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瞬息萬變,投資難以決策?來#A股參謀部#超話聊一聊,[點擊進入超話]
|
||
|
||
|
||
|
||
|
鼓勵和吸引更多民間資本、社會資本參與基礎科研;構建高質量人才培養體系,培育“新質勞動力”;構筑科技人才合作交流平臺,打造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人才高地;加快產教融合,培養應用型技能人才……圍繞加強基礎科學研究和人才培養,代表委員積極建言獻策
全國政協委員、安徽省政協副主席陶儀聲:
構筑科技人才合作交流平臺
打造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人才高地
◎操子怡 記者 仲茜
“從歐洲工商管理學院等機構發布的‘2023全球人才競爭力指數’看,我國人才競爭力總指數排在第40位,比2013年上升7位,但外部開放度僅排在全球134個國家的第100位。”日前,全國政協委員,安徽省政協副主席陶儀聲在接受上海證券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隨著新一輪科技革命、產業變革的加快演進,全球人才競爭持續加劇,亟須進一步加強國際人才交流合作,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陶儀聲認為,當前我國人才國際交流仍存在一些不足:一是對人才安全問題重視不夠;二是人才國際接軌程度相對不高;三是中介服務資源不夠豐富;四是關鍵領域科技人才隊伍不足,人才結構配置失衡,高層次人才短缺。
“特別是在集成電路、高端軟件等技術創新領域國際化高層次創新人才、產業領軍人才、專業技術人才、高技能人才等較為短缺,無法滿足關鍵領域產業創新需要。”陶儀聲說。
針對這些問題,陶儀聲提出四點建議:
一是構建更加完善的人才安全體系。根據國內外市場競爭的新變化和新趨勢,抓緊構建人才安全體系,多層次、全方位地構建與實施科學嚴密、攻防兼備的人才安全戰略。出臺政策、優化環境,吸引一流高校的尖子學生和一流科研院所的核心人才出國研學后回國就業、創業,干事、成事。
二是健全更加開放的國際人才交流合作機制。進一步打造適應人才國際交流的開放環境,健全接軌國際的人才交流合作機制。簡化外籍高層次人才永久居留證、簽證等辦理程序,為外籍人才創業就業提供便利、擴大人力資源服務業對外開放、開發國外高端智力要素。
三是建立國際化人才服務中介組織和引才矩陣。進一步強化人才支持政策優勢,大力支持國際化人才服務中介組織健康快速發展,推進全球網絡空間的協同創新、離岸創業和柔性流動,鼓勵采取靈活多樣的國際人才交流合作方式。
四是提升“高精尖缺”人才的支撐和保障能力。聚焦現代化高科技產業中心建設,加快構筑開放合作、適應產業優化升級和國際化創新驅動的科技人才合作交流平臺,打造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人才高地。
“進一步拓寬尖端和緊缺人才培養和吸納渠道,提高國際人才使用效能和國際高端人才合作效率,更好地支撐、推動和引領我國創新型經濟和生產型經濟發展。”陶儀聲說。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院黨委書記辛鋒:
強化大型核科研設施綜合利用
◎記者 劉雪
今年全國兩會,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院黨委書記辛鋒準備了兩份提案,其中一份提案聚焦推動核領域大型科研基礎設施建設和綜合利用。
辛鋒介紹,我國核工業經過幾十年的建設,已經擁有了一批大型科研設施,如中國實驗快堆、中國先進研究堆、北京串列加速器等,運行良好,取得豐碩成果。
“大型核科研設施是推動核科技進步、催生源頭創新的必要條件,推進核領域大型科研設施建設和綜合利用,是實現核科技自立自強的必由之路。”辛鋒表示,隨著新時期發展需求的變化,對現有核領域大型科研設施的性能和綜合利用提出了更高要求。我國現有大型核科研設施數量和性能與世界一流水平相比仍存在差距。
辛鋒建議,制定核領域大型科研設施有償開放共享制度,提高大型核科研設施綜合利用效能;同時建立國家專項經費,確保核領域大型科研設施的安全穩定運行和充分發揮作用。
在另一份提案中,辛鋒建議積極發展一體化閉式循環快堆核能系統。
“一體化快堆同時具備發電、增殖、嬗變三個功能,是發展快堆的現實選擇和較優路線,可能突破核能發展天花板。”辛鋒說。
辛鋒建議,發揮新型舉國體制優勢,發揮國家戰略科技力量主力軍作用,加快推動一體化快堆核能系統發展走深走實。
全國政協委員、飛騰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郭御風:
堅持深度和寬度兩手抓
培育“新質勞動力”
◎記者 劉怡鶴
人工智能、腦機接口、新型顯示、智能制造……這些代表新質生產力的產業,其發展都離不開高端芯片。全國政協委員、飛騰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郭御風認為,集成電路作為科技行業的算力底座,將充當新質生產力的先鋒隊。新質生產力的核心引擎是創新,創新的關鍵在人才。發展新質生產力需要“新質勞動力”,而培育“新質勞動力”需要加快構建高質量人才培養體系。
郭御風說,為了加強集成電路人才培養,教育部于2020年印發《關于在部分高校開展基礎學科招生改革試點工作的意見》,實施“強基計劃”。“集成電路科學與工程”被設為一級學科。清華大學等高校紛紛成立集成電路學院,強化校企合作,緩解了芯片人才短缺。但目前,集成電路產業的人才發展仍面臨挑戰。
比如,在我國集成電路產業,高校畢業生“就業難”與企業“招人難”現象同時存在,呈現供需矛盾的局面。高校培養還存在知識體系“重應用輕基礎”的現象,部分專業在知識體系建設方面偏重互聯網、人工智能等應用體系,缺乏對于體系結構、算法等基礎體系的扎實培養。
此外,目前高校的課程體系、教學用機、電子教室等基礎設施,仍主要基于國外的軟硬件環境,但實際上我國眾多關鍵行業已普遍開始使用自主研發的軟硬件產品。這導致這些行業的企業仍需花費高昂的人力和時間成本對校招員工進行系統培養。
針對集成電路產業人才發展的挑戰,郭御風提出三點建議:
一是加強高質量人才體系化培養的政策制定,吸引人才流向戰略性、先導性產業。根據產業人才的現實需求,調整和優化人才培養目標和方案,對高等教育的學科專業人才培養進行系統改革,確保人才培養與產業需求實現有效銜接。同時,在招生、培養、就業方面給予全鏈條的政策引導和傾斜,對于集成電路行業的頭部企業從政策支持、資金投入、市場拓展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
二是在培養方向上堅持深度和寬度“兩手抓”,培育“新質勞動力”。首先,夯實人才培養的深度,在數學、物理等基礎學科領域培養一批具有創新精神的高端人才,構筑我國集成電路產業持續發展的內源動力;其次,拓展人才供給的寬度,面向集成電路設計、制造、封測等多樣化產業需求,通過多學科及學科交叉融合的方式培養復合型人才。
三是加速教育基礎設施國產化進程,厚植新質生產力的創新土壤。通過明確的政策引導和時間要求,加快推進基于我國自主研發軟硬件的課程體系、教學用機、電子教室等教育基礎設施進校園,讓廣大學生能夠早體驗、早學習,充分感受到自主創新、新質生產力的魅力。同時,發揮科技領軍企業的力量,引導其參與課程體系、信息科技教室等建設。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科學院上海天文臺臺長沈志強:
基礎科學研究需要多元化投入
◎記者 劉雪
強大的基礎科學研究是建設世界科技強國的基石。我國加強基礎科研投入,資源投向哪里?資金從何處來?人才如何培養?近日,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科學院上海天文臺臺長沈志強接受上海證券報記者專訪,就這些話題分享了見解。
推動大科學裝置建設和共享
走進中國科學院上海天文臺大門,一座“高精度天文鐘”映入眼簾。這是對中國現代授時系統發源地的紀念。20世紀50年代至70年代,“北京時間”從這里發播。此天文鐘與衛星時間同步,精確到百萬分之一秒。
去年全國兩會,沈志強的提案關注基礎科學研究與科研人才培育,呼吁加大對基礎研究的投入,對從事基礎研究的科研人員多一些支持與寬容。今年全國兩會,他對相關問題的思考更加深入,更加具體。
加大基礎科研投入,投向哪里?產生的效果怎么樣?
天文學是一門觀測的科學。大科學裝置等觀天利器,好比科學家的眼睛。位于上海佘山的天馬望遠鏡(上海65米射電望遠鏡)為我國探月工程和深空探測提供了有力支撐。位于貴州山巒深處的“中國天眼”(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成果頻出,不斷拓展人類觀測宇宙的視野極限。
沈志強表示,目前,我國大型科學基礎設施依然不多,共享度不夠,在使用方面沒有發揮到極限。為了搶占科技制高點,建議進一步加大對大科學裝置等科研基礎設施、儀器設備的投入;同時,推動資源開放共享,提高大型科學設施、儀器的使用效率。
鼓勵社會資本參與基礎科研
2024年2月,美國民營企業“直覺機器”公司研發的月球著陸器“奧德修斯”在月球著陸。這則消息引起了沈志強的關注。
近年來,商業航天產業發展迅速,通過充分競爭,帶動了行業整體技術水平的提高和成本的降低。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打造生物制造、商業航天、低空經濟等若干戰略性新興產業。
沈志強說,我國對基礎科研的投入每年都在加大,在重大科學工程項目建設過程中發揮了舉國體制的優勢。但是,僅靠“國家隊”力量投入遠遠不足,需要建立更靈活的基礎研究多元化投入機制,鼓勵、吸引更多民間資本、社會資本參與其中,激發全社會的創新活力。
“基礎科學研究充滿不確定性,投資風險巨大。但是,一旦有了成果,很可能是極具突破性的。”沈志強表示,要調動更多社會資源參與其中,充實我國基礎研究的力量;也要積極尋找可落地、可操作的突破口,為社會資本參與基礎研究提供相應的制度保障和配套服務。
深化基礎研究國際合作
沈志強說,在天文科學領域,中國已處于國際競爭前沿,在部分領域甚至發揮著引領作用。中國可以在認識宇宙、認識人類,在自然世界的探索中為全世界作出更大貢獻。
不過,沈志強表示,需要清醒地看到,我國科學大廈的地基還不夠扎實,原始創新能力還不強。近年來,國際形勢錯綜復雜,國際科學合作的生態受到影響。但我國要以開放、積極的姿態繼續深化基礎研究國際合作,培養造就具有國際水平的戰略科技人才和科技領軍人才。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科學無國界,但科學家有祖國。沈志強說,鼓勵年輕人才出國求學歷練,更呼喚青年才俊們學成歸來,報效祖國。
為此,沈志強建議,進一步優化我國科研評價機制,將更多評價權給予科研工作者所在的科研單位,為從事基礎研究的科研工作者提供更包容的發展環境,更充分地激發年輕人創新創造的能力。
全國人大代表、中國船舶集團首席技師傅國濤:
加快產教融合
培養應用型技能人才
◎記者 王文嫣
“我很幸運,得到了國家和公司的培養,從一名學徒工成長為技能大師。我一直想做的就是做好傳幫帶工作,為公司和社會培養出更多技能人才。”近日,全國人大代表、中國船舶集團首席技師傅國濤在接受上海證券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傅國濤告訴記者,他在18歲那年以理論、實作綜合第一名的成績,從永川船舶工業技校畢業,分配進中國船舶集團旗下的船用柴油機配套企業重慶紅江機械有限責任公司。
“我在車間生產一線從事機械加工工作已有35年,車工、鏜工、加工中心都做過。”傅國濤說,“都說這個工作辛苦,但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引導著我不斷思考和實踐,怎么把零件加工得越來越精細,成為一件件鋼鐵藝術品,用于國家建設。”
傅國濤發現,隨著近年來我國船舶事業快速發展,船用發動機傳統機型逐步被節能環保、高效能的機型替代,這對機械加工制造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比如,現在正在試制的甲醇和氨燃料機型,對產品的精度要求更高,加工難度更大,所用的加工刀具與切削方法都因此發生了改變。
“一方面要保障常規成熟產品的正常生產,另一方面要保證新產品的試制,這對技能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今年全國兩會,傅國濤準備了兩份建議,其中一份與培養應用型技能人才相關。
在調研過程中,傅國濤了解到,各類技能大賽參賽選手獲獎后留校任教的比例較高,這類獲獎選手平均年齡在20歲出頭,獲獎后進入職業院校任教,對職業教育的興盛起到良好的助推作用。要發揮好各類技能比賽獲獎選手的作用,一方面要充分利用他們掌握的前沿加工技術,另一方面要彌補他們對企業實際加工情況了解不足,傳授技術過于單一的問題,避免出現教育鏈和產業鏈“兩張皮”現象。解決這一問題,可通過產教融合,讓職業院校的教師走出“象牙塔”,進入龍頭企業、骨干企業,以掛職鍛煉、跟班進組等形式深入生產一線,與在崗職工深度交流、互通有無,了解企業的生產運營模式、產品加工流程與方法。
“加快產教融合的另一部分來自企業,要讓企業高技能人才進校兼職。”傅國濤表示,各類企業中,不乏實踐經驗豐富的老師傅、高級技師、大國工匠等高技能人才,他們是企業高質量發展的中流砥柱,也是“工匠精神”、絕技絕活的傳承人。高技能人才進校園是產教融合的重要方式,讓這些經驗豐富的師傅們以外聘教師、客座教授、產業導師、專業帶頭人等形式進入職業院校,以生動鮮活的實踐案例授課,也是培養學生興趣,提高職業教育水平、改善師資結構的有效途徑。可通過企業高技能人才與職校教師交流互動,取長補短,不斷推動“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
“產教融合最終目的是培養應用型技能人員,重實踐、善學習、勇創新是其本質要素,培養貼近行業一線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隊伍,將持續為制造業的高質量發展提供新生力量。”傅國濤說,要讓學生與企業雙向奔赴。企業對應產業發展的需求,通過與地方政府、高職院校合作,聯合創辦職業教育實訓基地等場所,形成產教融合共同體。通過開展委托培養、訂單培養和學徒制培養等,提前讓學生進入實訓基地或車間一線頂崗實習,為學生提供真實的企業工作環境,以準員工身份參加企業的生產實踐工作,在企業與學校之間形成一個平穩過渡的緩沖帶,最終實現雙向選擇、雙向奔赴。
VIP課程推薦
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