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首語:2021,中國金融業新十年大幕開啟。新浪財經推出《金融大時代》年度專題,專題包含“100人100瞬間”“時代有溫度”“行業有情懷”三大篇章,回望歷史鏡鑒,記錄金融人物,展望星辰征途。
作為銀行業的重要組成群體,民營銀行為企業、居民提供特色金融服務。“100人100瞬間”之《民營銀行巡禮》由新浪財經聯合《銀行家》雜志社共同推出,聚焦民營銀行發展,迸發時代之聲。
文/新網銀行董事長 王航
經過多年的發展,中國銀行業在客戶積累、服務經驗、基礎設施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獨特優勢,已逐步搭建起大型銀行服務實體經濟主動脈、中小銀行服務實體經濟分支血管及毛細血管的多層次、廣覆蓋的金融生態體系。自2014年民營銀行試點啟動,目前已走過7個年頭,正逐步探索前行道路,并根據自身特點形成了差異化經營局面。
近期,新網銀行董事長王航接受了《金融大時代》邀請,講述了新網銀行是如何堅持初心,不斷創新,持續以更加優質、高效的金融服務助力實體經濟發展。
作為一家全國展業的數字銀行,新網銀行自成立以來,一直堅持“差異化”定位,廣泛運用移動互聯、云計算、大數據風控、機器學習等技術實現了銀行服務全線上數字化運營,精準服務實體經濟末端的長尾客戶,做好普惠金融的補位者。
BC端聯動發力,開啟增長“第二曲線”
新浪財經:經過五年發展,新網銀行的營收和利潤水平已躋身民營銀行前列。請問您如何評價過去取得的成績?
王航:過去幾年可以說是新網銀行的探索期,從0到1,新網銀行通過“技術立行”和“開放連接”兩把鑰匙,打開了業務差異化發展的大門。
通過近五年的實踐,新網銀行證明了兩件事可行:一是金融機構把普惠金融作為主營業務的商業模式是可行的;二是通過數字金融開展業務的模式是可行的。從開業至今,新網銀行一直致力于為長尾下沉客群提供“小額、高頻、海量、短融”的普惠金融服務。越是小額的金融服務,越能考驗一家銀行的技術能力和精細化作業能力。
我認為新網銀行會是中國銀行業數字化轉型中一個很好的觀察樣本。作為一家全在線作業的數字驅動銀行,從成立之初,新網銀行便依靠靈活的產品創新和不斷迭代的技術創新,開拓出了一條特色化經營之路,同時也證明了基于數據驅動的金融服務模式在風控上是可控的。
如今,數字金融已成為金融機構的標配,而在線化、數字化、智能化則從應用方面提供了更多支撐,新網銀行在這方面做了許多探索與實踐,也收獲了滿意的答案。
新浪財經:就創業企業而言,您認為新網銀行當前的發展處于什么階段?短期有何發展目標?
王航:我們用最開始的三年走出了最初的迷茫期,解決了生存問題。一家金融機構的發展就是一場永不落幕的馬拉松,當前的新網銀行正處于二次創業階段,“存貸匯一體化”穩步發展,不斷完善業務功能;推進B、C聯動,優化業務結構,提升發展動能;服務實體經濟,積極投身綠色發展、鄉村振興、成渝雙城經濟圈建設等重大戰略,開展多元業務探索。
環境的變化可能隨時到來,只有快速適應這樣的變化,并保持審慎的經營態度,企業才能得到長足的發展。
發揮技術優勢,實現銀行精細化運營
新浪財經:互聯網銀行是銀行業務全流程數字化的探索先鋒。請問經過五年探索,新網銀行對數字化的理解有何不同?未來又該如何保持優勢?
王航:新網銀行是一家原生數字銀行,無論是運營理念、治理方式還是組織架構,都建立在數字化基礎之上。但數字化不只是一個簡單寬泛的概念,而是以大數據為基礎,對產品、風控、運營等多個維度進行全覆蓋、全流程、全場景的數字化,這對銀行的技術能力、業務模式和產品設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此外,在數字化的過程中,不能片面過度追求簡便化、線上化,應該兼顧更多人群,盡可能滿足來自不同區域、不同年齡階段以及不同文化水平人群的需求。
保持一顆持續進取的心對一家企業來講同樣重要。在過去幾年的發展過程中,新網銀行積極擁抱新技術,學習同業銀行的先進方法,盡可能地實現降本增效。要想保持優勢,還需要進行快速迭代,堅持自身的“差異化”定位,使產品不斷適應市場新變化、客戶新要求。此外,加大對消費者權益的保護也是我們關注的焦點。
新浪財經:大數據風控是新網銀行的核心能力之一。受疫情影響,去年新網銀行不良率有所上升,此前一直處于較低水平。請問疫情期間貴行遭受了哪些挑戰,又是如何應對的?
王航:2020年,新冠疫情疊加宏觀經濟形勢的復雜外部環境,對于新網銀行儼然一場“壓力測試”。新形勢下,新網銀行繼續堅守“普惠補位”定位,堅持以創新驅動服務長尾客群,持續夯實數字化風險管控體系,不斷優化調整產品及資產負債結構,有效抵御了疫情對資產質量的沖擊。財報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6月末,不良率為1.04%,較2020年末下降0.15%,不良率保持低位運行。為了保證業務的健康發展,我們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了提升:
一是加大小微普惠業務投放,優化信貸業務資產結構。疫情后,新網銀行深入貫徹落實國家金融支持疫情防控、服務實體經濟政策,大力拓展服務于普惠小微企業與個體經營者的貸款業務,實現了資產結構的合理優化。
二是及時調整風險偏好,加強信貸業務風險識別評估。對風險偏好及時進行評估和調整,持續迭代優化信貸策略,細化風險評估粒度,開發識別長周期風險模型,加強策略運行監測,不斷強化信貸業務的風險識別評估。
三是加強客戶貸后管理,精細化客戶生命周期管理。完善貸后監控預警體系,加強客戶貸后行為監測頻度與分析力度,及時發現和處置信貸業務風險。同時,建立客戶敏感度模型,基于對客戶的風險評估與偏好開展精細化運營,不斷提升客戶黏性。
深耕小微群體,做好普惠金融補位者
新浪財經:普惠金融是近年的行業發展重點,大行也紛紛發力下沉。請問民營銀行在發展普惠金融方面有何優勢?
王航:普惠金融是“十四五”時期和實現2035遠景目標的重要方向,也是中國金融業轉型發展的重要基調之一。民營銀行是服務實體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既要繼續響應政策號召,承擔更多社會責任,加大對普惠金融支持力度,更要充分把握數字化轉型機遇,打造集差異化定位、線上化獲客、智能化風控等于一體的普惠金融發展新模式。新網銀行作為一家全線上展業的民營銀行,在探索發展普惠金融業務的道路上逐漸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第一,金融科技能力突出。據公開信息,在19家民營銀行中,我們的科技人員占比排名靠前。自開業以來,新網銀行累計提交了332項專利申請,運用于在線信貸業務實踐并取得良好效果。2018年底、2019年初,經四川省科技廳審核、國家科技部復審通過,獲得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認證,先后承擔多項大數據、人工智能相關重大專項課題。新網銀行是國內為數不多的采用分布式架構的開放銀行,敏捷開發和系統運營能力既是數字化普惠金融業務的堅實基礎,也是新網銀行能為目標客戶提供7x24小時不間斷服務的有力保障。
第二,響應敏捷及時。合作伙伴對我們評價頗多的便是工作效率高、響應速度快。新網銀行的資產業務主要采用項目制運營,一個項目組成員包含業務、產品、科技、風險、運營等板塊的專業人員。中后臺與前臺密切配合,管理決策鏈條短、創新氛圍濃。
第三,反欺詐能力成熟。新網銀行的大數據智能風控通過數據挖掘和技術支撐,實現了貸前貸中貸后的閉環管理。貸前防范作為其中的重心,通過以機器學習為主的實時決策進行風險防范,降低違約概率;貸中輔以實時監控和早期預警,提高風險的發現率和及時性,并迅速反饋給前端策略和政策進行快速迭代;同時在貸后進行自動化、數據化的模型跑批,對欺詐案件進行深度調查和跟進。為了進一步提升風控能力,新網銀行聯合銀聯數據開發了實時多頭聯盟方案。該聯盟旨在聯合同業機構,共建共享一個安全合規、優勢互補的實時多頭平臺:通過多方安全計算技術實現在用戶隱私數據不出庫的情況下共債信息的安全共享,著力為解決金融詐騙問題提供新方案。
實時多頭平臺是在監管指導下的金融科技創新監管試點應用項目,于2020年11月6日正式上線。平臺推出后,已先后榮獲了“2020年度金融科技產品創新突出貢獻獎”和“2020年度隱私計算優秀案例”。
新浪財經:新網銀行“瞄準”長尾客群,要“用技術的力量做好普惠金融的補位者和探索者”。請問五年時間過去,新網銀行的補位者價值如何彰顯?能否透露一些具體數據?
王航:小微企業的資金使用需求往往來得特別急,需要的時間可能也不長。據了解,目前市面上符合額度50萬以下、“隨借隨還”模式的信用類普惠金融產品非常少。新網銀行推出的“好商貸”產品便是一款“隨借隨還”模式的個體經營數字信貸產品,具有著“全在線、全實時、全客群、全信用”特征。
客戶全程線上自主操作,既符合常疫情時代下非接觸式金融服務的需要,也兼顧了小微群體自雇運營為主、無暇線下申貸的客觀事實。“好商貸”產品能夠高度適配小微客戶“短、小、頻、快、急”的用款需求,滿足小生意人精打細算的訴求,產品上線以來,獲得了小微商戶的紛紛好評。新網銀行所服務的客戶中,有相當一部分是第一次和銀行機構接觸。正是科技的發展為傳統金融業務注入了強勁活力,極大提高了金融產品的可得性,擴大了金融服務的覆蓋面。
要做好普惠金融的補位者和探索者,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為此,新網銀行深入各行各業,進行了大量調研,深度關注那些還未被普惠金融覆蓋到的實體經濟“神經末梢”群體,持續探索和完善長尾客群的服務機制。我們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讓更多人能切身感受到普惠金融的溫度。
截至2021年6月末,新網銀行總資產規模較去年同期增加23.44億元,經營整體穩中向好,發展質量較去年同期有所提升。
王航表示,未來新網銀行將繼續堅持長期主義,用心做好主流金融機構“補位者”,擴大小微群體的服務半徑,在踐行數字普惠的道路上不斷前行。
責任編輯:張玫
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