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保險這十年】財產險發力“非車”賽道,車險不再“一枝獨秀”!丨金融新未來

【中國保險這十年】財產險發力“非車”賽道,車險不再“一枝獨秀”!丨金融新未來
2022年08月15日 19:35 市場資訊

 刊首語:2022,信念如磐,奮楫前行。新浪財經推出《金融新未來》年度專題,專題包含“財富未來”、“普惠前行”、“數字新局”、“發展之路”四大篇章,回顧奮進路,展望新征途。

  本文由新浪財經、A智慧保聯合出品

  文丨智慧君

  聊完中國人身險業近十年來的發展變化,“中國保險這十年”系列第八篇我們再來聚焦財險業。

  縱觀過去十年間財險業的發展格局,與人身險市場實現保費規模超2倍增長不同的是,財險市場的保費增速與我國宏觀經濟發展軌跡更加貼合,即從飛速發展轉入平穩增長階段。銀保監會數據顯示,十年來,財險業原保費收入從2012年末的5331億元,增長至2021年末的11671億元,增長了1.19倍。

  受三次商業車險費率改革(以下簡稱“商車費改”)以及現行車險綜合改革的影響,財險市場業務結構出現明顯調整,車險保費占比從2012年末的超七成,下降至2021年末的66.6%。與此同時,非車險保費占比不斷上升,特別是農險、責任險和健康險業務逐漸成為拉動財險市場增長的新引擎。

  總體來看,財險行業正日漸擺脫對車險市場的高度依賴,向非車險業務,以及尋求專業化、差異化的高質量發展路徑摸索、演進。

  談及財險業過去十年的發展歷程,作為市場基本盤存在的車險,無疑是影響行業變遷的重要險種。而追溯車險市場十年間的風云變幻,不難發現“改革”二字貫穿始終。

  時間拉回21世紀10年代初,當時的車險市場尚處在群雄逐鹿、價格戰競爭的白熱化階段,畸高不下的手續費支出,嚴重壓縮著保險公司的經營利潤。特別是2013、2014年車險市場綜合成本率一度超100%。并且,從車險經營水平上看,無論是險企的服務能力還是經營專業度都有待提升。

  為倒逼險企主動提升車險業務經營的核心競爭力,2015年,監管啟動了商車費改,通過賦予保險公司一定的車險費率厘定自主權,體現車險條款的浮動化。

  這次商車費改持續到2017年5月,試點范圍從最初的黑龍江等6個地區逐步擴大至全國。從市場影響上看,費改給車險保費增長帶來一定沖擊。數據顯示,車險保費收入增速從2014年的16.84%,下滑至2017年的10.05%。不過,車險綜合成本率逐漸得到改善,呈現小幅下降趨勢。

  基于第一輪商車費改的穩步實施,2017年6月至2020年9月,監管接連推動了第二和第三次商車費改。其中,第二次費改主要是下調了自主渠道系數和自主核保系數的下限,并在全國范圍內實行差異化政策;第三次費改通過進一步擴大自主核保系數和自主渠道系數,實現部分地區的商業車險業務完全市場化競爭。

  經過三次商車費改,以及監管引入“閾值管理”、“報行合一”等政策,逐步壓縮了險企的費用增長,車險綜合成本率下降至100%以下,實現了行業整體承保微利。

  然而,商車費改的階段性成果并沒有讓監管停止改革的步伐,為進一步從源頭治理車險市場高手續費的亂象,2020年9月,本著“降價、增保、提質”的目標,我國又啟動了車險綜合改革。

  行業比較熟悉的監管舉措有:增加交強險保障額度,從此前的12.2萬元升至20萬元;豐富產品類型,增加駕乘人員意外險;讓利消費者,商車險附加費用率上限由35%下調為25%,預期賠付率由65%提高至75%,無賠款優待系數將考慮賠付記錄的范圍由1年擴大至3年等。

  縱觀當下這輪車險綜改,消費者對險企讓利的感受可能更加深刻。根據銀保監會的披露,截至2021年9月,車險綜改實施一周年期間,累計為車險消費者減少超1700億元保費,車險呈現保費價格、手續費率“雙降”和保險責任限額、商車險投保率“雙升”的良好局面。

  從車險保費收入來看,車險綜改疊加疫情的影響給險企帶來一定壓力,2021年車險保費收入為7773億元,同比降5.72%。不過,隨著車險綜改調整的影響逐步消化,市場也整體回到平穩增長態勢。

  不可否認的是,就傳統車險市場本身的發展前景來看,隨著我國汽車市場趨于飽和,財險機構未來很難再單純依靠車險拉動增長,擺脫對傳統車險業務的路徑依賴將是大勢所趨。  

  我們也鮮明地看到,近十年來,車險保費占比持續下降,從2012年末的占比高達72.42%降至2021年末的66.6%。此外,隨著新能源商業車險的推出,也給財險機構車險業務帶來新的發展機會。

  隨著車險市場增長乏力,近年來,各大財險機構紛紛向非車險業務發力。而非車險業務經營狀況的優良,也決定著未來十年乃至二十年,財險公司能夠繼續在市場上立住腳跟。

  在各類非車險業務中,較為明顯的發展趨勢是,健康險(短期健康險)、責任險及農險業務更受財險機構的青睞。特別是健康險,已成為第一大非車險險種。

  從保費占比變化上看,健康險最初并不是非車險市場的“C位”擔當,以2012年為例,彼時非車險第一大險種還是企財險,當年保費收入為360.36億元,在非車險保費中占比27.2%,其次是農業保險,占比達18.17%。

  不過,隨著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提升、國民健康保障意識的逐步喚醒以及國家推動“健康中國”戰略,健康險漸成后起之秀,躍升為財險業發展速度最快的險種。

  尤其是2013年非典疫情的爆發,讓人們迅速意識到健康保障的重要性,當年財險公司經營健康險的保費收入一舉突破百億關口,保費增速高達62.8%。截至2021年末,財險公司經營健康險保費規模已達1378億元,占非車險保費比例為35.35%。

  除了健康險外,另一突破千億保費規模的非車險種還有責任險。數據顯示,責任險保費收入從2012年末的184億元,增長至2021年末的1018億元,增長了4.53倍。同期,責任險在非車險業務中的占比也相應提升,從最初的13.88%增長至26.46%。

  責任險保費快速擴張的背后,實際得益于我國法治環境的不斷改善以及企業對安全生產責任、環境污染責任的重視。如2017年《安全生產責任保險實施辦法》出臺,推動了企業主通過投保責任險來轉移和分散潛在的生產經營風險。而2020年,銀保監會發布的《責任保險業務監管辦法》也為險企豐富責任險產品供給、把控承保風險提供了規范指引。

  提及非車險業務,還有一大不容忽視的險種便是農險,對于十年間農險業務的經營狀況“A智慧保”也曾進行過深度分析,在此不再贅述。

  詳見:

  2022年7月25日

  “中國保險”這十年⑥:支持實體經濟,助力鄉村振興、雙碳戰略下的保險圖景

  但有一點值得關注的是,受科技驅動農險轉型升級的影響,據行業相關報告分析,未來農險將有望成為繼健康險之后的非車險第二大險種。

  而從目前農險保費收入和增速來看,確有超過當下非車第二險種“責任險”的勢頭。首先在保費方面,截至2021年末,農險原保費收入為976億元,與同期責任險保費規模僅相差42億元;其次,保費增速方面,2020、2021年農險保費增速均維持在20%上下。相比而言,責任險保費增速則從2020年的19.65%,回落至2021年的13%,呈現增長下滑態勢。

  誠然,當前很多財險機構皆已意識到,未來非車險業務才是長遠發展的趨勢,但就近幾年行業對非車險業務的探索情況來看,尚未完全走出粗放式的經營思路。

  以健康險業務為例,最近兩年,由于各大財險機構對短期健康險業務規律缺乏深入理解,市場頻現“首月0元”、“保證續保”等營銷誤導亂象。近期,銀保監會下發的《關于部分財險公司短期健康保險業務中存在問題及相關風險的通報》也將“藥轉保”這一異化保險產品,讓險企淪為購藥支付通道的不合理業務揭露出來。

  此前,為規范短期健康險良性發展、杜絕各類市場亂象,銀保監會也接連下發《關于規范短期健康保險業務有關問題的通知》、《關于短期健康保險續保表述備案事項的通知》、《關于做好短期健康保險業務客戶服務工作的通知》等文件。

  其實,不止短期健康險的經營模式較為粗放,前幾年部分險企大力開拓的融資類信保業務,更是一度將承保“雷區”引爆。回望2017-2019年,當時隨著互金行業的快速發展,融資類信保業務需求激增,不少險企將其視為非車險保費規模擴增的利器,加大承保力度,從而助推保證保險的保費規模一度突破800億元。

  但“成也蕭何、敗也蕭何”,隨著宏觀經濟下行、信用風險壓力加大,很多險企開展的融資類信保項目接連“爆雷”,并最終導致巨額承保虧損,為風控管理不善交出沉痛“學費”。后續,很多元氣大傷的險企也開始反思,一邊對融資類信保業務收縮戰線,一邊通過強化風控能力,提升反欺詐能力,在“小額分散、風險可供”的經營思路下開展業務。

  當然,非車險業務對于很多財險機構來說,相對而言比較新,由于缺乏足夠的數據積累和承保經驗,經營遇挫在所難免。那么,若想謀求高質量轉型,財險機構的核心抓手究竟在哪?梳理近兩年銀保監會的指導文件不難發現,監管有意推動行業向科技化、專業化路徑轉型。

  如早在2020年5月,銀保監會財險部下發了《關于推進財產保險業務線上化發展的指導意見》,提出到2022年,車險、農險、短期健康險、家財險、意外險等業務的線上化率要達到80%以上。鼓勵具備條件的險企探索全流程線上化保險服務。

  緊接著,2020年8月,銀保監會發布《推動財產保險業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方案(2020-2022年)》,明確提出推動行業向精細化、科技化、現代化轉型發展,提升數字科技水平,完善公司治理體系。

  一年后的2021年9月,銀保監會又發布《推動財產保險專業化、精細化、集約化發展的指導意見》,其中不僅明確提出2023年要實現“一降兩升”的工作目標,還鼓勵險企增強線上化運營管理能力,加快數字化、線上化、智能化轉型升級,為客戶提供全流程、一站式服務體驗。

  可見,財險機構要想在高質量轉型中“先行一步”,還需在數字化、科技能力和精細化經營上下大力氣深耕探索。

  (A智慧保)

海量資訊、精準解讀,盡在新浪財經APP

責任編輯:李琳琳

人氣榜
跟牛人買牛股 入群討論
今日熱度
問股榜
立即問股
今日診股
產品入口: 新浪財經APP-股票-免費問股
產品入口: 新浪財經APP-股票-免費問股
產品入口: 新浪財經APP-股票-免費問股

APP專享直播

1/10

熱門推薦

收起
新浪財經公眾號
新浪財經公眾號

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

7X24小時

  • 11-10 銳捷網絡 301165 32.38
  • 11-10 矩陣股份 301365 34.72
  • 11-09 天元寵物 301335 49.98
  • 11-09 云中馬 603130 19.72
  • 11-09 鼎泰高科 301377 22.88
  • 產品入口: 新浪財經APP-股票-免費問股
    新浪首頁 語音播報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