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曝光臺315特別活動】近年來,銀行卡被盜刷、買理財遇飛單的案例屢見不鮮,金融消費者維權舉步維艱,新浪金融曝光臺將履行媒體監督職責,幫助消費者解決金融糾紛。 【在線投訴】
據新華社電
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20日上午在人民大會堂舉行記者會,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應大會發言人張業遂的邀請會見中外記者,并回答記者提問。國務院副總理韓正、孫春蘭、胡春華、劉鶴參加。
如果中國的開放有新變化
那就是門會越開越大
彭博社記者:今年是中國改革開放40周年。在過去的40年中,中國取得了巨大的經濟發展成就,成功使數億人脫貧。在中國進入新時代以后,面臨的問題將更加復雜,請問中國特別是在吸引外資和促進外貿方面,奉行的改革開放模式會跟過去40年有什么不同?
李克強:中國40年來有目共睹的經濟社會發展成就和開放是密不可分的。開放推動了改革,促進了發展。可以說中國人民從開放中嘗到了甜頭。去年年初,習近平主席在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發表演講時明確表示,中國將繼續維護自由貿易,開放是中國的基本國策。如果說中國的開放有新變化的話,那就是門會越開越大。中國經濟已經深度融入世界經濟,關上門等于擋住了我們自己的路。
新的變化意味著進一步擴大開放,我們在開放方面還有較大的空間和潛力。比如貨物貿易,我們商品進口稅率水平在世界上處于中等水平,我們愿意以更開放的姿態進一步降低商品進口的總體稅率水平。對于服務貿易,我們現在是逆差,進一步開放服務業會付出一些代價,但可以促進提高我們產業的競爭力。下一步重點要放寬服務業的準入,比如在養老、醫療、教育、金融等領域,我們會加大放寬準入力度,在一些領域逐步放寬甚至取消股比限制。我們還會全面放開制造業,在這方面不允許強制轉讓技術,我們將保護知識產權。
我們的外商投資負面清單會進一步調整縮減。今年及今后幾年會逐步放寬準入。而且我們還要加快推進涉及外商投資的三個法律合并成一個基礎性法律,以實現給外商準入前國民待遇的承諾。
我們的努力方向是要使13億人的市場逐步成為中外企業、各類所有制企業都可以公平競爭的市場,給中國消費者以更多的選擇,促使中國產品和服務升級,促進經濟向高質量的方向發展。
當然,中國的開放是一個漸進的過程,看中國的開放,不僅要看細節、領域,更要看長遠、全景。當然,開放是雙向的、是相互的,就好像雙人劃船,光靠單人使力,這個船只能原地打轉。只有兩人同向用力才能向前進。
放寬市場準入
今年要在六方面下硬功夫
中國日報社記者:總理您好,今年兩會期間,有代表委員提出要像當年抓GDP一樣,抓“放管服”改革,同時也有人說,中國目前的制度性成本還是很高,辦事還是比較難。請問總理,“放管服”改革要放多少?放了以后該怎么管?是否有一個明確的目標?
李克強:這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上屆政府伊始,我們抓住轉變政府職能這個“牛鼻子”,推動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改革,就是要理順政府和市場的關系,激發市場的活力和社會創造力。可以說這方面已經取得了階段性成果,成為政府持續推進自身改革、解放和發展生產力的一個利器。
“天下大事必作于細”。在放寬市場準入方面,今年要在六個方面下硬功夫,也可以把它形象地說成是六個“一”,那就是企業開辦時間再減一半;項目審批時間再砍一半;政務服務一網辦通;企業和群眾辦事力爭只進一扇門;最多跑一次;凡是沒有法律法規依據的證明一律取消。現在我們開辦企業的時間經過幾年的努力,可以說已經降了不少,但是全國平均還要22天,而在一些發達國家,只需要不到一天的時間。我們項目施工許可的辦理時間就更長了,所以必須減繁。這六個“一”都是減,再加上減稅、減費,這些都是動政府“奶酪”的,是傷筋動骨的改革。
當然,要放得開,還必須管得住、管得好。我們要加強事中事后監管,就是要管住市場秩序,對那些假冒偽劣、坑蒙拐騙、欺行霸市,乃至搞不正當壟斷的,就要把它驅逐出市場,甚至嚴加懲罰,因為它妨礙公平、阻礙創新,也有悖社會道德。市場活力和人文精神是相輔相成的。當然,我們加強監管,也要注意防止擾民。
給所有合法產權所有者
都吃上長效的定心丸
中央電視臺記者:現在有一些民營企業家擔心財產得不到有效保護,心里沒有安全感,不敢投資,甚至有一些還在想方設法地向外轉移資產,在有些地方還出現了一些企業家投訴政府的不作為和亂作為的情況。您對此怎么看?針對這樣的問題打算怎么解決?
李克強:中國改革開放以來,我們一直堅持“兩個毫不動搖”,可以說包括國企、民企等各類所有制企業,為中國經濟取得歷史性成就都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作出了貢獻。現在民營企業稅收占半壁江山,對城鎮新增就業的貢獻率達90%。當然,一段時間以來,的確出現民企投資偏弱的現象,這和產權保護以及多方面的問題相關,我們高度重視。
保護產權就是保護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基石,就是保護生產力,我們一直把各類合法產權的保護是放在心上的,而且逢難必解。記得去年在記者會上,有人擔心住宅土地使用權到期后會不會有問題,我們明確表示可以延期、不影響交易,而且這方面要抓緊修法。對農民土地承包第二輪到期,我們也明確提出繼續延長30年。我們還在多方面采取措施,維護合法產權,運用法律加強保護,這也是弘揚法治精神。
保護產權必須要尊重合同,弘揚契約精神,不能把合同當做廢紙。的確,有些地方的某些行為不好,新官不理舊賬,換了一個官員,過去的合同就不算了。政貴有恒,不能把合同當廢紙。對此我們是堅決制止的,而且要予以處罰。去年我們有關部門抓住幾個典型案件,把涉產權的錯案糾正過來,這也表明了我們的決心,就是要持續向社會發出信號:讓恒產者有恒心,讓投資者有信心,讓各類產權的所有者安心,給所有合法產權所有者都吃上長效的定心丸。
我們要將心比心
把就業放在心上,扛在肩上
人民日報社記者:我們觀察到您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要讓更加公平、充分的就業始終成為高質量發展的亮點,但是在現實生活中,比如大學生就業還有轉崗職工再就業、復轉軍人再就業等仍然困難不少,這也意味著未來5年中國的就業市場將面臨著諸多挑戰。請問您準備如何解決這些困難?
李克強:過去5年,中國經濟運行保持在合理區間,其中一個很大的亮點就是實現了6600多萬城鎮新增就業,保持了比較充分的就業。就業對于一個家庭來說是天大的事。沒有一個人就業,一個家庭就毫無生氣。如果大學生畢業就失業,就沒有希望。所以我們要將心比心,各級政府及其工作人員,都要把就業放在心上,扛在肩上。今年政府工作報告首次把城鎮調查失業率列入預期目標,就是為了更加充分地反映城鄉就業狀況,也可以說這是自加壓力。
這里我想報個大賬,我們今年城鎮實際新增勞動力人口是1500萬到1600萬,我們定的目標是至少要保證1100萬人就業,但方向是1300萬人以上。與此同時,我們還有2.8億的農民工,促進農民工就業也是新型城鎮化的重要內容,進城務工農民都是通過打工來增加他的收入,今年至少還要新增三、四百萬農村轉移勞動力,對此,我們要責無旁貸地為農民工創造穩定的就業機會。
今年的高校畢業生達820萬,是歷史新高,還有近500萬中專畢業生,加上近百萬復轉軍人和去產能轉崗職工,必須努力保障他們的就業,絕不允許有零就業家庭出現。這就需要我們進一步拓展就業崗位,特別是培育新動能。大家想想看,13億多人口,8億多勞動力,如果能夠實現比較充分的就業,創造的財富是不可估量的,也會給世界市場帶來驚喜。
投資者不要聽信竹籃子
也可以打水的神話
中國新聞社記者:我們注意到前陣子中國有關部門對一些保險類、金融類企業采取了強制性措施。請問下一步這樣的做法是否會繼續?以及這是否表明了中國新一輪風險點正在繼續,中國是否有可能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
李克強:我要負責任地說,中國有能力防范、也不會出現系統性金融風險。因為中國經濟的基本面是好的,金融運行也是穩健的。當然了,中國經濟總量已達80多萬億元,銀行資產有250多萬億元,你說沒有點風險,那是不可能的。我們銀行的資本充足率和撥備覆蓋率是比較高的,高于國際標準。我在這里還想說,目前我們商業銀行法定存款準備金率在15%左右,這也相當于存了20多萬億的準備金,或者叫做風險準備金。
今年我們還主動調低了赤字率,這是因為去年中國經濟穩中向好,財政超收超出了預期。僅中央財政就超收了2500多億元,我們沒有用,放到今年。而且今年前兩個月財政收入又達到兩位數增長,我們對實現今年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目標和未來發展的預期是充滿信心的,所以我們還會努力按這個方向持續降低赤字率。當然,調低赤字率并不意味著要改變積極財政政策的取向。我們今年的財政支出超過去年財政支出,增加的量是不小的。我們降低赤字率既是有信心的表現,也是為應對如果國際不確定因素增多、國內一些新的風險點出現而備足工具。
當然,金融領域也有一些違法違規行為或者規避監管的行為在興風作浪。最近我們監管部門主動出手、果斷處理,就是要讓這些點狀的風險不擴散,該戳的“膿包”還是要戳,否則也有道德風險。在處理的過程中,我們也注意保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積累了經驗。未來有類似的問題出現,我們還會堅決地處置。
這次機構改革把銀監會和保監會合并,也是要防止規避監管的行為發生。當然,還有一個老問題就是非法集資,政府會保持打擊的力度。這里我也想說一句話,投資者千萬不要聽信那些非法集資者編造的“竹籃子也可以打水”的神話。
對“互聯網+”
采取包容審慎監管方式
新華社記者:最近幾年“互聯網+”和共享經濟發展的勢頭非常迅猛,但是也出現了一些問題,未來的發展可能還有一些障礙。請問總理,您對此怎么看?未來政府對推動“互聯網+”有什么新的舉措?
李克強:這幾年我們推動政府職能轉變,激發市場活力,促進消費成為發展主動力,使經濟結構發生深刻變革。這些都是相互關聯的,從而有效避免了中國經濟“硬著陸”。
當然,“互聯網+”作為新事物,也有這樣那樣的問題,關鍵是要趨利避害,采取包容審慎的監管方式。對于“互聯網+”,不能怕惹事、圖省事,出現一些問題就一巴掌打死;也不允許利用“互聯網+”搞坑蒙拐騙,敗壞“互聯網+”的聲譽,抹黑“互聯網+”。我們應該從兩個方面悉心呵護。下一步我們還要采取推動“互聯網+”的許多新舉措,比如說過去一些“互聯網+”的企業總是到海外上市,現在我們已經要求有關部門完善境內上市制度,歡迎他們回歸A股,同時要為境內的創新創業企業上市創造更加有利的、符合法律規定的條件。我們還要推進“互聯網+”來拓展“智能+”,把它和醫療、教育、政務服務等結合起來,推動數字經濟、共享經濟向前發展,既快又健康。當然,對如何推動發展,既要符合發展規律,又盡量不要讓傳統思維限制了我們的想象力。
發揮粵港澳各自優勢
形成互補,打造新的增長極
香港鳳凰衛視記者: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建設粵港澳大灣區,支持香港和澳門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全面推進內地和港澳的互利合作。但是在香港也有擔憂,擔心這一做法是否會讓香港失去自身的特色和定位,會不會影響到“一國兩制”的落實,甚至模糊“兩制”的界線?
李克強:我們要建設粵港澳大灣區,把它建成世界級的大灣區,重要原因就是三地有各自獨特的優勢,能夠形成互補,否則就談不上建設一個有世界競爭力的大灣區了。現在大灣區的規劃綱要正在制定過程當中,很快會出臺實施,港澳居民到內地來,特別是到廣東來工作、生活,在住房、教育、交通等諸多方面將逐步享受同等的待遇。我們愿意和港澳同胞一起共享國家發展的機遇。就是對臺灣同胞,我們也希望他們能分享大陸的發展機遇。
至于說香港、澳門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我們當然會堅持“一國兩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針,我們和其他國家都可以共同發展、互利共贏,更何況內地和港澳同屬一個國家,在“一國兩制”下,會更好發揮各自的優勢,形成互補,打造新的增長極。
政府工作的出發點落腳點
就是保障和改善民生
中國國際廣播電臺記者:中國目前已經進入到了老齡化社會,但是養老供給不足、質量不高,而且還面臨著很多人養不起老的問題。此外我們也注意到,在某個省份,去年已經出現了養老金被“擊穿”的現象,不少人也在擔心,會不會有其他省份步其后塵?請問這個問題如何應對?將怎么解決兩億多人的養老問題?
李克強:保證養老金足額發放、按時領取,這是我們必須做到的。的確,有個別省份去年養老金收不抵支。我到一些老工業基地去調研,特別是今年兩會下團,我首先問的是養老金能不能夠及時足額發放。個別省份發放養老金之所以有困難,和當地經濟下行壓力較大、財政減收有關,他們已經采取盤活處置國有資產、調整財政支出結構等來保證及時足額發放。當然,中央財政也給了一定的幫助。
不可否認,可能還會有一些省份養老金在總體上會出現一些困難,但從全國范圍來講,我們保證養老金按時足額發放是有能力的。去年末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基金的結余是4.1萬億元,當年也是收大于支。我們還有養老金的戰略儲備,就是社會保障基金擁有的資金在增加,去年達1.8萬億元,完全可以保證全國范圍內養老金按時足額發放。
記者會結束時,楚天都市報記者問:個稅起征點會提高多少?
李克強答:我們會抓緊啟動,按法律程序辦理。
責任編輯:謝海平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