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互認基金擴容落地,雙向投資再進一步。12月20日,中國證監會修訂發布《香港互認基金管理規定》(下稱《管理規定》),并自2025年1月1日起實施。
最關鍵的變化在于,互認基金客地銷售比例限制將由50%放寬至80%。簡單而言,一筆在香港注冊發行的互認基金,80%可從內地募資,內地募資比例擴容也為境內希望布局海外優質產品的資金提供了新的通路。近期數據顯示,由于額度不足,眾多QDII產品再度限制申購。
截至目前,北上互認基金總規模約為1300億元人民幣,總額度仍較為寬松,但此前受限于50%的銷售比例,部分產品已關閉內地申購。如今,這部分產品可以重啟,且不乏外資機構已開始積極籌備新產品。不過,由于主流的全球性基金產品都注冊在盧森堡等地,對相關外資機構而言,若想參與互認基金,則需要發行新的基金,這也意味著更大的人員、維護等成本。
互認基金擴容落地
隨著中國內地資本市場的持續對外開放,互認基金作為具有全球配置潛力的投資工具,正逐漸進入投資者的視野。國家外匯管理局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9月底,香港互認基金市場共有42只產品,總規模約366億元人民幣,產品投資市場集中于亞太地區,投資策略的多元化程度仍有很大發展空間。
為更好發揮兩地基金互認機制的積極作用,中國證監會修訂發布《管理規定》,這也是踐行新“國九條”中“拓展優化資本市場跨境互聯互通機制”的重要舉措,為互認基金發展注入了新動力。
據記者了解,此次《管理規定》主要優化了三方面的規則。一是適度放寬香港互認基金客地銷售比例限制,將客地銷售比例限制由50%放寬至80%,這將有助于進一步提升香港互認基金規模、擴展業務發展空間,更好地滿足內地投資者的財富管理需求。
二是適當放松香港互認基金投資管理職能的轉授權限制,允許轉授予集團內海外關聯機構。這一限制放松,有望進一步增加可納入香港互認基金候選名單的基金數量,或涵蓋更多地區和資產類別。
三是香港互認基金產品類型增加了“證監會認可的其他基金類型”,為未來更多常規類型產品納入范圍預留空間。
數據顯示,近20家外資和中資國際資管公司發行過互認基金產品,包括易方達資產(香港)、博時基金(國際)、華夏基金(香港)、惠里基金(香港)、摩根資管、東方匯理資管、施羅德投資管理等。但部分產品此前因為額度不足,已處于“關閉狀態”。
摩根資產管理中國總經理王瓊慧對記者表示,公司自2015年起首批參與互認基金業務,截至2024年9月末,已幫助超過100萬內地投資者實現更多元的資產配置。隨著《管理規定》修訂,公司將為內地投資者帶來資產類別更多元、市場分布更廣闊的旗艦策略。同時,通過互聯互通機制,幫助國際投資者參與共享中國高質量發展的紅利。
另一外資資管機構高管對記者提及,相比由內地團隊管理的QDII基金,互認基金屬于“原裝進口”,因為機構可以把海外的產品直接引入內地市場,投資人可以買到在海外運作多年且有長期歷史追蹤業績的產品,而且產品直接由海外的基金經理管理,此次擴容后,部分關閉的產品就可以繼續在內地進行募資。
例如,摩根國際債券自今年1月11日以來已暫停內地申購,摩根亞洲總收益債券基金則從5月11日起暫停內地申購,原因是50%的內地募資比例限制;出于同樣的原因,易方達(香港)精選債券基金自7月10日起暫停接受內地投資者的申購申請。
隨著額度放開,眾多具備代銷資質的外資銀行也是受益者之一。例如,匯豐中國是首批代銷北上互認基金的外資行,目前是內地上架該類基金最多的代銷機構之一。
匯豐中國財富管理及個人銀行業務投資及財富管理部總經理王穎對記者稱:“《管理規定》的修訂標志著內地與香港基金互認進入了新的發展階段,將進一步提高資本市場雙向開放的廣度和深度。對于內地投資者來說,互認安排的進一步優化豐富了互認基金的產品供給,為全球化資產配置提供了更多元的產品類型、策略和投資區域上的選擇。”
低利率環境下全球多元策略受追捧
據記者了解,當前不少機構開始籌備新產品的申報,其中全球多元策略、投資海外股市等產品是主力軍 。
事實上,隨著國內政策利率、債券收益率持續走低,參照海外市場的過往經驗,多策略產品往往會受到歡迎。上述外資機構高管也對記者表示,海外市場例如歐、美、日都經歷過低利率時代,那時他們的解決方案也是“全球配置”。
具體而言,多元資產策略可以配置于黃金、大宗商品等低相關性另類資產。針對每個資產類別,資金還可以進一步分散到全球不同地域,并根據各市場變化,綜合運用價值、成長、動量、套利等不同策略。如果沒有QD額度限制,這種策略規模會漲上來。
另一家外資機構業務主管也對記者提及,多元配置無疑是重點,投資海外債券、美股等產品也在計劃之中,后續會計劃上報新的產品。
當前,海外配置的需求仍居高不下。瑞士百達資產管理亞洲(除日本)基金分銷主管曾劭科此前也對第一財經表示:“QDII額度每次獲批后很快就用完,而2016年推出的互認基金以及近兩年推出的跨境理財通則是有效的補充,可以幫助內地投資人更好地了解海外市場,并且分散風險。”
外資期待互認基金注冊地也擴容
多位業內人士對記者表示,當前互認基金的擴容可能更利好在香港的中資基金、已發行過注冊地在香港的基金產品的外資基金,以及香港本地的基金。
對于多數外資基金而言,主流的全球性基金產品都注冊在盧森堡等地(主要為UCITS基金,即歐洲可轉讓證券集合投資計劃),而非中國香港。主要因為,注冊UCITS基金有諸多顯著的優勢。
例如,UCITS基金在歐盟范圍內享有“護照權”(passporting rights),一旦在一個歐盟成員國注冊,就可以在其他成員國自由營銷和分銷,無需重新注冊;UCITS基金降低了跨境分銷的法律和行政成本,為資產管理公司提供了進入歐洲市場的高效途徑;此外,UCITS基金不僅在歐洲廣受歡迎,在亞洲、拉美和中東等地區也被認為是高質量的基金結構,具有良好的品牌效應;在監管框架方面,UCITS基金需遵守歐盟統一的嚴格監管標準,包括資產分散、杠桿限制和透明度要求,這為投資者提供了更高的安全性。
相對而言,中國香港并非主流的國際基金注冊地,因而要滿足互認基金的要求,外資基金仍需權衡基金注冊的成本和后續的維護成本。
某美資基金的高管對記者表示,海外資管機構并不傾向于頻繁發行新基金,而更希望將產品做持久、做大規模,事前需要進行更多考量,包括評估額度是否可持續等。機構也期待未來互認基金可以將基金的注冊地擴容到香港以外的地區。
新浪聲明:此消息系轉載自新浪合作媒體,新浪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責任編輯:石秀珍 SF183
VIP課程推薦
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