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意見領袖專欄作家 莫開偉
剛剛據媒體披露,上海警方近期通報的一起新型網絡非法放貸案引起廣泛關注與討論。在無需抵押、不看征信、秒速放款、高額低息等看似“福利”的誘導貸款噱頭之下,網絡非法放貸騙局近期有了“抬頭”跡象(12月12日《北京商報》)。
看到這則消息,相信廣大網民還是有點感到相當驚訝,對于網絡非法放貸問題,近幾年尤其是今年以來相關金融監管機構與司法機關比如央行、銀保監會、公安部、市場監管總局等部門推出的各種監管措施頻頻出臺,聯合開展的種類整治整治活動也是頻頻出手;同時,各類輿論媒體也是調低宣傳,形成了嚴控氛圍。如此以來,形成了全社會對網絡非法放貸的嚴厲打壓態勢,各種網絡非法放貸得到了有效遏制,很多的網絡非法放貸行為偃旗息鼓,即便還有少數網絡非法放貸平臺存在也只能是悄然轉入了地下狀態。
而最近據上海市公安局12月7日通報的信息顯示,2021年8月初市民吳先生看到網絡上發布的小額貸款廣告,據平臺客服介紹,貸款無需抵押、不看征信,只需要提供自用手機詳細參數的貸款產品,按照手機回購價值的20%確定貸款額度,在客服引導下下載安裝了一款名為“聚寶盆”的借貸類App。吳先生獲得400元授信額度,收取200元服務費,實際放款200元,三天后需要全額還款,逾期未歸還將收取每日100元的逾期費。后來吳先生未能按照歸還,手機被“鎖定”無法使用,并遭到客服辱罵催還款等“軟暴力”催貸。還有江西、云南等地也有反映“手機貸”詐騙問題。
這種行為構成了典型的網絡非法放貸特征,明顯具有各種套路貸的性質,尤其顯現了“換湯不換藥”的“騙中騙”的黑色本質,應在嚴厲打擊之例。而目前網絡非法放貸再次沉渣泛起,直接原因是臨近年關,不少犯罪分子存在“撈一把”的心理,鋌而走險,以身試法。同時,也有不少民眾風險防范意識脆弱,不能有效識別網絡放貸中的各種套路套風險。
網絡非法放貸死灰復燃看似原因雖然簡單、直接,但折射出的深刻社會金融經濟問題卻不容小覷:一方面,網絡非法放貸之所以能有機會重現江湖,擁有自己一席之地,還在于監管不力、不到位,尤其網絡監管部門對各種APP監管留下了不少漏洞。如果網絡監管機構能對各類平臺進行有效識別,對于從事非法網絡放貸平臺的行為能夠及時發現,將其進行關閉,犯罪分子就難有生存土壤,也就不可能對民眾實施網絡非法放貸甚至是網絡詐騙。另一方面,打擊不力使網絡非法放貸者心存僥幸,或者因為違法成本不高導致其敢冒天下之大不韙。主要是相關監管部門在整治活動上“緊一陣、松一陣”,不能始終保持高壓嚴打態勢,使網絡非法放貸平臺有機可侵。或者即便查出了,由于處罰過輕,無法讓其破產或讓將牢底坐穿,促使其難以對網絡非法放貸的犯罪行為起到敬畏之心。再一方面,我國普惠金融服務依然不能及時普及到所有社會普通民眾,使得普通民眾或者社會低層民眾的有效金融信貸需求無法得到滿足,只能從這些網絡非法平臺得到實現。比如網絡披露的這些網絡借貸者,借款金額大都只有寥寥幾百元或壹千元,且借款人大都以在校學生等低收入群體為主。最后一方面,當前普通民眾尤其低收入底層民眾的防范能力弱、識別金融風險的能力低,表明全社會金融防范意識普及尚有較大的差距。比如對借款周期短、利率高以及無需抵押、 不看征信等網絡“噱頭”認識不清,非常容易上當受騙,不自覺地鉆進了網絡非法放貸的陷阱。
由此,整治網絡非法放貸,徹底讓網絡非法放貸銷聲匿跡,是一項社會系統工程,需要社會各方面綜合發力,形成有效的、全方位式的立體嚴防體系,才能最終將網絡非法放貸平臺徹底消滅干凈:主要是網絡監管機構應對網絡平臺APP進行有效識別,鏟除網絡非法放貸滋生的一切土壤;監管機構以及公安司法機構應加大打擊力度,提高網絡違法放貸成本,提高法治威懾力,始終保持高壓嚴打態勢,營造出不敢和不能實施網絡非法放貸的環境;進一步加快普惠金融推廣力度,讓普惠金融覆蓋所有民眾,滿足所有民眾尤其是低收入社會底層民眾的有效信貸金融需求,不給網絡非法放貸以任何可侵之機;最后是加大金融風險意識的宣傳與普及力度,提高廣大民眾對網絡非法放貸尤其是金融詐騙的識別能力,增強抵制網絡非法放貸的免疫力和自律力,使網絡非法放貸無法生存。
(本文作者介紹:知名財經評論人、獨立經濟學者)
責任編輯:張玫
新浪財經意見領袖專欄文章均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新浪財經的立場和觀點。
歡迎關注官方微信“意見領袖”,閱讀更多精彩文章。點擊微信界面右上角的+號,選擇“添加朋友”,輸入意見領袖的微信號“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掃描下方二維碼添加關注。意見領袖將為您提供財經專業領域的專業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