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分析稱,如果不改變獲取可可的方式,二十年后將沒有巧克力。有了細胞培養的可可后,這個行業將不需要依賴自然。巧克力和糖果公司開始投資于研發“實驗室可可”的公司。本月早些時候,奧利奧制造商參與了細胞培養可可的初創公司Celleste Bio 450萬美元的種子輪融資。
隨著可可豆價格飛漲、可持續性壓力上升,巧克力和糖果公司不得不開始尋找可可的“替身”以緩解成本壓力。
今年以來,可可價格漲幅接近200%。由于全球最大的可可農場所在地西非受到了作物病害和惡劣的天氣條件的雙重打擊,產量下降,引發了全球供應緊縮,該地生產了全球三分之二以上的可可。對供應的擔憂大幅推升了紐約可可期貨價格,上周一度逼近每噸13000美元?,F報11852美元。
為了應對這一挑戰,巧克力和糖果公司開始投資于研發“實驗室可可”的公司。本月早些時候,奧利奧制造商Mondelez International參與了細胞培養可可的初創公司Celleste Bio 450萬美元的種子輪融資。同時,英國食品配料公司Tate & Lyle也宣布與BioHarvest Sciences合作,開發合成植物衍生分子的甜味劑。
Celleste Bio的首席執行官Michal Beressi Golomb表示:
“如果我們不改變獲取可可的方式,二十年后我們將沒有巧克力。而有了細胞培養的可可后,這個行業將不需要依賴自然?!?/p>
除了尋找替代原料,一些公司還在探索如何使用更易獲得的原料制作甜點。芬蘭糖果制造商Fazer去年推出了一款無可可“巧克力”,由麥芽黑麥和椰子油制成,該公司還與芬蘭國有研究中心VTT合作,培育基于細胞的可可豆莢。
此外,全球最大的農產品貿易商Cargill去年也與初創公司Voyage Foods進行了合作,后者生產可持續食品,如不含傳統成分可可、花生和榛子的巧克力和堅果醬。
不過,目前在實驗室種植原料的方法并不便宜。Golomb表示,Celleste Bio的目標是在2027年進入市場并擴大生產規模后,實現產品價格與2024年前的可可價格持平,即每噸可可脂約7000美元,可可粉每噸3000美元。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成本上的問題,巧克力制造商們還面臨著規則和消費者們帶來的壓力。例如,在歐盟地區,Fazer Group的無可可巧克力棒不能被稱為“巧克力”,只能標注為“糖果片”,而細胞可可也可能面臨著類似的監管難題。
另外,贏得消費者的青睞同樣具有挑戰性。Fazer集團的Annika Porr說,“消費者真的希望它的味道和感覺與傳統可可相似,仍有許多工作要做”。
風險提示及免責條款
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文不構成個人投資建議,也未考慮到個別用戶特殊的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要。用戶應考慮本文中的任何意見、觀點或結論是否符合其特定狀況。據此投資,責任自負。
VIP課程推薦
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