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時報 記者張智 北京報道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大力發展數字經濟,在今年全國兩會上,數字經濟也成為代表委員的熱門話題。
全國政協委員、北京國家會計學院教授秦榮生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數據作為一種新型生產要素,是提高新質生產力的基礎和保障。構建統一規范的數據交易市場,能夠充分挖掘和釋放數據要素的價值,促進數字經濟的高質量發展。2022年12月,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關于構建數據基礎制度 更好發展數據要素作用的意見》,要求“建立合規高效、場內外結合的數據要素流通和交易制度”。目前,從全國范圍看,制約數據交易市場功能有效發揮的障礙和問題還較多,急需構建全國統一規范高效的數據交易市場和法規制度體系。
全國政協委員、360集團創始人周鴻祎則表示,2023年,人工智能大模型在全球掀起了新一輪人工智能產業發展浪潮,并成為全球技術競爭角逐的新焦點和重構全球經濟格局的新機遇。以人工智能和制造業深度融合為主線,以大模型能力賦能重點產業體系,推動產業數字化向智能化升級,成為我國現代化產業體系邁向高端化發展的必然趨勢。不過,我國在搶占人工智能發展制高點的同時也意識到,實現大模型“安全向善可信可控”發展,將成為我國提升網絡空間影響力和競爭力的關鍵。
關注數據交易市場
當前,我國數據交易市場處于初始發展階段,面臨數據交易市場分割、交易規模不大、數據安全合規、場內場外交易等難點問題,圍繞數據交易產生的爭議也日漸增多。
秦榮生發現,當前,全國各地根據自身需要自發性建立了數據交易場所,截至2023年底,全國各地由政府發起、主導或批復的數據交易場所已有40多家,但尚未建立全國性的數據交易市場,數據交易呈現場內外“冰火兩重天”現象,也形成了各自為政的局面,同一批數據在不同的數據交易市場中交易價格有天差地別。
同時,數據交易確權困難重重。數據本身具有可復制性、多歸屬性、非競爭性、可共享性等特征,相同的數據可能同時被消費者、經營者、政府等多元主體持有,難以明確數據交易權益的實際歸屬者。數據交易確權作為數據交易的基石,如果權屬不明將制約數據交易市場的建立和發展。
此外,數據交易合規難以保障,使用不合規的數據可能會給購買方埋下隱患。
隨著數據交易的發展,隨之而來的是“大量”且“混亂”“無序”的數據,特別是數據普遍缺乏有效治理,不能提供持續、多源的、標準化的數據,妨礙數據正常交易。目前,數據交易質量保障機制缺位,導致數據質量參差不齊,數據購買方試錯成本高、交易風險大;不同數據交易機構的交易方式和程序不同,對數據質量要求不同,增加了數據交易成本,制約了數據流通的交易。
秦榮生建議,應該構建全國統一規范的數據交易市場體系。
“建議基于已有的數據交易平臺建設經驗,構建全國統一規范的3個左右國家級數據交易所,便于數據要素在全國范圍內自由流動和交易。首先,中央政府應加強頂層設計,制定全國數據交易市場總體建設規劃,明確數據交易主管部門的職責,以避免‘政出多門’情況的發生。同時構建更加多元化和靈活的數據交易市場體系,促進數據要素在境內外的流動和配置,更好地滿足不同對象的數據交易需求,提升數據交易的效率、安全性和合規性。中央和地方政府應加強對數據交易活動的監管,及時發現和處理違法違規行為,并追究相關單位和人員的責任。”秦榮生建議。
同時,利用法律和技術手段不斷推進數據確權,并構建數據交易市場的法規和制度體系。在國內外數據交易相關探索和實踐基礎上,結合數據交易的特征和場內外交易情況,政府主管部門應從法規、制度規則、交易市場、交易生態、跨境交易等方面構建數據交易的法規和制度體系。
構建數據資產登記體系供給高質量數據。主管數據資產的政府財政部門應建立全國統一的數據資產登記體系,確保數據資產的準確登記和全面記錄,以便交易各方能夠方便地獲取和利用數據資產,促進高質量數據供給。
監管方面,構建中國特色的數據交易市場監管體系。建立事前、事中和事后監督檢查的保障機制,確保合法合規進行數據交易。
人工智能成為全球競爭破局者
周鴻祎則表示,當前,實現大模型“安全向善可信可控”發展,將成為我國提升網絡空間影響力和競爭力的關鍵。
去年,中央網信辦等七部門聯合發布了《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務管理暫行辦法》,這也是全球第一部AIGC(AI生成內容)管理辦法。該辦法針對大模型生成式的特點,遵循促進創新和依法治理相結合的原則,在鼓勵自主創新的同時,強調提供者應當依法承擔網絡信息內容生產者責任,履行網絡信息安全義務。
“我國在網絡治理方式中堅持包容審慎的原則,針對新技術新業態不斷優化治理方式,在保證安全可控的前提下,為科技企業創新提供了信心和保障。”周鴻祎表示。
他表示,在國家人工智能安全發展法律法規的指導及鼓勵下,2023年,我國科技公司及研究機構積極擁抱前沿科技,紛紛入局大模型研發賽道,各種通用大模型、垂直大模型均持續落地。截至2023年10月,國內發布的大模型已經多達238個,超過40款AI大模型產品獲得了備案審批,大模型產業發展進入快車道。
我國擁有全世界最完整的產業鏈、最全的工業門類、最多的企業場景紅利,大模型作為生產力工具可以與傳統產業進行“數轉智改”結合,成為產業數字化的重要賦能者。目前,美國產業界已經開始步入“All in AI”,在產業數字化的戰略背景下,中國發展大模型的關鍵是抓住場景紅利,將大模型向產業化、行業化、垂直化及深度定制方向發展,這也將成為中國在全球大模型技術競爭格局中的另一條突破路徑。
“未來隨著更多細化人工智能安全發展法律法規的精準制定與落地,更多科技企業勢必將抓住機會,彰顯擔當,堅持‘上科技高山、下產業數字化藍海,扶助中小微數字化轉型’,發揮中國科技企業的創新優勢,促進人工智能長遠健康發展,提升我國數字經濟全球競爭力,為推動中國式現代化提供強勁動能。”周鴻祎表示。
責任編輯:韋子蓉
VIP課程推薦
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