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大學經管院長白重恩:央行向中央財政上繳利潤 是國際通行做法

清華大學經管院長白重恩:央行向中央財政上繳利潤 是國際通行做法
2022年03月10日 07:58 市場資訊

  原標題:央行向中央財政上繳利潤 是國際通行做法

  來源:經濟參考報

  2021年,我國全年新增減稅降費約1.1萬億元。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2022年我國將實施新的減稅降費政策。市場主體高度關注政策發力點和相關重點工作。減稅降費的意義不言而喻,降低稅費,企業投資積極性和盈利能力都會提升,有利于引導更多的市場主體投資,釋放政府驅動投資占用的資源,優化投資結構,提升整體的投資效率,減緩經濟下行壓力。

  大規模減稅降費勢必造成財政收入減少,但財政支出剛性不減,財政收支的平衡問題凸顯。通過動用特殊上繳收入即特定國有金融機構和專營機構存量應上繳利潤,可有效增加可用財力規模。央行也是上繳單位之一,通過央行向中央財政上繳利潤增加財政收入,具有重要意義。

  從法規執行的角度來看,央行上繳利潤是法定事項,是我國的慣例做法。央行凈利潤一直是我國財政收入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人民銀行法(2003年修正)規定,“中國人民銀行每一會計年度的收入減除該年度支出,并按照國務院財政部門核定的比例提取總準備金后的凈利潤,全部上繳中央財政”。

  從國際慣例上看,央行上繳利潤是國際上主要經濟體的通行做法。美國聯邦儲備法、日本銀行法、英國銀行法都對各自中央銀行利潤上繳有明確規定。以美聯儲為例,2020年美聯儲向美國財政部上繳利潤869億美元。再如,日本銀行必須把提取準備金和股東分紅后的剩余盈余上繳財政部。

  從貨幣本質上看,央行上繳利潤實質是向國家繳納因壟斷貨幣發行權獲取的鑄幣稅收益。鑄幣稅并不是真實稅收,而是主權國家政府利用壟斷貨幣發行地位獲得的收益。國際清算銀行(BIS)將信用貨幣時期的鑄幣稅定義為“中央銀行因壟斷貨幣發行而獲得的利潤”。縱覽世界經濟發展史,無論是金屬貨幣時期還是信用貨幣時期,鑄幣稅都是國家財政收入的重要來源。

  白重恩(作者系清華大學經管學院院長)

海量資訊、精準解讀,盡在新浪財經APP

責任編輯:趙般嬌

央行 減稅降費
人氣榜
跟牛人買牛股 入群討論
今日熱度
問股榜
立即問股
今日診股
產品入口: 新浪財經APP-股票-免費問股
產品入口: 新浪財經APP-股票-免費問股
產品入口: 新浪財經APP-股票-免費問股

APP專享直播

1/10

熱門推薦

收起
新浪財經公眾號
新浪財經公眾號

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

7X24小時

  • 03-11 和元生物 688238 13.23
  • 03-11 均普智能 688306 5.08
  • 03-10 華融化學 301256 8.05
  • 03-10 何氏眼科 301103 42.5
  • 03-10 哈焊華通 301137 15.37
  • 產品入口: 新浪財經APP-股票-免費問股
    新浪首頁 語音播報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