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字長文詳解Arm坎坷上市路 科技巨頭如何與資本共舞?

萬字長文詳解Arm坎坷上市路 科技巨頭如何與資本共舞?
2023年09月15日 07:00 媒體滾動

  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江月 上海報道

  雖然英國劍橋市中心佇立著一些歷史近600年的教堂,但東南角大約5公里處是一片被稱為“硅澤(Silicon Fen)”、由低矮樓群聚集的現代創業園區。園區內一家以“手臂(Arm)”命名的芯片公司,近期成為全球矚目的焦點。

  從上世紀80年代起,桌面型電腦、微小中央處理器芯片扮演當時的iPhone角色,Arm因這股浪潮誕生。之后,科技界興起了智慧手機、IoT(物聯網)、人工智能等一波又一波的潮流,Arm馭波而行。

  這原本是一家低調到不能再低調的公司。2004年,它在美國一個展會中設立了展臺,這才讓很多電子從業者第一次了解到它的名字。

  2016年年中以來,Arm被一個又一個風口推上舞臺,與資本大鱷、科技巨頭共舞。

  在7年的命運跌宕后,美國當地時間2023年9月14日,Arm重新回到公開股票市場,登陸美國納斯達克交易所。

  01 孫氏雙乘兵法

  總部位于東京港區、身處使館區和外資銀行聚集地的軟銀集團,在召開業績會議時總是門庭若市。這種會議上的管理層總是在來回談論著兩個詞語:進攻!防御!企業語言仿佛來自《孫子兵法》。

  軟銀集團成立于1981年,雛形是日籍韓裔人士孫正義進行電信、網絡生意的貿易公司,時至今日已經成為一家擁有電信公司、半導體公司以及投資業務的混合產業綜合企業。當軟銀集團CFO兼首席信息安全官后藤芳光提到“進攻!防御!”時,他的角色就像美國方舟基金掌舵人Cathie Wood,在布局下一步的投資。

  早在2016年之前,軟銀集團通過收購,將美國Sprint電信公司、雅虎日本、日本Domestic Telco電信公司納入麾下,還在2016年9月完成了對半導體公司Arm的收購,成為它們的控股股東。

  盡管如此,軟銀集團更醉心于非控股、不運營、但分享投資收益的業務,它的證券投資很是出名。在2016年年中的業績會上,孫正義向股東分享說,歷年的科技投資帶來的IRR(內部回報率)高達44%。當時,他最得意的歷史投資包括雅虎和阿里巴巴。

  在當時的公眾眼中,孫正義兼具眼光和魄力。軟銀集團與一批日本本土媒體人關系良好,他們為孫正義著書立傳時,標題總是充斥著“遠見”、“網絡巨子”等詞語。孫正義自言熟讀《孫子兵法》,又用自己的語言重新組織,創造了“道天地將法、頂情略七斗、一流攻守群、智信仁勇嚴、風林火山海”這25個字的《孫氏雙乘兵法》,更是得到日本媒體的大力弘揚。

  在2016年中旬,軟銀集團大約持有20多家公司的股票,涵蓋電商、共享交通、金融科技、互聯網與媒體、AI和醫療健康等領域。其中最為知名的阿里巴巴,于2014年又一次在美國紐交所發行了IPO,在創造了史上最大募資額之后,繼續在跌宕中創造股價攀爬。

  以上的歷史成為了軟銀集團下一步動作的基礎。在2016年10月,軟銀集團宣布成立“愿景基金(Vision Fund)”,意在擴大證券投資業務。這個名字實際上呼應了此前孫正義營造的公眾形象,Vision更常見的翻譯就是遠見。孫正義更宏大的謀劃是“投資8800億美元,在10年間投資1000家科技公司”

  2017年5月,頂著投資光環的軟銀集團正式成立愿景基金一期,規模為917億美元,其中281億美元來自內部募資、636億美元來自外部第三方募資,赫赫有名的LP包括阿布扎比主權投資基金Mubadala、蘋果、富士康、高通、夏普等。這只基金當時已經是史上規模最大的企業風險投資基金,有媒體說,它“相當于4個銀湖資本或15個紅杉資本”

  愿景基金創立之初,意氣風發,在兩年時間里,投資籃子中裝進了73家初創公司。雖然創業是“九死一生”的事情,但這些公司涉及機器人、物聯網、云、電商、共享經濟等“熱門賽道”領域,在旁人看來,軟銀是因為“預見”了美好前景才進行有關投資。

  距離2000年的“互聯網泡沫”過去十幾年了,市場上的投資人更換了一茬又一茬,愿景基金的職業履歷里還沒有深刻的科技投資教訓。“共享經濟”的烏云就在不經意之間飄到了愿景基金的頭頂。

  從2016年到2019年,共享辦公公司WeWork的創始人亞當·諾伊曼( Adam Neumann )獲取了孫正義的信任,從軟銀獲取了共計約100億美元的多輪投資。但在2019年8月,當WeWork將IPO招股說明書公之于眾時,其財務狀況貽笑大方,讓人們意識到“共享經濟”這個概念恐怕無異于龐氏騙局,估值立刻暴跌。Apple TV出品的連續劇《WeCrashed》描述了孫正義和諾伊曼從親密接觸到反目成仇的過程,在電視劇最后,孫正義出高價將諾伊曼夫婦逐出WeWork。然而,正當諾伊曼在以色列海灘享受人生之際,他接到孫正義的電話,孫正義告訴他,將使出“鈔能力”令諾伊曼永遠也收不到那筆所謂的買斷款。

  根據軟銀集團2019財年第二季度財報,軟銀集團及愿景基金對WeWork及其三個附屬公司合計投資了103億美元,但累計損失達到82億美元。

  孫正義繼續組建愿景基金,但在WeWork“疤痕”下,LP興趣大減。2019年7月,愿景基金二期成立,但規模不到540億美元,同年成立的拉美基金規模大約在數十億美元。

  隨后在2020財年,美股上演熔斷劇情,環球股市短期巨震,不過隨后也依然站穩了腳跟。當年愿景基金一期和二期的累計盈利為62920億日元,年末的組合持有公司達到110多家。

  2021財年,美聯儲加息步伐逼近,給環球科技投資帶來了實質的脅迫,當年愿景基金賬面虧損達到252億美元。雖然年內軟銀將DoorDash、Coupang和Uber送上IPO,但仍然無法抵御股票市場海嘯帶來的巨額賬面虧損。

  2022財年,愿景基金的賬面虧損甚至繼續攀升,當年就達到398億美元。這一年里,春、夏、秋、冬四個季度都充滿煎熬,在第一財務季度(4-6月),單季度虧損達到227.45億美元。隨后,在第二、三、四財務季度中,投資虧損分別為99.6億美元、51.85億美元、18.8億美元。上述數字相加合計397.7億美元。

  正是從2022年4月開始,軟銀集團不得不啟動將阿里巴巴股票變現的計劃,以“彌補”其他投資組合的巨大虧空。阿里巴巴的股票價格下滑,給軟銀形成賬面浮虧,但出售后反而能得到記賬盈利。截至2023年3月底,軟銀對阿里的持股從前一年同期的24.4%降低到13.7%,變現所得成了利潤表上的4.3萬億日元(折合約355億美元)盈利。與此同時,軟銀推動了Goto、delhivery、symbotic、getaround等四家公司上市,并通過出售Uber、DoorDash、Coupang、商湯、Paytm、Guardant、貝殼等公司的股票套現77億美元。

  進入2023財年之后,軟銀繼續減持阿里巴巴股票,在6月底之前完成了對阿里巴巴股票的清倉,持股幾乎降低到零。在8月8日召開的業績會上,后藤芳光介紹稱,這些年來通過出售阿里巴巴股票,合計套現金額達到了808億美元。

  為何科技海嘯下的愿景基金格外脆弱?它不是進行了分散投資,且每一筆投資都在具體的投資團隊照看下進行嗎?實際上,雖然軟銀的投資看似“雞蛋分散在不同籃子里”,卻過度集中于新經濟和科技行業。

  然而,出售阿里巴巴股票,似乎仍然不足以拯救軟銀。2023年,互聯網、生物醫藥、加密貨幣、半導體……這些曾經叱咤風云的科技賽道上,不計其數的公司持續著市值崩塌的事故。

  孫正義想到手里還有另外一只寶藏。

  02 寶藏儲備

  2016年6月,孫正義在武裝護衛的陪同下來到土耳其海濱度假勝地馬爾馬里斯(Marmaris)。就在幾天前的6月23日,英國脫歐的全民公投結果出爐,51.9%的公民選擇支持脫歐,轟動全球。

  脫歐對于英國資產來說不是好消息,出于對未知風險的避讓,人們通常會減少英鎊或英國資產配置。舉例而言,在英國公投脫歐之前的一年里,英鎊兌日元下跌了近30%。

  然而,孫正義卻特意來到土耳其去見兩個英國人。Arm董事長斯圖爾特·錢伯斯(Stuart Chambers)和首席執行官Simon Segars正在地中海上航行,突然到訪的孫正義要求他們盡快找到靠岸之處。雖然軟銀對Arm的持股當時只有1.45%,但孫正義強硬的態度最終令兩人上岸,在一家海濱餐廳里,兩人收到了孫正義的第一次全購報價。

  幾天之后在倫敦,在雙方聘請的投行參與下,軟銀和Arm進行了更多的價格談判。錢伯斯想要更高的價格,但孫正義難以讓步。盡管Arm的歷史成績不錯,但下一任買主更關心它的未來上升空間。

  1999年,基努里維斯在《黑客帝國》中使用諾基亞8110手機,這款形狀像香蕉一樣彎曲的手機搭載了Arm的芯片,它和之后的型號一共賣了數百萬臺,還帶動了全球手機使用Arm芯片的旋風。這讓Arm從一家籍籍無名、需要費盡力氣尋找大客戶的初創公司,過渡成長為了具有一定知名度的成熟公司。

  盡管如此,2016年的智能手機市場似乎到了一個上升瓶頸,這個下游市場的表現拖累Arm無法進行業績突破。在2016年6月前的12個月里,Arm的股價最低曾見每股8.25英鎊,最高也僅達到每股11.4英鎊。

  最終,軟銀愿意為每股付出17英鎊,這較Arm在要約前最后一個交易日的收盤價大大溢價53.35%。這還不夠,軟銀豪氣地附加了一個條件:全現金交易。這意味著,軟銀給Arm的股價達到235.8億英鎊,這大約是Arm前一年總收入的23.82倍、EBITDA的52.36倍。換言之,如若Arm繼續這么不溫不火地發展下去,軟銀需要至少50年才能收回投資成本。

  軟銀收購Arm是有史以來亞洲在英國的最大金額投資,這筆交易還形成了一定的外交效果。

  新任英國財相哈蒙德(Philip Hammond)對這個交易進行了積極的表態,稱之為“英國資產對海外投資者魅力不減的明證”, 他借此機會重申英國對海外投資者敞開大門。孫正義在與哈蒙德溝通時表示,將確保今后五年內Arm在英國的員工規模擴大一倍,并使這個英國公司在國際舞臺上扮演重要角色,這更是令后者喜笑顏開。

  Arm董事會對這樁交易的共識順風順水。其中,總部位于蘇格蘭的Baillie Gifford,是Arm的第一大股東,持有近10%的股份。這家公司尤其在科技投資方面眼光獨到,曾經在特斯拉最為困難的時候堅定地為其站臺,并相應地獲得豐厚回報。除了Baillie Gifford,BlackRock、Capital Group、挪威央行(Norges Bank)、Vanguard等知名機構對Arm持股排名居前。這樣的股東團隊,也對軟銀的要約點了頭。

  和其他的跨國交易相比,軟銀收購Arm可以用“快馬加鞭”形容。在2016年7月18日收到股權收購要約后,Arm的股東在8月30日就投票同意,接著英國高等法院在9月1日給出正面的審批意見。在2016年9月6日,軟銀正式完成對Arm的收購,前后共計用時50天。

  原在納斯達克、倫敦證交所雙重上市的Arm,就此順勢完成退市,成為軟銀的私有公司。

  03 英偉達最失意的收購

  將Arm收入囊中四年之后,軟銀推動Arm再次易主。這一次,它要接受的是美國芯片公司英偉達的全購要約,也就是在短期內第二次“換血”。

  總部位于加利福尼亞圣克拉拉市的英偉達,與Arm一樣成立于1990年。英偉達在全球GPU市場上占比大約70%。它也是Arm重要的客戶之一。

  2020年9月14日,英偉達公開表示,愿以接近400億美元的價格從軟銀處收購Arm的100%股權,支付方式是英偉達普通股股票加120億美元現金。

  英偉達創始人是華裔美國人黃仁勛,他1963年出生,這幾年的公開亮相中,總喜歡穿一身標志性的黑色皮夾克。他在童年時代就隨著父母移居美國,而1957年出生的孫正義是在16歲才去加州的,黃仁勛的英語要比孫正義流利、快速。

  在孫正義位于加州Woodside、占地9英畝的莊園里,他們曾經會面,孫正義恭維黃仁勛“將在下一個10年里成為又一個史蒂夫·喬布斯”。

  在2020年,英偉達的GPU已經延展到了相當廣泛的應用范圍。它生產的GPU和英特爾的不同,后者將GPU集成在CPU上,這樣就主要用于PC電腦,但英偉達生產的是獨立的顯卡,它不與CPU集成,一開始主要用于加速電腦游戲。不過在2016年,黃仁勛接觸到了一家叫做OpenAI的公司,它的創始人聲稱英偉達顯卡可以用于神經網絡訓練,黃仁勛親自送了一張獨立顯卡到OpenAI的辦公室,看著他們使用ImageNet數據庫做人工智能訓練。

  從OpenAI身上獲得啟發之后,黃仁勛回到英偉達,將顯卡業務推廣到了數據中心上。很顯然,世界上將有更多人會像OpenAI一樣使用“游戲顯卡”。這令英偉達的客戶網絡進一步擴大了。

  盡管如此,英偉達所接觸到的芯片設計商,還是不如Arm那么多。在和孫正義交談時,兩人提到了人工智能在物聯網、邊緣計算、汽車、云等各個領域的應用,當然,這個前提是要有更多芯片設計商設計出具有新功能的芯片。英偉達希望能通過收購Arm,接觸到這個行業里最新的發明、最有創意的公司。

  然而,由于英偉達體量如此巨大,Arm又在部分領域扮演關鍵角色,市場“反壟斷”呼聲四起。谷歌、微軟、高通在內的同行競爭公司,公開反對英偉達收購Arm,宣稱這起交易將危及Arm的獨立性,并可能傷害競爭。

  此外,英國、歐盟、美國、中國作為英偉達和Arm的四大主要市場,也介入對這起交易的監管。其中,英國數字和文化大臣Nadine Dorries帶領英國競爭和市場局進行多輪深入調查,將問題焦點放在了反壟斷競爭和國家安全這兩個議題上,相關調查原本計劃在2022年5月結束。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在2021年12月以反壟斷為由,提起訴訟以阻止這筆交易。歐盟執行機構歐盟執委會也在2021年10月宣布對該交易展開深入調查。

  2022年1月10日,英偉達和Arm向英國競爭與市場管理局提交了一份28頁的書面文件,回應諸多監管問題。英偉達和Arm稱,市場反對者將Arm的歷史“浪漫化”了,卻忽視了該公司目前的財務狀況,夸大了Arm目前的市場力量。關于“反壟斷”,英偉達和Arm則反駁說“這個理論經不起推敲”。市場競爭者擔心英偉達將Arm收入囊中后,就會對競爭對手“關門”,但英偉達和Arm說:“這將立即減少Arm的許可收入,從而立即損害英偉達的投資利益。任何理性的上市實體都不會接受這種弄巧成拙的策略。”

  從發起收購開始的18個月里,英偉達的股票繼續大漲。雖然遠不及蘋果、微軟那樣的科技巨頭體量,但在芯片產業,英偉達的體量排名第一。如果按照2020年2月7日的美股收盤價計算,英偉達市值為6182億美元,相當于老牌芯片設計商英特爾三倍之多。英偉達給軟銀的出價是120億美元現金外加一部分英偉達股票,這也意味著收購價格從18個月前的400億美元上升到了600億美元。

  盡管英偉達和Arm據理力爭,但它們的信心也在復雜的監管、持續的同行輿論壓力下變得越來越弱。

  2022年2月8日,英偉達和軟銀聯合發表聲明,決定終止這起收購Arm的交易。英偉達此前支付了12.5億美元的不可贖回定金,也無奈地打了水漂。

在公開場合,黃仁勛總是喜歡身著標志性的皮夾克。圖源:英偉達官方在公開場合,黃仁勛總是喜歡身著標志性的皮夾克。圖源:英偉達官方

  04 重整旗鼓備戰IPO

  2022年10月18日,Arm首席執行官雷內?哈斯 (Rene Haas)宣布了事業部組織架構更新。“我們將擁有四個獨立業務線:車用、終端產品(消費技術)、基礎設施和物聯網。”他表示。

  在已過大半的2022年里,結束出售計劃的Arm重整旗鼓。該公司更換了首席執行官,隨后又換掉首席財務官、首席法律顧問等重要管理崗位,又裁去了約六分之一的員工(大約1000人)。眼下,調整業務架構是最后一步棋嗎?所做的這一切,將如何影響未來的上市估值?

  Arm的這次架構重組,主要將原本的車用與物聯網事業部進行了一分為二,同時將相關負責人進行了位置調整。

  未來車用事業部的負責人,將是Dipti Vachani。這是一位女性領導者,她曾經在英特爾物聯網事業部、德州儀器工作,現在還是全球半導體聯盟女性領導力議會成員之一。

  其他三大事業部的負責人,則進行了某種意義的“轉崗”。例如原先負責終端的Paul Williamson現在負責物聯網部,原先負責服務器產品的Chris Bergey現在負責終端部,而原先負責物聯網的Mohamed Awad現在負責基礎設施部。

  在此之前,Arm頻繁進行高管調整。9月,該公司新增兩名董事,并更換了首席財務官。來自美國在線(AOL)和The Raine Group的成員進入Arm的董事會,顯然是為Arm籌備再次公開上市做準備。此外,一個“空降”的新兵,也就是來自Splunk公司的Jason Child,在11月取代Inder Singh成為首席財務官,他協助發行IPO的經歷可能是Arm的主要關注點。

  連首席執行官也是“新”的。現年61歲的雷內·哈斯身高超過1米9,2022年2月,隨著英偉達收購Arm失敗,他取代了Simon Segars成為首席執行官,也是第一個在Arm坐上如此高位的美國人,他在紐約州羅切斯特的一個郊區長大。

  為何雷內·哈斯成為帶領Arm再上市的CEO?這恐怕和他的兩段經歷有關。第一段,哈斯曾在英偉達有7年工作經歷,并擔任計算產品部門的總經理。第二段,哈斯于2013年加入Arm后,曾被派往上海工作,熟悉Arm未來最重要的市場。在擔任CEO之前,哈斯對Arm的一大重要貢獻就是拓展了合作伙伴網絡,阿里巴巴、安培、亞馬遜云科技、德國博世、英特爾旗下自動駕駛研發公司Mobileye等,都和Arm關系越綁越緊。

  對上述事業部組織架構調整,雷內·哈斯稱“變革可以驅動全新的構想、挑戰現狀,并促成有趣且新穎的工作方式”。然而,頻繁、自上而下的變革真的有利于公司平穩發展嗎?這個答案必須由Arm的未來表現來告知了。

  一系列的動作下,正在準備IPO的Arm將會如何包裝自己?這也打上了一個大問號。此前,軟銀曾以“物聯網”作為賣點,但物聯網的概念已經有點過時。最新冒起的自動駕駛、智慧汽車本來勢頭猛烈,但溫度冷卻得有點快。

  以英特爾旗下Mobileye為例,該公司在2022年10月18日更新上市文件,顯示最新目標估值不足160億美元。一年前,該公司的估值高達500億美元。該公司在自動駕駛和ADAS領域交付“黑盒子”方案,競爭對手遍布軟硬件開發商。

  半年后,在2023年5月1日,Arm正式宣布,已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提交F-1表格,內容涉及代表其普通股的美國存托股票的首次公開發行。相關的財務報表、經營計劃和風險因素都沒有得到披露,這說明Arm還沒有做好完全的準備。

  它在等待什么?等待的應該是時機。

  05 乘人工智能東風

  2022年11月,軟銀集團再次舉行了財報發布會。在這場會上,孫正義進行了一場權力交接,但更重要的是,為Arm的即將上市搖旗吶喊。

  “Arm是我精力的源泉、快樂的源泉、興奮的源泉。”孫正義說。

  軟銀集團事業廣泛,相關管理工作必然十分耗費心力。從這場會議之后,日常管理工作便移交給了首席財務官后藤芳光等幾位高管,而孫正義自己則要全身心地撲向Arm的IPO。

  孫正義稱,當前能對改善軟銀業績做出的“最好貢獻”便是思考Arm的未來該如何發展。“今后數年,我將致力于Arm的爆炸性增長。”孫正義做出了這樣的誓言。自從這次業績會后,孫正義便從媒體視線中消失。

  北京時間2023年8月22日凌晨,Arm的招股書“千呼萬喚始出來”。

  在招股書中,Arm提及47次“計算(computing)”和45次“人工智能(AI)”,開始了對下一代芯片科技的逐浪。

  Arm等待的時機,正是AI這股東風。

  為了發行IPO,Arm強調了它對下一個科技時代的前瞻性,即人工智能。“CPU在AI系統中十分關鍵,因其或全權負責AI工作負荷,或與GPU(圖形處理器)、NPU(神經處理器)搭配運行AI。”招股書中寫道。

  2023年開始,生成式人工智能成為科技基建的焦點。Arm則強調稱:“大語言模型、生成式AI和自動駕駛都需要低功耗的算法。”該公司承諾,在最新的ISA、CPU、GPU產品中,將提供圍繞AI和機器學習的功能。

  有關CPU在人工智能中的作用,芯謀研究分析師鄒宗君向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作了進一步解釋。他表示:“如果模擬人的思維和智能行為,CPU擅長步驟和數據復雜的計算,而GPU擅長大量數據并行的簡單計算。”因此他指出:“Arm的架構目前主要用在CPU上,目前在管理數據處理和傳輸功能方面起著輔助作用。”這說明CPU在未來的人工智能中還有待繼續提升其貢獻力。

  人工智能給了Arm一個支點,它想撬動更大的地球。基于上述市場目標,Arm宣稱,預計他們在2025年的“總潛在市場”將達到2466億美元。在2022年,潛在市場中48.9%的價值由基于Arm的芯片設計所創造,而Arm則向芯片設計商收取1.7%的授權費用。“芯片設計的成本及復雜度還將上升,我們的貢獻度將繼續提高。”Arm稱。

  無論從上市估值還是募資規模的角度,Arm被認為2023年全球規模最大的一筆IPO。

  9月5日,Arm公布招股價及基石投資者細節。它計劃發行9550萬份ADS,價格區間預計為每份ADS 47美元到51美元。這意味著,Arm通過本次IPO將募集44.885億美元至48.705億美元,Arm的整體估值為478億美元至545億美元之間。

  在美股歷史上,Arm可能創造排名靠前的上市市值,2014年,阿里巴巴在紐交所上市的初始市值高達1694億美元,隨后Facebook、Uber、AT&T、Rivian、滴滴、UPS、Coupang、卡夫食品等均創造了500億美元以上的上市市值。

  以募資規模計算,Arm的排名稍顯落后。阿里巴巴募資額高達217.7億美元,隨后Visa、Facebook、通用汽車、德國電信、Rivian、AT&T等均募資100億美元以上。近年來,2019年上市的Uber募資81億美元、2021年上市的Coupang和滴滴也募資約45億美元。

  “指數級增長潛能”。在軟銀集團近期的業績發布會上,該公司總是這樣強調Arm在AI時代的成長前景。 

  06 朋友和對手

  英文Arm意為“手臂”,以此命名自己的公司定位并不張揚,但也非常符合其功能角色。對于一些科技公司而言,Arm正如同手臂一般不可或缺。

  臺積電對Arm IPO進行認購的舉動,反映它需要這樣的“左膀右臂”。

  9月12日,臺積電召開臨時董事會,核準不超過1億美元認購Arm普通股。這個舉動乍看會顯得有點奇怪。

  這是因為臺積電的絕大多數業務是晶圓制造。大約十年前,臺積電向荷蘭阿斯麥投資了8.38億歐元,希望阿斯麥使盡渾身解數研發光刻機,到時候,使用先進光刻機的臺積電就能把其他對手甩在身后了。這樣重大的投資,就應該出現在客戶與供貨商之間。

  在傳統認知里,臺積電和阿斯麥的關系,正如同Arm與芯片設計商的關系。然而,臺積電跳過芯片設計商,和Arm建立起了聯系,這說明芯片產業鏈在靜悄悄地發生了一些重大變化。

  臺積電董事長劉德音說:“Arm是我們生態系統、技術和客戶生態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希望它取得成功,并保持健康。”這可能還沒有將真正的合作關系挑明。

  但按照天風國際證券分析師郭明錤的分析,也許是因為臺積電的老“對手”英特爾已經展開和Arm的合作,令臺積電感到了危機。

  2023年4月,Arm向外界披露了攜手英特爾代工服務部的消息,令Arm“下場造芯”的傳聞發酵。根據雙方公司披露,兩者旨在使芯片設計公司能夠利用英特爾18A 制程工藝(相當于臺積電2納米)來開發低功耗計算系統級芯片 (SoC)。

  這將和臺積電形成競爭。按照計劃,從2024年開始,臺積電就要批量生產包含2納米晶體管的晶圓了。如果英特爾迎頭趕上,無疑會和它爭搶市場蛋糕。

  隨著晶體管體積再次縮小,臺積電、英特爾這樣的制造公司也得盡可能地熟悉芯片設計商的業務,甚至于在必要時候拿出自己的設計方案,以便銜接客戶和制造端之間的空隙。

  這意味著,Arm的朋友圈將在未來進一步擴大。

  盡管如此,Arm也有競爭對手。在本次IPO的基石投資者名單上,手機SoC芯片大廠高通沒有現身。盡管高通管理層在2022年曾表態參與Arm未來的IPO,但隨后的一年里,該公司與Arm的法律訴訟“戰火”升級,不僅令投資意愿生變,也給未來的供應商關系帶來不可預知的變化。

  早在2022年上半年,高通CEO安蒙曾向媒體表態,希望參與Arm 未來的IPO,不排除組建財團收購Arm。

  但Arm在本次招股書中,再次強調了與高通的法律糾紛尚未得到解決。

  在2022年下半年,Arm和高通在美國特拉華州地區法院上公開了一起圍繞專利使用權發生的糾葛。高通斥資14億美元收購的CPU設計商NuVia,是這起糾葛的焦點。

  事實上,全球99%以上的手機都使用了Arm架構的芯片,這反映在手機芯片中占據龍頭地位的高通,與Arm之間有大規模的交易往來。如今的法律糾紛可謂是反目成仇。

  在Arm的起訴書中,Arm描述了自己和高通、NuVia之間不同的合同內容,歸納而言,Arm對于高通“借道”NuVia使用Arm架構提出不滿。

  Arm就此提出了諸多要求,例如要求高通將NuVia的特許權使用費納入高通現有許可中,又要限制高通員工從事定制CPU設計工作的能力。Arm提出,需要重新討論和CPU設計有關的轉讓費,以及為IP和軟件工具簽訂單獨的許可協議。

  然而,在反擊中,高通指責了Arm的極端,認為Arm威脅這個行業里所有客戶的創新。高通還指責Arm使用了一些惡劣的談判手段,例如故意延遲行動,導致高通付出更高的代價。當時,距離高通收購NuVia已經超過1年,期間高通也花費了大量工程努力和數億美元來進一步開發和集成相關核心技術,并且已經運用到了具體的SoC產品中。“Arm正在尋求最大限度地威脅高通的投資和高通的SoC路線圖,并提取高昂的特許權使用費。”高通向法院稱。

  “這起訴訟可能會導致我們在行業里、在與高通關系里以及其他第三方關系中遭遇嚴重的名譽損毀。”Arm在招股書中稱。

  07 制造iPhone時刻

  9月13日,蘋果公司迎來一年里關注度最高的一次新品發布會。距離圣誕節和新年還有3個多月的時間,在這時候將新款的iPhone推到市面上,目的是讓它把握“禮物季”。

  在這次發布的全系列產品中,蘋果都用上了自家設計的芯片,搭載在iPhone 15 Pro系列里的,是A17 Pro;iPhone 15系列里,是A16;新款第九代Apple Watch里,搭載的是S9 SiP。

  上述芯片也被認為行內同類型產品里的最先進水平,然而就在iPhone剛剛出現的時候,蘋果還在依賴英特爾、高通等外部設計商,自己沒有芯片研發能力。“蘋果硅”的煉成,也與Arm有關。

  盡管Arm對260多位朋友親疏無別,但蘋果將其產品帶到了21世紀多項重要的科技平臺中。

  2001年10月23日,第一代iPod問世,令蘋果“起死回生”;2007年6月初,蘋果發布革命性產品iPhone,移動互聯網到了黎明破曉時分,這意味著手機“智能化”,也意味著手機像電腦一樣需要CPU、GPU等數據處理器。5個月后,谷歌推出了第一版開源的安卓操作系統,高通推出首款驍龍處理器驍龍S1。

  值得留意的是,iPod、iPhone、驍龍S1均在Arm的架構上完成設計。

  “iPhone時代”開啟意味著移動電子設備大行其道,這也導致英特爾x86架構“露出馬腳”。在移動設備上,消費者對新訴求是功耗低、省電、續航能力強,這恰恰是x86架構的短板、Arm架構的長處。

  Arm架構隨后在手機SoC系統級芯片上進一步流行。不過盡管如此,它還是不能在電腦產品上與英特爾匹敵。

  然而,移動設備的數據處理功能越來越強大。2008年,MacBook Air問世;2010年,iPad問世。在這些具有“劃時代”意義的設備上,Arm芯片再次被芯片設計行業所認知。

  不僅如此,蘋果還悄然成立了“蘋果硅”,這意味著它進行了業務轉型,在芯片供應鏈上進行了實力鞏固,把研發芯片的能力從外包商處奪回、建立了自己的競爭力。盡管英特爾、三星曾經為蘋果提供Mac、iPod Touch、iPhone 3GS、iPad等一系列產品的核心處理器,但蘋果卻在逐步擺脫它們的制約。

  Arm提供的芯片架構,是“蘋果硅”成立的基石。2010年,在iPad問世的時候,蘋果首次用上了自研的A4芯片;2016年,蘋果初代無線耳機AirPods搭載了其自研W1芯片;2017年9月,蘋果推出面向iPhone的首款自研AI仿生芯片A11 Bionic;2019年3月,蘋果時隔三年發布的新款AirPods采用了全新H1芯片,加強了無線連接表現和續航能力;2020年6月,蘋果又宣布將在Mac產品引入自研Arm架構芯片,預計從英特爾芯片到蘋果自研芯片的過渡期為兩年;2022年3月,蘋果宣布其主機Mac Studio用上M1系列旗艦版芯片M1 Ultra;2023年6月,Mac Pro搭載M2 Pro和M2 Max,蘋果Mac產品全線應用自研芯片。

  更多人在期待制造下一個iPhone時刻。

  芯片戰爭硝煙彌漫,誰人不想掌握芯片設計的“武功秘籍”?“蘋果硅”也進一步打響了Arm的名聲。

  其他科技巨頭紛紛意識到,即便不依靠AMD、英特爾等CPU設計商或聯發科、高通等手機SoC巨頭,他們也可以在Arm的基礎上展開自身的CPU、GPU、SoC自研。

  2019年Arm推出第一代的Neoverse N1處理器,這令一些互聯網公司、云服務商也開始成立芯片業務。長期以來,x86架構占據數據中心服務器市場的主流,市場占有率達到90%以上,而這種格局由此改變。

  例如,2018年,亞馬遜首次推出基于Arm架構的自研服務器芯片Graviton,將部分工作負載能耗降低至45%;2019年底推出Graviton2,將針對各種工作負載又提升了40%的性價比;2021年12月推出了Graviton3,節省高達60%的能耗。大潮之下,阿里旗下芯片研發部門平頭哥、谷歌云、富士通、Marvell、飛騰、英偉達等廠商也均推出了Arm架構服務器芯片。

  08 展望未來業務

  在前幾次科技浪潮中,Arm贏得了一些戰役,但也依然面臨殘酷的競爭。科技發展史不會停歇腳步,Arm需要繼續捕捉新一代科技產品。

  目前在不同產品線上,該公司取得了高低不一的市場占有率。

  在手機市場上,Arm堪稱“贏家”,全球99%以上的手機處理器芯片都基于Arm架構設計;在云計算市場上,其優勢也在近年里持續上升,基于Arm的處理器、DPU等芯片在2022年的市占率已經達到大約10.1%;在新晉的自動駕駛領域,Arm攻勢猛烈,市占率已經達到40.8%。

  以尚未形成絕對優勢的云計算市場為例,Arm架構并不是所有芯片設計商仰賴的工具。美國英偉達所設計的圖形處理器(GPU),在人工智能時代率先成為大模型訓練的優選產品,今年可能交付55萬塊相關算力芯片,最新型號的H100芯片每塊售價高達2.5萬至3萬美元。Arm或其他架構的其他類型處理器,在數據中心和云計算領域,還未能超越英偉達。

  不過,Arm宣稱,它的朋友圈有“包括全球最大科技巨頭、芯片巨頭在內的260多家公司”,這些朋友于歷史上在全球生產了超過2500億顆芯片。Arm在招股書中稱,其產品,即ISA(指令集架構)、CPU和GPU的架構,被260多家科技公司用于每年生產超過300億個芯片,覆蓋全球99%的智能手機、10%的云計算處理器和40.8%的自動駕駛芯片。

  在招股書中,Arm還介紹了對細分市場的分析,以及2022年所取得的全球市場占有率。通過這份分析,公眾不難看到該公司短期內的業務前進方向。

  移動應用方面。Arm預計移動應用處理器市場將從2022年的約299億美元增長到2025年的約360億美元,復合年增長率為6.4%。此外,Arm還將面向5G需求繼續開發調制解調器產品,面向移動游戲開發手機GPU產品,以及面向AI和ML(機器學習)開發Armv9的額外指令。

  手機除了主要應用處理器之外的市場,預計在2025年達到175億美元,基本維持和2022年規模持平。

  消費類電子產品,如數字電視、平板電腦、筆記本電腦、XR耳機和可穿戴設備方面,Arm預計市場規模將從2022年的約469億美元增長到2025年的約532億美元,復合年增長率為4.3%。

  工業物聯網方面,先進傳感器和智能化改造能夠實時捕獲和分析數據,覆蓋了多種多樣的電子產品,例如洗衣機、恒溫器、數碼相機、無人機、傳感器、監控攝像頭、制造設備、機器人、電動機控制器以及城市基礎設施和樓宇管理設備等。Arm預計工業物聯網和嵌入式芯片市場將從2022年的約415億美元增長到2025年的505億美元,復合年增長率為6.7%。Arm在物聯網和嵌入式芯片市場的市場份額在2022年已經達到64.5%。

  網絡設備方面,基站設備、企業Wi-Fi、路由器和交換機還將繼續需求芯片。IBISWorld預計,互聯網總流量將從2022年的每月335艾字節(exabytes)增長到2025年的每月580艾字節,復合年增長率為20%,從而增加部署額外網絡設備的需求。Arm預計網絡設備芯片市場將從2022年的約172億美元增長到2025年的約182億美元,復合年增長率為1.8%。2022年,Arm的全球市場份額為25.5%。

  云計算市場包括服務器芯片、DPU和SmartNIC等,客戶包括亞馬遜AWS、微軟Azure、谷歌云、阿里云、百度、騰訊等。Arm預計云計算市場將從2022年的約179億美元增長到2025年的約284億美元,復合年增長率為16.6%。

  隨著Amazon和阿里巴巴等云服務供應商開始在其數據中心使用自行設計的Arm芯片,以及微軟等其他云服務供應商開始使用Arm產品,Arm芯片仍在繼續獲得市場份額,Arm預計其在云計算市場份額的增長速度將明顯快于整個云計算市場。2022年,Arm的市占率為10.1%。

  汽車市場方面,IVI、ADAS、發動機管理、車身和底盤控制等均需要芯片。Arm預計汽車芯片市場將從2022年的約188億美元增長到2025年的約291億美元,復合年增長率為15.7%。Arm稱,其在汽車市場的市場份額最高的是IVI和ADAS等技術更先進的功能領域。2022年,Arm的全球市場占有率達到40.8%。隨著ADAS、電氣化、IVI以及最終的自動駕駛性能需求增長,汽車芯片的種類還將繼續多元化。

  此外,汽車電子正在從硬件定義轉向軟件定義的架構和計算,從而使ADAS等新服務和功能能夠通過無線更新不斷改進。Gartner估計,到2029年,軟件定義汽車將超過總產量的90%,高于2021年的3%。

  從1991年到2017年,全球Arm芯片交付量達到了第一個“1000億片”;從2017年到2021年,第二個“1000億”也達成。Arm還在制造下一個“1000億”。

  參考資料:

  1. 《孫正義--挑戰世界首富的網絡巨子》,瀧田誠一郎,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年8月 

  2. 《遠見:孫正義眼中的新未來》,井上篤夫,鳳凰出版社,2011年12月 

  3. 劇集WeCrashed, 2022

  4. How Masayoshi Son brought Arm into SoftBank’s embrace(《孫正義如何將Arm送入軟銀懷抱》),英國《金融時報》,2016年7月20日

  5. SoftBank head hails Nvidia CEO as next Steve Jobs(《軟銀領導者稱英偉達CEO是下一個喬布斯》),《日經新聞》,2020年10月29日

  6. Qualcomm wants to buy a stake in Arm alongside its rivals(《高通欲與對手一起入股Arm》),英國《金融時報》,2022年5月31日

  7. 美國特拉華州地區法院有關Arm和Qualcomm訴訟的訴狀

  8. Arm招股書、SEC公開資料

  9. 軟銀集團歷年財務報表、業績會材料

  10. Arm官方新聞

  11. 臺積電官方新聞

  12. 英偉達官方新聞

  13. 蘋果公司官方新聞

  14. 亞馬遜官方新聞

  (作者:江月 編輯:陶力)

海量資訊、精準解讀,盡在新浪財經APP

責任編輯:韋子蓉

軟銀集團 Arm 美元 孫正義

VIP課程推薦

加載中...

APP專享直播

1/10

熱門推薦

收起
新浪財經公眾號
新浪財經公眾號

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圖文直播間
  • 視頻直播間

7X24小時

  • 09-22 中集環科 301559 --
  • 09-21 浩辰軟件 688657 --
  • 09-19 三態股份 301558 --
  • 09-18 愛科賽博 688719 69.98
  • 09-14 恒興新材 603276 25.73
  • 新浪首頁 語音播報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