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周評 | 國民養老保險曝光!為什么險企像“打醬油的”?
國民養老保險公司,僅從名字來看,就散發著養老保險“國家隊”的光環。
8月19日,中國保險業協會在其官網披露,國民養老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擬成立,注冊資本111.5億元。17家發起公司,銀行系的理財子公司占據10席,持股比例也超過三分之二,是當之無愧的“銀行系”。
險企則僅有泰康一家入圍,不僅不是主角,連配角都算不上,更像是打醬油的。
險企被冷遇?
是險企遭受了冷遇,還是險企冷淡對待這件事?
既然是國家隊,就代表了政府監管部門的意志,甚至是決策層的戰略考量。
這個考量,最直接的是養老“第三支柱”舉步維艱,而更深層次的是生育、養育、教育和養老的一攬子長短打改革,最后指向共同富裕。
現在看來,5月初公布的第七次“人普”數據,影響深遠。2020年,我國60歲及以上人口為2.64億人(占比18.7%),65歲及以上人口為1.91億人(占比13.5%)。老齡化勢大力沉,時移世易,不得不變。
按照政策設計,構成我們未來養老的應該有三筆錢:政府主導的社保基金,也就說我們耳熟能詳的養老金,即第一支柱;企業雇主發起的年金制度,即第二支柱;個人自愿參加的養老儲蓄計劃,即第三支柱。
財政壓力日甚,企業稅費亦難回旋,前兩大支柱增量有限,第三支柱被寄予厚望。
然而,第三支柱遲遲難以破冰,占比微乎其微。稅延養老保險試點,基本上偃旗息鼓,險企難以發力,因為這既涉及到財政部門的稅收政策,又涉及到人社部門的養老賬戶,協調成本太高,最后險企只做了個寂寞。
為險企“量身打造”的試點不盡如人意,險企的“本職工作”也差強人意。長期以來,險企的養老保險業務,主要聚焦于專業門檻相對較高的第二支柱以及第三支柱的點綴,在第三支柱方面并沒有展示出足夠的實力,甚至足夠的興趣。
險企的興趣在養老社區。就在國民養老保險公司被公之于眾的前后腳,根據媒體報道,銀保監會人身險部會同資金部擬聯合開展“保險+養老社區”業務模式調研,包括業務背景、發展規劃、運營模式等。
大型險企基本上都在重金發力養老社區,并以此來鏈接“保險+醫療+養老”,形成大健康的閉環。雖然目前賺不到什么錢,但是商業模式還是被業內認為能跑得通。
但養老社區畢竟不是第三支柱的主力形態,而發展第三支柱的政策拍板多年,局面遲遲打不開,得有打破常規的動作。
改革的策略是,你不動,就讓別人動。把死水攪活,形成外圍革命和條塊競爭,以增量激活存量。
于是,“銀行系”牽頭成立了國民養老保險公司,險企在第三支柱上成效并不明顯是一大原因,另一方面則是資管新規即將“觸線”,銀行等機構,也需要找到新的長期賽道。
混業競爭
所謂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
第三支柱市場,不是保險的專屬經濟區,而是銀行、基金、信托等金融機構的“公海”。
在國民養老保險公司之前,養老第三支柱市場是兄弟爬山,各自努力。銀行及理財子公司發養老理財,基金公司發養老目標基金,保險公司發養老保險,最后變得大同小異,變成收益率比大小,而非差異化競爭。
在收益率上,理財產品和基金產品要勝過保險產品,因為后者的比較優勢在于長期和保障,硬拼收益率是拼不過的。養老保險,雖然有“保險”二字,但是人們總是傾向于視其為理財型產品。過去二十年,中國居民習慣了以一年期為主的理財投資,基金普遍拿不住,對長期產品缺乏認同。
而養老產品,核心就是長期。
銀行和基金的養老產品,雖然在銷量和額度上領先,但產品設計其實很難做到長期。很多時候,都設置一個若干年的封閉期,盡管相對其他理財、基金產品而言不短,但對接養老這樣的長期乃至終身理財規劃,意義并不大。因此業內對此也頗有微詞,認為不過是套嵌著養老噱頭的FOF產品,躉交大過定投。
當下,機構、產品都面臨著與投資者理念的博弈,長期持有是一個需要不斷說服、教育的理念,不可能一蹴而就。養老產品如果只是拼短期疊加短期的高收益,是應對市場之變的權宜之計,就很難真正把市場做起來。
這就是國民養老保險公司“出道”的背景。
養老第三支柱市場,既缺產品供給,也缺政策配套,還缺投資者教育。險企并非主力,也就遑論在國民養老保險公司占據C位。“銀行系”在養老理財方面意愿可能最強烈,在后資金池模式之后,理財需要為長期資金找到新的出口。
無獨有偶。據媒體報道,近日,多家理財子公司獲得發行養老理財產品的試點資格。“銀行系”發力養老理財,政策正在為其打通綠色通道。
對于險企而言,深耕養老多年,也應該樂見養老市場做大,自己在養老保險方面的專業優勢,才會更加有的放矢。
混業競爭,誰將養老優勢落地,誰將長期理念落地,誰就將脫穎而出。至于競爭,險企不用想太多,競爭的要旨從來不是切蛋糕,而是怎么做大蛋糕。
未來,國民養老保險或許將成為打通各種金融養老的一大嘗試。
責任編輯:潘翹楚
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