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新冠肺炎疫情使經濟下行壓力進一步加大。為貫徹落實中央“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的指示精神,金融機構全力以赴保障各行各業復工復產復市,助力企業把因疫情失去的時間搶回來,使經濟重回正常軌道。今日起,本報特邀請相關要素市場、保險、券商、銀行等金融機構的掌門人,以圓桌的形式,請他們談談各自在這場戰“疫”中保障金融服務的做法、體會,以及為助力穩住經濟大盤采取的積極措施和政策建議。
主持:
記者 朱茵
圓桌嘉賓:
上海票據交易所黨委書記、董事長 宋漢光
上海保險交易所黨委書記、董事長 任春生
上海聯合產權交易所黨委書記、董事長 周小全
金融活,經濟活;金融穩,經濟穩。3月下旬以來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沖擊,給正常的經濟金融秩序帶來較大影響。不過本輪疫情發生以來,在滬金融要素市場克服重重困難,在科學抗疫的同時保障各金融要素市場交易始終平穩有序開展,確保了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功能的平穩運行。
近期從中央到各部委、地方政府密集出臺迅速恢復經濟的重大政策與措施。在滬要素市場積極響應穩經濟動員,結合自身優勢和專業特色,出臺多項支持實體經濟重啟恢復與發展的舉措,已取得初步成效。
多重政策出臺后,金融要素市場在加快經濟恢復和重振中發揮了怎樣的作用?未來,在提質增效穩增長方面又該如何抓住關鍵發力點?本期上證圓桌對話上海票據交易所黨委書記、董事長宋漢光,上海保險交易所黨委書記、董事長任春生,上海聯合產權交易所黨委書記、董事長周小全等金融要素市場的掌門人,聚焦新形勢下,加快經濟恢復重振的金融發展方向。嘉賓們認為,要素市場要積極聚集優質金融資源,應對疫情嚴峻挑戰,主動提供精準、有效的金融服務,促進經濟穩定發展。
強化金融要素保障 提供優質金融服務
金融是現代經濟的核心,是建立現代經濟體系的重要支撐和保障,是資源配置和宏觀調控的重要工具。在當前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的新形勢下,金融要素市場是穩步推進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強勁力量,發揮著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穩定器”的重要作用。
上海證券報:您如何看待在穩住經濟大盤中,金融要素市場的作用和功能發揮?
宋漢光:票據作為一種根植于貿易活動的傳統金融工具,在數百年的演變發展中逐漸成長為貿易融資領域最有代表性的金融工具,在便利企業匯兌、支付、結算、融資中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與其他金融工具相比,票據兼具支付和融資等多重功能屬性,具有法律保障和信用傳遞優勢,將在服務實體經濟、保持社會經濟穩定等方面發揮積極作用。
作為票據市場的重要基礎設施,上海票據交易所通過制度建設、系統建設和規范創新,構建票據市場新生態,著力提高票據服務企業的“直達性”,使票據市場服務實體經濟能力大幅提升,并以此促進經濟特別是小微企業的穩定運行。
票交所順應票據支付電子化、融資線上化趨勢,從票據交易前的簽發、支付、貼現等環節形成票據全生命周期產品體系和服務方式的閉環。在簽發端,建設供應鏈票據平臺,大力推動應收賬款票據化,實現供應鏈票據全生命周期線上處理,提升供應鏈、產業鏈企業資金周轉效率和融資可得性。在支付端,推出“票付通”產品,在供應鏈、B2B電商場景下提供票據線上支付功能,提高票據支付安全性,幫助企業盤活票據資產。在貼現端,推出“貼現通”產品,提供貼現自主詢價、系統撮合、線上清算服務,在全國范圍內實現待貼現票據和待投放資金的精準匹配,提高貼現資源配置效率。
周小全:產權市場作為我國多層次資本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助力穩住經濟大盤中發揮著重要作用,主要體現在:一是服務統一大市場構建,提升資源配置效率。二是暢通要素循環,打通經濟循環梗阻。三是努力發揮好資本市場并購服務功能,積極支持新經濟和科技創新發展,集聚高端創新要素,培育經濟發展新動能。
近年來,上海產權市場在服務國資國企改革、服務多層次資本市場建設、服務長三角一體化建設、服務上海“五個中心”建設等國家重大戰略中積極作為,發揮著行業引領者的重要作用。2021年,上海產權市場交易規模達到1.16萬億元(含全市公共資源交易),成為國內交易量最大、覆蓋面最廣、影響力最強、運行質量最好的產權市場之一。
特殊時期展現擔當 金融活水精準灌溉
上海社會經濟運行曾因疫情防控而按下暫停鍵,而金融要素市場卻在彼時發揮著巨大作用。特殊時期,要素市場緊緊圍繞疫情防控需求,主動對接,精準發力,全力保障金融服務高效暢通。同時,加大扶持力度,以豐富的金融業態,把更多資金投向經濟社會發展的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
上海證券報:金融要素市場推出了哪些針對受疫情影響企業的重點服務舉措和產品創新以及減費措施?
宋漢光:近兩年來,票交所通過多樣化手段做好對企業的支持服務。2020年初,票交所組織聯絡湖北金融機構和企業,調研了解市場困難;建立業務綠色通道,及時客觀調整因疫情導致的票據違約記錄,全額減免湖北法人會員服務費用;推廣“貼現通”業務,助力企業足不出戶辦理票據貼現,獲得復工復產資金。
2021年,票交所積極推動商票信息披露制度平穩落地,進一步加強了市場信用體系建設;升級票據監測預警平臺,有效夯實了風險監測基礎;持續完善票據賬戶主動管理功能,有力強化了偽假票據的風險防范。
2022年6月初,新一代票據業務系統在上海疫情封控解除后的第一時間順利投產上線。該平臺將電子商業匯票系統和中國票據交易系統相互融合,解決了長期以來制約票據市場發展的諸多問題。新系統將承載票據全生命周期業務,形成前后一體、多管齊下的風控體系,為新時期票據市場的新發展格局奠定重要基礎。
此外,票交所還承擔為央行再貼現這一貨幣政策工具的實施提供技術支持,可以高效精準地使央行政策資金直達中小微企業。
任春生:新冠肺炎疫情對我國供應鏈、消費和外貿等均造成重大沖擊。上海保交所及其專業子公司中保登積極響應“穩增長”號召,出臺應急機制,激發市場活力,在服務實體經濟方面取得了積極成效。
推出費用減免。2020年針對湖北地區所有會員的本年度會員費用進行全額免除,減輕受疫情影響較大的會員單位的經營壓力;主動對接保險資管機構,全力支持并推動抗疫產品的場內發行工作,免收發行服務費用,切實服務疫情防控工作開展。
建立應急機制。2020年疫情發生初期,在充分調研資產支持計劃業務的機構實際需求后,推出《資產支持計劃注冊業務應急機制》,開展線上產品查驗、評審與溝通,保障產品注冊流程不受疫情影響。今年4月,進一步推出《疫情防控期間產品發行前登記應急機制》,對因居家隔離等影響無法提交相關材料的,可先由管理人出具相關說明,后續恢復現場辦公后再補充提交完整材料,該機制推出后收到8家機構58只產品適用應急機制的申請,并得到了一致好評。
開辟綠色通道。啟動快速響應機制,開辟業務辦理綠色通道,對涉及抗疫地區產品的交易業務做到優先辦理、從速辦理;利用健康險平臺對接的醫療數據,開通綠色通道支持保險公司開展線上調查和理賠服務,保障健康險相關業務的正常運行;開發上線一鍵續保、代理人數字化推廣工具等功能,推動疫情期間惠民保險的續保工作。
推動降本增效。積極落實監管部門“放管服”要求,高效便利地開展保險資管業三類主動管理產品的事前登記,持續簡化工作流程,大幅精簡申報材料,推動業務全流程線上化、標準化、透明化,為市場機構創造價值,提升保險資金服務實體經濟的效率和水平,讓金融活水持續滋潤實體經濟;積極推動場內結算試點業務,實現結算業務全流程、全指令的電子化,資金劃付效率達到秒級,目前結算規模已突破100億元。
激發市場活力。積極開展投融資對接服務,通過線上線下聯動等方式組織開展“保險暨銀行理財資金入渝”重大建設項目線上對接會、“險資進大興 踐行新金融”等活動,暢通金融機構服務實體經濟的渠道;通過“保實通”平臺,為實體企業與金融機構提供資產與資金對接的“舞臺”,有效節約市場機構單點對接投融資信息的業務成本,更精準、更高效服務實體經濟。
助推消費升級。打造新能源車險交易服務系統,上線專屬微信公眾號、支付寶生活號等多種投保渠道,通過標準規范的數字化交易流程,助力保險公司更高效率、更低成本地供給新能源車險專屬產品,增強消費者獲取保險服務的便利性和獲得感,以高質量供給激發消費潛力,以數字服務助推汽車消費升級,目前系統已發布標準接口并完成首批機構的對接上線,覆蓋市場份額超九成。
周小全:本次疫情期間,為便利交易、助企紓困,上海聯交所從創新服務模式,創新“抗疫”金融產品,服務重點企業,落實減費舉措等方面提供相應支持。
一是創新服務模式。創新“云交易”服務模式實行線上線下雙線運行,持續為企業提供線上路演、融資紓困、免費培訓等助企措施,保障市場融資交易、輔導對接、審核監管等各項業務正常運行。同時,加快“一網交易”平臺建設,實現要素交易信息的統一發布和資源交互共享,為市場主體提供高效便捷服務。
二是創新“抗疫”金融產品。上海聯交所下屬上海股交中心通過支持企業發行股權激勵債、“抗疫債”等特色產品,加強“投貸聯動”“抗疫貸”等金融服務產品研發,為市場內中小企業提供金融支持。下屬市聯合征信公司聯合各家合作銀行通過“滬信融”平臺共上架了19家銀行共93款金融產品,先后服務66戶中小企業,促成企業獲得融資5.85億元,其中中小企業信用貸款超過2億元。
三是著力扶持重點企業。側重加強對受疫情影響較大的服務領域和工業制造領域民營中小微企業的扶持力度,服務3+6重點產業企業,通過上海股交中心科技創新板(N板)、科創Q板、綠色Q板等資本市場專業板塊獲得金融支持以應對疫情。2015年12月至2022年6月,上海股交中心“科技創新板”掛牌企業達448家,累計交易金額40.1億元,累計實現融資額68.25億元。
四是落實減費舉措。通過減半收取企業增資業務中相關服務費用和小微企業及個體工商戶租賃交易費用,以及對在抗疫工作中發揮突出作用的企業相應減免掛牌、融資、發債審核費,對相關中介機構相應減免預審服務費等,助力企業降本增效。
上海證券報:從交易所的觀察角度看,疫情對哪些行業和領域造成的影響比較大?要素市場如何發揮穩價避險和降低波動減少損失的作用?
宋漢光:年初以來,受疫情等多重因素的影響,我國宏觀經濟面臨新的下行壓力,各行業、各領域面臨的困難和挑戰也有所增加。針對這一情況,票據市場各類主體積極用好國家出臺的各類扶持政策,充分發揮票據門檻低、覆蓋廣、期限靈活等優勢,持續提升對各行業、各領域的支持力度,為支持宏觀經濟企穩恢復發揮了積極作用。上半年,全行業票據簽發金額14.06萬億元,同比增長14.31%;票據貼現金額10.21萬億元,同比增長34.61%。
具體到不同行業及領域:一是批發零售業、制造業等主要行業用票金額增勢平穩,在穩定經濟“基本盤”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二是基礎科研、技術創新等重點領域用票增長較快,體現出票據市場對重點領域的政策傾斜,有助于推動產業結構優化、提升經濟增長質量。
任春生: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國家對初級產品供給保障、產業鏈自主可控和金融安全穩定愈發重視,社會及各類市場主體也更加關注風險管理的內涵和手段,人民群眾對高質量健康和醫療服務的期待變得更高,生活消費習慣向線上化轉變加快。受到上述變化的影響,保險業在產品供給、服務創新等方面面臨一定挑戰,為此,上海保交所作為全國性保險要素市場,依托數字化綜合交易服務平臺,通過功能建設、品種豐富、生態培育,推動全社會風險管理和社會治理能力的提升,引導行業進一步改進經營理念,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的新期盼、新需求,在運用數字化手段服務國家金融安全、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第一,促進行業跨界跨域互聯互通。疫情凸顯了暢通國內大循環的必要性,迫切需要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對外抵御外部不確定性帶來的系統性風險,培育和強化我國參與國際競爭合作新優勢,對內打通制約經濟循環的關鍵堵點,促進商品要素資源在更大范圍內暢通流動。上海保交所作為全國性要素市場,可以發揮規則、系統、標準統一的優勢,通過服務和對接各類保險市場主體及產業鏈上下游機構,促進保險要素暢通循環,推動普惠型、保障型產品供給,更好地支持保險新模式、新業態。以國際再保險中心為例,上海保交所通過建設數字化基礎設施,服務境內外機構鏈接和交易,助力保障再保險交易的穩定性和連續性。
第二,推動行業持續提升服務質量。面對消費習慣的轉變,保險業應持續提升服務質效來贏得市場選擇。除了提供風險保障之外,保險更重要的功能是提供風險管理服務、豐富產品內涵。業務實踐中,單一保險機構的成本投入高、議價能力不足、管理能力欠缺,限制了服務的標準化、規范化程度。造成這些現象的本質是市場機制在相關要素配置上的主導作用發揮不足。上海保交所積極打造“保險+服務”的交易和運營支持平臺,組織全行業對風險管理服務進行統一接入和統一管理,降本增效,推動服務標準化。目前這一模式已經在安全生產責任險、商業健康險等領域成功試點,得到政府、消費者和保險機構的認可,未來可逐步推廣運用到更多保險場景中。
第三,持續引導保險資金支持實體經濟發展。上海保交所及其專業子公司中保登,作為保險資產管理業重要基礎平臺,肩負引導保險資金對接實體經濟發展的使命。疫情發生以來,上海保交所積極加強市場組織,暢通信息渠道,發揮橋梁紐帶作用。僅今年5月中保登聯合主辦的“保險暨銀行理財資金入渝”重大建設項目線上對接會,就幫助重慶地區集中向保險、銀行理財資金推介首批74個重大建設項目,一次性入庫項目規模超6000億元,現場集中簽約219億元。未來,這種為中西部地區、實體經濟發展定向引流的模式還將持續進行。
周小全:疫情對各行各業造成了不同程度的負面影響,尤其對商貿零售、住宿餐飲、外資外貿、交通運輸等服務領域和工業制造領域的民營中小微企業造成巨大沖擊。從上海產權市場的角度來看,將從以下幾方面發力發揮穩價避險和降低波動減少損失的作用。
一是優化金融服務供給。依托上股交、聯合征信公司、全國碳市場、金融產權平臺等市場優勢,積極推進中小微企業融資平臺,發揮金融“工具箱”協同優勢,探索科創、產業、普惠、綠色、農村和民生金融,優化金融服務供給,豐富中小企業投融資渠道。深化與上交所、新三板的對接合作機制,打通與兩個市場的進出通道,降低企業選擇成本,助力企業共享兩個市場的各種資源。
二是提升交易信息透明度。持續拓展信息公開范圍,創新公開形式,強化全過程交易信息發布,切實提高產權市場交易透明度,便利市場主體理性判斷市場形勢,降低交易成本和市場波動風險。
三是規范市場運行體系。加強市場參與主體適當性管理,強化中介機構管理,引導中介機構規范化操作和行業自律;發揮聯合征信公司作為地方征信平臺的功能作用,推進上海公共信用信息、金融信貸信息和其他市場信用信息間的依法共享和互聯互通,破解中小微企業融資難題,優化上海融資環境。
四是完善市場監管機制。借助全要素“一網交易”平臺,持續完善市場交易制度、平臺監控手段以及風險預警、識別和防范機制;加大市場監管法律、行政規章、規范性文件的執行力度,提升監管執行的效果和效率。
提質增效穩增長 護穩經濟基本盤
緊抓經濟恢復的窗口期,扎實推進各項重點工作有效落實,全力以赴保障金融服務穩定供給,助力打贏穩住經濟大盤攻堅戰,金融要素市場義不容辭。
上海證券報:下一步,在助力經濟恢復和增長方面,您是否有更多的政策建議?
宋漢光:票據市場積極借助自身優勢,在助力經濟恢復和增長方面發揮積極作用。一是發揮票據在保供應鏈產業鏈循環中的重要作用。保經濟恢復和增長,實現經濟循環流轉和產業關聯暢通,根本要求是提升供給體系的創新力和關聯性,解決各類“卡脖子”和瓶頸問題,暢通國民經濟循環。要實現這些要求,需要有適配供應鏈、產業鏈發展要求的金融工具和金融服務,大力發展供應鏈金融,響應企業支付、融資、財務管理等需求,釋放企業的創新活力和發展動力。票據天然契合供應鏈企業的需求,在便利中小企業匯兌、支付、結算、融資中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票交所成立以來,票據完成了向電子化、規范化、專業化的現代金融工具的轉型,未來,票據市場在促進保產業鏈、助力經濟恢復增長方面將發揮重要作用。
二是發揮票據支持中小企業方面的優勢作用。幫助小微企業渡過疫情難關,是保障就業、保證民生、保持供應鏈穩定的“壓艙石”。在我國,民營中小企業貢獻了50%以上的稅收、60%以上的國內生產總值、70%以上的技術創新、80%以上的城鎮勞動就業,90%以上的企業數量。因此,服務好民營中小企業,對穩就業、穩金融、穩投資、穩外貿、穩預期,增強中小企業市場競爭力都具有重要意義。票據兼具支付和融資的雙重屬性,是民營中小企業融資的重要渠道。票交所的成立,將票據市場的電子化服務通過銀行深入到實體經濟的每一個毛細血管,直通民營中小企業服務,推動中小企業生產潛力不斷釋放。在現階段,票據市場要充分發揮連接金融機構和中小企業的優勢,加快推動貨幣政策實施,為我國中小企業恢復生產、實現增長保駕護航。
三是發揮票據在助力“雙碳”工作方面的創新作用。綠色票據是綠色金融體系有機組成部分,可以較好地滿足綠色行業的支付結算與短期融資需求,能有效觸達綠色產業毛細血管,完善綠色金融領域的多層次融資體系,促進綠色金融與普惠金融有機融合。上海票據交易所作為票據市場基礎設施,在人民銀行指導下,為再貼現貨幣政策工具支持綠色發展提供了高效的技術支持。在“雙碳”框架下,應積極推動完善綠色票據政策,充分發揮市場機制激勵約束作用,推動綠色票據更好服務經濟綠色低碳轉型。目前,浦東新區頒布了《上海市浦東新區綠色金融發展若干規定》,已將發展綠色票據納入其中。
周小全:下一步,上海產權市場將積極推動實現“一網交易”向全要素、全資源市場化配置“一張網”升級。通過發揮綜合性交易平臺的專業化運營優勢,高標準推進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和產權市場融合發展模式,覆蓋各類全要素交易領域,深化交易機構實體化整合和構建高標準全要素大市場。一是圍繞統一大市場建設,加快以市場化方式整合各類要素交易市場資源,打造統一的綜合性全要素市場化交易平臺,形成全要素交易“一張網”,推動各類要素資源高效暢通流轉。二是依托資本市場定位和服務實體經濟功能,充分發揮產權市場在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中的基石和樞紐作用,通過與證券市場雙輪驅動,促進國際國內資本資產、資源要素合理有序流動和集聚,有效服務非公經濟和混合經濟主體的投融資需求,進一步補齊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短板。三是依托上海自貿區深度開放和制度創新優勢,創設離岸金融中心和全球資管中心功能集聚平臺,深入探索非標資產、另類投資在跨境、離岸領域的業務實現方式,助力人民幣國際化、人民幣資產全球化配置、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等國家戰略的實施推進。
責任編輯:張文
投顧排行榜
收起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