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自:半月談微信公號
個人養老金制度正式落地已半年有余,參與人數不斷增長、相關產品持續擴容。半月談記者采訪發現,個人養老金啟動初期“開戶熱、繳存冷”的情況存在。如何扭轉?
開戶人數多,繳費比例低
2022年11月25日個人養老金制度啟動實施。人社部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3月底,個人養老金參加人數超過3324萬人,制度總體運行平穩。
與此同時,人社部數據顯示,雖然群眾熱衷于參與個人養老金投資,但多處于觀望階段。據推算,個人養老金實際繳費人數僅為參加人數的31.37%,平均繳費金額不足每年1.2萬元繳費上限的20%。
北京市今年初披露的數據顯示,此前190萬戶繳存的資金約為38億元,相當于人均繳存2000元,與每年1.2萬元的繳存上限存在差距。“開而不繳”“繳而不投”的背后,反映出民眾對個人養老金制度認知和投資意愿不足。
目前,個人養老金產品已超過650支,其中儲蓄產品超過460支,此外還有公募基金、養老保險、理財產品等個人養老金投資產品。“從投資產品類型數量上看,銀行儲蓄產品占絕對優勢。”植信投資首席經濟學家兼研究院院長連平認為,我國同一類型養老金產品同質化特征明顯,普惠型產品不多,與一些發達國家公募基金產品相比,相關產品仍有較大發展空間。
制度安排尚存短板
多位專家表示,“開戶熱、繳存冷”折射出目前個人養老金制度還存在政策信息模糊、與實際需求不適應等問題。
投資者反映,當前個人養老金產品運作狀態、收益情況等信息透明度不高。半月談記者注意到,目前人社部“國家社會保險公共服務平臺”的“個人養老金”欄目僅可查詢個人養老金產品名稱、類型和發行機構,尚無權威渠道全面了解個人養老金產品信息、投資組合、預期和實際收益等關鍵信息。
根據現有制度,個人養老金參加人達到領取基本養老金年齡或者在完全喪失勞動能力、出國(境)定居等特定情況下方可領取個人養老金。東亞銀行聯席行政總裁李民斌認為,這一安排有利于鼓勵參加人積累長期投資,但也反映出相關措施靈活性有所不足。“購房、育兒、醫療……目前制度安排還無法滿足個人在不同年齡階段可能存在的現實需要。”
另一現象是,個人養老金參與群體中年輕群體占比相對較低。工商銀行個人金融業務部總經理曾琪說,截至2022年末,工行為數百萬客戶開辦個人養老金賬戶,40歲以上人群相對比較集中。專家認為,年輕群體本應是個人養老金制度重要的目標群體,年輕人參與熱情不高可能影響個人養老金良性發展。
既要“長錢長投”,也要靈活配置
國家衛健委預計,2035年左右中國將進入重度老齡化階段。在這一背景下,構建完善的個人養老金制度變得更加重要且迫切。
中歐國際工商學院院長汪泓建議,需盡快建立統一的國家養老金服務平臺,提升個人賬戶養老金投資收益可視化水平。建立養老金融產品準入制度,在個人養老金賬戶資金運用環節實行“默認選擇制”和“個人選擇制”。默認選擇的相應資管產品投資難度較低,投資經驗豐富的人群則可對產品自由搭配。
為實現政策制定時“長錢長投”的初衷,同時提高政策運營靈活度,專家認為還需進一步優化個人養老金賬戶設計。李民斌建議,允許個人開立多層養老金賬戶,讓部分養老資金可于特定額度內靈活調配。信安金融集團執行副總裁張維義建議,探索打通養老保險的第二、三支柱,允許將企業年金個人賬戶與個人養老賬戶的資金累積起來統一管理,降低個人資金管理難度。
人社部養老保險司副司長賈江表示,需要注重個人養老金制度宣傳的準確性和深入性,使人民群眾能夠真正理解個人養老金制度的意義和內容。同時,優化個人養老金產品資產配置,提高產品收益率,讓群眾切實感受到實惠。
責任編輯:張文
VIP課程推薦
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