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醫藥是容易出牛股的賽道,同時也誕生了不少優秀的基金經理,這其中也包括了多位“女神”的身影,比如這幾年備受關注的葛蘭、趙蓓等。
除了她們,一些深耕醫藥賽道的新生代基金經理也在崛起,她們可能管理公募時間并不長,但實際上的從業年限、投資年限并不低,接下來,讓我們來一起了解下醫藥賽道上的“她力量”。
葛蘭:“醫藥女神”的高光與煎熬
說到醫藥賽道的女性基金經理,葛蘭是很難回避的一位“選手”。截至2021年底,葛蘭管理的基金規模超過1100億元,其中兩只醫藥主題基金的管理規模超過900億元。
葛蘭的成名作是中歐醫療健康混合,記者仍記得當時發行時,一再延期募集,最終才以剛過2億元的規模成立。不過在成立后的首個完整年度,葛蘭便交出了一份不錯的成績單。
但真正被投資者開始熟知的還得從2019年底開始,這只基金的規模開始突破50億元,特別是隨著2019年、2020年,這只基金的年內漲幅分別達到75.23%和98.85%,涌進葛蘭這只基金的投資者日益增多,到了2020年底,基金規模已經超過了230億元,葛蘭也收獲了“醫藥女神”的稱號。
但隨著規模的不斷增加,同時醫藥行業的持續調整,葛蘭管理的醫藥基金近一年出現了較大的波動,wind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3月2日,中歐醫療健康混合A近1年的收益為-19.4%,不少近一年新買入的投資者,開始質疑并表達自己的不滿,甚至還因此多次上了熱搜。
其實這樣的場景似曾相識,在2018年時,中歐醫療健康混合A的年度收益也為-16.01%,同樣是非常煎熬的一年。只是當年規模沒有那么大,投資者的關注度也沒那么高。葛蘭曾回憶起2018年時表示:“那時夜不能寐,常常反復推敲,反復思考。半夜四點,還在思考如何調整研究框架和持倉結構。”
據悉,葛蘭的研究方法論,主要是搭建一個四維的空間,除了公司基本面、行業景氣度、競爭格局以外,還有一個歷史的維度,而且葛蘭把歷史維度視作四個維度之首。“如果一個公司的發展歷程足夠長,就一定會經歷順境和逆境,順境時如何擴大戰果而不驕,逆境中如何沉著應對而不躁,長處和短處各在何處?這對于判斷公司未來發展至關重要。”葛蘭曾說道。
而從其持倉來看,葛蘭對于看好的品種非常敢于重倉,前十大重倉股中經常有占比超8%的品種,而中歐基金的另一位明星基金經理周蔚文,曾評價葛蘭果斷、負責任的性格非常適合做基金經理。但站在當下,投資者可能看得見的還是最直觀的凈值表現,對于葛蘭而言,這是新一輪的考驗。
趙蓓:經歷一輪牛熊轉換的“醫藥女神”
在醫藥賽道,除了葛蘭,工銀瑞信的趙蓓也是經常被投資者提及的一位“醫藥女神”,她是較少擁有藥學和金融學雙專業背景的基金經理。
趙蓓是在2010年加入到工銀瑞信基金,現任研究部副總經理、投資總監。從管理的產品來看,趙蓓管理的第一只基金是工銀醫療保健股票,這只從2014年底開始管理的醫藥主題基金,2015年首個完整年度就收獲了59.3%的回報,截至2022年2月底,任職的回報已經超過了200%。
不過如果從各個年份的表現來看,這只醫藥主題基金同樣也是存在大幅波動的情況,比如2015年、2019年和2020年都有接近甚至超過60%的年收益,但在2016年和2018年,年度跌幅也都超過了20%。
相比于這只基金的良好開局,趙蓓真正的第一次考驗是在2015年4月28日發行成立了工銀養老產業股票,這只于市場高點發行的基金,凈值曾一度跌到不足0.6元,直到2019年才又重新回到1元上方。
此后,依托于醫藥行業的良好勢頭,該基金凈值還一度突破了2.4元。一方面可以看出,趙蓓有著比較強的“填坑”實力,彌補了當年成立后凈值大幅下跌的窟窿,但另一方面也可以明顯看出,主要的收益來源就是醫藥行業。
趙蓓曾表示:“我的投資邏輯非常樸實,就是尋找符合產業發展趨勢的優質成長公司,持有它,分享它的成長性。我有兩個標準:首先,個股成長性方面,我要求在3到5年區間內保持30%的復合增長,如果能達到連續的30%增長,往往都是比較優質的公司,大概率它在全市場來看是有超額收益的。其次,我在選股時對是否符合產業發展趨勢是看得非常重的。我選股并不是完全自下而上去選有成長性的個股,我自己定義為是自上而下的思路,其實就是在做產業的比較,先是尋找出符合未來產業發展趨勢的產業,再在產業里面選擇優質的公司。”
值得一提的是,不管是葛蘭還是趙蓓,其實這幾年也開始在不斷拓寬自己的能力圈,葛蘭管的其它產品也對新能源、科技等行業有涉獵,而趙蓓也開始從醫藥向消費等方向拓寬,但不管能力圈如何變化,醫藥還是她們身上最為顯著的標簽。
樓慧源、王崢嬌、夢圓:新生代代表
在管理醫藥主題基金的女性基金經理中,如果說葛蘭、趙蓓是中生代的代表,那么樓慧源、王崢嬌、夢圓可以說是新生代中,幾位比較有代表性的基金經理。
交銀施羅德的樓慧源是生物和金融雙專業背景的基金經理,2015年加入交銀施羅德基金,2018年9月開始管理產品,截至2021年底,管理規模超過60億元。其管理的第一只基金——交銀醫藥創新股票,同樣也是在2019年和2020年取得了不錯的業績,并開始被投資者所熟悉。
樓慧源認為,“其實投資醫藥股絕大部分的回報是來自于投資它的成長性,但只做自下而上的個股選擇是不夠的,首先需要從中觀的產業邏輯出發,理解產業演變的核心驅動因素,選出高景氣度的細分行業,然后再從中選擇優秀的公司,我們選擇的個股符合三個標準,一是所在行業具備可觀的成長空間,二是競爭格局較為穩定,公司又具備較高的壁壘,三是公司的企業價值觀,能夠專注于主業,去不斷提升競爭力的公司。”
南方基金的王崢嬌,和樓慧源的管理規模差不多,截至2021年底都是超過60億元,而且這兩位基金經理管理基金的時間都是在3年多。不同的是,王崢嬌的證券從業經驗要更長,擁有11年A股醫藥行業研究背景,此前曾在深圳泰石投資、深圳瀚信資產、上海尚雅投資、招商基金等公司任職。
王崢嬌是在2015年加入到南方基金,負責醫藥行業研究;2018年7月開始任職南方醫藥保健靈活配置混合的基金經理,該基金同樣也是在2019年和2020年取得了比較不錯的業績。
投資醫藥的基金經理,大多數看的都是其成長性,王崢嬌也是如此。她曾表示:“投資框架就是基于對產業發展趨勢的研究判斷,重點配置競爭格局清晰穩定、需求景氣度比較高的個股。”此外,從倉位來看,她很少擇時,不會在倉位上做明顯調整。
而農銀匯理的夢圓,可以說是一出道就吸引了市場的目光,2021年2月,夢圓開始接手管理農銀匯理創新醫療混合和農銀醫療保健股票,隨后因10個交易日跌超20%而引發熱議,隨后一個半月大漲25%,又再次因逆襲“出圈”。不過從近一年來,醫藥行業的持續調整有目共睹,她管理的這兩只基金近一年的跌幅也依然超過了20%。
夢圓曾表示:“如果把A股所有行業放在一起做比較,就會發現醫藥行業就是‘魚‘最多的那個海域之一。”而她是否能夠抓到更多的魚,還有待更長時間維度的考證。
責任編輯:彭佳兵
投顧排行榜
收起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