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銀理財總經理黃艷紅:銀行理財子面臨五大挑戰

南銀理財總經理黃艷紅:銀行理財子面臨五大挑戰
2023年05月25日 17:48 21世紀經濟報道

  原標題:對話資管30人丨南銀理財總經理黃艷紅:銀行理財子面臨五大挑戰

  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 吳霜 上海報道

  進入理財真凈值時代,疊加去年股債雙殺的市場環境,給銀行理財行業帶來了巨大的挑戰。2022年,銀行理財市場存續規模為27.65萬億元,較年初下降4.66%,結束了一路狂飆的增長階段。

  隨著信息透明度和市場關注度的提升,銀行理財公司的投研能力、運營能力、綜合管理能力等都在接受市場和客戶檢驗,能夠給投資者帶來最佳投資體驗的理財產品更容易獲得市場認可。

  去年,在銀行理財市場規模整體回落的市場環境下,南銀理財依舊實現了規模上漲,達到了3426億元,并且為客戶創造收益141.40億元,平均收益率3.6%。近三個月南銀理財有超40只公募產品年化收益展示突破7%。近期,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專訪了南銀理財總經理黃艷紅,請她來分享對銀行理財行業的觀察和洞見。

  21世紀:請介紹下南銀理財成立3年以來的整體運作情況。

  黃艷紅:南銀理財成立近三年來,堅持黨建引領和合規運作,實現了良好開局。一是從公司治理方面,建立董事會、監事會和經營層分工明確的治理架構和機制,確保公司重大經營決策流程有效運轉;二是不斷豐富產品系列,推出 “瑞”系列品牌;三是苦煉內功,不斷提升投研能力;四是公司管理上,持續加強制度建設和業務流程標準化建設;五是重視科技賦能,建立穩定、高效的支持系統。

  總體而言,公司成立以來,取得了較好的發展成效。首先,快速完成凈值化轉型,早在2021年三季度末就完成了存量理財業務整改工作,產品凈值化率達到100%,成為全行業首批完成存量理財業務整改的理財公司;其次,理財規模穩步增長,截至2022年末,公司管理產品規模3426億元,同比增速約5%,全面跑贏全行業-4.66%的增速;再是,努力踐行金融企業使命責任,成立以來累計為投資者兌付收益超240億元,扎根服務地方經濟,累計投資江蘇省內企業一般信用債超1500億元,投資鄉村振興債、綠色債券、高新科技企業債券等主題債券投資超百筆。以優異的產品業績踐行以客戶為中心的理念,南銀理財已經連續14個季度蟬聯普益標準城商系理財機構收益能力第一名。

  21世紀:客戶持有權益類銀行理財和股票型基金的差異在何處?

  黃艷紅:一方面,投資者對業績波動的接受程度不同。經過多年投資者教育,基金客戶已經能夠接受一定程度的產品業績波動,而銀行理財客戶仍以追求穩健的投資者為主,截至2022年末,持有一級、二級等中低風險理財產品的投資者占比超93%;因為對銀行理財的固有印象,客戶理財產品收益預期一般是在3%到6%的區間,并且回撤幅度也要在接受范圍內。

  另一方面,含權益的理財投資運作中對絕對收益、波動率的管控要求明顯高于基金。當前銀行理財產品的客戶畫像和現行波動接受度決定了我們的權益投資不能簡單“壓賽道、等風來”,而是需要追求綜合化的投資組合,并在投資策略上更強調倉位靈活調整和行業輪動的波段操作。我們會盡量通過這種方式控制回撤,所以我認為,凈值化初期、現行客戶接受度下,理財致力于做低波、穩定收益的理財產品,難度和挑戰其實比股票型基金更大。

  21世紀:去年的兩輪銀行理財破凈潮,對理財公司未來的產品設計和資產配置有何啟示?

  黃艷紅:去年兩輪“破凈潮”讓我們意識到,理財客戶散戶化和低風險偏好特征短期內不會有太大改變,理財凈值化的投資者教育任重道遠,在日常運作中,應當根據對大類資產走勢的預判來確定階段性的主推產品。

  在產品設計上,經過市場檢驗,封閉式產品的負債端具備更好的穩定性優勢,我們會加大多期限封閉式產品的供給,今年我們將堅持“優兩頭”的產品結構策略,主推貨幣、1年期以上和固收+產品等,強化絕對收益的理念,進一步厘清各類理財產品的風險差異,構建不同期限、運作模式差異化的產品體系,提升產品風險收益的匹配程度。

  在理財投資上,立足低波、絕對收益理念,強化對資產走勢的預判,強調投資的前瞻性和投資紀律,根據產品期限和客戶特點,采取差異化的投資策略,包括加強左側建倉,及時調整大類資產配置倉位,靈活運用久期、杠桿、騎乘等策略,強化流動性風險管理,提高流動性資產占比,應對產品開放贖回等。

  需要注意的是,理財產品的凈值和收益波動無法完全消除,短期之內客戶追漲殺跌的行為還是會存在的。除了投資端可以做一些前瞻性布局外,持續的投資者教育和陪伴也十分必要,有助于緩解市場負反饋。

  21世紀:去年銀行理財規模出現收縮,如何看待銀行理財的規模變化趨勢?

  黃艷紅:盡管2022年全市場理財產品規模出現了一定的回撤,但是隨著債券市場的回暖、客戶信心的逐步修復,理財規模已經止跌回升。從最新的數據來看,4月份理財市場規模回升了超過1.5萬億元。長期來看,伴隨居民財富增長,理財規模仍有較大的增長空間,但因為客戶對波動的理解和接受度提高仍需時間,理財規模增速較前期會有所放緩。

  首先,目前理財客戶數量仍未達到峰值。從總量上看,近年來,理財投資者數量保持高增長態勢,截至2022年末,理財投資者數量達9671萬個,創歷史新高,同比增長18.96%,但相較于超7.2億人的基金投資者,仍有較大發展空間,同時相較銀行龐大的存款客戶群體,也有較大的轉化空間。從結構上看,理財機構投資者數量近年來保持更高的增長速度,截至2022年末,理財機構投資者數量達95.95萬個,同比增長53.10%,企業客戶有望成為理財增量資金的重要對象。

  此外,理財產品相對其他資管產品仍有一定比較優勢。一方面,相較于銀行存款,拉長持有期來看,理財產品在收益率上仍有優勢,即使在去年的行情下,全市場仍為客戶創利8800億元,平均收益2.09%,南銀理財同期為客戶創造收益141.40億元,平均收益3.6%;對標同類型產品收益也有較好表現,以南銀理財為例,2022年兌付的產品與同類型公募基金產品業績相比,基本都處在前20%的水平。另一方面,相較于公募基金,理財在凈值波動及回撤上控制更主動、及時,南銀理財公募固收開放式產品成立以來最大回撤只有1.27%,波動小于同類型公募基金產品。

  21世紀:銀行理財發展還面臨來自哪些方面的障礙和挑戰?

  黃艷紅:第一,客戶和渠道仍需適應產品全面凈值化,理財客戶教育任重而道遠。銀行理財客戶風險偏好較低,基于原有對銀行理財的認識將理財產品定位為低風險產品,資金期限短,對于產品波動性接受度較低,也不能準確理解凈值波動背后的原因,容易追漲殺跌,造成理財負債的不穩定性。

  第二,隨著人口老齡化和經濟增長中樞下移,我國正步入低利率時代,作為資產定價錨的10年國債利率,過去10年間中樞下降了約70BP。生息資產價格的持續下行對理財收益形成約束,未來理財產品的收益中樞預計也會隨之下行。

  第三,資管行業費率普降,營收壓力加大。從2022年數據來看,理財公司為提升市場份額,在費率上進行優惠,部分理財公司營收出現下滑。從基金行業的實踐來看,產品同質化競爭、低成本貝塔策略等都會推動管理費率持續下行,未來理財產品管理費率也存在較大的壓力。

  第四,固收賽道擁擠,大類資產配置能力相對欠缺,且缺乏有效的風險對沖手段。理財公司在固收領域具有相對優勢,但在權益、商品、另類等資產上,仍需積累。同時,理財也缺乏對沖市場風險的工具,目前債券類資產是理財最大持倉資產,約占了理財投資資產總量的一半以上,但絕大多數理財公司沒有衍生品資格,在應對利率波動時,缺乏行之有效的手段和工具去對沖市場風險。

  第五,理財公司仍需發力金融科技。以ChatGPT上線為重要標志,數字化轉型正在向智能化加速邁進。從海外經驗看,數字化能力領先資管機構的AUM增長率明顯快于行業平均,并擁有更出色的客戶體驗及運營效率。數字化轉型逐漸成為下一階段領跑資管行業、實現彎道超車的重要機遇和必然選擇。而理財公司在科技領域的人才、技術、資源等方面投入尚處于起步階段,需持續加大科技賦能力度,將數字化應用于理財客戶服務、投研輔助、風險控制等各個環節。

  即便面臨較大的凈值轉型挑戰,但我們仍然相信中國財富市場的機遇很大,以上所提及的問題也都是理財轉型中、發展中的階段性問題,伴隨著資管行業的發展,相信都將會得到完善和解決。在這個過程中,理財公司一定會積極探索、優化解決方案,驅動投資、產品、銷售的一體化協同,也會致力于加強投資者教育和陪伴,和理財客戶在磨合中相互適應,增強客戶理解和接受度,為客戶提供更好的持有體驗,努力構建高質量發展的理財資管行業新格局。

  (作者:吳霜 編輯:方海平)

海量資訊、精準解讀,盡在新浪財經APP

責任編輯:李琳琳

理財 收益 理財產品 投資者

VIP課程推薦

加載中...

APP專享直播

1/10

熱門推薦

收起
新浪財經公眾號
新浪財經公眾號

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

7X24小時

  • 05-29 雙元科技 688623 --
  • 05-26 西山科技 688576 135.8
  • 05-25 新萊福 301323 39.06
  • 05-25 天瑪智控 688570 30.26
  • 05-25 易實精密 836221 5.98
  • 產品入口: 新浪財經APP-股票-免費問股
    新浪首頁 語音播報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