,1月份美聯儲開始釋放出盡快啟動加息的信號,全球資本市場經歷了一波大幅調整,A股市場也未能幸免。進入到2月份俄烏沖突又對全球資本市場造成了新一輪的沖擊,A股市場再次下挫,國內經濟增速放緩同樣也影響到投資者的情緒。
但是,楊德龍表示,這些利空因素對A股市場的中長期走勢沒有實質性的影響。A股市場通過前期的下跌之后已經充分地釋放了風險,在國內積極的財政政策和寬松的貨幣政策的環境之下,A股市場有望結束之前大幅下跌的走勢,逐步開始出現回升。
華輝創富投資總經理袁華明對《國際金融報》記者表示,目前我們需要認識到,地緣沖突帶來的不確定性仍然很大,市場存在反復震蕩磨底的可能性。
同時,袁華明也表示,面對市場不確定因素,首先沒有必要過分恐慌,外部因素對A股市場的沖擊目前看還是短暫和局部的,不會改變中國經濟向好和A股市場向上的中長期格局。當然也不要過分樂觀地去追漲追高,外部環境不確定性很大,市場短期也不具備快速反彈條件,因此多看少動是目前比較好的投資策略。
沈萌對《國際金融報》記者表示,地緣政治風險加劇的影響,會通過各種渠道傳導到A股,但總體而言A股在兩會期間的支撐力量將逐步加大。
“關于俄烏沖突,我們給出兩條演變路徑。”左劍明向《國際金融報》記者表示,一是短期雙方達成和解,這樣世界經濟會很快回到原有運行軌跡之中,我們也可以按照既定經濟目標制定財政和貨幣政策,對于股市影響有限;二是局勢進一步激化,對于能源、糧食、醫療,乃至全球金融市場都會帶來大幅波動。一方面我國是制造業大國,原油價格頂在100美元高位,勢必增加國內制造成本,物流成本,從而給CPI帶來壓力;另一方面俄羅斯面臨經濟制裁,拋售黃金儲備躲避外債都是可以預見的選擇項,這都將提升全市場風險厭惡情緒。
這些板塊值得關注
“我覺得今年兩會重點提的應該是提振消費、發展新能源、大力發展科技行業,因此預計新能源龍頭股、消費白馬股以及一些科技股應該還是比較受益的。”楊德龍對《國際金融報》記者表示。
關于消費板塊,楊德龍認為,過去一年消費板塊受到疫情以及嚴格管控的影響,出現了業績增速放緩,估值上也面臨著大幅殺跌。消費板塊的跌幅是比較大的,有些消費龍頭股甚至跌幅達到40%以上。但是,消費是推動我國GDP增長最重要的一個引擎,在三駕馬車里消費已經超過了投資和出口的貢獻,排到第一,所以促進消費是今年穩定經濟增長的一個重要舉措。
“消費白馬股是能夠穿越牛熊周期的板塊。”楊德龍進一步指出,近年經濟出現穩定增長,穩字當頭,主要是靠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積極發力,以及在疫情管控方面采取更加科學合理精準的措施。一方面通過疫情的管控來保障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防止疫情擴散,另一方面也要穩定消費增長。
關于新能源板塊,楊德龍指出,今年以來,新能源板塊出現較大幅度調整,并不是行業的景氣度變差了,也不是上市公司業績不及預期。事實上,新能源的景氣度依然很高,無論是從新能源汽車的銷量還是從光伏、風電的裝機量來看都是景氣度很高的。而根據上市公司年報,多數新能源龍頭股的業績也非常亮眼。所以今年以來新能源的調整實際上屬于估值調整,經過大幅調整之后,超跌的特征已經比較明顯,近期新能源板塊已經開始出現超跌反彈的跡象。
楊德龍表示,新能源大幅調整、出現超跌的時候逢低布局新能源龍頭股,或者是新能源基金來抓住超跌反彈的機會是一個值得參考的投資建議。
沈萌對《國際金融報》記者表示,從去年底重要會議公告來看,繼續推動經濟轉型升級、以穩為主的主線不變,因此經濟結構改革受益板塊、科技板塊、消費板塊仍然是核心關注。
“今年,我們戰略性看多國內B股市場。”左劍明對《國際金融報》記者表示。他認為,一方面,這是一個近乎于全封閉的迷你板塊,最近三年并沒有受益于國內公募私募基金規模增長,從而在估值上仍然較低,當前多數B股相較于同公司A股都有一倍以上價格差;另一方面,B股以介紹上市方式登陸港股路徑已經走通,在今年可以預見的時間段內,華新水泥、老鳳祥紛紛以此種形式解決歷史遺留問題。參照此前中集、萬科、麗珠等案例,不俗的轉板收益率或將進一步激發投資者對國內B股市場關注。
另外,左劍明建議,投資者可以階段性關注黃金珠寶板塊機會,今年春節消費金額扭轉了此前連續7年下降趨勢,這一點值得密集留意,因為龍頭企業頻頻通過省代模式擴充加盟店,從而深度挖掘三四線城市消費升級,所以行業集中度正在快速提升。
私募排排網旗下融智投資基金經理胡泊表示,從央行的貨幣政策上來看,今年可能是一個穩貨幣、寬信用的整體環境,因此在這種環境之下,以政府投資為導向的方向可能是一個比較好的投資賽道。今年穩增長的態度可能是比較明確的,所以在今年的整體布局上可以偏重于穩增長相關的基建等行業板塊。但從另一方面來看,穩增長相關的行業板塊受限于本身長期的成長空間不足,所以很難寄予過高的期待,更多可能還是應該以防御和配置的角度來看待。
國盛證券建議,操作上,在市場有效向上突破之前仍要控制好總體倉位適宜低吸,“穩增長”和“兩會預期”將成為驅動市場運行的主要邏輯,關注建筑建材等傳統基建,以及銀行保險等低估值板塊,建議結合業績性價比,適當布局數字經濟、央企改革、調整充分的新能導等主題板塊。
關注潛在投資風險
那么,在投資過程中,投資者應該注意哪些風險?
楊德龍對《國際金融報》記者表示,目前主要的投資風險還是市場波動加大的風險,還有配置績差股可能會出現被邊緣化的風險。他認為,價值投資已經成為投資的主流理念,所以還是要配置具有比較長期投資價值的績優股。
沈萌表示,外部因素仍然是當前最大的不確定隱患,因此投資者除了關注兩會預期的正面影響外,也不應忽視各種黑天鵝事件對全球市場的影響力。
另外,左劍明指出,“大小非解禁是個不得不面對的問題。”
左劍明分析,過去三年是IPO大擴容階段,注冊制下激發一批優質公司快速進入資本市場同時,也造就了一大批殼公司,而他們背后往往都有投資公司或者套利資金身影。按照解禁規則,上市滿12個月后小非就可以流通,而上市滿36個月大非也就自由了。過去還能通過大宗交易來延緩減持行為,但現在由于是上市前原始股接盤后還需要鎖定6個月,所以,大宗交易者也陷入觀望狀態。從而,手握大小非限售股的機構們,一旦等到可以流通之時,那自然就全部向二級市場涌入。
左劍明表示,最近兩年產業資本凈減持達到萬億之巨,而今年在基金募集步入下行趨勢之際,接盤力量已經大不如前,這對于市場天平面臨傾斜風險。
責任編輯:馮體煒
投顧排行榜
收起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