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意見領袖專欄作家 薛洪言
不出所料,周末發布的政府工作報告再次重申“穩增長”,明確了全年5.5%的GDP增長目標,并在寬貨幣、寬信用、穩定地產預期等方面提出了切實要求,回應了市場關切,穩定了市場信心。
經過政府工作報告對穩增長政策的二次確認,投資者期盼的春季行情有望到來,3月的A股市場值得期待。
原因探析:開年以來A股為什么跌?
早在2021年12月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之后,穩增長基調便已確定下來,穩增長板塊也迎來了一波行情。但開年前兩個月,市場基本處于數據真空期,穩增長政策缺乏數據驗證,再加上地產銷售低迷、美聯儲加息預期、俄烏沖突等因素影響,故而開年以來的穩增長行情更多地是政策觸底后的估值修復,非但市場期待的大反轉并未出現,受前期漲幅較大的成長板塊調整影響,開年以來A股整體仍是下跌趨勢,市場期待的春季躁動行情遲遲沒有到來。
核心原因在于不確定性因素增多,市場非但未能達成一致樂觀預期,反而受悲觀情緒主導,下行趨勢不改,并通過資金面的正反饋循環惡化了A股市場微觀流動性,調整幅度大大超出預期。
1、房地產銷售未見復蘇,基本面缺乏強支撐
開年以來,多地出臺了房地產松綁政策,在限購、限貸、土地供應、價格管制等方面均有涉及,一定程度上提振了市場信心,但從各地反饋數據來看,當前房地產行業仍未走出頹勢,表現為居民購房需求偏弱,房企拿地積極性不高,土地成交面積、溢價率均處在近5年來同期最低水平等。
作為舊經濟中的支柱型產業,房地產上游對應著地方土地財政收入及建筑建材產業鏈,下游對應著家裝家電消費需求,在穩增長的政策組合拳中不可或缺。所以,盡管各地的基建大項目已陸續出臺,但某種意義上,市場仍在等待房地產數據的復蘇來確認穩增長政策的效果,而恰恰前2個月的地產數據未見復蘇,影響了市場對穩增長效果的一致性預期。
在此背景下,起碼就2022年前兩個月來看,穩增長這條線未能主導A股市場。
2、成長板塊調整加劇悲觀情緒,市場微觀流動性惡化
進入2022年,去年賺錢效應較好的熱門賽道迎來機構換倉壓力,導致賽道板塊在短期內出現快速下跌,繼而導致重倉賽道股的基金凈值回撤,基民止盈賣出,反過來加速了板塊調整速度。此時,由于市場缺乏一致預期,新資金托底效應有限,賽道板塊的調整很快加劇市場悲觀情緒,繼而放大了美聯儲加息、房地產銷售低迷、俄烏沖突等因素的負面影響,形成了正反饋循環。
結果就是下跌驅動下跌,疊加私募基金控制回撤和量化基金殺跌賣出等因素影響,市場微觀流動性不斷惡化,基金新發份額顯著低于去年同期水平,募集速度放緩,市場進入磨底階段,市場情緒低迷。
估值消化和預期改變
當前,事情正在發生變化。
1、估值不斷消化,市場整體更具吸引力
市場從來都是要辯證看待的,調整固然讓人沮喪,但調整到一定程度就為否極泰來奠定基礎。從歷史上看,跌過頭之后的上漲從來都是最讓人踏實的。截至2022年3月4日,wind滬深300動態市盈率已調整至13.04倍,取倒數為7.67%,顯著高于十年期國債收益率水平,已具備長期配置吸引力。
從估值分位來看,以總市值為權重,自2014年末至2022年3月4日,萬得全A當前市盈率分位為34%,即估值水平比2014年末以來66%的時候要低。分行業來看,除食品飲料(66%)、公用事業(58%)、汽車(54%)、電力設備(50%)四個行業外,其他所有行業市盈率分位均在50%以內,其中不乏電子、計算機、國防軍工、通信等高景氣板塊。
應該講,從中長期持有的視角看,當前的A股市場已經具有較高的吸引力。
2、兩會重申穩增長,市場信心修復
基建和地產是穩增長的兩大抓手,開年以來,地方政府紛紛響應政策號召將基建項目前移,陸續公布了一系列重大項目,當前市場之所以對穩增長有疑慮,不是基建這條線的問題,主要在于地產數據不給力,無論是新房銷售,還是土地拍賣、新房開工,都還看不到讓市場振奮的數據。
就房地產市場而言,受經濟增速下行、人口結構老齡化和城鎮化放緩等因素制約,中長期走勢下行無疑;但就短期趨勢來講,既便刨掉投資購房(在房產稅的震懾下,投資購房已被壓制),僅剛需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依舊足以對主要城市房價形成支撐。所以,就短期來看,只要針對剛需和改善性需求的限貸、限購政策逐步放松,并進一步明確房產稅細則以合理引導市場預期,房地產市場扭轉頹勢不成問題。
這段時期,地方層面不斷出臺房地產放松政策,但由于缺乏中央層面的明確表態支持,所以市場仍處于觀望之中,預期尚未得到扭轉。此次政府工作報告再次重申“支持商品房市場更好滿足購房者的合理住房需求,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因城施策促進房地產產業良性循環和健康發展”,預計兩會之后房地產寬松政策仍會密集出臺,以扭轉仍處于下滑趨勢的房地產市場,并扭轉市場預期。
前景展望:對市場不妨樂觀一些
在政策的強力支持下,是否3月份的A股就一定會上漲呢?顯然不是,只能說在穩增長預期下,3月的市場環境值得期待。但考慮到3月份還有美聯儲加息落地以及俄烏沖突演變等不確定因素,故而市場走勢仍具有不確定性。
其實從投資的角度來說,3月份的股市究竟是漲還是跌,也并不重要。對投資者來說,最重要的不外乎兩點,一是始終牢記投資有風險,要敬畏市場;二是學會以盈利為目的聰明地承擔風險。
也就是說,如果投資者厭惡波動、厭惡風險,那么壓根就不要關心穩增長對股市的影響,最好的策略就是退出股票市場,不要買股票、也不要買基金,專注投資低風險的貨幣基金和銀行理財就挺好。如果投資者愿意承擔投資風險,那么最重要的就是要學會聰明地承擔風險。
所謂聰明地承擔風險,是指追求風險與收益的不對稱性,即承擔的風險應小于賺取的收益,學會以低風險賺取中等收益,或者以中等風險賺取高收益。換句話說,當市場估值處于低位時,給定一段時間,賺錢的概率大于虧錢的概率,此時就屬于聰明地承擔風險;當市場估值處于高位時,給定一段時間,虧錢的概率大于賺錢的概率,就屬于過度承擔風險,是不明智的。
如上所述,當前萬得全A的市盈率分位僅為34%,處于較低位置。即便不考慮2022年經濟走勢和政策環境,給定一段時間,投資者賺錢的概率依舊大于虧錢概率,此時買入并持有就是正確的投資選擇。更何況從基本面和政策環境看,當前還存在邊際向好的支撐因素,強化了投資者所擁有的“不對稱性”,在這種情況下,更應該對投資保持樂觀。
(本文作者介紹:蘇寧金融研究院副院長,碩士生導師。)
責任編輯:張文
新浪財經意見領袖專欄文章均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新浪財經的立場和觀點。
歡迎關注官方微信“意見領袖”,閱讀更多精彩文章。點擊微信界面右上角的+號,選擇“添加朋友”,輸入意見領袖的微信號“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掃描下方二維碼添加關注。意見領袖將為您提供財經專業領域的專業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