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冷清清……”,對于當前的鋰鹽市場交投,某市場一線貿易人士反饋稱。
Wind數據顯示,9月19日,國內電池級碳酸鋰最新價為18萬元/噸,距今年4月下旬17.65萬元/噸的年內低點咫尺之遙。
據上述人士介紹,今年5月、6月終端需求持續階段性好轉,但是從7月份開始便開始明顯轉弱,鋰價連續下跌至今,旺季不旺,“整體上看,庫存壓力依舊存在,下游備貨節奏較慢。加上'雙節'即將來臨,市場也普遍預期鋰價會進一步走低。”
需要指出的是,18萬元左右的價位十分敏感,部分外采鋰精礦加工的鋰鹽企業2022年成本甚至超過20萬元,同時結合上半年這類企業成本表現來看,其生產成本較去年同期還出現了大幅上調。
成本、產品價格倒掛風險下,以上企業是否已經開始減產?
2022年“賬面”生產成本超過17萬元的江特電機,本周傳出為寧德時代代工碳酸鋰的消息,后續該消息獲得了公司方面的部分核實。這也在情理當中,江特電機是半年報首家出現鋰鹽業務虧損的上市企業。
如此看來,在鋰價年內二度考驗,甚至是擊穿部分企業成本線后,部分鋰鹽企業已經轉為代加工,只是代加工的整體需求畢竟有限。
一個月前,曾有期貨機構作出預期“(碳酸鋰)期貨跌勢會逐步放緩,而現貨則會保持跌勢,預計會提前來到20萬元/噸左右的水平,但跌破前期低點的難度較大。”
如今,碳酸鋰現貨價格正處于跌破前期低點的關鍵節點,這可以從多個價格樣本進行觀察。
一個是上述Wind采集的上海有色金屬現貨價格,第三方機構統計的碳酸鋰市場均價距4月下旬低點不足4000元。
另一個是散單市場的成交價格,“上半年工業碳酸鋰最低跌到13萬元左右,現在維持在15萬元左右。”前述鋰鹽貿易環節人士介紹稱。
她還反饋,與上半年市場低點相比,近期鋰價下跌幅度顯得“理智”一些,“上半年都是1萬到大幾千的下跌,現在是2000元、3000元的試探性下跌,鋰鹽廠也變得理智一些,有利潤就生產,沒有利潤就做代加工,近期業內也在流傳多家江西鋰云母企業為寧德時代代工的消息。”
對此江特電機回應媒體時也表示,“公司有做代工業務,把礦石給我們,代工成碳酸鋰產品。是否給寧德時代做代工不方便透露,如果有需要會進行公告。”
需要指出的是,與其他原材料行業不同,鋰鹽行業因提鋰路徑、原料自供比例等因素,各家企業成本差異巨大。
本報此前就12家上市公司2022年年報數據測算結果顯示,鋰鹽行業平均生產成本為12.44萬元/噸,較2021年時出現了非常明顯的上漲。
其中,第一梯隊,就是鹽湖股份、藏格礦業,成本3萬元/噸左右;第二梯隊,永興材料、天齊鋰業,原料100%自給的礦石提鋰行業龍頭,成本5-6萬元;第三梯隊,盛新鋰能、中礦資源、贛鋒鋰業,原料部分自給,成本在10-15萬元。
生產成本最高的,是原料全部或者絕大部分外采的鋰鹽企業,企業經營風險敞口更大,面對鋰鹽價格大幅波動的同時,其成本端也會跟隨進口礦價格不斷變化。
結合上半年鋰精礦和相關上市公司定期報告來看,多家外采鋰精礦鋰鹽企業出現了“成本增幅遠大于營業增幅”的情況。
這意味著,今年上市公司鋰鹽整體生產成本可能會較2022年進一步上升。
也正是因為以上行業內生產成本“頭尾”相差巨大的原因,當碳酸鋰跌到18萬元/噸時,一部分企業已經發生虧損,而另一部分具備資源優勢的企業卻可以繼續保持50%,甚至是70%以上的毛利率。
在近期鋰價下跌過程中,各家鋰鹽企業的生產情況也出現了明顯差異。
對此江西一家云母提鋰龍頭企業人士9月19日表示,公司生產成本優勢十分明顯,去年新投產的產能下游客戶也已經鎖定,所以目前生產、庫存情況相對穩定,基本沒啥庫存,“公司當前策略是有賺的就會穩定生產,不會囤貨來賭行情。”
對于以上行業形勢演變,此前業內也有預期。
今年3月鋰價跌破35萬元/噸時,本報曾報道指出,“隨著鋰鹽價格的快速殺跌,行業內部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將出現明顯分化……整個行業,也將從集體盈利轉向到成本比拼的新階段。”
不過,覆巢之下無完卵。
鹽湖提鋰、“一體化”礦石提鋰企業,雖然短期可以繼續保持較好利潤率,抵御鋰價下跌的能力更為突出,但后續業績增長難度巨大,盈利持平或者小幅下跌便已經是非常理想的狀態了,這在8月末披露完畢的半年報中已經獲得有效驗證。
根據Wind數據統計可知,2023年上半年,國內電池級碳酸鋰和氫氧化鋰均價分別為33.3萬元/噸和35.7萬元/噸,同比下降23.6%和13.1%。
反觀相關上市公司調價機制,不少企業銷售價格便是與上海有色、亞洲金屬網等第三方商品資訊機構采集的市場均價相掛鉤,以上市場均價下跌直接導致相關企業銷售價格、利潤空間下降。
于是,納入Wind鋰礦板塊的19家涉及鋰礦、鋰鹽類上市公司,今年半年報利潤總額出現39.44%的下降。
其中,披露毛利率數據的12家樣本公司,除中礦資源(自有礦放量)、川能動力實現毛利率同比增長外,其余10家毛利率全部下降。前述承認“代工”的江特電機,鋰鹽毛利率更是下降82.54個百分點至-4.3%。
以上邏輯放在當前同樣適用,三季度鋰鹽企業經營將再次承壓。
僅以碳酸鋰為例,三季度至今(7月1日至9月19日)市場均價小幅低于二季度,大幅低于2022年三季度。
考慮到相關公司業績變動與以上鋰價走勢保持高度一致,所以接下來披露的三季報上市鋰鹽企業盈利很可能會出現環比、同比下降的情況。
能夠實現增長的企業則屬于少數個例,比如自有礦產能釋放帶動自身成本下降等情況。
而就中長期市場預期來看,暫時也難以看到轉機。
截至9月19日,廣期所上市的碳酸鋰期貨各個合約雖然都維持在15萬元/噸以上,但是就遠期價格曲線來看,呈現出非常明顯的“近強遠弱”格局,市場看衰遠期鋰價特征明顯。
接下來,市場只能寄希望需求端的大幅改善,或者是鋰價快速殺穿行業平均成本線所帶來供給側產能出清。
不過,從近幾年鋰鹽行業的新增產能規模,以及其他大宗原材料行業的經驗來看,價格下跌引發的產能出清是一個長期和緩慢的過程,無法一蹴而就。
VIP課程推薦
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