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是進入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新征程的重要一年。站在新的時代坐標上,保險業作為經濟發展的穩定器和助推器之一,在護航實體經濟、服務國計民生、促進共同富裕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今年全國兩會召開前夕,全國政協委員、原中國保監會副主席周延禮在接受上海證券報記者專訪時表示,他即將向大會遞交的提案,主要圍繞長期護理保險、網絡安全風險、促進共同富裕等民生保障問題展開,同時對征信體系建設、拓寬企業融資等關乎國民經濟的問題提出自己的一系列思考。
周延禮表示,商業保險在防范化解因災因病致貧返貧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能夠在時間和空間上平滑風險帶來的損失,應該成為實現三次分配和促進全體人民共同富裕道路上的重要分配機制和保障機制。“建議加強頂層設計,將保險制度納入三次分配的整體發展格局和框架體系中。”
深挖保險服務民生保障功能
上海證券報:近幾年的全國政協會議上,您的提案持續聚焦民生保障,今年關注老年人長期護理問題,保險業應該如何更好地參與進來?
周延禮:我國老齡人口規模大,老年人護理服務供給總體不足與需求不斷增長之間的矛盾日漸突出,加快解決保險機構參與長期護理保險問題,彌補供給不足的短板,切實提升老年人群的生活質量,是亟須解決的問題,需要政府部門高度關注。
我主要提三點建議:一是加快制定商業保險參與長期護理保險的制度規范;二是不斷完善保險機構參與養老護理服務體系;三是推動“科技+保險”服務智慧養老護理服務。
探索建立長期護理保險制度,是國家應對人口老齡化、保障失能人員基本生活權益、健全社會保障體系的重要制度安排。要重視發揮市場機制作用應對老齡化問題,鼓勵和支持保險機構積極參與制度試點,勇于承擔社會責任,發揮保險業專業優勢,增強參保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長期護理保險的發展也需要養老護理服務產業的協同。保險業也要積極參與養老護理服務機構的投資,以新建、參股、并購等方式,興辦養老社區以及養老護理、健康體檢、康復管理等養老健康服務設施和機構,增加養老服務供給;保險資管機構可通過設立債權投資計劃、股權投資計劃等形式,參與養老服務產業及上下游相關產業發展,為其提供長期穩定資金,促進養老護理配套市場體系健康發展。
下一步,金融監管部門要加強與有關部門的溝通配合,積極推動保險業參與長期護理保險失能評估標準、護理服務標準等方面的體系建設。充分發揮行業在風險管理、服務網絡、長期資金等方面優勢,鼓勵保險機構提供老齡照護、養老社區等服務,逐步成為擴大養老服務供給的重要社會力量。同時,推動養老保險產品創新,研究適當擴展相關保險產品保障責任,在風險有效隔離前提下,探索將保險賠付給付與養老服務供給有效結合的實現形式,進一步滿足消費者差異化養老需求。
上海證券報:在社會經濟發展的各個方面,都離不開保險業的護航。您如何看待保險對各行各業數字化轉型的助力?
周延禮:網絡安全保險是企業轉移網絡安全風險的有效方式。近年來,國內網絡安全保險產業發展正從萌芽階段逐步進入初步探索階段。伴隨著我國網絡安全系列法律法規的實施落地,重要行業領域網絡安全頂層設計的密集出臺,我國網絡安全產業已經迎來發展機遇期。
在我國數字化建設的進程中,隨著各行業各領域數字化轉型的深入推進,網絡信息安全防護理念將逐漸從“被動安全”步入“主動安全”時代。網絡安全保險將極大地助力數字經濟新發展,提升網絡風險防范水平,并進一步健全網絡安全防御體系。
未來,第三方風險量化管理機構與保險企業的深度合作,將會開創整個網絡安全保險行業的未來,也會更好地為用戶提供更加全面的風險保障,網絡安全保險將成為數字中國建設的重要支點。
制度層面,建議探索構建“強制、鼓勵、補貼”三位一體的政策引導體系,指導企業通過網絡安全保險服務監控風險敞口,構建并完善自身網絡安全風險管理體系。一是鼓勵關鍵信息基礎設施運營者將網絡安全保險納入企業網絡安全建設體系;二是建議開展網絡安全保險試點;三是主管部門及地方政府可充分發揮財政資金導向作用,商請財稅行業主管部門聯合推出配套優惠措施,制定網絡安全保險等相關優惠政策。
從征信源頭呵護實體經濟
上海證券報:各類企業信用體系相互獨立,數據孤島的問題制約著企業融資。要完成完整的企業信用體系,需要在哪些方面予以推進?
周延禮:當前,各地通過政府主導、市場參與,加快建設、完善社會信用體系。依托線上化、數字化手段,通過廣泛收集各類政務數據、經營數據、守信行為數據等,各地正在逐步建立多維度、多應用場景的企業信用體系。同時,以行業監管為基礎的行業企業信用評價標準也在不同領域、不同行業逐步建立,以此為基礎的守信企業政策支持與懲戒措施也在持續完善、推進。
以上企業信用體系的建立,最終服務于企業融資,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題。但各類企業信用體系間相互獨立,各類數據相互割裂,加上企業生產經營活動具有復雜性特征,使得現有企業信用信息仍然難以全面、真實反映企業信用狀況,中小微企業融資難題仍未徹底解決。
“十四五”規劃綱要提出,要健全社會信用體系,建立公共信用信息和金融信息的共享整合機制。因此,我們要進一步完善、豐富企業信用體系,通過吸納更多維度的企業信用信息,一方面能夠將更廣泛的中小市場主體納入征信,服務更多中小微企業;另一方面通過納入非金融企業信用數據,建立立體式、多維度的企業信用評價標準,增加央行企業征信報告的適用場景,引導、規范企業征信市場,加快社會信用體系建設。
對此,我在今年提案中建議:一是擴大企業征信非融資類信息來源。可在商業銀行數據共享基礎上,率先引入標準化企業政務數據,探索對接市場化數據作為金融數據、政務數據,可將信用保險機構的非融資類企業保險數據納入征信目錄。二是完善企業征信數據字段、行業與非融信用場景企業信用評價數據指標。三是建立非融資類企業信用評價標準。
上海證券報:您的提案里特別提到了推動存貨、倉單等動產擔保融資,并建議制定倉單法,主要是出于哪些考慮?
周延禮:為促進實體經濟的發展,解決中小企業的融資困難,要為生產與流通企業開展存貨與倉單擔保融資提供法律保障,因此,我建議制定倉單法。
背后的意義在于:支持企業開展存貨與倉單融資,是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的主要措施。相對于大企業,中小企業的特點是固定資產少,其主要資產是存貨等動產。因此,支持各類信貸機構開展存貨、倉單、應收賬款等動產擔保融資,是近年來國家出臺的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的主要政策措施。
目前應收賬款融資已經相對成熟、被市場廣泛接受,并形成一定規模。但相比之下,存貨與倉單融資未能釋放其應有的潛力。據估算,我國存貨資產總額大約75萬億元,目前用于擔保融資的發生額僅為5萬億元。
此外,現行法律的不完善制約了存貨及倉單融資的發展。而解決司法實踐中的問題,亟須制定倉單法。
我建議,在民法典已經對“倉儲合同”與“擔保物權”作出規定的前提下,倉單法的主要任務是,立足于我國公共倉儲企業與專業性擔保存貨管理企業的實際情況,立足于存貨與倉單的特點與管理難點,立足于從源頭保障信貸機構和其他擔保權人“擔保物權”的安全與實現,重點對擔保存貨與倉單管理主體應具備的條件與承擔的責任、對擔保存貨與倉單的管理、控制過程中的風險防控、以及產生的法律責任等做出法律規定。
發揮保險分配機制促進共同富裕
上海證券報:作為重要的分配、保障機制,您認為,保險業可以從哪些方面發揮作用助力共同富裕?
周延禮:在實現三次分配和促進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道路上,保險是重要的分配機制和保障機制。商業保險參與三次分配后,精準匹配的目標人群更為準確,更具有針對性和公平性,有助于在全社會進一步建立健全保障機制。
但同時,商業保險的發展也面臨一些問題,例如產品創新不足等。因此,為進一步發揮保險在三次分配中的功能作用,推進共同富裕早日實現,我今年的提案中主要提出了四點相關建議:
一是加強頂層設計,將保險制度納入三次分配的整體發展格局和框架體系中。由政府主導,在三次分配的運行機制、制度安排和后勤保障等方面做出明確指示,建立商業保險的精準保障和風險分散機制,鼓勵引導商業保險健康持續發展。
二是在財政、稅務方面加強對商業保險的支持。一方面,對于商業保險在三次分配方面所做的產品創新研發費用予以稅前扣除,在政策性、普惠性保險面世時給予適當的財政補貼;另一方面,適當提高納稅基數,將個人用于購買商業保險的支出(包括但不限于健康險、車險、長護險等)在納稅前扣除。
三是加強部門間的合作。商業保險的發展,往往涉及多部門之間的合作。為了進一步推進商業保險的發展,更好地適應三次分配的機制,建議在保險相關的部門間建立協調機制,成立工作小組,充分發揮政府與市場有機統一的功能作用。
四是加強宣傳教育。在社會參與的各個方面普及關于商業保險的知識,政府部門要切實從思想上重視保險的功能作用,善于利用保險體制機制做大做強三次分配。
責任編輯:趙般嬌
投顧排行榜
收起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