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攝圖網
頭頂“車聯網”和“智能駕駛”光環的索菱股份(002766)(002766,SZ)成為了第三波回購浪潮里的食言第一股。
索菱股份的身后,可能還有一串“食言者”名單。在這輪同比增長近10倍的回購潮中,某些上市公司的回購計劃因資金出現狀況而食言。諸如,未回購而終止回購、回購金額嚴重縮水、回購規模大幅下調等。
與此同時,也有試圖積極回購的踐行者。像伊利股份(600887)106億元、中國平安100億元、美的集團(000333)66億元、招商蛇口(001979)40億元,自回購新規于2019年1月11日落地之后,大額回購預案頻現。
事實上,2018年下半年,A股市場持續低迷,監管層也號召上市公司維護自家股票的穩定,鼓勵上市公司開展回購,回購浪潮延續今年。數據顯示,2019年1月1日至4月25日,滬深兩市上市公司回購股份總數約為175億股,回購總額約為1272億元。回購數量及金額均遠超于往年同期。
而那些不能實施的“美麗”回購計劃中,上市公司一方面囿于資金短缺,另一方面,其誠意亦讓市場困惑不解,因而可能被貼上“偽裝或食言者”的標簽。
食言者之未回購第一股
4月17日晚,索菱股份發布公告稱,因近期公司涉訴事項及較多應收賬款回款受阻,資金因此相對緊張,公司決定終止此前披露回購不超過2億元股份的預案。由此成為今年以來第一家自始至終未掏一分錢而終止回購股份的上市公司。
索菱股份頭頂“車聯網”和“智能駕駛”光環,是一汽馬自達、廣汽豐田、菲亞特、上海通用、華晨汽車、浙江吉利等汽車廠家和汽車經銷商的供應商。然而,上市不足4年的索菱股份就訴訟纏身、銀行賬戶遭凍結、凈利大幅下滑、現金流吃緊。
終止參與土地權競拍的一份公告顯示出索菱股份資金緊張的問題。其于2018年12月19日披露的公告顯示,“因未籌集到相關資金,同時考慮公司目前運營資金緊張的情況,公司決定終止參與本次土地使用權的競拍。”
索菱股份曾于2018年7月4日晚披露了上述回購預案。此回購計劃一經宣布,索菱股份便結束此前3個交易日連續跌停走勢。不過,因資金捉襟見肘,自終止回購公告披露日,索菱股份共計回購0股。公司股價也一直未有起色。
事實上,股票回購是上市公司利用自有資金購買自家股票的行為。其目的主要包括通過注銷回購股份實現“分紅”、用于員工持股計劃和股權激勵計劃、用于實現公司發行的可轉債的轉股需求、維護公司價值和股東權益所需等。
除了索菱股份的自始至終都未實施回購之外,利歐股份(002131)和全信股份(300447)等不少上市公司在回購實施期限過半時,仍遲遲未進行回購。根據回購預案,利歐股份的回購總金額為3億元至6億元,全信股份的回購總金額為6000萬元至1.2億元。
對于遲遲未回購的原因,利歐股份的回答是,自公司股東大會審議通過公司股份回購方案后,公司股票價格一直高于股份回購方案規定的回購價格。未來,若公司股票價格不超過1.70元/股,公司將結合公司股票二級市場表現,在實施期限內擇機回購股份。而全信股份表示,因定期報告、業績預告及業績快報等敏感期的原因而未回購股份。
雖然回購進展緩慢,但在回購預期的刺激下,上述二者的股價2019年以來均已實現上漲,截至4月25日,利歐股份漲幅為38.10%,全信股份漲幅為16.81%。
食言者之誠意不足
并非每個宣布實施回購的公司都以足額的資金實施回購,像東吳證券、天康生物(002100)、山鼎設計(300492)這種回購力度相差甚遠的上市公司并不罕見。
以東吳證券為例,作為2018年第二家開展回購計劃的上市券商,至2019年4月10日回購期滿,東吳證券實際回購公司股份為290萬股,使用資金總額僅為1922萬元,與當初的回購預案相差甚遠。
東吳證券于2018年11月8日披露的回購報告書顯示,公司擬以自有資金回購公司股份,回購資金總額不低于2億元不超過3億元,回購股份價格不超過6.8元/股。不過,年后以來,在券商股的強勢帶動之下,東吳證券股價節節攀升,股價長期處于回購最高限價之上。
對于實施回購力度不足的原因,東吳證券在4月12日披露的公告中表示,回購期間僅出現7個交易日滿足回購條件,能夠實施回購操作,且均集中在2018年12月份中下旬和2019年1月2日。公司在其中4個交易日實施了回購操作,總回購交易金額平均占當日滿足回購條件的市場成交金額的10%左右。但自2019年1月2日以后,公司股價繼續上漲,一直處于6.8元/股的回購最高限價之上,公司等待時機繼續回購交易,但直至回購期滿,均未能再實施回購。
(經濟觀察報 張斌)
責任編輯:張恒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