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財經記者實測部分“逾期債務管理”、“反催收”APP。
今年以來,消費復蘇下,曾一度收斂的“反催收聯盟”開始卷土重來。與上一輪借助社交媒體廣告渠道,明目張膽“跑馬圈地”不同,此輪反催收機構轉戰手機應用商城的APP渠道,獲客推廣更加隱蔽。
又是一年3·15,嚴厲監管下,仍屢被提及的反催收聯盟具體操作是怎樣的?反催收黑產套路是什么?又涉及哪些法律風險?第一財經記者實測部分“逾期債務管理”、“反催收”APP,其中不少可能已經涉嫌違法違規操作,而消費者一旦進入反催收黑產套路,更將面臨高額的中介費用、法律風險和個人隱私泄露等一系列風險。
背后“另有其人”
年初以來,姚迪(化名)不斷接到各平臺的催收電話。他之前是東莞某家快餐店的老板,疫情期間由于經營問題,在幾個信用卡平臺上欠下多筆債務,均已逾期。
姚迪最近在APP商城里發現了“救命稻草”:在某款債務類APP上,他聯系了法務顧問何老師,對方為他量身定制了還款方案。何老師稱,原本姚迪在某股份大行信用卡逾期的19.74萬元,可以嘗試做一個申請停息分期60期的方案。這意味著他只需要每月還款3000元左右的本金,沒有新增的利息。
操作流程也相對簡單,姚迪只需要配合填寫相關信息,并在要求的時間打開手機呼叫轉移功能,讓中介方直接與銀行溝通即可。而根據該中介的承諾,整個流程的辦理時間基本在15天左右。
與姚迪一樣求助債務逾期優化的人不在少數。近期,在各大應用商城中,反催收、債務重組的APP如“雨后春筍”迅速出現。據第一財經記者不完全統計,目前在Appstore(蘋果應用商店)中約有20家左右主打信用卡、網貸逾期處理的應用APP,大部分注冊時間在今年一季度。根據點點數據顯示,年初以來,在各應用商店平臺上與“逾期”相關的APP流行度指數直線抬升,指數接近翻倍。
相比此前主打媒介廣告矩陣,以落地頁為主的傳播模式,這些APP對自身的包裝更加精致。在幾個下載量較大的債務優化APP上,第一財經記者注意到不僅有案例展示、宣傳視頻、辦理流程,還有不少合作單位機構背書。
針對逾期債務的“減債降息”更是明碼標價,有不同的套餐供客戶選擇。某“反催收”平臺上,客服給出了一些常見平臺的服務范圍:某股份大行信用卡的逾期債務可申請分48期免息;某金融平臺可申請12期免息或緩催一年;某網貸平臺可申請36期免息,緩催一年。
不過事實上,雖然這些“反催收”APP在資質包裝上頗下功夫,但從其背后公司來看,資質參差不齊,甚至部分APP僅是推廣平臺,實際業務方“另有其人”。
以其中一家“考拉債務”為例,該APP宣傳頁顯示,其與不少知名銀行、網貸機構、知名律所有合作,具有廣泛的資源和豐富的經驗。但從企查查信息來看,該平臺背后的公司“廣州律振咨詢有限公司”成立時間在去年9月,營業范圍主要為法律咨詢,并不包含金融服務咨詢。該機構工作人員提供的證明材料中僅顯示與一家北京律所有簽約合作。
另一家“曹擦搞定逾期”的APP背后發布公司為重慶闖鹿在前科技有限公司,該公司旗下還有另一款逾期類APP——“立刻搞定逾期”。在企查查上,第一財經記者發現,其背后持股58.33%的大股東雷某,名下還有另一家公司:重慶縱情向前科技有限公司,該公司全資控股的重慶由舟科技有限公司發布了“卡奴解決逾期”、“熊貓債務優化”等多個逾期類平臺。
不過,該平臺背后實際負責“反催收業務”的則是另一家業務公司,據該業務公司工作人員介紹,目前網上這些APP實際是推廣方,不涉及業務具體運營?!耙话愣?,目前我們這類業務,機構都會尋找多個推廣方。我們公司目前大約有7~8個線上推廣方?!?/p>
套路重重
對于消費者而言,在免息、分期等“糖衣炮彈”背后,風險重重。套路與風險主要集中在中介費用、法律風險和個人隱私泄露三個方面。
首當其沖的就是高昂的中介費用,據姚迪介紹,他此次辦理業務的平臺收費標準比較統一:中介費按信用卡還款金額的5%計算;網貸機構由于操作難度更高,按還款金額的6%計算。他信用卡19.74萬元的逾期金額,中介費用總體計算下來需要9000元左右。
第一財經記者在幾個APP咨詢后發現,目前中介費用普遍在5~8個點不等,支付方式包括一次性付款,先付訂金、再按月分期結款等。
如果中介費支付逾期,還可能有高額的額外費用。根據姚迪提供的合同,他在上述平臺的委托代理分為三個階段:法律咨詢階段、協商處理階段和結果確認階段,最終以債權人給出處理方案,甲方確認后生效。但中介費用的支付需要協議當天就付清,每逾期一天將繳納30%的高額滯納金。
李藝(化名)是某股份行甘肅信用卡中心的律師,有2年催收業務經驗。他認為,這類“反催收”機構賺的都是“智商稅”,“客戶其實完全可以直接和銀行工作人員溝通協商,銀行的主要目的是收回資金,一般通過協商可以給到一定的延期或減息?!?/p>
不過,他也指出,除了借信息差“割韭菜”外,對消費者而言,最重要的風險仍在于法律層面。據他觀察,從去年開始,不少平臺通過幫客戶制作“重病”、“殘疾“等相關虛假材料,以此與銀行溝通免息分期。
記者以貸款逾期為由與某“反催收”APP溝通時,工作人員指出,目前確有幾家消費類貸款機構在溝通延期時,需要提供重疾證明。如果客戶債務涉及這些機構,材料并不需要客戶自己操作,他們可以通過內部“門路”進行處理。另一家APP工作人員的表述則更加直接,稱將會通過技術手段制作相關證明,銀行或貸款機構審核通過率達到100%。
而事實上,這背后潛藏的法律風險不容忽視?!缎谭ā返诙侔耸畻l規定,提供虛假證明材料涉嫌偽造國家機關印章罪。且根據《民法典》第一百六十二條、第一百六十七條,代理人在代理權限內實施的法律行為對被代理人發生效力、代理人知道代理事項違法或被代理人知道代理行為違法未作反對表示的,應當承擔連帶責任。這也意味著,反催收代理機構進行相關虛假證明材料制作,消費者也需要承擔連帶責任。
有行業人士指出,客戶透露的大量個人信息也是風險點之一。在催收過程中需要提供大量個人信息,甚至包括銀行卡賬號、查詢密碼等,并需要階段性寄送電話卡或設置手機呼叫轉移。有機構會在結束“反催收服務”后將相關信息在市場上出售,獲取二次收益。
嚴厲監管
中關村互聯網金融研究院首席研究員、復旦大學金融研究院兼職研究員董希淼指出,總體而言,“反催收聯盟”等惡意逃廢債行為呈現運作模式“產業化”、宣傳方式“網絡化”、蔓延態勢“擴散化”等特征。
除造成消費者利益損失外,潛藏的社會風險也不容忽視。董希淼認為,“反催收聯盟”等各類惡意逃廢債行為泛濫,已經產生了多個方面的負面影響。首先,破壞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其次,侵害相關機構合法權益。此類惡意逃廢債行為,以少償還、不償還應償還的個人借貸為目的,導致金融機構和借貸平臺不良貸款率上升,加大相關機構經營風險,影響其服務實體經濟的意愿和能力。第三,影響正常的社會秩序。此類組織濫用投訴舉報、信息公開、監管投訴等權利,大量反復的惡意投訴和虛假投訴擠占有限的行政資源和司法資源,干擾金融機構和相關部門的工作秩序。
風險積聚下,監管正不斷從嚴。2022年8月底,銀保監會發布了《中國銀保監會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強消費金融公司和汽車金融公司投訴問題整治的通知》,要求嚴厲打擊非法代理黑產、落實屬地監管責任。嚴肅查處以“征信修復、洗白、鏟單、征信異議投訴咨詢、代理”為名行騙,嚴重擾亂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大局的不法分子。
2022年9月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反電信網絡詐騙法》第二十五條規定,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為他人實施電信網絡詐騙活動提供信息發布或者搜索、廣告推廣、引流推廣等網絡推廣服務。
某互聯網廣告資深推廣人士表示,目前不少反催收機構將推廣主戰場轉移到APP應用商城也與監端的變化有關。在反詐法正式實施后,各大頭部互聯網公司開始陸續清理違規的“反催收”平臺內容,并加強審核,限制相關內容進行商業化推廣。不少中介機構被迫放棄原本的廣告推廣模式,轉戰監管更難以穿透的應用軟件領域。
該人士指出,近期以來,隨著消費預期向好,消費貸盛行,確有不少平臺卷土重來。相比前兩年,這類機構推廣路徑更加隱蔽。“究其根本,還是要加大對消費者的教育。才能從根本上避免這類金融黑產繼續在互聯網上盛行。”
責任編輯:李琳琳
VIP課程推薦
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