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1日,以“‘廿’念不忘,‘新’之所向”為主題的“第二十屆數字金融聯合宣傳年智享2024特別活動”在京舉行,活動由中金金融認證中心有限公司(CFCA)、數字金融聯合宣傳年、中國電子銀行網主辦。活動全面回顧中國數字金融二十年來發展歷程,前瞻金融“五篇大文章”新機遇。同時,《2024中國數字銀行調查報告》與“2024數字金融金榜獎”也備受行業關注。
中國農業銀行網絡金融部總經理楊宇紅出席活動并發表主題演講,以下為楊宇紅演講內容。
各位領導、同仁,各位媒體朋友們:
大家好!
我是中國農業銀行網絡金融部的楊宇紅,很高興受邀參加本次數字金融聯合宣傳年特別活動。農業銀行與CFCA、中國電子銀行網都是長期合作的緊密伙伴,共同致力于推動數字技術與金融行業的深度融合及應用。今天,我想跟大家分享交流的題目是《以高質量線上化服務譜寫數字金融新篇章》。
今天,我想大家都有一個共同的感受。那就是,銀行業正處在數字化發展的時代浪潮中,數字金融已經成為推動銀行業,乃至整個金融行業,持續變革、高質量發展的強力引擎。去年9月召開的中央金融工作會議,提出要做好科技金融、綠色金融、普惠金融、養老金融、數字金融“五篇大文章”,要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更高質量的服務。這是首次在頂層設計上,明確了數字金融的戰略地位,對金融業的發展,具有重要而深遠的意義。
接下來,我結合農行數字化轉型方面的探索與實踐,與大家一起分享個人的理解和認識。
第一,從用戶視角看,數字金融是金融與數字科技、數字經濟、數字社會的深度融合。
生產生活方式的全面數字化,是新時代經濟社會發展,最顯著的趨勢和特征。金融要有效服務實體經濟、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增強與經濟社會的融合,適應數字化變革。這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
一是從供給手段上,要持續完善數字化服務設施,提升數字化觸達能力,不斷增強金融服務的便捷性,讓群眾少跑腿、好辦事。以農行為例,近年來,我們堅持“移動優先”的發展策略,貫徹“用戶至上”的發展理念,舉全行之力實施掌銀發展工程,致力于把掌銀打造成“三個平臺”,也就是友好智慧的客戶服務平臺、開放共享的場景合作平臺和實時高效的銀客互動平臺。近期,我們還將推出掌上銀行10.0版,向客戶呈現全生態的“3系統、4屏幕、5版本”農行掌銀體系,全面適應華為純血鴻蒙系統,推出更加人性化的養老金融場景,極致簡單的辦貸流程,真正做到了“一部手機走天下”,讓人民群眾足不出戶,就能充分享受到高效便捷的金融服務,這就是金融普惠性、人民性的重要體現。截至今年三季度末,農行掌銀MAU已達2.41億,自2021年3月躍居同業首位以來,不斷刷新銀行業APP紀錄,連續43個月領跑銀行同業。
二是從供給模式上,要不斷完善金融服務生態,持續深化金融與實體經濟的融合,讓金融貼近生活、潤物無聲。近年來,我們以自有平臺為主體、以開放銀行為觸角,堅定不移推動金融“走出去”和場景“引進來”,不斷深化金融與政務、教育、醫療、養老、企業等場景融合發展,促進了金融與實體經濟的相生共榮。例如,在鄉村振興領域,我們打造了掌銀“一版本、一頻道”,也就是面向縣域客戶的鄉村版,和面向城市客戶的鄉村振興頻道,體系化建設三農金融產品和場景服務,精準化推動產品服務向鄉村振興和縣域上下游滲透,為踐行金融政治性、普惠性,提供了有力抓手。截至今年9月末,農行掌銀縣域客戶MAU已接近1.1億,達到甚至超過很多金融業獨立APP的體量,展現出了巨大的活力和市場認知度。
第二,從銀行自身視角看,數字金融是技術、數據、算法加持下,人機協同的運作模式。
我們認為,數字化轉型的本質是,應用數字技術賦能生產力提升,在積累到一定程度后,由量變到質變,完成生產模式的解構和重塑,形成新的生產關系,最大限度釋放數字生產潛能。這也包括兩個方面:
一是生產力的提升,通過“數據+算法”賦能業務經營和管理。核心是將“數據”思維和“用數”能力,全面滲透到產品、營銷、運營、風控、管理決策的各領域、各環節,堅持“讓數據說話”,堅持“用數據發現問題、指導改進、檢驗效果”。例如,在產品和流程設計上,我們以端到端用戶旅程為牽引,以目標為導向,以數據為抓手,對掌銀人臉識別、“網捷貸”極簡辦貸等流程精準調優,將人臉識別通過率提升至90%以上、“網捷貸”客戶轉化率提升近60%。這是一個久久為功的過程。對農行而言,追求極致的用戶體驗,不是運動式的活動,而是始終如一、融入基因的堅守和追求。
二是生產關系的變革,通過“技術+數據”重塑生產經營模式。一方面,順應客戶和客戶經理行為方式的變化,改變“網點為主”的傳統線下經營模式,運用技術和數據,對各級機構和人員進行重新武裝,讓其能夠充分參與到線上經營中。例如,我們為基層網點配備了“PAD超級工作臺”,十多萬客戶經理“人手一臺”,真正做到了日常觸客、營銷、作業等“一部PAD走天下”。另一方面,把線上的批量化經營和線下的個性化經營,有機協調起來,推動線上線下流程、業務、策略,全面對接融合,建立全過程、全鏈路數據監測和評價體系,相互賦能、相互補位,形成線上線下一體化協同經營的新模式。
第三,從可持續發展看,數字金融要牢守合規安全穩健發展的生命線。
站在新的歷史方位,需要我們立足金融本源,堅持守正創新,牢牢守住安全合規底線,共同為數字金融的健康可持續發展,創造良好環境,確保始終行走在正確的軌道上。這是金融政治性、人民性、專業性的集中體現。在這個前提下,要著重做好兩個方面工作:
一是要筑牢織密數字風險防控體系,切實保障人民群眾財產安全。數字金融本質是金融,既面臨著市場、信用、操作等傳統風險,也面臨網絡化、數字化所衍生的新型欺詐風險。特別是在信息技術的助推下,一些網絡黑產的工具更加先進、手段更加隱蔽,風險來源更加復雜,風險傳播更加迅速。必須要從組織、機制、技術等層面,全面筑牢風險防控體系,強化事前、事中、事后風險治理能力,推進風險防控從“功能性防御”向“持續性對抗”轉型,不斷提升主動識別、主動攔截、主動處置的能力。
二是要強化信息網絡安全防護,夯實數字金融安全穩定運行的底座。可信安全的信息網絡空間,是數字金融賴以生存和發展的根基。要積極布局云計算、分布式、人工智能等先進數字技術,持續投資和建設災難備份、網絡安全等基礎設施,強化一體化運維體系建設,“分級”提升容災、防災實戰能力。還要持續完善安全治理架構,筑牢網絡攻擊技防體系,強化網絡安全攻防實戰能力,全面提升網絡安全水平。
最后,預祝本次“數字金融聯合宣傳年”特別活動取得圓滿成功!
責任編輯:秦藝
VIP課程推薦
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