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意見領袖專欄作家 徐高
2022年2月24日,俄烏戰爭爆發。這場戰爭是北約持續東擴,擠壓俄羅斯戰略空間和生存空間的結果。而烏克蘭近些年采取的外交策略是俄烏戰爭爆發的原因之一。俄烏戰爭中,俄羅斯的戰略訴求是以戰促談,逼烏克蘭簽訂城下之盟,迫使烏克蘭放棄加入北約的意圖,從而獲得安全保障。
為了讓俄烏戰爭中的博弈向自身有利的方向發展,俄羅斯必須要表現出不怕打大戰而玉石俱焚的態度。因此,短期內戰爭烈度走高的可能性不能忽視。而戰爭烈度的升級反過來又可能促使戰爭更快結束,并讓局勢最終走向俄羅斯所期望的局面。
從中期來看,俄烏戰爭會給本就高漲的全球通脹火上澆油,加快歐美國家貨幣政策收緊的進程。戰爭所引發的金融市場動蕩無法改變貨幣政策收緊的趨勢。隨著全球通脹壓力的加大,我國產能在全球經濟中的重要性會進一步凸顯。俄烏戰爭會讓中俄走得更近。中國的資金、技術、市場與俄羅斯的資源相結合,可以讓我國在中美博弈中有更大的回旋余地。
2022年2月24日爆發的俄羅斯與烏克蘭的戰爭(俄烏戰爭)震驚了世界,嚴重沖擊了全球金融市場。2月26日,歐美國家宣布將禁止俄羅斯幾家主要銀行使用環球同業銀行金融電訊協會(SWIFT)的國際結算系統,同時限制俄羅斯央行對其外匯儲備的使用。此舉讓歐美國家對俄羅斯的制裁力度上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讓局勢變得更加復雜。因此,盡管全球市場已從俄烏戰爭爆發伊始時的震驚中有所恢復,未來仍然還會受到沖擊。
俄烏戰爭是北約持續東擴,擠壓俄羅斯戰略空間和生存空間的結果。北約的全稱是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簡稱NATO)。它是美國與西歐國家于1949年創設的,與蘇聯所領導的華約集團相對抗的軍事集團。北約雖然是美蘇冷戰的產物,但在蘇聯解體、華約集團解散之后卻并未消失,反而步步東擴,不斷將原華約成員國和蘇聯加盟共和國納入其中,將其勢力范圍推進到俄羅斯邊境線上。北約如果再將烏克蘭納入,其兵鋒將直指俄羅斯腹地。可以說,北約東擴至烏克蘭是將俄羅斯逼到了墻角,迫使俄羅斯不得不奮力一搏。(圖表 1)
此外,烏克蘭近些年采取的外交策略也是俄烏戰爭爆發的原因之一。與俄羅斯相比,烏克蘭是個小國。目前,俄羅斯人口有1.47億,而烏克蘭只有0.44億。2020年,俄羅斯的GDP為1.45萬億美元,同期烏克蘭GDP只有0.16萬億美元。烏克蘭的生活水平也明顯落后俄羅斯,俄羅斯的人均GDP已經接近1萬美元,而烏克蘭還不到4千美元。對夾在北約和俄羅斯兩大勢力之間的小國烏克蘭而言,倒向任意一方勢力都必然會受到另一方的打壓,在兩大勢力之間找平衡才是存身之道。但烏克蘭卻在近年來完全倒向西方,寄希望借北約之力來抗衡俄羅斯,因而給俄羅斯帶來極高的不安全感,從而引發了俄羅斯的武力行動。
1. 俄烏戰爭的博弈分析
俄羅斯總統普京已經表態,俄羅斯無意占領烏克蘭。烏克蘭畢竟是一個人口超過4千萬、獨立超過30年的主權國家,其地位與俄羅斯2014年吞并的克里米亞半島不可同日而語。在俄烏戰爭中,俄羅斯的戰略訴求是以戰促談,逼烏克蘭簽訂城下之盟,迫使烏克蘭放棄加入北約的意圖,從而獲得安全保障。對俄羅斯而言,最理想的情況是在烏克蘭扶持親俄政府,形成類似俄白聯盟(俄羅斯與白俄羅斯)那樣的俄烏聯盟。
從博弈的角度來看,俄烏戰爭短期走向仍然有很高不確定性,但最終應該以俄羅斯達成其戰略目標而結束。
俄烏戰爭的博弈者主要是俄羅斯和北約。烏克蘭雖然是交戰的一方,但對博弈結果的影響力反而較弱。這是因為俄烏之間實力懸殊,如果僅僅是二者對決,俄羅斯大概率會獲勝。俄烏戰爭的變數在于北約,戰爭的進程和結果都高度取決于北約對烏克蘭的支持力度。就算北約不直接派士兵參戰(至少目前北約還明確表態說不會派兵參戰),其對烏的支持力度也會明顯影響烏克蘭的斗志。
我們用“收益矩陣”這個博弈論常用分析工具來分析俄羅斯和北約之間的博弈。因為戰爭已經開始,俄羅斯當前只有“戰斗”和“退讓”兩種選擇。而北約則有繼續東擴至烏克蘭(簡稱“東擴”)和停止擴張到烏克蘭(“停擴”)兩種選擇。這樣一來,博弈就有(東擴、戰斗)、(東擴、退讓)、(停擴、戰斗)、(停擴、退讓)4種可能的結果。哪種結果會出現,取決于雙方在各種結果中的收益,以及收益所決定的雙方策略。
先來看(東擴、戰斗)這種情況。這意味著北約和俄羅斯兩大擁有核武器的力量在戰場上正面對決。這種情況下戰爭烈度會大幅上升,北約和俄羅斯都將面臨巨大損害。為表明此種情況的嚴重程度,我們將二者在此情況下的收益都設為-10,并將其計入收益矩陣中。注意,收益矩陣每個格子中,左下角是北約的收益,右上角是俄羅斯的收益。
再來看(停擴、戰斗)情景。此時可算俄羅斯取得了勝利,達成了其戰略目標。這種情景下,俄羅斯未必需要完全戰勝烏克蘭,而只要烏克蘭和北約在戰爭壓力下承認俄羅斯的安全訴求,放棄東擴即可。這種情景下,俄羅斯的收益設定為2。此種情況下,北約也并非一無所獲(尤其是對美國而言)。北約通過樹立俄羅斯這個近在眼前的敵人而增強了凝聚力,美國也能加強其對歐洲國家的掌控。所以此時北約的收益可記為1。
接下來再來看(停擴、退讓)情景。這種情景可被理解為俄羅斯的主動退讓,大概率發生在俄羅斯頂不住內外部壓力,在未達成其戰略目標的情況下主動退出烏克蘭。北約也不再東擴至烏克蘭。在這種情況下,北約和俄羅斯的收益分別為2和1。
最后是(東擴、退讓)情景。這其實是俄羅斯在與北約的軍事對抗中敗退。此時北約的收益為5,俄羅斯的收益為-5。雖然俄羅斯大敗虧輸,但總好過與北約在大規模戰爭中玉石俱焚所得到的-10。(圖表 2)
下面來分析這個博弈的均衡,也即博弈可能出現的結果。在這樣的收益結構下,(東擴、戰斗)這個雙方正面大戰的結果不會是均衡。因為無論是北約、還是俄羅斯都有偏離此結果的動力。如果俄羅斯堅定選擇“戰斗”,則北約從“東擴”改變成“停擴”,收益會從-10上升到1。反過來,如果北約堅定選擇“東擴”,則俄羅斯從“戰斗”換成“退讓”能讓其收益從-10上升到-5。用博弈論的話來說,這不是一個納什均衡。納什均衡是指,對每一個博弈參與者而言,給定了對方當前的選擇之后,自己沒有偏離當前選擇的動力。類似地,(停擴、退讓)也不是一個納什均衡。
在當前的收益矩陣之下,(停擴、戰斗)是博弈的納什均衡。也就是說,如果北約和俄羅斯已經分別選擇了“停擴”和“戰斗”,二者都沒有偏離(停擴、戰斗)狀態的動力。因為任意一方單方面的偏離都只能讓偏離方的收益下降。但除了這個均衡之外,(東擴、退讓)也是一個納什均衡。換言之,博弈的結果要么是俄羅斯達成其戰略目標,要么是俄羅斯大敗虧輸。至于哪個結果最終會出現,要看戰事的具體發展情況。
2. 有利于俄羅斯的博弈格局
顯然,上面這個有兩個均衡的博弈不能讓俄羅斯滿意,因為俄羅斯在其中存在大敗虧輸的可能。上面這個博弈之所以會有兩個均衡,關鍵是因為在收益矩陣中,俄羅斯在(東擴、退讓)情景下的收益(-5)高于俄羅斯在(東擴、戰斗)時的收益(-10)。換言之,如果相比玉石俱焚而言,俄羅斯覺得打敗會更好,俄羅斯就有打敗的可能。正因考慮到俄羅斯會害怕玉石俱焚,所以北約才有選擇“東擴”的可能,從而讓博弈產生了兩個均衡。
其實只要將收益矩陣修改一點,就能讓(停擴、戰斗)這個俄羅斯最希望達成的結果變成唯一的均衡。那就是將(東擴、退讓)中俄羅斯的收益從之前的-5改成-20。在這樣的設定中,俄羅斯會把大敗虧輸看成是比玉石俱焚更為嚴重的事情,并且要讓北約明確無誤地相信這一點。如果是這樣,那么對俄羅斯來說,無論北約是選擇“東擴”還是“停擴”,“戰斗”都是比“退讓”更有利的選擇——用博弈論的術語來說,此時“戰斗”是俄羅斯的嚴格占優策略,也就是它怎么都要選的策略。而如果俄羅斯一定會選擇“戰斗”,北約的最優選擇就一定是“停擴”,博弈的結果就一定是(停擴、戰斗)。(圖表 3)
在現實中,為了將博弈格局設定成對自己有利的局面,俄羅斯要表現出不怕打大戰而玉石俱焚的態度。而在信息技術如此發達的當下,虛張聲勢是管不了什么用的,必須要真的拿出動作來,才能讓自己的態度為對方所確信。因此,俄羅斯一定會發出不懼戰爭不斷升級的信號。
所以,俄烏戰爭在短期內仍然存在很高不確定性,戰爭烈度走高的可能性不能忽視。而戰爭烈度的升級反過來又可能促使戰爭更快結束,并讓局勢最終走向俄羅斯所期望的局面,即北約停止東擴至烏克蘭,俄羅斯在烏克蘭方面獲得安全保障。
在博弈分析的最后,我們必須要說,以上的分析高度簡化。現實的戰爭遠比這復雜,影響因素很多。甚至一些偶然因素也能在復雜局面中被放大,最終影響結局。而如果烏克蘭在戰爭中表現出超出預期的戰斗力,則它也會升級成為博弈的主要玩家。這些復雜性都不是前面這個簡單的博弈論模型能夠反映的。但借助這個模型,至少可以幫助我們理清當前的局面。
3. 俄烏戰爭的中長期影響
從中期來看,俄烏戰爭會給本就高漲的全球通脹火上澆油,加快歐美國家貨幣政策收緊的進程。新冠疫情爆發之后,全球本就因強力政策刺激而出現了需求過剩,并導致通脹持續處在高位。而戰爭是一個刺激需求、抑制供給的行為。俄烏戰爭的爆發會讓全球需求過剩、供給不足的問題進一步惡化,從而進一步推升通脹水平。
俄烏戰爭當然會打壓金融資產價格。戰爭爆發后全球股市的暴跌已經表明了這一點。但戰爭所引發的金融市場動蕩無法改變貨幣政策因通脹高企而收緊的趨勢。因為對貨幣政策而言,維持通脹穩定才是其第一要務。只要金融市場不發生危機性的動蕩,資產價格下跌就不會對貨幣政策有太大影響。
而隨著全球通脹壓力的加大,我國產能在全球經濟中的重要性會進一步凸顯,美歐及俄羅斯對我國產品的依賴會進一步提升,從而有利于我國出口。另一方面,對高度依賴能源出口的俄羅斯而言,遭受美歐制裁之后,其能源出口將更多轉向我國,從而提升我國能源的保障程度。
俄烏戰爭相信也會改變歐洲在放棄核電方面的立場。畢竟,在俄羅斯天然氣供給減少的情況下如果還拒絕核電,歐洲的能源供給難以保障。
俄烏戰爭爆發后,至少在未來相當長時間里,對我國最為不利的美俄和解共同制華的局面難以出現。而從更長期來看,俄烏戰爭會讓中俄走得更近。中國的資金、技術、市場與俄羅斯的資源相結合,可以讓我國在中美博弈中有更大的回旋余地。
通過為北約樹立一個眼前的敵人(俄羅斯),美國可以增強其對北約和歐盟的掌控力。但這并不意味著歐洲在中美博弈中會完全倒向美國。國際政治以利益為導向,俄烏戰爭事實上已經損害了歐盟的利益。俄烏戰爭之前,歐盟與俄羅斯的關系已經改善,已建成的“北溪二號”天然氣輸氣管將給西歐帶來更多便宜的天然氣。但美國通過推進北約東擴,引發俄烏沖突,讓歐盟與俄羅斯關系大幅倒退。承受代價的是面對高昂能源價格的西歐民眾。歐洲與中國之間并無不可調和的根本矛盾,歐洲國家恐怕很難愿意當美國的馬前卒來與中國對抗。(完)
(本文作者介紹:中銀國際證券總裁助理、首席經濟學家)
責任編輯:張文
新浪財經意見領袖專欄文章均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新浪財經的立場和觀點。
歡迎關注官方微信“意見領袖”,閱讀更多精彩文章。點擊微信界面右上角的+號,選擇“添加朋友”,輸入意見領袖的微信號“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掃描下方二維碼添加關注。意見領袖將為您提供財經專業領域的專業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