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學經管書苑
《坦蕩人生無悔路(修訂版)》
曹鳳岐 著
北京大學出版社
2021年10月出版
本書不僅是作者坦蕩人生的記錄,更是中國改革開放的思想史,是資本市場的發展史,是東北基層的生活史,是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的創建史。
// 作者簡介
曹鳳岐,1945年7月12日生于吉林省松原市。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榮休教授、博士生導師,北京大學金融與證券研究中心名譽主任,教育部社會科學委員會委員,中國金融學會常務理事,中國現代金融學會常務理事,北京市金融學會副會長。曾任北京大學經濟學院經濟管理系副系主任、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副院長、全國MBA教育指導委員會委員、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從1992年起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是最早提出在中國進行產權制度改革、推行股份制、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學者之一,參與了《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投資基金法》的起草工作。曾主持國家和教育部等多項重點科研項目,出版專著、教材二十余部,發表學術論文二百余篇。多次獲省部級以上科研獎。曾被聘為北京大學“葉氏魯迅社會科學講座教授”。2007年被評為“十大中華經濟英才”,2019年獲“首屆北京大學離退休教職工學術貢獻獎特等獎”,2021年獲鴻儒基金會“2020—2021年度中國金融學科終身成就獎”。
// 內容簡介
本書為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曹鳳岐教授的回憶錄,記錄了作者的人生經歷和生活感悟。
作者生在舊社會,長在紅旗下,發展和奮斗在改革開放中,因此,讀者不僅能夠從書中管窺中國社會變遷的歷史,而且能夠學到為人處世的道理。
書中故事生動曲折,情節跌宕起伏,語言樸實無華,圖文并茂,可讀性強。
修訂版的主要變動之處包括:增加了一章,即第十一章“春風化雨”;對部分章節和內容進行了增刪,比如刪除了“關于家族的傳說”一節,刪除了有關北大“文革”時期的部分內容,增加了一部分新的內容和故事,進一步增強了本書的可讀性;增加了不少歷史資料和照片,由此使本書的歷史感更強。
// 推薦語
《坦蕩人生無悔路》一書,是曹鳳岐教授七十余年生活、學習、研究、奮斗經歷的系統總結。本書不僅是作者坦蕩人生的記錄,更是中國改革開放的思想史,是資本市場的發展史,是東北基層的生活史,是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的創建史。
作者以一位經濟學家的視角,以他數十年的思考,研究和解讀了七十余年來中國的歷史。
這是一本獨特的書籍。無論是現在還是將來,本書都將為愿意思考的所有讀者,提供一道回味無窮的精神大餐!
——賈春新
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金融學系教授
北京大學金融與證券研究中心主任
// 修訂版前言
紅燭滴淚化春雨
《坦蕩人生無悔路》一書于2018年出版,如今已經三年時間了。這本書受到廣大讀者的熱烈歡迎和好評。尤其是我的學生們很喜歡這本書,寫了多篇讀后感,部分讀后感已結集成冊——《春風化雨 桃李芬芳——〈坦蕩人生無悔路〉讀后感集》(非公開出版)。《坦蕩人生無悔路》一書出版后很快售完,并進行了加印,現在也已基本售完。為了滿足廣大讀者的需要,我決定對這本書進行修訂后重新出版。
這一版主要在以下方面進行了修訂:
第一,增加了一章,即第十一章“春風化雨”,主要談在教書育人過程中如何建立新型的師生關系。在這一章中摘錄了《春風化雨 桃李芬芳——〈坦蕩人生無悔路〉讀后感集》的部分內容。
第二,對部分章節和內容進行了增刪。比如刪除了“關于家族的傳說”一節,刪除了有關北大“文革”時期的部分內容,增加了一部分新的內容和故事,進一步增強了本書的可讀性。
第三,增加了不少歷史資料和照片,由此使本書的歷史感更強。
《坦蕩人生無悔路》已經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為什么還要修訂再版呢?
因為我是在“口述歷史”。書中不僅講述了我成長、發展和奮斗的歷史,更重要的是以我的親身經歷從側面講述了中華人民共和國七十多年的發展史,尤其是四十多年來的改革開放史,講述了北大、光華管理學院的發展史。一些年輕同志對這些歷史是不太熟悉的,后來者對此可能更為生疏。俗話說,忘記歷史就意味著背叛。七十多年來,中國發展到今天不容易,我們經歷過不少災難和曲折,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才取得了今天的成就。
首先,北大已經走過了一百二十多年,從我在北大學習開始到現在是56年(1965—2021),半個多世紀的時間里我都是在北大生活和工作的,我了解了北大的輝煌歷史,親眼看到北大的發展和強盛,親身參與了北大的改革,參與了教書育人工作,參與了光華管理學院的建設。北大使我受到了很多的教育和熏陶,我在這本書里談了一種精神——北大精神。北大精神最重要的就是創新。我在北大學到的是要不斷前進、創新的精神。我認為這種精神需要傳承下去。
其次,我是改革開放的直接參與者和受益者,可以說是改革開放帶來的機會,才有了現在的我。改革開放已經四十多年,需要總結一下我們走過的路。現在不少人很悲觀,對國家悲觀、對政府悲觀、對市場悲觀,我覺得大可不必。回過頭去看,1978年我們什么樣?現在我們什么樣?四十多年的巨變不是歷歷在目嗎?國家那么大的進步看不到,卻整天在網上發牢騷,這種思想很不對頭。另外,改革不是一帆風順的,而是一場革命,首先是一場思想的革命。沒有思想的革命,沒有鄧小平同志提出的改革的一些理論、方針、政策,能有我們的今天嗎?然而,現在很多人對小平同志提出的“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大加否定,認為這些富起來的人就是為富不仁,造成兩極分化。我要為小平同志發聲,小平同志講的是“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可還有第二句——“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小平同志講得很全面,是我們沒有執行好。所以現在我們如何對待改革、如何看待改革的成績是非常重要的,這也是我寫作本書的原因。我也是在改革開放中成長起來的,不能否定改革開放。
最后,我是一名教師,教師的職責不僅是“傳道、授業、解惑”,更重要的是教書育人。重點是育人。我把我從事教書育人工作的經驗、體會記錄下來,希望通過這本書對年輕人或者后人有所啟發。現在不少年輕人的思想比較混亂,分不清是非,缺乏定力。我對網絡上肆意傳播一些沒有事實依據的負面新聞這一現象進行了抨擊,認為這樣混亂的環境可能會使人們的思想也變得混亂起來。以這樣混亂的思想為指導怎么能把中國搞好呢?我多次強調:“年輕人是我們的希望,中國的未來在年輕人。”而現在不少家長教育孩子的理念還需要進步,僅僅用找到好工作來教育和激勵孩子們努力學習,這個目標是不是低了點?這讓孩子們以后怎么愛國,怎么愛人民、愛勞動,怎么能有以天下為己任的思想呢?書中的第十一章“春風化雨”和第十二章“不忘初心”,就是講如何教育青年的,不僅要教青年知識,還要教他們如何做人。中國的教育需要在教育學生怎么做人上下功夫。只有會做人、做好人,中國的未來才有希望。中國現在經濟發達了,但是思想還需要進步,教育還存在很多問題,必須把思想教育放在首位。
本書講的是一種精神:向上的精神;一種理念:創新的理念;一種思想:愈挫愈勇、永不言敗的思想。傳播正能量是我寫作本書最根本的動機。讓大家看看比我們年長的一代,以及我們這一代人是怎么走過來的,在堅持些什么。年輕的一代應思考如何繼承老一代人的光榮傳統,為國家、為人民做出更多、更大的貢獻。
在本書的最后,我寫道:“我是一根蠟燭,在我能夠燃燒時,我盡量撥亮燭芯,讓它發出更多的光和熱;當蠟燭的光開始暗淡時,我用它點燃更大的火把,點燃一盞長明燈,讓它繼續發光發熱!”
總之,本書是為年輕人和后人寫的。他們需要了解1949年以后中國發展和改革開放的歷史。
2020年1月,我寫了一首詩,就把它作為這篇前言的結尾吧:
七十五歲感懷
(2020年1月1日)
七十五歲度滄桑,青絲已疏兩鬢霜。
紅燭滴淚化春雨,綠樹成林出棟梁。
涸鮒有心吞大海,游絲無力織網綱。
身體漸衰熱血在,精神不老仍剛強。
曹鳳岐
2021年10月
責任編輯:陳悠然
VIP課程推薦
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