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42家上市行上漲迎開門紅,今年什么是決定銀行股的重要因素

A股42家上市行上漲迎開門紅,今年什么是決定銀行股的重要因素
2023年01月04日 19:13 新京報

  新年伊始,銀行股便迎來了“開門紅”。截至1月4日收盤,A股42家上市銀行均收漲,領漲市場。其中,無錫銀行寧波銀行平安銀行江陰銀行等多家銀行股價均收漲超過3%。

  有業內人士認為,銀行股本輪上漲利好因素較多。今日市場有傳聞稱,優質房企或再迎金融政策利好。同時,疫后經濟復蘇亦有助于2023年銀行經營業績提升。近期多家銀行還陸續公布了去年股東、高管穩定股價的“戰績”。

  “展望2023年,經濟有望復蘇,支撐銀行板塊估值修復。”招商證券銀行業首席分析師廖志明表示,銀行板塊行情主要取決于市場對經濟的預期,經濟小幅復蘇將驅動板塊估值修復。當前,銀行板塊PB(平均市凈率)估值及機構持倉比例均處于歷史低位,估值修復空間大。

  真金白銀穩定股價去年11家銀行共豪擲超2億

  2022年銀行股價走勢持續疲弱,穩定股價成了銀行高管、股東的必修課,用真金白銀穩定自家銀行股價。而每場銀行發布會上,銀行家們都會為自家銀行股價“搖旗吶喊”,“銀行股的價格是被低估”成了業內分析一貫的“口頭禪”。

  據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不完全統計,去年全年有11家銀行發布了穩定股價的相關措施。根據各家銀行公布的數據顯示,已完成相關方案的8家銀行股東、高管共豪擲超過2億元穩定股價,其中廈門銀行郵儲銀行齊魯銀行重慶銀行4家銀行累計增持金額超過千萬。而目前未完成的3家銀行中,上海農商行曾在11月9日發布公告稱,相關股東的累積增持金額已達到近4000萬。

  而興業銀行則在去年初,發動各級骨干、家屬購進自家股票。根據公告顯示,1月13日至2月18日,興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部分子公司、分行及總行部門負責人(包括其配偶、子女)以自有資金,從二級市場自愿買入該行股票1693.29萬股,成交價格區間為每股人民幣20.36元至23.08元。按此計算,興業銀行此次增持金額約在3.45億到3.91億元之間。

  實際上,銀行不斷增持自家股票,主要發生在去年上半年。有業內人士表示,這主要是由于銀行股上半年表現不佳,當時正值銀行股低點,市場對銀行股又普遍看好,購入自家股票可以向市場傳遞看好銀行未來發展的信心,進一步穩定和提升股價。但去年后兩個月由于市場逐漸回暖,則再無銀行跟進穩定股價。

  房地產市場企穩助力銀行股信心恢復

  銀行股與房地產市場之間的聯系越來越緊密。自去年四季度至今的這輪銀行股總體向好趨勢,在業內人士看來,房地產融資政策暖風頻吹是重要的原因之一。而1月4日銀行股集體上漲,也與地產股有關。

  根據wind數據顯示,截至1月4日收盤,房地產與金融大幅領漲,新華聯三湘印象新城控股等房地產企業漲停,中南建設華發股份濱江集團等漲幅均超過7%。有機構人士表示,上漲的主要原因是看好市場托底和房企紓困政策的持續演繹。

  “歷史上,銀行股與地產股走勢相關系數大致在0.6到0.7之間。但去年下半年開始,這一相關性直線上升。”據光大證券金融行業首席分析師王一峰測算,去年11月以來,地產股與銀行股共振效應明顯,近乎同漲同跌,相關系數高達0.98。

  從去年11月份以來,監管部門從供需兩端針對房地產出臺了一攬子支持政策,央行、銀保監會出臺了支持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的16條舉措,并推出了支持房地產融資的“三支箭”。這也從一定程度上托起了銀行股和房地產股的走勢。

  “隨著房地產融資政策三箭齊發,需求政策亦明顯放松,地產銷售或將小幅好轉。”廖志明表示,優質股份行房企融資占比相對較高,能夠明顯受益于房地產政策放松。

  王一峰則認為,地產領域融資非理性收縮態勢沒有得到有效緩解。根治房地產市場風險、推動信用需求回升的落腳點不僅在于供給端,更需要從需求側同步發力。未來,需求端刺激政策具有確定性、持續性和漸進性,后續涉及“四限”、首付比例、二套認定等增量政策有望進一步出臺,不排除一線城市房地產調控政策也有放松空間,存量按揭利率存在下調可能。

  “2023年地產仍是決定銀行股的重要因素。”中泰證券研究所所長戴志鋒認為,房地產的需求端將在今年進入新的周期,房地產需求端的修復,不僅要看地產政策,還要看經濟政策,背后是購房者對未來收入的預期。

  疫后復蘇成今年銀行發展關鍵詞

  展望2023年,多家分析機構認為,疫后復蘇是今年銀行業發展的主線,這將帶動銀行整體經營出現“親周期”反應,銀行經營的“量”“價”“險”多重要素方面,從而使得銀行業經營具有穩定基礎。

  戴志鋒預計,疫后經濟復蘇景氣回升拉動信貸轉暖,預計2023年新增貸款規模維持在22萬億-23萬億,增速10.3%-10.8%。多數銀行在今年將把信貸的增量規劃預計初步按照不低于2022年水平進行安排,但不排除進入“疫后復蘇”實質階段后出現信貸脈沖。

  而從信貸結構看,王一峰表示,強基建、增制造、穩地產、促消費、擴小微、拓綠金是主線。居民端消費類信用增長系統性好于2022年。他預計,2023年基建仍是信貸投放“壓艙石”,基建中長期貸款增量或達4.6萬億,增速升至14%左右。普惠小微貸款將“量增、價穩”,增速約為25%左右;綠色貸款新增規模或達7.5萬億,維持30%以上高增。

  在資產質量方面,廖志明預計,隨著房地產政策大幅放松,房企違約風險或將下降,這亦將讓銀行的資產質量呈現出穩中向好的態勢,信用成本亦將延續小幅下行趨勢。

  此外,中銀研究亦認為,隨著國內經濟穩步回升,企業經營情況將逐步改善,銀行業資產質量防控壓力將繼續減小,有望進一步降低撥備計提,在釋放盈利的同時增加信貸投放,強化金融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力度。預計不良貸款余額小幅上漲,不良貸款率延續下行趨勢。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姜樊

海量資訊、精準解讀,盡在新浪財經APP

責任編輯:宋源珺

VIP課程推薦

加載中...

APP專享直播

1/10

熱門推薦

收起
新浪財經公眾號
新浪財經公眾號

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

7X24小時

  • 01-10 福斯達 603173 --
  • 01-10 英方軟件 688435 --
  • 01-09 九州一軌 688485 --
  • 01-06 天宏鋰電 873152 6
  • 01-05 歐福蛋業 839371 2.5
  • 產品入口: 新浪財經APP-股票-免費問股
    新浪首頁 語音播報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