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國銀保監會及其派出機構共接收并轉送涉及保險公司的保險消費投訴【進入黑貓投訴】達16.3萬件,較2020年增長了42.98%。
投訴數量的增長一方面反映了監管部門對保險公司投訴問題的重視,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消費者維權意識的提高。
以黑貓投訴平臺為例,記者發現保險行業的侵權行為依然屢禁不止。如以“首月0元”、“首月1元”作為噱頭來誘導消費;消費者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被投保;消費者遇到強制捆綁搭售保險等情況。
近年來,保險行業快速發展,保險公司通過提供愈發多樣化的保險產品提升個人和家庭的受保障程度。但在現實生活中,消費者“踩坑”事件仍然不少。
面對侵犯消費者權益的行為,近年來監管部門也多次出手,逐步增強侵害消費者權益的違法違規行為查處力度。3月14日,中國銀保監會發布了《關于警惕過度借貸營銷誘導的風險提示》,意在提醒消費者提高風險防范意識。
正值3月15日國際消費者權益日到來之際,消費者該如何擦亮眼睛,避免“踩坑”?為此,記者梳理了一些案例,予以警示。
“首月0元”、“首月1元”等誘導手段屢禁不止
服務質量是保險公司立足行業之根本。近年來,隨著保險行業的快速發展,相關投訴的數量也在不斷增長。銀保監會數據顯示,2020年、2021年,中國銀保監會及其派出機構共接收并轉送涉及保險公司的保險消費投訴分別為11.4萬件、16.3萬件。
投訴數量的變化最為直觀地反映了消費者對保險公司服務等環節的不滿。以黑貓投訴平臺為例,截至3月15日,記者用“保險”二字在此平臺上搜索發現共12.6萬條投訴結果。
根據投訴平臺上的反饋,“首月0元”“首月1元”等營銷誘導手段依然存在,并且受騙者多為老年人。這種誘導消費行為的本質是保費交納前輕后重,給人以“優惠”錯覺,實際上是將保費分攤至后期。
舉例來說,投訴平臺上有用戶稱,“中華保險以首月1元的價格在水滴保平臺以抖音推送的形式投放廣告,虛假誘導老年人辦理保險業務,保險流程不合規,除開首月一元外,每月自動扣費138元。具有強烈的欺騙性。”
另有用戶在今年2月投訴悟空保,“我父親無意間點了這個投保,接下來每個月自動扣費并且沒有通知,信息通知也沒有。悟空保產品推廣經常會出現在出行、短視頻、支付等APP平臺上,消費者在掃碼充電、騎車、支付時,都有可能誤點悟空保的推廣鏈接。而悟空保投保的幌子,有的是領紅包,有的是‘首月0元’、‘首月1元’”。
實際上,以“首月0元”、“首月1元”為噱頭的廣告宣傳此前就已受到監管部門重視。去年8月,銀保監會下發的《關于開展互聯網保險亂象專項整治工作的通知》明確,互聯網平臺突出宣傳“零首付”、“低首付”、“首月僅為X元”、“免費贈送”、“免費領取”、“限售、限時、限量”、“限時優惠”、“剩余X份”、“分享有禮”、“紅包補貼”等字眼,屬于誘導行為。
監管部門對這類違規行為也進行了處罰。例如,去年11月,銀保監會對微醫(北京)保險經紀有限公司開出罰單。被罰原因為存在未按照規定使用經批準或者備案的保險條款、保險費率的違法行為。
該公司通過“大家幫保險”微信公眾號銷售安心財產保險有限責任公司承保的“大家幫百萬醫療險”產品,宣傳銷售頁面列示“首期0元”或“首期3元”等內容。根據安心財險向銀保監會備案的《安心財產保險有限責任公司住院綜合醫療保險(2018款)》的保費計算公式,繳費方式分按月繳費(12期)和全額繳費兩種,對于按月繳費方式,投保人每期繳納保費應相同,首期不應為0元或3元。
在監管部門重拳出擊之下,部分保險公司“頂風作案”的原因是什么?事實上,記者此前關注過悟空保涉嫌誘導消費問題。然而直到現在,“首月0元”、“首月1元”的套路行為依然存在,屢禁不止。
強制捆綁搭售保險“套路”多
除上述情況外,記者注意到,在銀行渠道的貸款過程中,存在將貸款業務與保險產品進行強制捆綁搭售的現象。
例如,有消費者指出,其在武漢大地保險分公司辦理光大銀行貸款,被強行要求每個月額外支付3000保險費(當天在大地保險為這個貸款的事情,已經額外交了900的保險)。多次通過大地保險投訴,近期無反饋。武漢大地處理專員表示:保險不能退,只能每個月一直支付3000元,頂多額外退款已交15%費用。此舉涉嫌保險強行綁定。
記者翻看有關中國大地保險的投訴發現,不止一位消費者反映中國大地保險貸款惡意捆綁搭售保險的行為。
就上述強制捆綁搭售等問題,記者聯系了中國大地保險方面,但截至發稿,尚未收到對方回應。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黑貓投訴平臺十萬余條的投訴結果中,泰康保險累計投訴量達9867條,頗受矚目。此前,記者曾關注泰康保險旗下子公司泰康人壽被頻繁投訴一事。而消費者投訴的主要原因是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被投保。針對上述投訴情況,記者曾同泰康保險取得聯系,但是該公司未給予回應。
面對種種“陷阱”,消費者還需擦亮眼睛,警惕風險。3月14日,銀保監會發布了《關于警惕過度借貸營銷誘導的風險提示》。
銀保監會指出,消費者要提高風險防范意識,遠離套路貸等掠奪性貸款侵害。不把信用卡等消費信貸資金用于購買房產、炒股、理財、償還其他貸款等非消費領域。并且要提高個人信息安全意識和保護自身合法權益的意識。認真閱讀合同條款,不隨意簽字授權,注意保管好個人重要證件、賬號密碼、驗證碼、人臉識別等信息。不隨意委托他人簽訂協議、授權他人辦理金融業務,避免給不法分子可乘之機。一旦發現侵害自身合法權益行為,要及時選擇合法途徑維權。
除此之外,保險公司也應重視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近期,不少保險公司開啟了消費者權益保護教育周,對一些侵權行為進行了曝光。保險公司是否積極應對并處理了消費者的投訴?公司方面又如何進一步提升服務質量?記者將持續關注。
(洞見財經)
責任編輯:李琳琳
投顧排行榜
收起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