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資本市場“十四五”改革發展重點明晰
□本報記者 昝秀麗
10月31日召開的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專題會議強調,增強資本市場樞紐功能。10月30日,中國證監會分別召開黨委會和黨委理論中心組擴大學習會指出,抓緊謀劃和推動“十四五”時期資本市場重點工作。
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采訪的專家表示,資本市場“十四五”時期改革發展重點浮出水面,包括全面實行股票發行注冊制、建立常態化退市機制、對各類違法違規行為“零容忍”等。
科學合理保持新股發行常態化
證監會指出,以注冊制和退市制度改革為抓手,帶動發行承銷、交易、持續監管、投資者保護等各環節關鍵制度創新,全面加強資本市場基礎制度建設。專家認為,“十四五”期間,注冊制將全面實行,將大力提升資本市場服務科技創新能力。
中國銀河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劉鋒建議,利用市場分層機制,使得盡可能多的企業特別是初創中小企業能夠切實從資本市場獲得有效的融資服務,紓解融資難、融資貴等問題。同時,保證市場擁有充足的可供交易的標的。
業內人士預期,注冊制下,新股將保持常態化發行節奏。中國證券報記者從接近監管層人士處獲悉,下一步證監會將把尊重注冊制基本內涵、借鑒國際最佳實踐和體現中國特色和發展階段有機結合起來,充分考慮我國的市場情況、投融資平衡狀況、投資者結構,科學合理保持新股發行常態化,服務實體經濟。注冊制下,資本市場服務創業創新企業的能力和效率將大幅提升,對新經濟的包容度也將進一步提高。
穩妥推進退市制度改革
國務院近日印發《關于進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質量的意見》,要求健全上市公司退出機制。專家認為,這意味著退市制度改革將步入明確責任、凝聚合力的新階段。
中山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湛認為,退市制度補短板,首先要加快注冊制的全面落實,加大上市公司的常態化供應,降低殼價值。當“公司上市”不再是稀缺品時,相關利益方對上市公司退市就不會有抵抗情緒,主動退市的情況才有可能增加。其次,可以考慮新增經營類、合規類等退市指標。主要是針對主營業務空心化、出現重大違規行為的公司,強化優勝劣汰,提升上市公司質量。再次,完善退市后的相關配套制度和措施,使投資人在上市公司退市后能夠合法保障自身權益。最后,加快上市公司退出的多元化渠道建設。鼓勵上市公司通過并購重組、破產清算等方式退出。
值得關注的是,監管部門以貫徹落實新證券法為契機,正加快完善先行賠付制度,推動建立了證券集體訴訟制度,持續加強投資者保護,確保在“退得下”的同時實現“退得穩”。
證監會有關負責人透露,下一步將總結、吸收科創板、創業板退市改革試點經驗,推進全市場整體退市改革。在充分發揮市場作用、強化法制保障、堅持底線思維的基礎上,充分調動各方資源,發揮并購重組、破產重整等多種工具作用,拓寬多元化退出渠道,并進一步完善退市標準、簡化程序、加強監管,嚴厲打擊惡意規避退市行為,提高市場化退市比例,出清空殼公司,并堅決清除重大造假公司等害群之馬,提高上市公司質量。
將“零容忍”落到實處
完善資本市場法律制度體系,切實落實對各類違法違規行為“零容忍”要求也將是未來資本市場改革發展的重點。
“落實‘零容忍’的要求,建立健全有利于從嚴打擊證券違法活動的執法司法體制機制,加強證券執法司法專門化建設,構建行政執法、民事追償和刑事懲戒相聯合的、立體化的證券違法追責體系,大幅提高資本市場違法違規的成本。”證監會首席律師焦津洪指出了下一階段深化資本市場法治建設的重點任務。
資本市場法律制度體系建設方面,包括進一步梳理完善與注冊制改革相關的各項制度規則,為未來全面實施注冊制做好充分的法律準備;推動修訂公司法、企業破產法;推動制定期貨法,完善衍生品交易制度,研究制定新三板市場監督管理條例;繼續推動刑法修改等即將提上日程。
從投資者民事賠償渠道來看,證監會正有序推進證券集體訴訟制度實施各項工作,指導投資者保護機構做好各項實施準備,確保集體訴訟工作依法及時啟動和平穩落地。欺詐發行責令回購實施辦法已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將為投資者提供更加簡便、快捷的救濟渠道。
此外,提升跨部門監管協調能力也是落實“零容忍”要求的關鍵之一。成立“打擊資本市場違法活動協調工作小組”,建立跨部委協調機制,將顯著提升資本市場執法司法效率,增強監管威懾力。
責任編輯:王涵
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