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信策略】除了北向資金,還有哪些外資跟蹤體系?

【國信策略】除了北向資金,還有哪些外資跟蹤體系?
2024年08月01日 00:01 宏觀大類資產配置研究

近年來外資在A股的凈流入中角色演變為邊際定價權。各口徑交叉驗證下,外資凈流入在2018-2021年間處于穩步上升期,2022年至今有所削弱,這體現在外資定價模式的轉變——在外資定價權上,被動型外資逐步替代主動型外資成為主力。被動型外資的投資期限較長,對長期收益率更敏感,而國內經濟在從數量向質量躍進的過程中,經歷了長期的利率下行和ROE中樞的波動回落,這對于主動投資型外資影響較高,但對被動型外資的驅動偏弱。

外資對A股的行業偏好隨著產業政策和主題進化,經歷了大消費、醫藥生物和產業升級的轉變。2016-2018年間我國經濟發展較快,內需增長帶動消費品行情,外資流入消費板塊;2018-2020年間,貿易摩擦拖累三駕馬車中的出口,金融因素承擔了逆周期調節的功能,隨后在新冠侵襲全球的擾動,以及國家大基金項目的影響下,科技、醫藥生物板塊后來居上;2020-2022年間,在產業進步和綠色化、數字化導向下,外資開始布局工業升級板塊;2023年至今,隨著經濟的復蘇和全球科技共振,以及國內對金融體系的強力改革,外資對周期、成長、金融板塊開始輪動布局。

在消費和科技行業中,外資定價權的演變軌跡有所差別。對比來看,海外共同基金口徑的資金定價權意味著配置型資金的中長期偏好,因為基金的費率隨著持有期的拉長而攤薄,持有目的往往是長期配置;而北向資金定價權意味著交易型資金的偏好,體現了活躍資本對證券市場的短期偏好。研究發現,這兩類定價權的表現有所不同。

從全球市場看,外資數據往往反應為市場的滯后項。分外資結構看,外資的發展體現出“機構資金凈流入、個人資金凈流出”和“被動資金凈流入、主動資金凈流出”的特點。除此之外,無論是外資的哪個部分,其對市場走勢的反應往往都是滯后的,“聰明錢”體現出跟隨交易而非前瞻屬性。分國別來看,不同市場的資金凈流入展現出不同的特點:第一,發達市場機構資金大于個人,發展中市場則各有差異;第二,發達市場外資增量大于內資(或外資減量少于內資),而發展中市場外資增量小于內資;第三,發達市場由被動資金主導,發展中市場由主動資金主導。究其原因,與股市的發展階段、政策保護和資金體量等復雜綜合的因素有關。

在資金流入的差異化驅動下,資金的定價權在不同市場間也存在差別。美國的資金凈流入特點為機構化、外資化和被動化,這些資金對美股的驅動力較為明顯,機構、外資和被動資金與美股的相關性分別為94.3%、81.2%和94.9%,在全球市場中獨樹一幟。歐洲股市資金面較弱,股市走勢與資金凈流入呈現出弱相關甚至負相關的特征。發展中國家股市往往由量更少的“聰明錢”驅動,如主要新興市場的機構型、內資型和被動型資金凈流入較多,但個人化、外資化、主動型資金與股市相關性較強;印度的個人、內資和主動型資金凈流入較多,但機構、內資和被動型資金與股市的漲跌程度掛鉤更緊密。

風險提示:1)全球股市發展進程的不平衡和不確定性;2)國際政治事件的影響;3)資金情緒的波動。

A股市場對外開放歷程

A股市場對外資的準入起始于2002年,外資投資于A股市場在過去20余年經歷了不斷成熟和完善階段。2002年11月,中國證監會和人民銀行聯合發布了《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境內證券投資管理暫行辦法》,正式推出QFII(合格境外投資者)制度,開辟了境外資金進入內地證券市場的投資通道。這標志著中國資本市場進一步對外開放,為境外投資者提供了直接投資A股市場的渠道。在后續的開放歷程中,QFII投資額度和準入機構數量不斷提升,外資進入A股的渠道愈發順暢。2011年12月,證監會、央行和外匯局聯合發布《基金管理公司、證券公司人民幣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境內證券投資試點辦法》,確立了RQFII(人民幣合格境外投資者)制度,隨后RQFII機構、額度和范圍不斷擴大。2019年9月16日,國家外匯管理局宣布,經國務院批準,決定取消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QFII)和人民幣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RQFII)投資額度限制。同時,RQFII試點國家和地區限制也一并取消。

2014年,滬港通制度在A股市場落地,北向資金走進歷史舞臺。2014年4月10日,中國證監會正式批復開展互聯互通機制試點,總額度為5500億元人民幣。其中,滬股通是香港投資者投資A股的渠道,經滬股通流入A股的資金被稱為北向資金,港股通是內地投資者投資港股的渠道,經港股通流入港股的資金被稱為南向資金。2016年8月16日國常會表示深港通相關準備工作已基本就緒,國務院已批準《深港通實施方案》,深港通正式啟動。2018年4月11日,中國證監會發布公告對滬股通、深股通額度進行調整,將每日額度從130億元提升至520億元,投資對外開放的窗口再次擴大。

展望未來,中國資本市場有望從存量博弈轉向可持續增量投資,有望吸引外資重新加碼布局核心資產。2024年1月,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簡稱金監局)發布了一系列新的制度供給措施,旨在進一步擴大金融業對外開放,提升金融市場的國際化水平。1)允許境外投資者自由投資中國金融市場,取消了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QFII)和人民幣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RQFII)的投資額度限制。2)放寬外資銀行、保險和資產管理公司的準入條件和業務范圍限制,支持外資金融機構在中國市場的業務擴展。3)鼓勵外資機構參與中國金融機構的改制重組,推動金融機構的市場化改革和結構優化。上述系列措施的出臺對于穩定外資信心、加大投入國內市場的力度都有利好影響。

展望未來,中國資本市場有望從存量博弈轉向可持續增量投資,有望吸引外資重新加碼布局核心資產。2024年1月,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簡稱金監局)發布了一系列新的制度供給措施,旨在進一步擴大金融業對外開放,提升金融市場的國際化水平。1)允許境外投資者自由投資中國金融市場,取消了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QFII)和人民幣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RQFII)的投資額度限制。2)放寬外資銀行、保險和資產管理公司的準入條件和業務范圍限制,支持外資金融機構在中國市場的業務擴展。3)鼓勵外資機構參與中國金融機構的改制重組,推動金融機構的市場化改革和結構優化。上述系列措施的出臺對于穩定外資信心、加大投入國內市場的力度都有利好影響。

多口徑分析外資在A股變化及其邏輯

在A股的外資結構中,可以分為兩個通道:陸股通和QFII/RQFII。陸股通,也就是俗稱的“北向資金”,是一種外資可以在港交所直接買賣上交所和深交所的股票的機制。QFII/RQFII,合格境外投資者,是我國對外國專業投資機構到境內投資的資格認定制度,通過認定的外資可以以規定的額度換匯,并通過托管銀行和證券賬戶參與A股交易。從量上來看,陸股通流入A股的資金遠高于QFII/RQFII。

為了跟蹤外資的流入情況,我們可以借助三個數據:北向資金、國際金融協會(IIF)披露數據和EPFR。北向資金數據由港交所發布,盤后更新當日的流入情況;IIF數據對標的是我國國際收支平衡表中的證券投資科目,發布時間比官方數據更早,并提供更細分的月度、日度估計值;EPFR數據跟蹤的是投資于基金的資金流,并根據投資者屬性(外資、內資)、基金屬性(主動、被動)等信息進行劃分,本質上屬于調查數據。總的來看,北向資金是官方口徑,覆蓋全面;IIF數據是估計值,在季度和年度頻率下與國際收支平衡表中出入不大,在日度數據下更貼近于北向資金的口徑;EPFR數據是一個調查數據,覆蓋范圍和數據口徑偏少,但指標劃分更細,覆蓋國家更廣且更能體現出資金全貌。

近年來,我國股市的外資凈流入經歷了從粗獷增長到高質量發展的轉變。不同口徑驗證下,我國外資凈流入在2018-2021年間較多,2022年至今有所減少,這體現在外資定價模式的轉變——在外資定價權上,被動型外資逐步替代主動型外資成為主力:被動型外資的投資期限較長,對長期收益率更敏感,而我國長期的利率下行過程中權益資產定價的回報率中樞也在走低,是經濟發展階段客觀規律所致,這對于被動型外資的驅動影響較小。

外資對A股的行業偏好隨著宏觀經濟、產業政策的躍遷而改變。為了保持行業標準的統一,我們以EPFR行業分類為基準,合并了北向資金的部分行業。以北向資金口徑,2016-2018年間我國經濟發展較快,內需增長帶動消費品行情,外資流入消費板塊;2018-2020年間,貿易摩擦拖累三駕馬車中的出口部分,金融行業承擔了逆周期調節的功能,隨后在新冠疫情侵襲,以及國家大基金項目支持科技發展的影響下,科技、醫藥生物后來居上;2020-2022年間,國內工業生產恢復領先,特別是疫情初期產能恢復較快,外資開始布局工業板塊;2023年至今,隨著經濟的復蘇和全球科技共振,以及國內對金融體系的強力改革,外資對周期、成長、金融板塊開始輪動布局。從大規模資金流入的時期看,不同口徑下外資流入的邏輯是相同的:2017-2019年間,外國的基金投資者偏好消費品;2020-2023年間,外國的基金投資者偏好與工業同屬于周期板塊的消費品;2023至今,科技等成長領域成為外資的關注點。

在消費和科技行業中,外資定價權的演變軌跡有所差別。對比來看,EPFR資金定價權意味著配置型資金的偏好,因為基金的費率隨著持有期的拉長而攤薄,持有目的往往是長期配置;而北向資金定價權意味著交易型資金的偏好,體現了活躍資本對證券市場的短期偏好。2022年7月至今,作為傳統周期行業的消費行業經歷了EPFR資金定價權的減弱,和北向資金定價權的“加強-減弱-加強”構成循環。從北向資金的角度看,其定價權變化與我國宏觀環境與產業政策變化密切相關:(1)2022.7-2023.4,我國經濟正處于新冠疫情的尾聲,政策密集發布,經濟復蘇勢頭向好;(2)2023.4-2024.1,受經濟復蘇節奏偏緩和美債利率高企的影響,消費行業面臨下行壓力;(3)2024.2至今,我國資本市場迎來重大改革利好,經濟重啟復蘇周期,北向資金再次向消費行業偏移。

外資在全球市場的增量定價

從全球市場看,外資數據往往反應為市場的滯后項。將EPFR多口徑數據與明晟全球指數做對比,不難發現EPFR外資凈流入的拐點往往落后于指數。從數據本身看,EPFR統計的是基金的外資凈流入,而場外基金的投資決策往往滯后于場內的實施參與者,所以這種滯后性也是不難理解的。從數據的可替代性看,EPFR在刻畫全球市場時有其獨特性,因為北向資金僅覆蓋中國,IIF數據覆蓋國家的數量也要少于EPFR。

分外資結構看,外資的發展體現出“機構資金凈流入、個人資金凈流出”和“被動資金凈流入、主動資金凈流出”的特點。除此之外,無論是外資的哪個部分,其對市場走勢的反應往往都是滯后的。

分市場來看,不同市場的資金凈流入展現出不同的特點:第一,發達市場機構資金大于個人,發展中市場則不確定;第二,發達市場外資增量大于內資(或外資減量少于內資),而發展中市場外資增量小于內資;第三,發達市場被動資金主導,發展中市場主動資金主導。究其原因,發展中市場往往制度基礎較差,市場參與者較少,在發展過程中往往會采取一些保護措施限制外資參與,這就導致外資增量較?。煌瑫r受限于上市規范和市場交易的較低水平,在發展中市場的股市中賺取超額收益更容易,所以主動資金較多;而隨著股市的發展,資金的向心力會越來越大,機構資金往往會替代個人資金,所以在發達市場已經完成這個轉變的同時,發展中市場的機構資金占比仍在持續上行。

在資金流入的差異化驅動下,資金的定價權在不同國家間也存在差別。近十年來,美國的資金凈流入特點為機構、外資和被動,所以這些資金對美股的驅動力更為明顯,機構、外資和被動資金與美股的相關性分別為94.3%、81.2%和94.9%,如果將這三個特征放在一起,美國的外國機構被動型資金凈流入與股市的相關性達到96%,可以說是所有市場中最為強相關的;日本的凈流入特點為機構、內資和被動,這三類資金與日股的相關性分別為85.1%、82.9%和86.2%,體現出對股市的強驅動力。

近十年來,德國和法國的凈流入特點為持續凈流出,長期以來資金萎縮現象較為嚴重。其資金面與股市的相關性較弱,多表現為負相關;英國的凈流入特點為外資和被動,外國機構被動型資金凈流入與股市相關性為23.1%,亦體現出正相關,但整體而言歐洲股市的資金面較弱,股市走勢與資金凈流入呈現出弱相關甚至負相關的特征。

近十年來,國內的凈流入特點為機構、內資和被動,但從股市相關性而言,個人、外資、主動型資金與股市相關性較強。相關性分別為39.2%、25.8%和48.9%。這似乎是發展中國家的共同現象。在市場逐步成熟發展的過程中,體量更少的“聰明錢”對市場有更大的邊際影響——比如印度的凈流入特點為個人、內資和主動,但機構、內資和被動型資金與股市的相關性更強。

風險提示:

1)全球股市發展進程的不平衡和不確定性;

2)國際政治事件的影響;

3)資金情緒的波動。

SACS0980521030001

:陳凱暢SACS0980523090002

聯系人:郭蘭濱

【國信策略】資源品行情能持續多久?-2024-04-11【國信策略】資配體系近四年演繹的回眸和思考?-2024-03-15【國信策略】日股低迷期間基金的自救與破局?-2024-03-07【國信策略】海外低利率時期公募應對策略?-2024-02-19【國信策略】看好2024年黃金走勢?-2024-02-02【國信策略】國信多元資產配置體系?-2024-02-01【國信策略】超長債和股市聯動,后續怎么看??-2024-01-28【國信策略】南方日本東證指數ETF投資價值分析?-2024-01-26

海量資訊、精準解讀,盡在新浪財經APP
外資 北向資金

VIP課程推薦

加載中...

APP專享直播

1/10

熱門推薦

收起
新浪財經公眾號
新浪財經公眾號

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圖文直播間
  • 視頻直播間

7X24小時

  • 08-05 珂瑪科技 301611 --
  • 08-05 巍華新材 603310 --
  • 07-26 龍圖光罩 688721 18.5
  • 07-23 博實結 301608 44.5
  • 07-22 力聚熱能 603391 40
  • 新浪首頁 語音播報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