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上市銀行中報放大鏡:26家銀行涉房類貸款占比下降、誰還在踩紅線?
來源:北京商報
2021年是房地產貸款集中度新規實施的第一年,在監管的約束下,A股上市銀行涉房類貸款占比如何?“超標”現象是否仍然存在?9月2日,北京商報記者梳理發現,在嚴格落實國家房地產集中度管理要求的背景下,A股上市銀行涉房類貸款占比壓降明顯,在披露數據的39家銀行中,共有26家銀行房地產貸款占比較去年末有所下降,21家銀行的個人住房貸款占比較去年末出現下降。
整體來看,雖然房地產貸款占比、個人住房貸款占比均有所下降,但在部分房地產企業因流動資金緊張、“歷史存量”問題待解等多重因素的擾動下,仍有部分銀行的指標依舊高于監管“紅線”。
26家銀行涉房類貸款占比下降
去年底,央行、銀保監會聯合印發了《關于建立銀行業金融機構房地產貸款集中度管理制度的通知》,對中資大型銀行、中資中型銀行、中資小型銀行和非縣域農合機構、縣域農合機構、村鎮銀行共五檔機構分類分檔設置房地產貸款占比上限、個人住房貸款占比上限“兩條紅線”,并規定自2021年1月1日起實施。
如今,房地產貸款集中度新規實施已有半年時間,A股上市銀行涉房貸款整體表現如何?9月2日,北京商報記者梳理2021年度半年報發現,41家A股上市銀行中,除新晉上市銀行上海農商行和紫金銀行未披露完整數據外,其余39家銀行均公布了房地產貸款相關數據。在監管的約束下,涉房貸款占比降溫已成為一個較為普遍的現象,披露數據的39家銀行中,共有26家銀行房地產貸款占比均較去年末下降,占比超過六成。
位于第一檔位的國有大行中,中國銀行、農業銀行、工商銀行、建設銀行、交通銀行、郵儲銀行6家銀行涉房貸款占比呈現穩步下降趨勢。具體來看,截至今年上半年,上述6家國有大行房地產貸款占比分別為37.84%、35.38%、35.15%、38.42%、27.88%、35.06%,分別較上年末下降1.34個百分點、0.7個百分點、0.75個百分點、1.01個百分點、0.19個百分點、0.18個百分點。
位于第二檔位的上市銀行中,招商銀行、北京銀行、民生銀行、中信銀行、光大銀行、浦發銀行今年上半年房地產貸款占比壓降也較為明顯。數據顯示,截至今年上半年末,上述銀行房地產貸款占比分別較上年末下降0.90個百分點、0.88個百分點、0.67個百分點、0.36個百分點、0.31個百分點、0.2個百分點。
其他A股上市的地方性城商行、農商行中,成都銀行、杭州銀行、廈門銀行、青島銀行、青島農商行、瑞豐農商行、齊魯銀行、西安銀行、江蘇銀行、重慶農商行、鄭州銀行、蘇農銀行等銀行今年上半年房地產貸款占比均出現不同程度的下降,下降幅度在0.06個百分點—5.2個百分點。
針對今年上半年商業銀行涉房貸款整體壓降情況,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在接受北京商報記者采訪時分析稱,降低涉房類貸款占比總體上符合房貸集中度的政策要求。各類銀行主動降低此類業務,也使得各項指標逐漸回歸“綠檔”。類似的管控具有積極的導向,有助于鞭策銀行轉變經營模式,防范過多依賴在房貸業務上。
仍有部分銀行房貸占比“超標”
房地產貸款集中度新規實施后,一個較為直觀的反應就是部分銀行房貸額度的緊張。北京商報記者此前在調查過程中也注意到,北京地區銀行房貸閘口已經收緊,個人購房者申請房貸難度進一步增加。目前北京地區多家銀行北京分行以及分支行已無房貸額度,更有個貸人員直言“今年想要額度應該沒戲了,明年可能才會有”。
在監管彼時劃定的房地產貸款集中度新規“紅線”中,規定了第一檔的中資大型銀行的房地產貸款占比上限和個人住房貸款占比上限分別為40%、32.5%;第二檔的中資中型銀行兩項占比分別為27.5%、20%。第三檔的中資小型銀行和非縣域農合機構兩項占比分別為22.5%、17.5%。
在個人住房貸款占比方面,北京商報記者梳理發現,披露數據的39家銀行中,共有21家銀行的個人住房貸款占比出現下降。其中,成都銀行下降速度最快,截至今年上半年,該行個人住房貸款占比為22.20%,較上年末下降3.60個百分點;中國銀行、建設銀行的下降幅度也超過1個百分點;瑞豐農商行、青島銀行、農業銀行、江蘇銀行、廈門銀行、郵儲銀行、招商銀行、興業銀行、杭州銀行等銀行個人住房貸款占比下降幅度在0.21—0.96個百分點。
整體來看,雖然個人住房貸款占比有所下降,但仍有部分銀行指標高于監管“紅線”。例如,國有大行中,建設銀行截至2020年末個人住房貸款余額占比為34.73%,高于32.5%的監管“紅線”。2021年上半年,該行通過嚴格執行差別化住房信貸政策,支持居民家庭合理住房需求;貫徹全流程風險防控理念,切實做好風險防范工作等手段,將個人住房貸款占比壓降至33.72%,但依舊高于監管規定的“紅線”。
8月30日,在建設銀行舉行的2021年中期業績發布會上,該行首席風險官程遠國指出,短期看,房地產貸款集中度的調整,將一定程度影響建設銀行個人住房貸款的新增規模和占比,但由于設置了充分的過渡期,存量“超標”部分將逐年消化,今年的總體影響可控。下一步,建設銀行將繼續平穩有序地開展個人住房貸款業務,促進個人住房貸款業務量價質平衡發展。
第二檔位的中信銀行、興業銀行、北京銀行也遇到了相同的情況,截至今年上半年末,這3家銀行個人房地產貸款占比分別為20.25%、25.95%、20.69%。地方性中小上市銀行中,青島銀行、成都銀行、齊魯銀行、廈門銀行、瑞豐農商行等銀行的個人住房貸款占比也超出監管“紅線”。
談及部分銀行指標依舊超出“紅線”的原因,光大銀行分析師周茂華分析稱,造成該現象的原因更多是“歷史存量”問題,由于擔憂客戶流失,部分銀行傾向于控制新增量,適度做大分母及讓部分房貸自然到期等,多數觸及“紅線”銀行指標在逐步改善。從時間線來看,房地產貸款集中度新規對占比“超標”的銀行設置了2年或4年調整過渡期。周茂華預計,從目前觸及監管“紅線”的銀行看,占比超限程度不嚴重,預計過渡期內絕大多數銀行能完成整改。
不過需要關注的是,在大型銀行主動調整信貸投放方向之時,亦有部分中小銀行趁機攬客進入房地產市場,導致房貸集中度上升較快。銀保監會統信部副主任劉忠瑞近日在公開場合表示,一些地方中小銀行利用大型銀行退出的時機,爭搶房地產貸款市場份額,房地產貸款增速較快,房地產貸款集中度有所上升。北京商報記者梳理發現,今年上半年張家港農商行、興業銀行、長沙銀行、重慶銀行、浙商銀行、常熟銀行、南京銀行、江陰銀行、上海銀行、無錫銀行等房地產貸款占比較去年年末有所提升;平安銀行、浦發銀行、蘇農銀行、長沙銀行、光大銀行、西安銀行、常熟銀行、浙商銀行、蘇州銀行、江陰銀行、上海銀行、無錫銀行等銀行的個人住房貸款占比較去年年末有所提升。
房地產業務不良率依舊承壓
今年以來,一場針對貸款資金違規流入樓市的監管風暴正在不斷鋪開,各地銀保監局“重拳”出擊,會同當地住建部門和央行分支機構,組織開展機構自查、非現場篩查、現場檢查等工作,對經營貸規模總量大、增長快的機構重點進行核查。
劉忠瑞介紹稱,在排查中發現,一些企業和個人挪用經營貸手段多樣,通過各種方式規避監管要求。一些銀行貸前審核不到位,貸后資金管理不足。一些中介機構協助包裝貸款材料、提供過橋資金,協助借款人繞過銀行審批條件。
北京商報記者此前在調查過程中也發現,在北京地區一些貸款中介依舊打著“一條龍”、包通過的旗號,為購房者“排憂解難”。但購房者需要支付居間費、墊資費、公司費、流水費等一系列收費套路,甚至有中介通過提供墊資的方式,引導購房者進行民間借貸。
監管此舉也是為了防止銀行資金繞道違規流入房地產市場,保障房住不炒政策效力,防止金融風險集中。從上半年業績表現來看,多家上市銀行房地產業不良貸款率均呈現上升態勢。截至今年上半年末,中國銀行、工商銀行、建設銀行、交通銀行房地產業不良貸款率分別較上年末上升0.23個百分點、1.97個百分點、0.25個百分點、0.34個百分點。
招商銀行、浦發銀行、民生銀行、華夏銀行、平安銀行、浙商銀行、上海銀行的房地產業不良貸款率也出現走高。分別較上年末上漲0.77個百分點、0.96個百分點、0.35個百分點、0.16個百分點、0.36個百分點、0.52個百分點、0.34個百分點。
對于該現象背后的原因,招商銀行在半年報中表示,主要受政策調控及部分房企信用風險暴露所影響,該行境內公司房地產不良貸款率為1.15%,較上年末上升0.93個百分點。
地方性中小銀行中,重慶銀行截至上半年末房地產業不良貸款率為6.28%,較上年末上漲了2.4個百分點。渝農商行截至上半年末房地產業不良貸款率為6.18%,雖然未披露2020年末的相關數據,但渝農商行在中報中指出,個別房地產企業因流動資金緊張,在建項目發生停工情況,基于審慎原則,該行對其貸款風險分類確認為不良,但該戶貸款押品充足,后續該行將繼續加強清收、處置,逐步實現債權回收。
未來商業銀行房地產不良貸款率將呈現何種走勢?在周茂華看來,由于國內結構性樓市調控整體趨嚴,房企融資渠道有所收緊,部分缺乏品牌、實力不強、融資渠道窄,且債務杠桿過高的中小房企短期面臨的融資壓力明顯上升,所以部分銀行房地產貸款的不良有所上升。接下來,銀行部門勢必對中小房企融資變得更為“挑剔”,但需要避免銀行機構對房地產企業非理性限貸、抽貸、斷貸等,使得部分基本面良好的房企經營受到沖擊。
“不良貸款率和房企的影響較大,反過來也要求后續關注此類不良貸款率對銀行信貸資產的影響。如果影響增大,那么還需要進一步強化房企經營、銀行信貸之間的數據監測。”嚴躍進如是說道。
北京商報記者 宋亦桐
責任編輯:張玫
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