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炒作興風作浪:要厘清虛擬貨幣與法定數字貨幣

概念炒作興風作浪:要厘清虛擬貨幣與法定數字貨幣
2018年01月22日 07:30 第一財經日報

  最近一年多以來,以比特幣為代表的虛擬貨幣炒作風靡全球,雖然中國官方在去年9月全面叫停境內虛擬貨幣交易,但由虛擬貨幣衍生的相關概念仍在國內興風作浪。

  公安部日前聯合工商總局部署聯合整治行動,近期盛行的以虛擬貨幣為幌子的網絡傳銷,就在重點打擊之列。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近日亦發布風險提示稱,隨著各地ICO(虛擬貨幣首次公開發售)項目逐步完成清退,以發行迅雷“鏈克”(原名“玩客幣”)為代表,一種名為“以礦機為核心發行虛擬數字資產”(IMO)的模式值得警惕,存在風險隱患。

  也就是說,在去年9月監管層正式定性ICO本質是非法融資,并明確表示禁止任何代幣發行融資活動后,在近期出現了性質類似的IMO模式。而且在ICO被禁止后,出現了資本掮客式的代投人士從海外ICO項目拿到份額,轉手賣給有意參與ICO項目的國人,近期已有多名代投人士被調查。

  概念炒作還燒到了資本市場。上周市場熱炒區塊鏈概念,A股10余家相關公司股價連續上漲。蹊蹺的是,這些公司不少在被炒后紛紛澄清與區塊鏈的關系,上證所也對相關概念股采取停牌問詢、停牌冷卻、澄清說明等分類監管措施。

  虛擬貨幣與ICO等都是基于區塊鏈技術,作為金融前沿科技,區塊鏈技術被寄予金融“去中心化”厚望,不過目前技術仍處于開發階段,尚未形成穩定業務。目前圍繞概念進行的各類炒作,從炒作虛擬貨幣本身,到各種代幣發行融資活動,甚至是以虛擬貨幣為幌子的網絡傳銷,基本都是打著區塊鏈技術的幌子。

  而且,針對虛擬貨幣及相關概念的各類炒作行為,很可能誘發金融風險。此前,國內出現不少以ICO的名義搞加密虛擬貨幣傳銷的龐氏騙局,自稱有200%甚至2000%的收益率,遠高于此前誘發過金融風險的P2P網貸20%左右的年化收益率。迄今為止,已出現百川幣、維卡幣、珍寶幣、五行幣等被查獲和曝光的數字貨幣傳銷案。

  因此,從防控金融風險的角度而言,對于炒作虛擬貨幣及相關概念的行為應加強監管,有必要時堅決取締。

  虛擬貨幣被炒作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將虛擬貨幣基于的區塊鏈技術,附會到央行有可能發行的數字貨幣。的確,包括中國在內的不少國家央行都在探索發行法定數字貨幣作為一種支付工具,可能會像紙幣一樣無限法償。但這與時下比特幣為代表的虛擬貨幣有非常大的不同,后者更多是作為一種投資品被用來投資、投機。

  因為,央行發行的數字貨幣必須具備法定地位和國家主權背書。而比特幣、以太幣等沒有國別、合格的發行主體及國家信用支撐,不是法定貨幣,也談不上數字貨幣,只是在受認可的人群范圍內,已經作為支付工具、記賬單位,具有金融工具屬性,可定義為虛擬貨幣。

  所以對普通投資者來說,需要分清法定數字貨幣和虛擬貨幣,更不用提虛擬貨幣代幣。代幣具有可匿名等特性,容易藏匿較大的風險,金融詐騙時有發生。目前來看,各國對虛擬貨幣的態度不完全一致,總體上說比較謹慎,繼中國禁止交易后,今年以來韓國、印度等國相繼對比特幣加強交易監管,甚至發布禁令。

  總而言之,雖然中國官方已叫停境內虛擬貨幣及代幣交易,但與之相關的概念炒作仍在,在金融強監管背景下,監管層應及時出手整治,防范引發金融風險。同時,投資者要清醒認識虛擬貨幣與法定數字貨幣的區別,以免誤入炒作招致損失。

責任編輯:杜琰 SF007

熱門推薦

收起
新浪財經公眾號
新浪財經公眾號

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

  • 最近訪問
  • 我的自選

7X24小時

Array
Array

股市直播

  • 圖文直播間
  • 視頻直播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