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財經訊 10月11日,2019中國普惠金融國際論壇在京舉行。建行普惠金融事業部總經理張為忠,中國小額貸款公司協會黨委委員王非,中航信托首席研究員袁田,中國普惠金融研究院研究員顧雷,中和農信項目管理有限公司副總裁白雪梅,浙江泰隆商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鄭勇軍,宜信公司首席戰略官陳歡,平安普惠金融研究院副院長程瑞,北京銀行個人信貸部總監李建營,飛貸金融科技聯合創始人、副總裁孟慶豐,新希望金融總裁盛子夏,香港國盛金融服務集團執行董事謝如東,方付通董事長兼CEO孫宏宇等嘉賓出席專題討論會一,并就相關問題展開了圓桌討論。
以下為圓桌討論及問答實錄:
徐林:女士們、先生們,大家下午好!今天下午的討論由我來主持。我先介紹一下我自己,我是中美綠色基金董事長徐林。
下午的討論是這么安排的。首先,我會先簡要介紹一下今天討論的一些主題的大致方向、內容和安排。然后,會請在座的各位嘉賓自我介紹一下。然后是上半場的討論,大概到15:30左右會有一個《助貸業務創新與監管研究報告》的發布會,這個大概會有20分鐘左右的時間。然后,到15:50左右,會有10分鐘的茶歇,然后到16:00開始下半場的討論,會接著討論一個小時的時間。最后,會留半個小時的時間,由在座的各位和聽眾一塊進行一些討論。
大家都知道普惠金融是當前比較熱門的一個話題,一方面實體經濟的發展需要普惠金融來提供更好的服務。另一方面,也是我們過去整個金融體系在提供金融服務方面的一個不足,或者是缺陷。恰恰是因為普惠金融有這么重要的作為,所以政府實際上是高度重視普惠金融的發展,國務院還專門印發了《推進普惠金融發展規劃》。在這個規劃的指導下,人民銀行、銀保監會也聯合牽頭在中央各個部門層面建立了一個推進普惠金融發展的協調機制,同時也監督各省、區、市制定具體的落實方案,指導金融機構建立完善普惠金融事業部,或者是小微企業的專營機構。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應該說取得了一些積極的成效。現在我們看到很多大型的銀行,股份制銀行也都成立了普惠金融事業部、服務中心,包括小微的支行、社區支行。這些機構的設置實際上體下的是我們的金融機構目前正在努力的實現這種客戶層的下沉,來推進普惠金融事業的發展,來構建這樣一個組織的基礎。
那么,除了大型銀行之外,很多種小型銀行也紛紛利用各自的優勢和市場定位,為大量的中小企業和低收入群體在提供合理的、符合要求的普惠金融。傳統的這些小額貸款公司本身就是草根金融了,在基因上是符合普惠金融的業務要求,他們也在提供各種各樣的服務。農村的商業銀行已經逐步取代了農信社,現在已經成為擁有涉農貸款余額比例最高的中小型金融機構。
除此之外,基于互聯網的一些科技公司,包括所謂的科技金融類的公司,他們也在和各種金融機構開展合作,進行一些助貸的業務。同時,也在普惠金融的提供方面發揮他們自己的優勢和合理的業務模式。
所以,我們看到現在各類的金融機構,包括新出現的金融科技公司,他們都在普惠金融的服務提供方面各司其職,扮演著各自的角色。
盡管如此,在我們國家要建立一個有機、高效、可持續的普惠金融生態體系,我覺得依然是一個很重要的戰略任務,而且這個任務我覺得并沒有很好的完成。
所以,恰恰基于這樣的一些現實,和出于對未來的一些考慮,我們有了今天下午這個論壇。所以,今天這個論壇討論的大主題大家都知道是“誰是普惠金融的主力軍?”想通過這樣一個討論來厘清各類金融機構,包括非金融機構在普惠金融行業各自的定位、作用、商業模式,包括可持續發展的模式。同時,也希望通過今天下午的討論,來探討一下這些機構怎么能夠更好的互相協作、優勢互補,來建立一個更好的,能夠不斷完善的我國的普惠金融的生態系統。
所以,今天這個討論大概會分上、下兩半場來討論。上半場的討論,在題目上我們先擬定了幾個主題,來做一種引導。當然,大家參與討論的嘉賓,可以根據自己的工作,根據自己的研究和體會,不限于這些題目。
第一個題目,金融,特別是普惠金融是需要一個分層次的生態系統的。在這樣一個生態系統里頭,大中小銀行、金融科技小貸公司,也包括信托公司都承擔著各自的作用。這些機構應該如何更好的定位各自在普惠金融領域的定位和發展戰略,包括發展模式,這是一個題目。
第二個題目,我國的大型國有商業銀行,向普惠金融業務轉型方面可以給整個行業帶來一些什么樣的啟示?比如說,大型商業銀行的普惠金融轉型,小型商業銀行、民營銀行、農村金融機構如何面對競爭壓力,以及應該采取一些什么樣的措施。那么,在這個體系中間,小貸公司怎么能夠發揮自己的特色,在普惠金融方面提供有突破的一些服務。
第三個題目,在推進普惠金融發展過程中,如何更好的打造一個競爭有序、相互合作、相互互補的這樣一個供給側的市場。如何建立一個更開放的系統,讓商業銀行、非銀行機構也能夠補充合作。包括金融機構與互聯網科技公司如何相互支持、相互提供一些幫助。
第四個題目,助貸業務,助貸業務有助于實現銀行類金融機構與助貸機構優勢互補的,來解決中小微弱客群的融資問題。如何做到對助貸機構的監管,既規范操作,又保持其應有的這種創新的活力,因為這是他們的特色和優勢。助貸業務的模式中貸款的審核、風險的控制等等這樣一些核心的業務應該怎么進行分配,怎么進行把握。
所以,上半場原來設定的討論的主題就是剛才我說的四個方面,參與的各位嘉賓可以根據自己的研究,自己熟悉的領域來選擇相應的主題,發表各自的看法。當然,你也可以超出這四個主題的范圍談相關的問題。
這是我作為主持人所做的引導。
接下來在正式討論之前,我覺得還是從與會的嘉賓,從您那兒開始,各自非常簡短的介紹一下自己。
謝如東:大家下午好!我是香港國盛金融服務集團的謝如東,我們集團在中國有三家公司,其中一家是線下的傳統小貸公司,很高興今天來參加這個論壇,希望我們一起把中國的普惠金融業務搞好。
各位老師,各位嘉賓大家好!我是來自平安普惠的程瑞,我在平安普惠主要負責研究院以及品牌方面的工作。我們是一家專注于服務小微企業的一個普惠信貸的聚合式服務平臺,連接市場上的征信資金,以及獲客的各種內外部合作方,共同來打造為小微企業提供的更優質、快捷的普惠金融服務,這是我們現在做的事情,也希望今天下午的探討能夠跟大家啟發出更多的火花,謝謝大家!
鄭勇軍:各位下午好!我叫鄭勇軍,我在浙江大學經濟學院,浙江大學當了27年的老師,剛剛不久到浙江泰隆商業銀行擔任首席經濟學家。浙江泰隆商業銀行成立26年,它的一個特點,就是從成立到現在為止一直都是堅持做小微,堅持做普惠。大概我們現在的戶均貸款基本上是30萬左右,96%以上的筆數都是100萬以下的貸款,是一家規模并不是很大,但是特色還是比較明顯的這么一家城市商業銀行,希望下午繼續跟大家交流,謝謝!
陳歡:大家下午好,我是來自宜信的陳歡,在公司主要負責公司戰略,還有一些技術和風險方面的工作。宜信是以金融科技的方式去服務普惠金融,以及為大眾富裕階層和高凈值客戶提供財富服務的這樣一家企業。
白雪梅:我是來自中和農信項目管理有限公司白雪梅,目前擔任公司的副總裁,主要負責研究和品牌工作,之前是在中國小額貸款公司協會工作,所以我也看到了很多來自小貸公司的熟人和老朋友。中和農信是一家專注于為中低收入農戶提供信貸服務的小微金融服務機構,已經在中國有過23年的展業的經歷,發言中也會繼續跟大家分享中和農信是做什么的,謝謝!
徐林:我也多介紹我自己幾句,我剛才我是中美綠色基金的董事長徐林,但是在加入中美綠色基金之前我過去一直在發改委工作,工作了29年,擔任過發改委財政金融司的司長、發展規劃司的司長、城市和小城鎮發展中心的主任,我是去年辭職加入中美綠色基金的。我們中美綠色基金是一個專注于綠色投資的一個私募股權投資機構,我們的使命就是專注綠色投資,“綠動中國的發展”,讓綠色成為中國經濟發展的新的動能。當然,我們還有一個使命,大家看到我們前面講中美,我們也扮演中美在綠色金融和綠色發展方面民間交流的一個渠道和平臺的作用,謝謝!
張為忠:各位嘉賓,學界、業界、媒體界的各位朋友,大家好,我是中國建設銀行普惠金融事業部總經理張為忠,經常參加人民大學舉辦的各類論壇、閉門會和交流會,每次收獲都非常豐富,也希望今天一如既往能夠得到各位嘉賓的思想觀點和一些工作啟發。謝謝大家!
王非:大家下午好!可能也看到了,我是來自中國小額貸款公司協會,今年6月份由銀保監會任命到小額貸款協會做黨委委員,現在負責整個協會的全面工作。小貸公司和普惠金融總的來說是普惠金融接觸的多,小貸公司接觸的還不是很多,所以總體的從研究,從既往的履歷,希望從大家的討論當中學習到很多東西,謝謝大家!
李建營:各位嘉賓、各位朋友,大家好!我是北京銀行負責零售業務,今天也是非常高興跟大家一塊交流普惠金融業務發展的一些做法,北京銀行是一家立足于北京,在全國11個省市有布局的一個中小股份制銀行,服務小微,服務市民是北京銀行的一個經營特色,待會兒跟大家共同交流,共同提升我們服務普惠的水平。謝謝大家!
顧雷:各位領導、各位老師,我是中國人民大學中國普惠金融研究院的顧雷,非常高興也非常歡迎今天各位專家、學者、老師匯聚一堂,參加我們的第五屆中國普惠金融國際論壇。我們的中國普惠金融研究院成立五年來,致力于中國的普惠金融的研究工作,長期也一直得到了包括在座的各位領導、老師的支持和幫助。今天我也代表主辦方歡迎今天來參會的所有的老師、專家和學者,我也期待著下面一起分享各位老師、專家、學者的精彩觀點,謝謝!
孟慶豐:大家下午好,我是來自深圳的飛貸金融科技的孟慶豐,飛貸金融科技是一家做移動信貸整體技術的服務方案解決商,我們是給我們合作的機構,包括像銀行、保險提供移動信貸的整體技術服務,也希望今天下午能夠聽到更多的一些新的觀點,跟各位朋友也多多學習,謝謝!
盛子夏:大家好!我是盛子夏,來自于新希望金服。大家知道新希望實際上是中國整個農牧行業和食品行業的一個龍頭。整個新希望集團下面服務的這些農戶,以及很多小的食品行業相關的這些小商戶一直以來是普惠金融里面的一個相對弱勢的群體,他們能夠在金融領域獲得的服務其實是非常欠缺的。我本人之前來自于螞蟻金服網商銀行的首席風險官,一直致力于通過大數據和互聯網的金融科技的技術來服務更多的像農民,或者產業這樣的一些群體。所以,我非常希望能夠將整個新希望集團在農牧行業里邊的這樣一些根基,能夠結合互聯網的金融科技和大數據,兩者之間能夠迸發出新的火花,謝謝!
孫宏宇:各位朋友,大家下午好!我是來自于上海方付通的孫宏宇,我是一名國家一級注冊建筑師,2008年誤入金融鋪會行業,因為當時設計了很多農商行的寫字樓,所以對農商行比較料所以這11年我們專注于為農信農商行提供科技的運營服務,我們11年合作了1300家的農信和農商行,主要提供智能的營銷、智能的風控和基于線上的公安部電子身份證的認證,整個全體系的輸出。所以,我們是一個為區域性銀行提供科技賦能的一個科技公司,謝謝大家!
袁田:各位專家、嘉賓,大家下午好!我是來自于中航信托,我是來主管業務創新與研發,是行同的“航”,我想一個可視化的印象就是大家在國慶慶典上已經能關注到藍天上的主力軍,比如殲-20,殲-15,因為我們的實際控制人是航空工業集團,而我們中航信托是全國68家信托公司之一。對于普惠的結緣,今天我們也在談普惠金融的主力軍,我覺得英文當中“Key”用的很好,我們希望信托公司,包括我們公司在內能夠成為關鍵的節點。
我們公司是2009年年底成立,也是經歷了將近十年的發展。但是,我們普惠業務是從2011年就開始的,所以在座的很多伙伴,比如宜信、平安普惠,包括徐林總中美綠色基金都是很好的合作伙伴,所以我們也希望今天通過一下午的論壇,能夠結識更多的新朋友,能夠通過更多的關鍵節點,把我們普惠金融的聚合效應發揮到最大化,感謝各位!
徐林:謝謝各位嘉賓的介紹,現在就可以開始討論了,首先有請袁總。
袁田:在介紹環節當中我是最后一個發言的,感謝徐總在主題發言當中讓我成為第一個發言,我先拋磚。
我把剛才介紹性的話語繼續延續,我們公司層面是已經有七八年的展業經驗在發展普惠金融業務。大家可能會感受到一家信托公司來做普惠金融,在這樣的一個生態系統當中是如何給自己定位的?所以我覺得我先是前面來回答一些規范動作的回復,然后再補充一下自己的理解。
像剛才所提到的公司是從2011年開始發展普惠金融,我們是在2013到2014年期間已經成立了普惠金融事業部,這個可以說也比較前瞻性地預見到,因為信托行業其實是能夠從資金投向上來說,是覆蓋到各個行業的,除了服務實體經濟和服務人民美好生活這個是我們的立業之基,對于普惠金融而言,大家可能考慮到的信托的這種高凈值客戶可能是從財富管理上更多的是它的客群,信托公司來定位于普惠金融是如何來發揮它的戰略效應?在這里也跟各位作一個匯報。
一方面,作為普惠信貸業務而言,在信托的多元金融工具當中是可以很好地得以有效實現,也正因為此,我們會和一些助貸機構或者是獲客的來源的機構方能夠形成很好的協同效應。信托公司能夠提供的,當然自不待言的是資金,從信托工具的角度而言,一手是可以把投資者的資金運用到資產上,所以這個是比較簡單的信托的應用。但是信托從制度上而言又有一個非常好的優勢,就在于它從信托賬戶也好,信托資產也好,它信托財產的獨立性,所以它能夠很好地把資產和主體的信用進行隔離,也正因為此,我們在服務普惠金融的業務當中,會把普惠的資產和我們對普惠主體的信用做一個很好的區隔,通過一個法律的工具。所以公司在去發展普惠業務的時候,從戰略上,我們從資產方面把普惠類型的資產當成是一個很重要的服務民生,也能夠實現商業可持續發展的方向。
另一方面,作為傳統金融機構而言,我們又有比較好的風控的傳統,因為信托的投向是比較廣泛的,所以積累了很多風控的經驗。
第三方面,我們公司還要把普惠金融作為一個戰略,也是因為我們借助了目前的金融科技的力量,所以公司在信息系統的打造上面已經在自主研發很多跟系統相關,為了更好地對接資產方以及助貸方的數據,從這里面我們想,用一家公司的方面來向整個社會去宣誓一種信托公司是可以成為普惠金融一個很關鍵的節點。不光是中航信托在這樣做,我們也在整個信托行業當中有相應的數據支持,比如說目前在68家信托公司當中,已經有將近50家信托公司在不同程度上地涉足普惠金融的業務。除了我們做這些傳統的信貸業務之外,信托公司還有一個比較好的方式,比如說我們也可以對于一些中小微企業進行適度的投行業務的服務,所以信托的多元金融工具是可以得到很大的應用。
又比如從規模上,目前信托公司能夠在普惠業務的存續資產達到百億以上規模的就已經有將近10家信托公司,而這些信托公司背后更多的會要有自建的系統,所以我想跟各位匯報的是說,信托公司來發展這種普惠金融,一方面我們可以通過資金方來提供資金,一方面作為傳統金融機構而言,我們在風控上面有相應的優勢,而另一方面我們可以借助于金融科技,而金融科技的運用,這個確實是需要一個生態系統。比如像坐在我右手邊的孫總,未來我們可以在科技公司的層面,能通過更好的服務,能夠把金融科技共同作用到普惠的群體當中。
涉及到普惠對象,我再補充一兩句,比如說三農、小微,我自己理解它可能是一個大的普惠的泛的概念。對于我們而言,都是我們希望服務的對象,所以簡單地從資金端、資產端和我們自己能力上面可能的賦能跟各位做一個簡要的匯報,后續我們再結合具體的問題,我們再進行更深入的討論。謝謝徐總。
徐林:謝謝袁總。
謝如東:龍生九子,各有不同。縱觀全世界的金融機構,實際上在那么多年的發展過程當中,已經形成了各自的戰略定位,也在整體的金融的生態圈里面有各自的位置,我想它不會因為由于多做了一項業務,它的戰略定位發展就有所改變。就像我們所形容的金融機構里面就像一個金字塔,高高在上的是銀行、保險公司、信托公司,最接近地面的就是我們小貸公司、擔保公司、財務公司。雖然各有不同,但是實際上大家是可以互補的,我高興地看到的是,這兩年包括這些高高在上的大銀行、保險公司開始關注了普惠金融這一塊業務,我覺得這是可喜可賀的事情。謝謝。
鄭勇軍:首先,我覺得今天這個主題很好,為什么很好?因為這個主題是沒有結論,又非常重要,到底普惠金融的主力軍是誰?我想在座的各位,無論是現在,哪怕是預測未來的5年,你還是講不清楚,這是一個重要性,沒有結論的東西恰恰討論的價值很大。第二,從我們作為中小型銀行來說,體會也是很深刻,隨著大行進入普惠金融以后,其實對小微金融生態的影響還是很大的。再加上網上銀行、微眾銀行這些互聯網金融的崛起,可以說使小微金融的生態、普惠金融的生態所發生的變化和沖擊前所未有。這個問題如果沒有在中央政策層面或者戰略頂層設計層面有一個共識,很有可能會把原來的生態破壞掉,而新的生態建立的過程中可能會出現很多的混亂,所以我認為今天這個主題的討論首先是很重要,這是我的一個觀點。
第二,我覺得要討論這個問題可能有兩個事情特別重要,對普惠金融必須要有分類,不能籠籠統統地講普惠金融的主力軍是誰,還要細分主力者,線上的普惠金融主力軍是誰?線下普惠金融的主力軍是誰?從我們作為中小銀行的情況來看,如果從線上角度來看,像我們中小銀行是沒有優勢的,跟張總這邊沒法競爭、沒法抗衡,他一個金融科技公司注冊資金我印象很深,去年上海成立就16億,投入很大,而且有大數據等等方面的優勢。但是從線下角度來看,普惠金融其實是需要在村居、在社區里面要有一個很細化的、很深耕的網絡,換句話說需要一線的很多的客戶經理,為那些弱勢群體提供面對面的服務,包括咨詢,大銀行相對沒有這些優勢,包括很多縣級都沒有機構,怎么服務這些弱勢群體,包括農村、包括城市。所以我個人認為,我們今天討論的主題,我建議是不是要更加細化一下?到底什么樣的金融機構,對應什么類型的普惠金融的業務更加有優勢,這樣才能夠討論出今天的問題,可以建立一個分工。
第三,特別重要的是金融科技,要討論這個問題最終決定性的還是金融科技決定將來普惠金融的主力軍是誰。金融科技的發展,特別是在普惠金融、小微金融領域的應用,我認為到目前為止是最充分的,幾乎是所有最新的技術,用得比較充分的,一個就是阿里巴巴這樣小額的交易,另外一個就是小微金融、普惠金融。隨著金融科技的應用可能有一個過程,我個人認為至少是在目前的金融科技的發展水平下面,如果說僅僅依靠線上或者數字化的普惠金融來實現普惠金融的發展,我個人認為是有限的,什么道理呢?普惠金融數字化、科技化的東西用上去以后最終的結果是也只有在頂端的一部分,通過大數據挖掘、通過獲客,給予它比較好的服務,而這些服務恰恰風險本身就比較小,線下也可以提供服務的,我線上給他提供服務了。而廣大的長尾理論里面的后面的大眾化的尾部的真正的弱勢群體,你沒有線下,你靠大數據,你就敢貸款給他,我個人感覺這個條件可能還不具備。但是隨著金融科技的不斷發展,可能5年、10年以后,甚至不需要這么長時間,當金融科技完善到一定程度,或者應用和滲透到一定程度以后,線下的線上化會越來越多。所以總而言之,大的銀行善于線上,中小銀行善于線下,我覺得這個比重或者邊界是動態的不斷變化,這個變化、移動決定這個邊界移動的最決定性的因素是金融科技。
第四,將來普惠金融金融、小微金融的生態理想的生態的內部的機構到底應該是什么樣?可以是橫向的、板塊式的、機械式的拼湊,也就是說在普惠金融、小微金融領域里面,一部分大行做、一部分小行做、一部分金融公司做,包括小貸公司做等等,如果是完全自然地讓它形成這么一個過程,可能前期階段或者接下去的階段,當下和接下去一段時間,可能是平行的、板塊式的,平行的、機械式的、板塊式的生態分工效率是很低的,板塊與板塊之間,大板塊內部的小板塊和小板塊之間的沖突帶來的低效率問題,帶來的資源錯配問題是很嚴重的,所以我覺得很需要我們進行頂層設計。我個人的觀點認為,一個成熟的未來的普惠金融的生態應該是縱向的,什么意思?大行做一些基礎設施(包括大數據),但是在一線,像我們泰隆銀行這樣,一個社區固定一個客戶經理,深耕幾年在里面做的,我覺得大行如果去做的話成本是非常高的,因為做公司業務和做小微的業務背后支撐客戶經理做業務的體系是不一樣的,為什么像我們公司業務基本上是很少很少做,大行做的基本是公司業務,因為每一個業務經理做業務的時候會有很多的信貸審批、業務培訓等等一整套體系,都是圍繞公司業務的。像我們泰隆銀行做的都是圍繞個體式的,農民、個體工商戶,哪怕是小企業的服務,我們也類似于像個體工商戶一樣給他提供服務,貸款貸給小企業的法人/老板,也是像個人一樣做,但是背后的體系經過26年的建設相對是比較完善的。我講這個話是什么意思?做普惠、小微要特有的跟大公司業務不一樣的體系,而這個體系里面如果說大行和中小機構形成一個分工,大行形成一種基礎性的,特別是大數據,比如像小的金融機構做不了,能不能把這個數據賣給我們中小金融機構呢?線下的一線由中小機構來做,這樣形成一個縱向的、有機的、互補分工的這樣一種生態圈,我個人認為是我們中國未來的發展方向。
我就拋出這幾個問題供大家討論,謝謝。
徐林:謝謝!
陳歡:我接著鄭總的發言說一下。我也特別同意剛才鄭總最后一點提到,就是未來普惠金融整個生態體系應該是一個比較有機的,大家互補的發揮各自優勢的一個大的生態體系。包括今天下午的主題“誰是普惠金融的主力軍”?從中文的題目來看,盡管大家討論排座次,誰排前誰排后,但是我覺得英文的主題好像看起來更加的合適,就是到底在不同的普惠金融相關主體里面,到底大家的職責分工是什么?我覺得這個其實也是呼應鄭總講的,就是在整個生態體系里面,其實不同的機構是有不同的分工,大家一起去做普惠金融這樣一個事業。因為普惠金融其實是一個比較大的社會性的工程,它的確是需要多方不同的機構有各自的優勢去多元合作,一起互補的去拓展這樣的一個市場,我覺得才能夠將普惠金融的事業進一步的深化。
在整個生態體系里面,特別是過去一年多時間,反復的提到助貸的一些合作方式,包括在討論提綱里面也寫了很多。其實這里面就引申出一個問題,為什么在國內目前來說我們都是比較常見的是助貸這樣一種合作模式?因為其實是像海外,包括像印度、東南亞,以及其他一些海灣國家,他們做普惠金融的時候,可能和我們的助貸有些不太一樣,它更多和鄭總講的有點類似,前面是擅長真正做這些小客戶,真正做普惠金融業務的機構,后面這些大的機構,無論是金融機構,還是其他金融機構,其實是支持前面這些機構的發展,而不是現在好像我們都是用一種業務把大家緊密的串在一起,每一環節都是環環相扣的做的這樣一種方式。當然,我覺得這是在中國現在的發展階段做的一種方式。
我們會過來想,為什么很多金融機構,無論是大的銀行、小的銀行,大家都會用助貸模式去發展。我覺得不同的機構有不同的原因,我簡單歸了一些類別,有的可能是因為本身做普惠金融這個業務來說,它本身相對是一個比較苦、比較累的活,因為做零售金融,面向前面獲客,剛才鄭總提到,線下真正挖掘這些客戶,為他提供需求,為他提供服務,最后一公里的這些客戶的挑戰,其實是很多金融機構沒有這方面的能力的,也很難短期內建立這樣的能力,他可能會希望依賴前面的這些合作機構去做一部分前面的這些,無論是獲客,還是一些客戶初步篩選的一些工作。
另外一部分原因,我覺得在于本身做普惠金融,以及它所面向的零售金融的這個業務,這個市場,就是需要有規模效應的業務,不是做五個億,十個億,五十個億就要能夠長期盈利的業務,必須要作大規模。對于一些小型的金融機構來說,他自己要去做大這樣的規模,他要去有一系列的風控措施,獲客的方式,去有這樣的成本能夠去支持,其實是有一定的難度的,所以他也會把這部分的職能外包到外面的其他機構去服務。所以,這樣現在助貸的模式,會形成大家在這個體系里面不同的這樣一個作用。
這里面我們簡單的分,一部分叫資金方,一部分叫資產方,中間還有技術服務方,這三個如果在一些發達國家成熟的機構,或者大的銀行,可能三個是合在一起的。但是,在助貸的形式里面,可能就分出不一樣的,有的可能是三個,可能分別都是各自不同的機構,有的是資金方是銀行,或者其他的非銀行的金融機構,技術方和資產方可能來自于助貸機構。這樣的服務模式其實宜信在過去的服務市場上也都有類似的業務模式在發展,包括和銀行,包括和中航信托很早就已經開始有助貸的模式,我們也提供資產,也提供一些技術去服務資金方的需求。我們在其他的和一些城商行的合作中,也有純粹的技術輸出的服務,獲客是城商行通過他的一些線下網點去服務,我們幫助他做中間的很多風控的一些系統,風控的一些規則的輸出,幫助他去做中間的風控的工作,因為這部分的工作其實也是很專業的,每一家金融機構其實都需要投入大量的資源才能建立這樣的能力。
所以,我想在整個市場里面,我們不用討論到底這個市場中誰更加為主,而是在這里如何發揮出各自的實際的優勢。現在在合作之中,我覺得也存在一些現實的問題和挑戰。比如說,助貸的機構,目前來說在整個監管層面可能還沒有特別明確的身份的定位,就是到底什么樣的是合適的助貸?助貸也包括有些是純粹流量型的,有些是帶著風控審批的資產型的,到底風險的區隔是在什么地方?這是我們今年討論的其中的主題之一。我想這個毫無疑問最終的,因為這些資產都是金融機構表內資產,最終的風險的把控的防線一定要在金融機構。當然,在前面來說,像剛才說的,其實零售金融,普惠金融的風控其實有很多比較復雜的點,其實很大程度上可能也需要依賴一些前端的機構去做一些很多前期的篩選和把控的工作,這中間我覺得大家是一種合作的關系,應該是一種比較好的有助于未來發展的一個方向。
還有一個比較現實的就是在助貸機構和金融機構之間,大家如何去界定中間的風險的保障的關系。過去我們和一些機構去合作的時候,其實這個中間相對關系還簡單一些,現在可能越來越多的金融機構傾向于加入,比如說保險,用保障保險的方式去做。但是,市場上可以提供這樣保障保險的保險公司可能又相對比較少。這個其實一方面來說也增加了這中間的服務成本,另一方面,使得這樣的服務的體系又顯得不夠完善,或者比較脆弱。所以,這中間如何去有更好的從市場的角度,從政府監管的角度來說,去看待這樣的一個業務形態,給他更好的一項指導,這可能也是未來如何去發展多層次的、有機的普惠金融生態體系一個很重要的部分,先分享這些。
孫宏宇:我們方付通其實對于農商行、城商行也比較了解,非常欽佩泰隆城商行所做的小微的探索。實際上我覺得非常不容易。所以,我想既然題目是“誰是普惠金融的主力軍?”我想普惠金融到底是個什么定義?實際上我們去年在荷蘭有一個負責任的金融的簽署,我們作為中國的唯一的公司加入這個簽署,當然我們也代表十家農商行加入這個簽署。所以,我們認為普惠金融首先是負責任的金融,不是小額的就是普惠金融。我認為有幾個關鍵點:不能太多負債,不能抬高的利率,隱私得保護等等,G20整個有十條的原則,它是一個真正要回饋經營性實體的,而不是說鼓勵大家去過渡消費、過渡負債的。實際上我們很多大的銀行,在前端時間大躍進做小貸的時候,我們在很多農商行,當時剛開始做他們就說了,肯定出事。我說為什么?他根本就沒有人,他們就覺得是線上工具來了,我們就一定能夠貸款,他們說等著吧。為什么?因為他們拿我們農商行的數據直接加額度就放貸款了,利息降低,額度變高。我覺得這是第一個我的觀點,就是所謂普惠金融一定是有這些原則的,不是小額的都是普惠。
第二,我認為現在都說數字、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大技術。但我認為可能在很長的時間里,包括現在美國,包括WELLSFARGO,我跟他們聊,十萬美元是全線上,超過十萬美元,一定有人工干預。因為這牽扯到一個還寬意愿和還寬能力的問題。我覺得泰隆銀行肯定也做到一點,就是你到底能不能還這個錢。所以,我覺得大數據的應用不是一切,一定是線上、線下的融合。
我們做過一個測試,當時我們在安徽全省做了一個“金農信e貸”的項目,我們拿了很多主流的三方數據做測試,發現50%是小白,到重慶農商行做測試,一半有數據,一半沒數據。我們跟重慶農商行聊,他們說所謂的數據我要求的是透明的,我知道來源的,當然國家現在打這些數據了。所以,這個時候他們提出的觀點,我非常認同。但是,數據既然沒有,我們農商行體系,客戶經理是可以采集來的。我需要解決的問題是,怎么能保證客戶經理采集來的是真數據,而不是假數據,這個我覺得技術上可以解決這個事。
現在隨著我們在安徽做的時候,用了這么一種方式,就是政府數據。克強總理說,數據都在政府手上,拿的政府數據。2019年1月份上線了一個“金農信e貸”,在人民銀行得了金獎,這個時候他們一個貧困縣,200多億的資產規模,到現在大概授信8個億,筆均9萬塊錢,全線上。但是,這個問題就來了,就是說我覺得所謂的主力軍,我非常同意鄭總的觀念,他的數據可能解決的是一部分有數據的、數據可以判斷的、小額的,而這時候我們發現了一個空檔,就是五萬,或者很多是十萬,到二百萬,或者是十萬到五百萬,分城市不一樣,后來發現這是一個空檔,可能泰隆銀行能做,咱們互聯網公司,甚至于網商銀行,他們也做不了,網商銀行的筆均也不會超過5萬塊錢,超過200萬的建行就可以做了。
所以,這個時候有一個空白,我覺得非常有意思。就是這個是實際上真正的經營性的實體,包括農村的經營戶,當然我們農村側做了很多經營性貸款,比如在海城做的蘋果梨,這時候沒有數據,這時候我們需要線下的數據補充,然后結合線上的科技手段,能夠完美的解決這個問題。所以,我們在2018年1月從內蒙古呼和浩特一直做下來以后,跟很多城商行、農商行合作,實際上我們筆均做純經營性貸款,做到筆均22萬,幾乎30天以內不良記錄沒有。我覺得線上、線下的結合可能是一個非常好的方式。我覺得所謂大數據,可能中國還需要時間,可能得百行征信再豐滿以后。
這次在第二屆數字中國,農信社看了建行的展位,他們驚呼,我們的對手來了。因為建行我覺得真的是扎下去了,他已經在村里做了很多的債,招了很多大學生。所以,睿智的農商行的領導也看出來了,不是互聯網公司,是建行。而建行非常厲害,基準利率做貸款。所以說,他們農商行已經把大行里面的普惠金融,把建行看成了他們要去趕超的,因為他們感受到了來自于建行的壓力,這是第二塊,我覺得肯定要線上、線下的。
第三,實際上現在整個的隱私,我們在用很多三方數據的時候已經出現了。比如說,幫很多的農商行提供相關數據服務的時候,這個數據我們進行準入,會發現泄露。農商行說了,你們弄的哪兒來的數據,只要一做貸款,線上貸款一跑,馬上就收到了小貸公司的電話,各種電話就來了。所以,這個時候隱私保護我覺得也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我們還做了一個東西,就是公安部第三研究所做了一個公安部光明網絡電子身份證(音),這個項目也剛剛在全球中小企業論壇得了一個負責任的數字創新的白金獎,這個項目上我們已經在農信社體系推開了,這個真正可以看到在線保護客戶的隱私,數據可以不用泄露。所以,我覺得隱私保護對于怎么發展普惠金融也是非常重要的。
還有一個想法,我覺得作為助貸,我們也跟銀行聊過,我問的非常直接。我說你們為什么有錢,利潤不低,為什么自己不做?后來有一個很極端的,就分享了一下。他說我就干三年,小微、普惠金融可能要像泰隆這樣長跑的可能需要十年,我只干兩年,有助貸、保險、擔保兜底,為什么不做呢?而且很多助貸銀行已經上市了。后來他們說了,我們非常知道,可能是飲鴆解渴,可能武功全廢,最后都沒了。但是這個時候我認為助貸是一個非常有益的補充,補充在哪兒呢?因為咱們監管對壞賬率的控制。所以這個時候我們建議銀行把那些覺得有風險的客戶可以和這些公司來合作,因為他可能對風險的審視更高一些,咱們監管有2%到3%的紅線,所以最好不要有壞賬,有壞賬寧愿不做,又沒有規模,又掙不到錢,現在是一個任務,最后還出那么多壞賬。所以,我覺得助貸現在這個概念可以做非常有益的補充,當你想做小微,現階段沒有搞明白,這時候完全可以來合作,可以承受更高一些的風險,因為沒有監管管助貸的機構。謝謝!
程瑞:我覺得今天這個主標題,就像剛才陳總提到的,特別容易分成一二三四,特別沒必要,我看了一下上半場的提綱,第一個標題提出了所謂的副標題,就是普惠金融需要分層次的生態系統,在這個生態系統里面一定是各司其職、各展所長,一起把整個生態系統變成一個系統,什么叫生態系統?我覺得我們要一起看一看。首先第一個生態系統必須是廣泛的。我們知道普惠金融有一個特別有代表性的模式,就是孟加拉國的“格萊珉模式”,“格萊珉模式”在中國其實也有測試,但是測試范圍一直沒有做大。中國如此廣大的地域、如此廣大的人口、如此巨大的需求,用一種模式、用一類主體、用一種所謂的推動方式,其實我們會發現它很難在這個廣泛的市場上做廣。所以如果是一個生態,首先必須讓它能夠廣泛地推廣。
第二,什么叫生態?生態一定是里面所有的物種要共生。今天有一個助貸的報告,這個報告里面其實也是在講我們作為資金方、征信方、獲客方、金融科技,怎么樣在整個普惠金融的體系里面一起共生,發揮各自的特點,最終是要滿足長尾人群,通過單一任何一方都不能有效獲得的金融服務需求。
第三,生態還有一個非常典型的特點,它是開放的。其實我們過去這幾年來,整個金融創新,雖然我們現在可能進入一個嚴監管周期,但是其實我們發現在嚴監管的體系下,傳統的金融提供方,包括金融科技公司其實依然在做很多的微創新,包括像銀行,現在大家都能看到我們在普惠金融方面做出的努力和下沉,我們能看到我們的金融科技公司,不僅是過去傳統的營銷系統、風控系統,現在開始滲透到更多的金融產業鏈。我們的保險公司過去比較多做的是保證保險,現在保險公司也開始進入普惠金融,開始做很小的個人保證保險。
以平安為例及平安產險做保證保險其實已經有十幾年的歷史,從2008年開始做貸款保證保險,過去作得比較多的是小微企業,但是現在開始研究,我們發現小微企業,尤其是微型企業的企業主本身有太多的個人屬性,而沒有特別多數據能夠記錄的經營屬性,于是我們現在開始發現,我們如果通過征信的行為能夠讓銀行資金流向這一類微型客群,我們又通過研究發現這一類微型客群有什么特點?現在平安做的普惠金融的客群里面有90%,我們發現有一個數字叫“1050”,就是微型企業年收入在1000萬以下,雇員在50人以下,這些融資需求每一次大概在100萬以下,剛才孫總提過,其實現在存在一個現有的主流資金方不能覆蓋的空間,可能是在5萬或者10萬到200萬的區間,這個跟我們現在做的“1050”這一類客群是高度契合的。我們發現保險的征信現在其實也開始在慢慢下沉,在迎合這樣一個市場的需求,所有這些都是在嚴監管之內的微創新。但是微創新帶來了整個市場的越來越開放,因為我們開始有更多的資源、更多的科技能夠讓我們這個市場可以變得越來越大。
生態還有一個特點,它是發展的,什么能夠讓這個生態發展?一定是科技,我們過去在做貸款的時候,所有的小微一定是紙質材料堆成山,其中有80%是銀行流水,我們的審批人員要一頁一頁看,但是現在有了數據、有了科技,包括科技能夠捕捉到越來越多的企業以及小企業主背后的信息,這些有利于我們對小企業的判斷,能夠讓我們的服務效率、我們的成本、我們能夠覆蓋的客戶范圍,或者讓我們對客戶風險的判斷能力越來越強。這個其實是讓我們整個生態能夠不斷發展的。我們要做一個生態我要廣泛、我們要共生、我們要開放、我們要發展,單靠建行,可能他能做到市場上上面的80%,但是下面的20%在我們看來是一個長尾,可能只有20%的人群,但是它服務的難度,我們需要在這個服務上投入的精力、投入的資源可能需要更多。這一類客群其實需要像泰隆,包括像今天報告里面提到的助貸機構,以及更廣泛的金融參與者,包括我們的信托、保險公司、融資擔保、小貸公司,以及也許未來會有更多的金融參與方。但是這里面有一個前提,就是參與這個生態有一個前提,就是我們既然要防風險,所以原則上我個人覺得必須要是持牌機構,所以如果我們金融持牌納入整個大的金融監管環境,納入整個大的范圍,我們應該把它當一個生態來經營,讓它變得廣泛、共生、開放、發展,這是我個人的見解。
謝謝大家!
盛子夏:剛才程總提到一個非常好的詞就是“生態”,實際上大家可以看到整個普惠金融也好,或者是整個金融生態在過去幾年里發生非常大的變化,原先大家在講貸款或者金融,基本上就是銀行的天下,但是在過去的幾年里面大家可以看到以互聯網為首的,包括BAT這樣大的平臺依托自身特別強的獲客和線上的能力,使得大家看到實際上整個金融的服務并不是在于只是提供一個資金這么簡單的事,而是我怎么能夠最大限度地去獲得更大的客群,并且能夠在這個客群當中選擇優質的客戶,給他們提供這樣的一個服務。所以這樣導致整個互聯網金融對于傳統金融的沖擊,使得整個金融變成生態化了,這個生態化就是大家發覺有一些機構擅長于做獲客,他可以在前端把這個客戶拉進來,有一些機構可以在中間做風險管理,有一些可以提供數據的服務,有一些可以提供科技軟件的服務,還有一些是愿意承擔風險,還有一些,包括像資金端也變得越來越多樣化,原先可能就是銀行提供資金的,現在像小貸、像其他的持牌機構,包括信托作為中間的整個的“潤滑劑”,我覺得把整個金融生態全部串聯在一起,所以在這樣一個大的趨勢下,包括像助貸我覺得是非常自然應運而生,而且我覺得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會發展得越來越好的方向,所以這一點我覺得是非常普遍,以及我覺得是接下來還會更進一步發展的趨勢。
第二點,我特別想講一講,講到普惠金融,實際上To C的普惠金融以及To B的普惠金融,至少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我覺得大家都是不分的,因為剛才大家提到了像10萬、100萬這樣的一些數字的界線,但是實際上我覺得很多銀行金融機構,其實在10萬以下來講,你很難分清楚說10萬以下的這筆貸款到底是To C的還是To B的,甚至很多做所謂普惠金融的公司,實際上說起來是說我是做普惠金融,做To B的,實際上也是用做To C的方式在做。拿10萬塊錢到底是用于生產經營還是用于自己個人消費,既然把這個現金放給他,你根本沒有辦法區分。從這一點來說,我覺得如果我們在談論普惠金融To C端和To B端如果真的分清楚的話,To B端有一個明顯的界線,就是一定跟生產經營相關的,就是資金的使用和流向是非常明確的,如果你不能區分這個資金的流向,金額又是在10萬以下的,其實我們也不用區分C和B。隨之而來帶來的一個問題就是如果我們是真正意義上要關注它的資金去向是用于經營,我們到底用什么樣的手段以及什么樣的數據獲取的渠道,以及我們怎么能夠做好真正意義上的風險管理,我覺得今天我們談論的是叫“普惠金融的主力軍”,大家前面講了很多都是跟金融機構相關、跟助貸相關,我覺得我這里其實特別想提的一句就是,既然我們是在做經營,實際上很多的這些小企業主也好,或者說農民也好,實際上他們背后一定依托一個產業鏈、一個供應鏈,他如果是做經營的,他一定會做采購,一定會有銷售,一定存在于某一個供應鏈環節當中的一環,而這個供應鏈通常背后都會有一個龍頭企業,這個龍頭企業項下大量的,比如以一個大的農牧和食品行業為例,下面會有農戶、養殖戶、包括加工、屠宰、廚房等等,構成了非常長的食品供應鏈,基于供應鏈我們就可以獲得他所有的經營數據,包括資金流向,以及真正資金使用的場景。如果我們能夠很好地通過整個資金流的把控以及它的經營資金的去向,不管是它的進項還是他的出項,我就真正意義上能夠去很好地還原整個企業經營的水平,以及它在整個供應鏈里邊的角色。我覺得實際上這是我們怎么做好To B的普惠金融需要關注的一點,因為現在大家越來越認識到,如果我去做B端的企業金融跟做C端就是不一樣,C端可以通過大量的流量,甚至到街邊發傳單,或者掃一個二維碼就可以征信,但是企業就不行了,如果你到村里刷一個墻,到處搞一個二維碼,就可以給小企業做貸款了嗎?我覺得是不會任何一家有風控能力的金融機構愿意做的。
今天講到普惠金融的主力軍,我們千萬不要忘記真正在所有的To B的普惠金融行業里面,所有的這些核心企業、這些龍頭企業,包括他們背后的整個供應鏈的這一套體系,必須是在整個主力軍的討論范疇之內。謝謝。
徐林:接下來發言要抓緊一點時間,因為我算了一下,沒發言的人和三點半要結束,沒多少時間了,大家把握一下。
朱韻:我接著說幾句,剛才盛總講到經營貸,很有意思,今年夏天的時候我們和方付通以及張家港農商行對40幾個小微企業進行了訪問,我們想了解一下在新的數字經濟的時代,小商戶從客戶的角度來講,他們覺得誰給他們提供普惠金融的服務,特別有意思,他們可能把不同的金融機構提供方做了有一點點臉譜化的區分,區分為三類,第一類他們覺得大的銀行,四大行、五大行為他們提供的是“家庭錢箱”的工作,幫他們提供基本的保障。通過線上的方式為他們提供數字金融服務的這些機構包括有微粒貸、網上銀行等等,給他們提供的是“快速錢包”的需求,可能他們對速度比較敏感,但是對價格等等可能稍微就沒那么敏感。可是這兩部分服務對于小商戶的經營性需求來講還是有限的,在他們的心中,他們覺得還是非常需要一些能夠長期穩定地為他們的生產經營提供支持的這些機構,那些機構有區域性的銀行,能夠深度地為他們提供綜合的金融服務,像泰隆銀行,也有像中和農信這樣的機構有大量的線下網點提供金融和非金融服務,為他們賦能,也給他們提供了長期穩定的支持。同時我們也看到,我們也聽到有大量的小商戶也得到了類似于像新希望這樣的生態圈下面衍生出來的金融實體為他們提供長期的金融服務,這是從小商戶的、客戶的角度來看,他們可能分法有一些臉譜化,但是我想今天這個話題可能每一個機構都會有自己的抓手,從這個抓手出發,我們也看到不同的機構其實也在延伸不同的金融服務,所以我們認為其實這是一個百花齊放的時代。
第二點,現在大家聊助貸聊得比較多,在我們看來,助貸其實是提供的一個服務,從小微商戶的角度來講,他們其實需要三個服務,他們其實不僅僅需要助貸,其實還需要助業和助智,因為從世行全球小微金融經驗的觀察來講的話,他們其實需要有三個需求,放在第一的需求一定是新的生意機會、新的商業機會,他們其實是需要助業,可能需要有銀行或者有一些生態圈給他們帶來新的商業機會。第二個他們是希望在這個新的機會下能夠提高自己的能力,所以我們叫助智,有很多銀行會給小微商戶提供一些培訓,給他們提高和改善生產經營的能力,給他們提供一些免費或收費的專業服務。在有了新的商業機會,經營能力又得到提高的基礎之上,他們當然也希望獲得越來越好的金融服務,這是我們講的助貸。我們在講助貸的時候更多的是從大的服務的角度,怎么樣能夠從服務的角度通過助貸、助業和助智能夠補充過去的主流金融在服務上的一些過去沒有涵蓋的環節。
第三點,基于現在的業態有三個倡議,希望大家一起往這個方向努力:
1.開放合作。剛才在座的各位都有提到,像世行非常鼓勵金融與科技互相擁抱、互相合作,有一個例子是我們和新加坡的央行做了一個東盟地區的金融創新網絡平臺,這個平臺我們建了一個開放的,應該是全球第一個跨國界的開放平臺,平臺上面是開放VPI,一手連接金融科技,一手連接希望能夠加速被賦能的銀行,能夠一起合作,服務更多的個人以及小微商戶。
2.負責任的創新。剛剛在座的各位也提到了,其實在普惠金融的時代,特別是數字時代,負責任的創新是非常重要的,我們這兩年一直在全球倡導,剛才孫總也講到負責任的十條,這十條里面不僅僅是希望我們的金融機構、科技機構能夠去負責任創新,也特別提到了背后的投資方,也要遵從負責任創新的原則,不要對我們的銀行和科技公司加以過大的壓力去鼓勵他們做一些過激的行為。
3.金融消費者的教育。因為咱們提供了很多金融服務,但是從消費者的角度,他們可能對我們提供的這些服務有不同的理解、不同的接受。我記得中和農信其實在這一點上做得非常好,給線下的農戶做了大量的培訓,現在我們也在跟中和農信探討新的方向,現在孩子教育這一代已經有很多新的方法,像VIPKID這種有人工智能在背后的教育方式,我們在行業呼吁大家能夠把這些新的教育方式運用到我們的金融教育里面來,讓我們的金融教育不再枯燥,變得生動有趣又有效率,謝謝大家。
李建營:我覺得是一個國家戰略,應該是一個開放的系統,需要各方共同參與,既然是國家開發的重要戰略,其實我認為它跟現在咱們國家提倡的“三大攻堅戰”,包括“四個全面建設”都是密切相關的。我們知道“三大攻堅戰”,一個是環保,一個是防風險,再一個就是脫貧。其實大多數都跟銀行有關。你要脫貧,普惠金融必不可少。再一個是“四個全面”,其中一個重要的全面就是健全小康社會,“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還是普惠。既然國家有這個戰略,實際上從另外一個層面,給我們金融機構,給我們銀行,給各個參與方都提供了一個很好的政策支持。
但是,從另外一個方面,我們既然是商業機構,我們要有一種好的商業模式。因為你要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去年的GDP人均不到一萬美金,現在是中等收入,如何跨過“中等收入陷阱”,即使現在這個水平還有很多普惠大眾的收入是很低的。從金融這個角度,從銀行這個角度,我覺得也是有很多商機,我們在這個里面應該能夠發現一些藍海領域,各個機構之間可以合作,可以差異化的合作,差異化的產品,共同提升普惠金融的水平。
北京銀行這塊,我們實際上從服務小微、服務中小、服務市民這塊我們一直是在做普惠金融有益的探索和實踐,實際上我也回顧了一下,應該分三個層次:
第一個層次,我們也推出了自己的一個品牌,“富民直通車”,也是打通普惠金融服務的最后一公里。因為我們既然是金融機構,都是在銀監會、人民銀行的領導下,自然要按照國家的要求去推動。我記得當時人民銀行要求我們必須要到貧窮村、鎮里面設一個助農取款點,服務老百姓,一個鎮里面要做到有一個網點,每一個村里面都要享受金融服務,每一個農民都得有賬戶,實際上是這個初衷。我們想既然有這個要求,能不能有一個綜合的服務站,從單點到綜合服務站,從單一的產品到綜合的一個服務產品,從銀行的服務,能不能把鎮里和村里的人結合起來組成一個普惠金融的聯絡員也好、推廣員也好,發揮他們的作用。
因為今天上午也有一個會,大家提到了普惠金融重要的就是教育、宣傳,這是非常基礎的,你有錢是一方面,但是你得有這個普及,有這個教育。這個方面目前已經收到很好的成效,目前在京津冀已經布了300多家綜合服務站,我們也是發放了200億的貸款,資產質量也是很好。上個月是剛過去的秋分,全國搞了一個“豐收節”,各個省都搞了,北京市在順義,也是我們北京銀行支持的“富民直通車”的一個服務站,在那兒搞的“豐收節”,也是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胡春花也到我們的網點,進一步凸顯了社會各個地面支持普惠金融的作用。這是第一個層次。
第二個層次,我們也是在這個線下,因為我剛才講的主要是線下網點的基礎上加上線上,又找了一個切入點,就是民宿。今天上午吳曉靈行長也講到,農村最主要的問題是散戶,散戶的產品如何能變成現金,這是一個驚險的飛躍,散戶的特征,每個人都不一樣,你家賣的好我有跟你打架,我就降價,品質就下來了,你怎么變成一個規模化的效益?所以,我們從民宿這塊入手,打造一個開放式、綜合華的生態,圍繞民宿為中心,有運營商,有我們銀行,有政府,有擔保公司,還有房東,還有管家,把他們結合到一起,首先我們要發揮民宿運營商的主體作用,因為他是一個企業,他有他的系統,有他的運維。為什么五星級酒店運維那么好,后面有一套東西在支撐,我們把它的作用發揮出來。
再一個發揮政策的引導作用,你沒有基礎設施、水、電,城里的人是不會去的。再一個,貼息政策也好、擔保基金也好,有一個引導,銀行在這塊要把我們的產品設計好。說現在融資難、融資貴,最主要是融資難,融資難最主要是擔保難。銀行擔保怎么確定額度,根據抵押物,實際上很多有潛在需求的客戶都解決不了。實際上我們根據客戶的流水,包括他的綜合運作能力來確定額度。另外一個還是為了你的應急,里面額度是多少,保證你應急的需要。還有房東和管家,管家就是農村的女同志,你也別出去打工了,就在這個里面進行運作。
應該說通過這種生態鏈,整個的民宿的運作現在非常不錯。我們其中一個戶是2016年我們給他貸的款,只有五百萬,他當年的金額才兩三萬,今年已經突破四千萬了,我們也打造了一批精品的民宿,而且我們整個是供應鏈,我給他貸款的同時,管家、房東你的現金管理服務都在我們整個閉環,讓他們上下游客戶也同時享受到這個服務,成為一個整體,大家目標一致,來促進這個生態的整體發展。
第三個層次,我們也是對這個業務進行一個總結,把前兩個點,再加上我們現在的現代化的這些支付系統,打造出一個新的、完整的、整個的產品供應鏈的服務方案。我們計劃是今年在北京市,京津冀推一千家,明年可能到一萬家,解決大部分,接近五六萬人的就業問題,實際上銀行在這里面就和普惠金融的發展形成了一個共生、共贏的合作背景。
實際上我們做這個業務,普惠金融研究院的貝院長我們也沒有邀請他,他自己做了一個體驗,回來給了我們生動的評價,你這種精品的民宿的服務,很好的形成了village,將village組合,village鄉村,village別墅,真正實現旅游生態的升級。在這個發展過程中,普惠金融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但是有更多的空間,我們共同推動它取得很好的進步,謝謝大家!
張為忠:剛才大家講的都很精彩,我老覺得今天這個主題不好掰開,來之前我看到這個主題,告誡自己一定要低調一點,內斂一點。大銀行現在在普惠市場上是被大伙討論比較多的,說大銀行進場,中小怎么辦?大家談完了,我覺得比較放心,就是一個很融洽的生態里談一個很尖銳的主題。實際上我覺得對普惠金融的認識,一個對定義范圍認清,更重要是對市場要認清楚,這是很關鍵的一個問題。清楚市場實際上就是清楚了各自應該扮演的角色。
我們了解,到今年5月末,這是一個公開的數據,普惠單戶融資一千萬以下的,整個全國放貸余額是10.25萬億,我不知道最近的增長,起碼這幾大銀行增長非常快。有貸戶到的5月末是1920多萬,中國的實體主要有多少?我們拋開農戶,農戶大概2億多,個體工商戶、小微企業加在一起1.1億個,現在有貸的不到20%,而真正的市場的需求,我們評估有貸需求應該在50%到60%,所以從需求側來說應該是一個非常龐大的空間容量,是一片未來非常期待的藍海。另外,從供給側來說,各家銀行進場,咱們不說誰是主力的問題,我覺得越多越好,越有力度越好,這樣在供給側、需求側的對接上就越來越充分,大伙探討的空間、創新的空間就越來越大,越來越有經驗,越來越成熟。
作為大行為什么要進入這個市場?很多人一講起來,說大行現在是中央要求了,國家有政策了,要求加上政策紅利,確實有政策紅利,定向交流的政策釋放比較充分。實際上我們如果認真去研究市場,除了我剛才說的市場之外,看我們大行現在經營現狀,大伙應該懂的,現在服務下沉,服務向下游轉移已經是重要的趨勢。像我們原來,像建行是比較典型的,做基礎設施建設、重大項目、房地產,是建行的專長。但是,做來做去會發現,一是大客戶資金實際上是比較富裕的,富裕怎么辦呢?他用你這個資金再往外走,套利行為的趨勢越來越明顯了。第二,從銀行這一端來說,我們的利潤空間和大的機構、大的客戶、大的項目的利潤空間實際上是非常窄的。原來我沒有這個能力,我去做長尾的大中的客戶。剛才各位說到一個非常關鍵的問題,金融科技。金融科技賦能以后,剛才孫總也講到,在一個博覽會看到建行用數據經營的模式。我們確實在用,現在有了這個能力以后,就是你能夠穿透市場,做到底層來了。原來做的模式是什么?原來做的模式是每個小客戶也像對公客戶那樣,財務報表真的假的都有,上來以后一摞,分析完了,周期大概20天,一個月,效率非常低,特別是小微市場對效率的敏感度比對價格的敏感度還要高。這個問題解決是一個非常關鍵的。
再有什么?大銀行有比較好的基礎設施,我們原來一直以為我們是重資產,像建行1.5萬個,工行好像2.6萬個,郵儲接近4萬個網點。我們現在有了線上的能力以后,線上對接基礎設施、人力資源都匹配上來了。所以,大伙又談到一個問題,說線上、線下對接,我覺得下沉服務以后,線上、線下對接是自然而然的事,你必須走這條路。這里一定是B端、C端混合的。
建行2018年投放2200多億,線上業務是隨借隨還累放的,是1500多億,今年上半年放了2200多億,比去年還多一點。為什么這樣?建行把普惠金融做成建行發展戰略來安排。實際上我們看到大眾市場,在能力安排、能力銜接,金融賦能以后,具備了這個能力,這個市場必須要介入,我現在的價格,我們是在四大行最高的,是超過五以上的,這個不好披露。在這個市場之上,實際上大量的市場供給對整體市場價格的評議也起到很好的好處。當然不是通過價格排斥其他的金融機構、市場主體,而是一種補充。實際上我們線上業務平均額度并不高,不到一百萬,長期以來是80萬左右。比如說你做的是多少客戶,戶均大概是在5萬、10萬,他成長怎么辦?一定是有這個市場需求的。不能說一個客戶這一家只能供應5萬、他一定是找10家、8家,將來就可能導致過度性的問題。所以,我們能夠負責任的說,我們在整個把握上,不是一個鏈條生態的把握。比如說,大銀行有眾多核心客戶,我就做供應鏈,大銀行整體有幾大領域的產業的這種生態,我就做生態。實際上我們現在做的自己的存量客戶占比是比較高的,外圍的客戶占比并不是很高。因為你知道,建行對公的整個無貸戶,加上有貸戶是500萬的體量,如果把個體工商戶算了,是一兩千萬的體量,還是可以的,自有的生態,在建設過程中,把信息、數據抓取過來,這才是有自信。因此,現在不良控制應該也比較好。
所以,大銀行還有一個優勢,整體的風控優勢是比較突出的,傳統經營多年,對各類客戶充分的把握。加上線上業務以后,有了新的風控模型,加上數據參數進行把握,我們覺得線上、線下結合,整體風控能力是提高和加強的。
大銀行還有一個優勢,實際上有一個人才儲備。我們35萬多人,各方面的各類業務,精細化管理,細分市場的管理,具備了這個能力。所以,這幾方面合在一起之后,是一個必然選擇,并不是簡單的響應中央的號召。當然誰是市場主力?我覺得是次要的問題,重要是我們要開辟這個市場,找到我們經營的模式,將供給側的推動能夠和我們需求側的需求有效結合起來,將來大伙可能會發現,小的機構有小的機構的做法,大的機構有大的機構的做法。剛才講的泰隆銀行,我們詳細調研,包括城商行、農商行有很多做了十多年,不良率在1%多一點,是很好的。所以,就是精耕細作,找到自己的模式,線上模式也好,線下模式也好,我認為大家現在都在相向而行,不是排他的,說做線上就是線上,線下就是線下,只是輕資產,不愿鋪太多的人,可能就是助貸、尾貸其他的方式都接過來了。
從這個角度說,我認為我們的市場主體實際上還是不足的,供給側現在還是不足的。如果有了那個能力,你就會發現人人都有信用。我現在和格萊珉有合作,我們詳細做了一些交流,做了一些探索,現在我在全國都跟他們有合作,會發現他們的模式為什么99%都能收回來,他曾經給乞丐做貸款,也是能做的。實際上他不僅僅是給你放貸了,某種程度是把社會的功德,社會責任形成一個金融體系。因此,我覺得未來我們都有這樣的責任,除了融資之外,成長服務解決方案、基礎設施建設,科技的運用一定是走向融合化的,這個是未來可以期待的。
所以,我覺得我們今天探討這個主題,本來是一個能夠讓我們產生爭辯的,或者激烈討論的主題,但是大伙很融洽,但是方向性的東西如果能夠看得清,這個問題實際上不是問題。我們今年對我們的普惠金融服務,除了在信貸之外,還有一些其他的布局,在前期我們有“村口銀行”,還有和國內外名校30多家聯盟搞培訓,另外還有一些孵化方式,這些都是在信貸服務基礎上增加服務內容,形成綜合的金融服務,在綜合金融服務的基礎說,能夠給企業提供更好的社會化服務,然后提供基礎設施建設,這樣你這個旅程就建立起來了。
因此,大伙如果都往這方面想,會更好的找到各自的決策定位。另外,比如我們建行有金融科技公司,我們就幾千人在做這個事情,現在很多中小金融機構也委托建行搞技術開發,搞風控模式,模型的設計,我覺得這個過程實際上是互相輔助的,而不是對立的這么一個過程。所以,我的發言是想誰是主力?大伙都是主力,大伙一起做好。
徐林:我們上半節的討論就到此結束!還有兩位嘉賓沒有發言,順延到下半場討論。接下來按照安排,有請中國普惠金融研究院研究員顧雷先生做一個《助貸業務創新和監管研究報告》的發布。
顧雷:各位領導、專家老師,我是中國人民大學中國普惠金融研究院的顧雷,我受貝院長委托發布《助貸業務創新與監管研究報告》。
我們知道,從助貸業務最早一代在深圳產生以來,到今天已經有12年的歷史了。這12年來,應該講最早的助貸是同小貸、小的銀行相聯系的在線下和線上相聯系的情況下慢慢結合,產生的一種金融的創新業務。這12年來助貸業務從小到大蓬勃發展,應該講是一種市場的創新和市場的需求共同作用下產生一種新型的銀行合作形式。應該講助貸業務量很大,這12年來遍布中國的中國各省、市、自治區、鄉鎮,給低收入人群和弱勢群體帶來了很好的金融服務,也給我們小微企業的融資難和融資貴的問題,解決了很大一部分問題,但是從2015年開始到2016年,我們國家進入了嚴監管,尤其是2017年進入了嚴監管的元年,2017年開始這兩年以來,互聯網的很多創新業務,也包括我們的助貸業務都面臨著新的挑戰。什么是真正的助貸業務?助貸業務是否會引起系統性的金融風險?助貸業務是不是真的有利于普惠金融的最根本的目標的實現?以及如何監管助貸業務?監管助貸業務應該用什么樣的監管原則去監管?這些問題應該講都擺在了互聯網市場的每一位同仁面前,也包括今天與會的各位領導和嘉賓面前。
我們中國人民大學成立了專門的助貸研究小組,在貝院長的領導下,我們就帶著這些問題走訪了全國的20多家互聯網金融機構和銀行機構,包括國有商業銀行、民營商業銀行、互聯網銀行、融資擔保公司,以及很多的第三方中介機構,歷時整整一年,從2018年開始做這個課題,一直做到今天,紙質版本已經發給大家了,共計2.7萬字,叫《助貸業務創新與監管研究報告》。這個《報告》主要分為五個部分:1.我們的研究課題對助貸進行了一個定義,我查了一下資料,這個定義也是我們國家有史以來第一次對助貸下了一個理論性的定義;2.對助貸的現實作用我們也進行了梳理;3.對助貸展開需要什么樣的經營準則也進行了整理;4.非常關心的兩個問題,助貸監管的原則;5.助貸監管的建議。
第一,助貸的定義
什么叫助貸?這是一個非常簡單而又非常復雜的問題,短短的三四行字確實耗費了我們非常多的時間和精力,這四行字確實濃縮了我們課題組對這一年來學理上的理解,助貸就是有一定專業技術能力的助貸機構與持牌金融機構、類金融機構等資金方,通過商務合同的約定雙方的權利義務,由助貸機構提供獲客,由銀行(資金方)提供合規審查和風險防控等業務,之后由資金方100%發放給需要借款的客戶的合作模式,這個模式就是我們認為的助貸模式。目前是我們國家第一個對助貸進行定義的概念。
第二,現實的作用
今天上午的會議包括人大以前開的很多次閉門會議都講得很清楚了,這里簡單說一下,因為徐林老師只給我15-20分鐘時間,所以我的時間還是要抓緊點,主要是四個作用,里面講兩個作用,我覺得比較重要。
(一)助貸可以實現普惠金融的目標,比如說傳統的金融機構對長尾人群的關注相對來說是比較薄弱一點,一直沒有觸達小微企業和低收入人群,這一點上應該講是有待提高的,但我們的助貸業務能夠很好地彌補這方面的缺陷。助貸業務當中主要的目標就是長尾客戶,就是所謂的社會低收入人群和弱勢群體和小微客戶,這方面助貸確實起到很好的作用,能夠完全實現普惠金融的,現在都是講初衷,實現普惠金融最初的目標體系。
(二)它能夠很好地防控風險。剛才各位老師、專家都講了,很多助貸機構有場景、有數據、有客戶,這個可能是我們目前很多銀行,特別是大型的國有銀行比較欠缺的,如果把兩者相結合的話,我想這個對我們推動助貸業務的發展,解決小微的融資難和融資貴的問題是起到一個相當好的作用。
第三,開展助貸業務的準則
說了現實作用還遠遠不夠,我們課題組又繼續深入了解,對助貸業務究竟應該從經營上我們應該把握什么樣的原則呢?我們就講最核心的原則,因為今天時間有限,很多詳細的論述在紙質報告里面都有,就是資金方的核心業務是不能外包的,我們為什么把這個列為一個最重要的經營性的準則呢?我在這里解釋兩句。我們覺得如果說助貸業務的模式當中如果說資金方是承擔了最主要的風險的話,最后要買單的還是我們資金方來買單,最后的錢出去還是由銀行來支付這個錢的。因此如果說銀行或者資金方不掌握對客戶的風控的了解,不掌握對風險識別把握的能力,最后資金方只能淪落為一個借錢的錢包,他什么都沒有,除了錢之外。銀行是沒有錢的,銀行的錢是今天,包括我在內所有儲戶的錢,這個風險很大。金融的本質是如何防控風險,包括助貸模式,這里面的風險怎么防控?首先我們要敲定這個風險防控必須由資金方(銀行)來負責,這個是最核心的經營準則。助貸業務當中還有很多經營準則,比方說風險的披露以及不能兜底,這些也很重要,但是最核心的就是這個,是核心的風險必須由銀行來完成。
第四,目前關于助貸業務監管的問題
光有經營的準則還不行,如何保證這么一個準則去實施呢?很簡單,就是要有法律、要有監管去實施,監管的準則就是我們課題組研究的重中之重,監管的準則里面首先要說一下目前監管存在的問題,這個準則跟問題是一一對應的,問題很多,我這里簡單講這么兩點,一個問題,我們國家還沒有調整監管的法律法規的法律體系,應該講還是有很大空間的。另外,還存在著多頭監管,目前我們走訪了很多省的銀監局、金融辦,我們發現目前的監管是怎么監管的呢?銀監局監管銀行,蠻有意思的,銀監局監管銀行,行業協會監管部分的助貸機構的合規審查和風險監控,還有地方政府辦也是監管助貸機構的風險防控,三個機構一起監管這一個事情,這三個機構每個機構的角度、立場都有所不同,他們對最后的監管思路、方法,最后監管的嚴重輕重程度不同,這就造成對一件事情最后得出三個不同的結論,這個應該是我們研究的很大的問題,必須解決。
如何解決呢?我們就要定兩個監管規則,第一個規則就是要建立包容性審慎性監管的原則,簡單的就這么一句話,什么叫包容性審慎監管原則呢?在不發生系統性風險的前提下,我們對助貸的監管要用柔和監管的態度、眼光去對待這個創新業務,要用溫和的監管手段去化解市場的風險,要采取一套既有靈活性,又有原則性的監管思路去對待助貸這么一個監管新生事物,這就是我們講的第一個原則。第二個原則,目前沒有一個對助貸業務監管的法律和法規,法律沒有,法規也沒有。我們認為這遠遠不夠,需要進一步加強、充實和完善。助貸參與的所有主體必須是要平等的,為什么平等?助貸業務模式過程中鏈條比較長,參與的主體有的是國有銀行,有的是私人企業,有的是互金平臺,有的是機構很大,有的是機構很小,比方說就一個地方性的小貸公司,而且還是線下的,一共職工才一二十人,他們要跟我們合作的話有一個問題,中國有一句老話叫店大欺客,也許會有這種情況出現。怎么解決?其實已經有這種情況了,就是我們要定一個監管的原則,助貸參與的所有主體要完全平等,這個是符合《民法準則》第三條、《合作法》第三條和《電子商務法》第四條,這三個法規的第三條和第四條講的就是一句話,就是參與主體必須要法律上一致,這樣保證一方主體不會強加給另一方,這是保證助貸業務可以順利進行下去的很根本的方面。
由于時間關系,我現在時間也差不多了,助貸方面的建議我們在紙質里邊,這四點有很清晰的描述,在紙質里面都有,會后可以問我要,沒有的話,中國人民大學中國普惠金融研究院網站上也有PDF格式的報告的電子版本。最后我也想借這個機會呼吁一下,《孫子兵法》上有一句話說“善戰者,只求于勢。”目前是什么形勢?目前市場上很有需求,但是嚴監管一來以后,對助貸業務的考核、監督是非常嚴的,應該講從一定程度上是對助貸的發展還是起到穩定的作用。但是我們覺得穩定還是不夠的,穩定之外我們還是要發展。中央多次強調要加快普惠金融的建設,李克強總理也多次強調,要解決小微企業的融資難和融資貴問題,在10月8號(前兩天)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上,李克強總理又強調,要以政府立法為各類市場主體投資興業提供制度性安排,意思是我們要對市場主體參與市場的行為提供立法的幫助和制度性的安排,我想理論上應該也是包括助貸業務的,應該也是不排斥的。助貸業務正是推動普惠金融最后一公里的有效方法,也是幫助小微企業解決融資難和融資貴的有效的方法,所以我想我們這個研究報告也就是致力于為傳統的金融機構轉型升級提供新的思路,也為助貸機構的轉型發展提供一個很好的理論平臺,讓更多的小微企業享受到金融服務,讓更多的低收入的人群享受到政府的關懷和溫暖,實現新時代的普惠金融夢。
我最后還要借這個機會感謝一下我們課題組在這一年當中受到了很多機構和個人的幫助,我就借這個機會代表課題組要感謝上海平安普惠、上海浦東發展銀行、樂信集團、微眾銀行、深圳市小貸行業協會、深圳中安信業、深圳聯合金控、重慶海爾云貸、包銀消費金融、中國融資擔保行業協會、中國小貸行業協會、以及中航信托等十多家企業對我們這個報告最后的產生幫助和支持。015645
謝謝大家!
徐林:謝謝,接下來茶歇10分鐘,4點05分回來。
(茶歇)
徐林:我們開始下半場的討論。下半場再增加幾個討論的主題:
第一個主題,在市場尋求各類機構的平衡過程中,政府的角色應該如何來定位?如何在防范風險的同時,充分給市場空間,以鼓勵各類機構充分發揮其主觀能動性。這就是剛才顧雷教授在發布報告中提出的監管的包容性問題。
第二個主題,如何有效盤活資金方的資產,有效實現風險合理定價與轉移。比如說,普惠金融信貸資產的證券化,這是一個風險分散的機制,以提高資金方服務中小微與弱勢群體,也就是提供普惠金融的一個動力,這是一個激勵。
第三個主題,如何進一步的搭建與完善中小微企業與個人的信用體系。因為信用體系對金融服務來說是至關重要的。
第四個主題,我國普惠金融生態體系建設還需要一些什么樣的創新,需要什么樣的新興的機構,未來普惠金融行業的發展還需要關注一些什么突出的關鍵的問題?
因為上半場還有兩位嘉賓沒有發言,我們先從上半場沒有發言的嘉賓開始。當然,嘉賓的發言也可以就著下午上半場的話題一塊來說,我們先請王非書記。
王非:今天來也比較匆忙,沒有太準備。八個問題當時也都看了,來到協會的時間比較短,但是說到普惠金融我想剛好借著下半場第一個主題,就是政府在普惠金融中發揮什么作用?我想從我的從業履歷看看能不能帶給大家一些思考,政府一直在普惠金融做了一些什么事情。
我是今年6月份才到小貸協會工作,之前一直在銀監會、銀保監會,從我進入監管部門工作開始,最早是做農村信用合作社的管理工作,在2001年的時候,當時到了人民銀行農金司,總的司是做農村信用社的管理和改革工作。但是我在的這個處很有意思,叫支農處,支農處做的一項很重要的工作,當時人民銀行有一個支農再貸款,這個處就是一直給農村信用社在協調,當時農村信貸供給不足,資金不夠,從人民銀行輸出一部分再貸款,農村信用社發放給農戶的貸款,專項指定。當時我不清楚,現在是不是屬于普惠金融的范疇,當時也沒有普惠金融這個概念。
接下來到了銀監會分社,2003年。整監制的到了銀監會以后,依然是做支農處的工作。2004年的時候這個處更改了一個名稱,叫農村金融服務監管處。總體的內容增加了監管一些方面的內容,對一些行為監管上。但是,也增加了很多在社會各方需求,在需要整個農村金融也好,或者是農民貸款難、貸款貴的問題上的一些協調解決的功能。這個當時也沒有普惠金融這個概念,我不知道是不是是普惠金融現在的內涵之一。
在2008、2009年農村信用社改革,農商行的風頭正勁的時候,這個處后來又增加了許多協調各個,包括整個銀監會監管的,銀行業金融機構的職能服務的功能協調。在2015年進行職能改革的時候處依然沒有變,增加了全部金融合作部和扶貧的整體的指導,銀行業金融機構金融扶貧信貸和農村信貸,包括小微。
去年底國務院實行機構改革,這個處出現了一點變化,就是成為了一個叫地方規制監管一處,這個處的職能就是由地方監管機構監管的三類地方性的金融機構制定規則,這三類包括小貸公司、融資擔保公司,還有一類是地方資產管理公司,這個持續力有將近6個月、7個月差不多。
從我的從業經歷看,可能是政府對普惠金融也好,對弱勢群體的信貸性服務也好,應該一直還是做了一些努力。真正的把普惠金融帶向了一個,用現在看非常時髦,也非常潮流的一個語言來講,我想從技術上可能還是互聯網的普及把它帶上來了。
當時制定普惠金融這個規劃的時候我也參與了,是主筆人之一。作為現在普惠金融各類的機構也好,包括今天上半場主力軍這個主題也好,剛才張總說的比較好,主力軍是誰其實并不重要,用總書記的話說就是擼起袖子加油干,把這個事干好就行了。如果真的要說是主力軍,普惠金融提出這個概念,我想可能大型銀行既是責無旁貸,也是確實發揮了一定的作用。
大家可能記得,當時在2009年的時候,在我這個處里,由當時銀監會主席劉明康親自指導,就搞了一個“農村金融服務全覆蓋”的活動,當時銀監會下了大力氣指導各個所謂的銀行業金融機構到網點空白地區設立網點。這個當時也沒有出現普惠金融的概念,互聯網的普及也沒有現在這么發達,我們就需要銀行去通過這種人力,這種重基礎設施建設去鋪這個服務。這個服務當時是以結算存款為主,貸款并不在其中。盡管當時貸款的主要供給者還是農村中小型金融機構為主,2009年的時候城商行也沒有現在這么多的網點和人力、物力資源。經過兩年、三年以后,基本實現全覆蓋,所有的農村的鄉鎮都有銀行的網點,而且是正規銀行機構的網點。這個里面做出努力最大的一個是郵儲銀行,一個是農村信用社,所謂的農村商業銀行。這是當時銀監會做的一個重大的服務型的工程,當時并沒有對信貸供給做一個強有力的規劃,因為這個是市場化的運作,當時整個環境都是市場化的環境。今天我們還感覺到結算不便利嗎?還感覺到存款存不進去嗎?還感覺到你貼身沒有金融服務嗎?沒有金融機構嗎?現在這些問題都不存在了。市場爭論的話題,市場的迫切就專項信貸的需求。
我們從這方面看出來,普惠金融的發展也是一步一步走向深入,面更大、金融的需求更廣。這就回到剛才說的,在去年整個銀保監會機構合并以后,六類地方的金融機構納入到普惠部,這也是有一條引線,這六類機構都是普惠金融的一種補充,也是社會對普惠金融,對金融本身需求擴大的一種補充,僅僅靠銀行、保險和證券,現在可能有些方面是滿足不了的。這個就是說普惠金融的發展,政府和監管機構在做、在擺布、在思考,也在不斷的推進。各個機構的分量與地位,前一階段跟銀保監會溝通協調的時候也有過比較深的交流,這六類機構信托除外,它是一個非常有益、有效的一個補充。有的地方可能不需要,有的地方可能還沒有出現這種需求,有的地方可能已經過濫。這個是我想對普惠金融的發展,政府包括監管部門對整個這些機構的看法,以及這么多年來做普惠金融也好,做農村金融也好,有這么一個歷程。我是順著我從業的經驗說這個事情。
上半場談到金融科技,我一直特別關注這個事情。金融科技對促進普惠金融現在這么大范圍的一個面,這么多人在討論這個事情,這么多方在提出普惠金融的信貸需求,助力作用是非常明顯的。這個就是池子大了什么魚都有,這里面出現了很多包括利用互聯網技術、互聯網平臺做金融服務的,做非持牌金融服務的可能有好多。這里面又出現了剛才顧教授講的有多頭的監管,銀保監局在地方有監管,這個監管和人民銀行是一樣,他們在做本身清理、治理的一個監管。這個機構,整個市場準入,地方也有行業協會,各個地方不一樣,從我們在這里來看,可能六類機構只有兩類,地方可能有的就有很多,像保理協會、融資租賃協會,都有協會,這個也發揮了一些監管的作用,我想這個還是從自律方面。這種監管也沒有說不形成合力,也沒有說不包容,他可能還是由于這些機構在前期的發展是在輕監管的前提下,現在可能出現了一種嚴監管、緊監管,造成了一些不適應。
包括我到小貸公司協會,小貸公司今年第一年降到一萬家以下,總的規模大概是一萬多億多一點,整個從業人大約在十萬人左右,這兩三年來是逐年下降,這是嚴監管的一個效果,我認為并不代表嚴監管造成各個行業的發展趨勢萎縮,這都不存在。包括互聯網,或者金融科技,當然金融科技現在很火,是一個很大的課題,在助力方面。這是對所謂的監管的一些想法。
對金融科技這方面,也說到了它對普惠金融的推動非常大,良莠不齊,現在也有一些負面的東西在里面。我仔細聽了聽上半場,孫總自己很謙虛,說不是從事金融行業,但是他講的觀點我還是非常贊同,就是他講科技是科技,科技延伸到金融里面來,他不會害怕,用網上的話講,叫網下的一些事情你是不能不做的,只靠網上是完成不了的。
前一段我也在思考,包括隔壁在討論消費金融,消費金融大家可以想一想,在個人信用體系全部健全以后,它還有多大生存空間?這個我想可能在不遠的將來慢慢就會湮滅掉,這個東西沒有意義。互聯網針對個人的信息有什么意義嗎?現在已經開始出現了苗頭,包括爬蟲的技術,包括科技監管的增信越來越強,這個是有一個趨勢的。我想這個東西對普惠金融的影響也是有的。
從目前來看,真正的什么是普惠金融?可能大家都會很清楚,現在主要是信貸需求更大,可能剛才盛總也講到過,一定是有經營背景的這種經營需求,或者信貸需求才是真正的所謂的To B的這種需求,才是真正的信貸需求,或者叫普惠金融的信貸需求。To C的個人的,我覺得可能發展方向和情況不是很明朗。有可能像剛才我說的數據在強監管的情況下,不是它不符合監管概念,但是這個東西能在普惠金融方面發揮多大的作用?真正的如果做To B的金融科技能發揮多大的作用?這又是一個命題。剛才張總講了,建行發揮的作用基本上都是內部生態,原有的產業生態上來做。真正的產業生態,中國的中小企業六七年前一個輪回,六七年以后,這個企業沒了,有用嗎?你再發給誰?再找它的什么歷史數據?怎么用互聯網或者金融科技的數據來監控呢?我沒有想到辦法。所以,怎么來融合,可能確實有很多可研究的方面,我不太特別懂技術,但是我覺得這個問題可能在很多方面可能會有很大的影響。
今天主要是學習,確實也學到很多東西,包括我原來的一些理念當中,包括一些想法當中,有印證的,有吸收的新的東西,有想明白的地方,包括程院長講的平安普惠的理念。他這個理念,我原來一直從事融資擔保公司監管的時候對平安就非常關注,我就一直沒搞明白,他們現在拿牌照,把平安擔保業務做的很大,我就沒弄明白具體是一個什么投資背景,或者投資背景,什么樣的戰略考慮。今天想來想去,我覺得可能是這么個道理,就是它是一個金融科技的一個,可能是跟小的出資機構,或者是現在的這些會員,就是小貸公司,是一個真正的融合的方式,他用金融科技的技術,產生了一定的所謂的風控的外包的能力,做一些征信。這個我覺得可能是一個方向。包括現在大型銀行做普惠的,通過原來的數據積累,在自己行里來消化,當沒有這種大的數據積累的能力的機構,怎么獲取大數據的支撐?來進行這種投資也好,貸款也好,把資金輸出出去也好,扶持企業也好,可能利用這種金融科技外包公司,這可能是個趨勢,也改變不了。但是,具體怎么來監管,怎么跟出資方融合,還是一個值得商討的地方。平安本身也做了一部分數據積累,也好多年了。今天就是邊學邊想,我自己腦袋里有一些疑問、疑惑,也學到了很多,謝謝大家!
徐林:下面請孟總,因為上半場你沒發言。
孟慶豐:感謝徐總,確實上半場沒發言我也在思考,因為這個話題確實是我覺得有點像剛剛張總所說的,其實是值得引起爭辯的話題,但是其實上半場討論得還是比較和諧。我說一些我的細節,可能不一定和諧。
為什么會有這樣的話題?為什么得到會關注這個話題?我覺得很重要,就是誰是普惠金融的主力軍?其實普惠金融的概念是很大的,我們今天不在這里包括了,這里有很多的概念。但是進場的都有哪些機構?其實無非是在普惠金融領域里有大量的市場需求,這個是大家所共識的,然后呢?沒做好,做得沒有滿足到消費者的需求,甚至是還出現了很多不好的現象。所以導致這個話題會很受大家的關注,有這么大量的需求,為什么沒做好呢?其實我們從根兒上在分類上再看一下,到底都什么人在做?我先按照大的類別來分。
第一個,我把它叫強持牌的金融機構在做,強持牌的金融機構指的是什么?像“一行兩會”下監管發牌的,包括銀行、包括保險、包括像消金、信托,這些機構在做。其實還有一類叫弱持牌金融機構在做的,實際上就類似于像地方政府金融辦發的牌照在做,還有一部分是非持牌的金融機構也在做。這些年在這三類的群體里在做。在強持牌機構里看到,實際上普惠金融,現在叫普惠金融,從最開始十幾年前有小額貸款,已經發展了很多很多年了,但是在強持牌金融機構在前半段里,其實做的是不多的,所以出現了類似像助貸。
我先岔開一點話題說一下助貸,剛剛的《助貸報告》確實已經寫得比較詳細了,包括以前助貸還沒有定義。其實我們和助貸還有一點淵源,最早的助貸就是我們當時的團隊參與做的,十幾年前,十幾年前我們就在里面,那個時候我還在建行。當時其實沒有想到那么多的復雜的定義。助貸當時想的就是助力銀行貸款,當時還有國開行一起拿深圳市政府的金融創新獎,是這樣子,沒有想那么多,包括這次定義也定義得很清晰。
在十年的發展里,這三類機構哪一類發展得很快?其實非持牌的金融機構尤其在后半段里發展得非常快。再后面出現的像一些互聯網巨頭,包括網商,包括微眾,再包括后面進入的,像小米都開始在這個領域里有了大量的涉獵。這個行業發展到現在這個樣子,這三類機構我們發現其實基于在,尤其是2015年之后,就開始出現了一些網貸不好的現象,包括今年的“3.15”還說了各種的東西,實際上都含在這里,導致了這個行業現在確實出了很多的,無論是在監管上還是在行業的從業者里,都能看到很多的問題。
未來怎么走?到底誰是主力軍?我個人認為首先是發生在強持牌金融機構里。弱持牌金融機構和非持牌金融機構未來一定不會是主力軍,未來一定還是金融的歸金融,科技的歸科技。強持牌金融機構為什么在過去的這些年里,沒有在這里發展,我還沒說近幾年包括像建行發展得非常快速,但是在這之前為什么沒有在行業里因為非常大的行業影響力,我認為跟一點有關,其實就是跟科技還是有關系的。包括政策的支持也有很大的關系。最終的落地上還是跟科技有關,就是科技沒有跟上,尤其是新型的互聯網科技沒有跟上有很大的關系。后來有一部分銀行,還是拿建行作為代表,在這方面做了大量的布局,尤其是包括行內的政策,包括客戶的下沉、行內政策的支持,在普惠金融領域里實際上是做出了很好的成績。但是市場上我們也能看到還有大量的其他銀行,包括像鄭行長說的泰隆銀行,這種線上線下結合的形式,包括互聯網巨頭,剛才說的幾個大銀行,包括新希望銀行也是一樣,實際上都在這里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未來我覺得一定要定義成主力軍的話,張總剛剛說想低調一點,我覺得大銀行還是機會更多,這個機會用什么來看?因為到底什么叫主力軍的標準不好定義,如果一定要以規模來定,比如定規模、定支持的人數或者戶數,一定要用這種標準來看的話,我覺得大銀行還是有機會的,畢竟中小銀行能夠覆蓋的面和大銀行比,還會有一定的不足,我個人認為。但是這些中小銀行一定會在局部的領域里做出自己很有特色的產品和很有特色的能夠支持到這些普惠金融客戶的。所以未來我覺得一定是在這個領域上,在強持牌金融機構一定會跑出來很多的機構,但是最終到底是誰可能也很難說,或者是不同的領域會有一部分的機構。在這里傳統的機構,尤其是中小銀行如果要實現我說的類似于像彎道超車一樣,在這里有新的建設的話,中小銀行在這方面的投入可能非常關鍵,不單單是重視的程度,包括和一些新型的金融科技公司,在這個領域的合作也會是一個很重要的形式。這個金融科技公司里有很多類在做,有做基礎模塊的,也有做整體技術服務的,有很多,如何去找到一個非常適合的切入點,才能夠真正地把普惠金融做好。未來我覺得主力軍會在這幾類機構里產生。
謝謝大家!
徐林:接下來繼續討論。
謝如東:我先接著上半場張總的最后一句話說,張總說大銀行都開始做了,你們小的怎么辦?我想這比較簡單,用我們的一句笑話,就是你們大的已經彎下腰來做了,我們小的就跪在地上,甚至貼著地面來做,這總行了吧?因為市場夠大,足夠我們共同去發展。
剛才孟總也說了,我們現在為什么要討論這個話題?大家都有共識,市場雖然不大,但是我們這么多年到目前為止確實還沒有做得很好,所以需要我們今天來探討。今天探討有一個題目叫“小貸公司突破之路在哪里?”結合剛才朱小姐的話,我認為關鍵的一點還是要開放合作。確實在能力、實力方面,大銀行、保險公司有你們的實力,你們出錢我們就出力唄,然后我們主動給你們做助貸、聯貸或者是你們搞點資金批發給我們,方法很多。我們自己小貸公司也要主動地去變化,有能力的就提升做互聯網小貸,等一下我再說互聯網小貸的優勢在哪里,但是沒有優勢的或者監管部門不批的傳統小貸公司,你就做好你自己那一畝三分地,把它深耕做好也是有前景的。我總覺得天無絕人之路,這是沒有問題的。
借這個機會談一個可能在內地比較少談的,但是又是我們作為港資公司深有體會的一個事情,就是跟政府的監管有關的問題,就是下半場研討的問題。我們七年多前就來國內開展傳統小貸業務,三年多前就拿到了全國性的互聯網小貸牌照,一切都很正常在開展,但是突然間一年多前中央監管部門的一紙公文就讓我們無所適從。先不說其他那些不準,這個不準做,那個不準做,那些技術的問題,我個人認為至少兩個很大的問題,第一,這個文件把有牌照的受監管的互聯網小貸公司跟沒有拍照不受監管的P2P網貸公司完全混淆在一起,真的是誤傷了我們,我們很受傷,這是第一個意思。我們很簡單,我們是港資公司,從香港拿了幾億美金過來,又到美國,把美國我們認為最先進的反欺詐系統、營運系統收購了過來。又在全世界,包括美國、香港、新加坡、南韓、中國,我們招收了我們的主要管理團隊成員,沒有借銀行內一分錢,資金、人員全部是為國內普惠金融在做事情,但是突然間說,你這個不準做了,我也不知道該怎么辦,怎么向股東交代?我們已經有超過100萬的客戶,你怎么交代?第二個說你要做可以,必須把大股權讓出來,讓給誰?讓給在國內有牌照的互聯網企業,這又讓我們抓瞎了,我總覺得這里面有一個很大的誤區,可能是監管部門或者是國內的大眾認為搞互聯網企業的就一定能懂或者能搞好互聯網金融,我想不用深究大家都很明白,這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和行業。
現在巨頭本身都有自己的小貸公司、消金公司,你怎么辦?你總不能讓我們一點出路都沒有吧?怎么交代?這里面還有一個進一步的誤區,因為他們是互聯網企業,他們有自己的生態圈,所以在這個圈內有它的原生數據,風險比較小。Yes,all right,這方面是對,但是很簡單的一個道理,大家都知道,當你畫一個圈的時候,圈內已知的事情越多,圈外未知的事情就越多。服務圈內這一小群你的客戶,圈外的廣大的,我們號稱普惠金融應該服務的對象,我們服不服務?進一步問,假如從科技角度來說,假如我的技術我沒有圈內的這些數據,我服務圈外的群眾,但是我的違約率、我的各方面比你做得好,是不是證明我這方面的技術比你的還強?中國搞普惠金融不是要鼓勵科技創新嗎?所以說很多東西我覺得從監管部門的角度也不能一刀切,也不能說變就變,當然我不知道這些話對不對,但是是我們的親身體會,今天不是有一個主題叫“包容”嗎?我們不但要包容我們的那些最底層的老百姓,這些大眾客戶有很多的不足,我們要多做宣傳。但是另一方面,在我們努力的同時,希望政府、監管部門多一點包容,讓我們有足夠的時間、空間去做更多的普惠金融的工作。
謝謝大家!
徐林:接下來有請白總。
白雪梅:我看今天這個題目可能特別有吸引力,都這個點了,大家還座無虛席的,中午聽貝院長說,同時的兩個分論壇,我們這個分論壇報名的人幾倍于那邊。當時感覺就是來的人都認為自己是普惠金融的主力軍。大家討論了這么長時間,似乎我剛才說的這句話是不對的,是吧?都能是主力軍嗎?但是,真的現在因為普惠金融它有它所謂的社會責任,有它的情懷,有它的道德高點,所以很多人愿意說自己做的是普惠金融,而且我也找到了誤導大家可以把自己裝進普惠金融的一個根源,其實真的是我們對普惠金融的定義,它是怎么描述的?我特意抄了一遍。就是我們《推進普惠金融發展規劃(2016-2020)》,普惠金融是指立足機會平等要求和商業可持續原則,以可負擔的成本為有金融服務需求的社會各階層和群體提供適當有效的金融服務。這個其實是一個非常廣義的關于普惠金融的說法,我對它的理解,這是一個狀態說,幾乎就是說,只要有需求,可以被滿足。那么,提供金融服務的人商業可持續,接受服務的人是可負擔的成本,達成了這樣一個金融交易就認為是普惠金融,這確實是一種狀態,讓我們“需者有其得”,但是如果大家都按照這樣的定義把自己裝進去,我們就無所謂談普惠金融了,談金融就好了。不過慶幸的是,這句話下面還有半句,定義里面說,小微企業、農民、城鎮低收入人群、貧困人群和殘疾老年人等特殊群體是當前我國普惠金融重點服務對象。所以我更想覺得大家在談誰在做普惠金融的時候,我們用這個狹義的定義,有時候我們把服務對象給它縮小了,縮小到我們所講的小微企業、農民、城鎮低收入人群。
所以,基于這個狹義的定義,現在我服務的中和農信是一支純正的普惠金融的隊伍,我們不能說主力軍,剛才孟總說主力軍怎么衡量,它的衡量標準一定是按照體量和占比來的,誰做普惠金融做的量大,誰占比高,他就是主力軍,沒錯。所以,作為中和農信來講,我們絕對不是主力軍,但我們是一支純正的隊伍,因為中和農信做的每一件事情,我們都是在為農戶做小額貸款。普惠金融確實也有一個發展,這個概念是一個發展的過程,在它的前身我們更多會談小額貸款、小額信貸,而國際上對這件事情的衡量是有,一個叫做深度,一個叫做廣度兩個指標。廣度在看你服務的人有多少,人群有多少數量,深度主要是用單戶得到的貸款額來衡量,因為我們有一個假設,單戶貸款額越少,說明借款人貧困的程度越深。
所以,我也想從比較經典的定義告訴大家中和農信,為什么我把它說成是一個純正的在做普惠金融的一支隊伍,中和農信現在90%多是農戶,農戶的概念我們按照居住一年以上在鄉鎮以下的這個概念來說的,我們不排除有一些人雖然是農村戶口,但是他已經不住一年了,這樣的人嚴格來講不算農戶,所以中和農信,絕大部分90%是農戶,剩下的人基本上也是農村的戶籍人口,現在的存量44萬,這就是我說到的寬度,中和農信到底做了多少廣度,這么多的人,現在存量44萬借款人。
深度呢?單戶貸款額度是25000塊錢。所以,在中國農村做的最深的是哪一家機構?可能很多人都在說是中和農信是毫無疑問的。我在不同的場合都會感受到大家對中和農信做到這種程度的一個不解,或者是覺得實在太難了,他是怎么實現的?因為中和農信的基因是做扶貧出身,1996年開始,他是世界銀行和中國扶貧基金會的一個扶貧的貸款項目,在秦巴山區開始做的,所以它最開始的前身就是中國扶貧基金會的小額信貸項目部。經過了20多年的發展,基本上已經是中國為數很少的,由公益型小貸轉型成功的有市場化,已經符合市場化特征的小額信貸機構。好像全中國當時這一類的機構有好幾百家,目前只有兩家在轉,還有一個是東方惠民,只有兩家轉成了以小貸公司來放貸。而中和農信的體量又是比較大的,現在我們大概做到了300多個分支機構,這個分支機構是以縣為單位在做,覆蓋了十萬個鄉村,現在員工的人數5300多人,70%以上是信貸人。
所以,能做到這一點,這就是跟我們目前中國廣大的農村的情況相一致的。剛才也談到了,在農村怎么去做線上?有幾個農戶會有線上的那么足夠的痕跡讓你去挖掘他的信用的情況,能夠進入你的模型,進行打分、放貸。所以,在我們的分析研究中,相當長的時間在做中國農村,在做農戶的是要靠線下為主的。所以,這也是中和農信能做下來的一個很主要的原因,我們的信貸員全部都是土生土長,本鄉本土的人。我下去調研的時候,就跟著信貸員在村里面走,幾乎所有人都認識他,他也認識所有人。所以,我們能夠做風控的要點就是所謂的關系型信貸,他有他的軟信息,他知道他是一個做一些事情的人,他在勞動,他在創造價值。所以,從還款意愿上就有了保障。另外,他只要做一些事情,而且給他那么小的額度的貸款,他的還款能力就沒有多大問題。我們的戶均只有25000,哪怕他今年絕收了,出去打打工,是不是也能把這個錢掙回來。所以,現在中和農信的不良率超過30天的1%點多,風控這么多年還是做的挺不錯的。這真的是一支比較純正的隊伍來做這件事情。
所以,有些機構了解中和農信的做法也挺羨慕的,說認為廣大的農村確實有很多需求,可以商業可持續,又可以很顯著的幫助低收入的人群改善他們的生活,所以還是做了一件比較有意義的事。所以,我還是想回到咱們的討論,關于普惠金融這件事兒。更大程度我們把自己定位為我是不是做普惠金融的時候,我們可能要想我做的這件事是不是在幫助我的借款人能夠改善他的生活,能夠幫助他提高收入,能夠幫助整個社會在共同富裕,在進步。如果我們反過來想這個問題,如果能夠給自己一個肯定的答案,我想就不會有像隔壁在討論的這個問題,消費金融是不是普惠金融?我覺得這不是一個從用途上可以厘清的問題,而是我們要從本質上想到我們在給別人借錢的時候達到的是什么樣的目的,我們是要幫助他,同時我們自身也在可持續的發展。謝謝!
徐林:謝謝!還有哪位嘉賓?盛總。
盛子夏:我接著我上半場講的關于金融科技實際上改變了很多普惠金融,或者說新金融的一個新的生態。實際上一個新的金融生態,上半場我在講,實際上他把原先一個在傳統金融機構里邊,他做一個信貸,從獲客到風險管理,然后到貸后管理,然后到資金,全都是在一家企業做的,然后把解構成各個部分。剛才其他嘉賓也提到,像助貸這樣一種模式,實際上就是來構建成,一個是資金端,一個是資產端,然后中間提供了有效的風險管理,包括一些數據加工,包括一些跟軟件服務相關的這樣一些服務。
講到這一點,我覺得還是要再往下講,就是他這樣的一種服務,在C端和B端看起來又有兩種新的趨勢。C端剛才已經提到了,目前看起來,整個C端整個的服務是變得越來越標準化,一方面只要兼顧好一個資金端,另外一端找到一個流量平臺,這個流量甚至可以明碼標價買的,在這樣的業態下,實際上中間助貸的,留給它的空間是越來越小的。實際上大家目前看到一個非常典型的現象就是這個流量端,其實很多互聯網本身開始做的越來越金融化,越來越有能力做好金融風控。另外一端在資金端,我們不說工農中建交,就是四大行,其實很多股份制銀行,甚至城商行、農商行,越來越具備自己通過大數據做金融科技,做風險管理這樣的能力。所以,在這樣的大的背景下,我覺得在C端實際上留給中間純做助貸的機會確實是在越來越小,它正在受到兩端的擠壓。
所以,回到我還是特別強調的,就是在B端,實際上中間的助貸的空間機會實際上相比C端要大很多。因為對于銀行來講,真的要去做好B端的,不管是剛才講的農戶,還是小企業,實際上它還是缺乏大量的,不管是地面的能力,還是渠道的能力,還是對于產業、供應鏈整個的理解能力,它是很難在一夜之間,或者說瞬間去構建整個這樣一個團隊的。在另外一端,整個的資產端,尤其是我之前講的,如果是跟供應鏈相關的,是跟產業相關的,跟小微企業相關的,實際上這個資產端的接觸能力大多都是在核心企業、龍頭企業、產業企業、供應鏈這端的。但這一端的企業實際上他們又缺乏對于金融的認知。所以,這兩頭各自在整個底層的金融的信息不對稱上,實際上是會長期的存在。所以,這樣給予真正愿意扎根于普惠企業,To B這端的金融科技,或者說助貸的這樣的類型的企業,或者說創業的團隊,實際上有很大的機會好好去發展。而我覺得像這樣的一些企業,包括像新希望金服這樣的致力于整個供應鏈金融,連接有志于做普惠下沉的這樣一些銀行。另外一端我們又很好的服務了這些龍頭企業,這個我覺得是將來普惠金融,尤其是國家在政策支持方面,我覺得應該是考慮大力去扶植的,因為他和C端,有的時候往現金貸的方向去發展,其實走的是兩種完全不同的道路。這是我想講的第一點。
第二點,既然普惠金融大家都知道很難做,之所以中間致力于做供應鏈金融去連接兩端這個信息不對稱的助貸或者做金融科技的公司他要去發展,實際上非常需要一個所謂的冷啟動這樣的一個概念。什么叫冷啟動?我之前實際上在螞蟻金服待了很長時間,我其實是整個經歷了螞蟻金服、阿里金融小貸從他一開始可能也不到十幾億這樣的一個資產,到后來變成幾百億,幾千億這樣一個規模。很現實,在一開始,當我們做到只有十億、二十億、三十億規模的時候,我們當時的融資非常困難,只能通過股東借款,通過資本金,我們幾乎不能得到任何銀行端的資產的支持。至少2012、2013年的時候,非常困難,大家都看不懂,怎么你就能通過淘寶,或者阿里上面所謂的大數據就能蹦出一個金融的資產,然后風險還能管的特別好,這是不可能的。但是,當這個規模做到幾十億,到幾百億的時候,大家發現這種分散型的,基于大數據的客群選擇的模式是可行的,然后整個數據背后可以看到非常豐富的客戶最終資金用于,比如說他的網店經營,其實它可以穿透到底層資產。所以,漸漸的銀行機構很多這些資金方對于這樣的一些資產他就認可了。
我相信大家現在都知道,現在其實不光是螞蟻金服,整個BAT所有跟消費金融有關的散的這種類消費金融的這種資產在銀行拿到授信是容易得多得多了。甚至像這種剛才講的BATJ他們底下的像花唄、借唄、微粒貸這種資產包括,大家排著隊要搶這樣的資產。回到我們做的普惠金融,在To B,在企業端做供應鏈金融,其實是有很多銀行也是非常感興趣的,但是問題在于你還沒有做出來的時候,你還沒有冷啟動的時候,你還沒有形成一定資產規模的時候銀行愿不愿意進來?我在新希望做整個產業金融,我深有體會。大家都看著說,你做出來看看,所以我們在過去的半年、一年里面,專門針對農戶飼料養豬的一個非常弱勢的群體,原先很難拿到金融服務的這樣一個群體,現在做到幾個億的資產規模,且風險是非常可控的,千分之幾,一順中大量的銀行開始感興趣了,你這個資產很好,又是服務于普惠金融,真正把錢給到農戶,而且我還知道他的資金渠向,就是用來購置他的生產資料的。
但是,我會脫想一想,我一開始做那幾個億的時候,為什么就不能幫助我們一起去度過這樣一個冷啟動的難關。所以,我覺得在這點上,不管是大的銀行,還是國家政府的機構,尤其是涉農,或者說扶持貧困,我覺得在這個方向上,應該是有一定的鼓勵和激勵的機制,能夠幫助有志于在這個方向上做好的企業度過他的冷啟動的這樣一個難關,一旦起來了之后,實際上形成一定資產規模了,大家也能非常清楚的看到,實際上真正用于生產經營資料的這些農戶其實是一個非常優質的客群,他不是說我拿著這個錢去吃喝玩樂,或者怎么樣的,他是有一個非常明確的生產。這是我想講的第二點,關于冷啟動的。
最后一點,跟征信相關,跟數據,包括隱私保護相關的。我們在講做好普惠金融,實際上既然這個數量級擺在那兒了,如果我們是一單一單去做,純線下去做,你的效率和成本一定很難控制住,所以一定是線上和線下結合的這樣一種模式。所謂的線上,其實我覺得在征信這個領域,政府實際上一定是要發揮很大的作用,能夠去把大量的跟企業相關的、個人相關的數據通過有效的方式采集起來,然后采集是一方面,更重要的一種方式是怎么能夠分享到給這些真正是在做普惠金融的這樣的一些機構。實際上這一點上,我覺得也是非常值得我們去探討,因為很容易走極端。現在大家都在講數據安全,數據隱私保護,很容易覺得什么數據都不能分享,一下子數據就變成完全嚴格保密的。但是,我覺得在數據整個的隱私和可分享上,實際上是可以分層考慮的。
舉個例子,大家想象一下所有的上市公司,其實所有的上市公司他的財報,他的經營,他的銷售,以及他的董監高,所有的股權結構其實是充分公開的,沒有任何秘密的。其實基于這樣的一個延伸,你說企業真正跟經營相關的,他的這些利潤,這些方面的數據到底是否屬于嚴格意義上的隱私?其實我覺得不至于。當然了,我們肯定是要區分這個企業會有一些他自己經營的秘密,或者他有一些他自己本身的技術方面的專利,或者怎么樣。這些我覺得是值得充分保護的。但是,肯定會有大量的相關的數據其實并沒有那么隱私。但是,這些數據怎么通過一種征信的方式去集中,然后能有一種很好的方式去分享,這樣實際上能夠給到廣大做普惠金融的,不管是金融機構也好,還是做助貸的機構也好,其實是有一個巨大的輔助和支持的作用。
所以,最后我覺得這個也是希望能夠跟政府,跟相關的金融機構一起去共建這樣一個專門針對普惠的,針對經營的,針對個體工商戶相關的這樣一個比較成熟的征信體系,我覺得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點。謝謝!
徐林:謝謝。時間好像也來不及再做更多的發言了,在座的各位聽眾還有什么問題需要和嘉賓討論的?我覺得我們還可以再提兩個問題。
提問1:我是來自于內蒙古財經大學財政稅務學院的。我的問題是這樣的,在座的一直在討論誰是普惠金融的主力軍,我們這個討論實際上有一個非常大的背景,世界上所有普惠金融做得好的國家,他們最重要的承擔指的是合作金融,金融合作機構,在我們國家缺乏真正意義上的信用合作社,不論是農村的還是城市的,正是因為這樣制度安排的背景,產生了我們今天如此熱烈地討論這個問題。所以我覺得可能真正的問題的解決,是要我們能夠在金融制度供給方面做出深度的創新,讓那些本身需要金融服務,特別是普惠金融服務的主體,使他們能夠有作為金融供給者的這樣一種權利的保障,有了這樣一種權利的保障才能真正地、深度意義地解決廣大人民群眾的需求,這個廣大人民不光是我們說的普通的農村的農民、城市里面比較貧困的人群,其實也包括比如企業的經營者,曾經他是董事長,但是他也可能經營破產,他也有可能成為普惠金融的需求者。所以我覺得怎么樣從經濟金融的倫理和制度供給的背景上來深度地思考,解決中國高品質的金融供給問題,提升金融服務的品質,可能是我們要深度思考的問題。我們這70年來最大的挑戰不在于說我們的財富增長速度快或者慢,真正的挑戰是我們這70年來的經濟倫理和金融倫理面臨深度的挑戰,就是傳統中國非常結實的經濟倫理,你有本事、你勤勞,你富有,我們都認為這是天然的公平和合理的,在我們70年的過程中,曾經這個基礎的原理得到了非常嚴峻的挑戰。改革開放以來,在自然恢復方面的能力,但是我們缺乏一個良好的法治體系的保證,所以我們產生了一系列的制度的亂象、經濟的亂象。比如長生生物大家都知道它做的是掙錢的生意。
徐林:請表達你自己的觀點。
提問1:我的問題是,在產生普惠金融的主力軍在制度改革方面各位有什么深度的思考,謝謝各位。
徐林:在座的哪位嘉賓愿意回答這個問題?
白雪梅:這位老師,您剛才提的問題恰恰是今天上午我們聽吳曉靈行長提到的問題,您跟她的想法是不謀而合的,她也認為要解決農村,尤其是廣大農戶的貸款需求,應該是大力發展合作金融,她的是叫農民信用互助,大概也是一個合作金融的理念,而且吳行長從理論上到實踐上都給了充分的論證。所以應該說我們上層的政策制定者肯定有過這方面的考慮,只不過現在還沒有付諸實踐,她說也可能是因為我們把原來的這種金融的組織形式給改變了,改成讓農信社去商業化改革,反而可能會客觀上造成了它的使命漂移。這個事情很多人都考慮過,甚至吳行長也在某個省做過實驗,覺得效果還是挺不錯的,但是很難把它上升成一個很廣泛的金融機構的組織形式,這也是我上午聽完以后深有感觸的一點。
徐林:剛才您提的問題還是很重要的一個問題,過去中國是存在著基層的農村,就是像合作金融組織過去是存在的,但是后來改革之后沒了,沒了的原因其實也很復雜,我那個時候在財政金融司當司長,也接觸過這類問題,有很多農信社實際上也沒有做成真正的農村合作金融的模式,結果在發展過程中產生了很多的問題,所以后來就有了農信社的改革。在農信社的改革過程中其實也一直是有爭論的,所以剛開始并沒有規定統一的改革模式,比如有的省搞成了省聯社的模式,最后又進行了農商行的改,有的省就沒有這么搞。圍繞這個問題我覺得一直是有一些爭論,而且是沒有完全想好的問題,所以當今天我們坐在這兒討論誰是普惠金融主力軍的時候,剛才您提出了從別的國家經驗來看,合作金融往往是面向基層很主要的普惠金融的提供方式,在中國現在這個方式確實缺位的,到底下一步應該怎么辦呢?我估計,特別您是學者,又是金融行業的從業者,通過自己的實踐和研究,我相信今后還會有新的提法拿出來。
提問2:我姓鮑,原來是人民銀行的,做普惠金融做了5年。大家好,我覺得今天這個題目倒是很有意思,中國普惠金融從2007年開始走到今天,發展迅猛,我們的小貸公司有9000多家。我講兩點,我特別同意剛才白總講的事情,剛才講的定義實際上是聯合國普遍認可的,而我在拉丁美洲,他們從1985年開始做小額信貸,走的是市場化道路,完全是這樣做的,它也不存在這個那個的指導,但是后來1992年,玻利維亞的陽光銀行成立了,到現在玻利維亞的銀監會和中央銀行對它的要求還是75%必須做小貸,多大?3000-4000美元,每一個月檢查你,他們都是扶持、監督、檢查。而我回來這兩年多我也做了一些普惠金融的研究,就像傳教士一樣四處傳播拉丁美洲的普惠金融經驗,但是我看中國發展迅猛,大家一談到前幾年,P2P覺得特別厲害,這兩年出現了情況,剛才我聽盛總以及大家講了,非常厲害,這在拉丁美洲是聞所未聞的。不要緊,我們再回歸到普惠金融這一塊,誰是主力軍呢?我覺得我們先把對象搞清楚,包括建行的張總,咱們現在銀監會一統計,10萬億元,后來我一問都是1000萬元起,我覺得這也不可怕,何總是老朋友,他做50000塊錢,中和農信做了20000塊錢,養豬的農民借4000塊錢,張總,跟你借4500塊錢你借嗎?你肯定說哪兒涼快哪兒呆著去,現在小貸協會換了王會長,非常好,我們怎么定位自己?我剛才很高興聽他講,我是中國小貸協會的會長,這么多年了,他們都不肯叫小貸協會,覺得丟人,都叫中貸協,很大,我說在拉丁美洲我們做普惠金融、做小微信貸,一聽你這是上帝,派到人間來專門幫助窮人的天使。中國一說小貸公司,覺得我是賊、我暴力催收、我是壞人。我倒覺得中國有關部門也不用講主力軍不主力軍,最好能夠把過去的中小企業貸款跟普惠金融貸款分開,大家談小微金融這塊都是講中國中小企業貸款難的問題,我原來在人民銀行30年,講的就是中小企業貸款難的事,你們建行所搞的就是中小企業貸款難,現在讓它不難,你們好好做,小貸協會就領著9000多家小貸公司好好把農村、城市貧民,那些被傳統的銀行所看不起,說你們根本不配做銀行貸款對象的人,幫扶起來,把他們解救起來,使他們獲得一些微薄的金融支持,獲得經濟上的獨立和自由。謝謝大家。
徐林:謝謝,您其實不是提問題,您是表達了很重要的觀點。還有哪位?
提問3:我是美興小貸何文剛(音)。我不知道今天吵的誰是普惠金融的主力軍有沒有什么現實意義,聽了很多,但是我也聽出了一個中心思想出來。我覺得要推動普惠金融的發展首先是政策層面的驅動,現在要說金融創新,小貸公司、P2P、現金貸、助貸,出來了很多創新。但是我自己想象的可能是過度創新或者是過度普惠,我也走了很多國家。前兩年我到非洲,非洲那么貧窮的地方,它還沒有那么多現金貸,我覺得首先要鼓勵普惠金融的發展,首先要強調持牌,要強調政策引導,要多層次的金融機構,比如說中和農信有它存在的價值,美興小貸有美興小貸存在的價值,互聯網金融有它的價值,每一個供給商后面都有自己固定的客戶群體,美興在這個市場上做了12年,我們感覺到市場的變化太多,我們前幾年平均每筆發放貸款大概是5萬、6萬的樣子,這幾年升高了,上個月我發放了大概2001筆貸款,發放了2.16億,前幾年還可以發5萬、6萬的貸款,為什么現在發不了了?因為現金貸、P2P、中介機構,他們都把這一部分小客戶搞壞了,我們查到一些小客戶,現在有一些典型的例子,一個客戶從不同的平臺貸了50筆貸款,像這種客戶已經沒法再給他普惠了,這個是問題,我覺得要做好普惠金融首先是在政策層面引導,有好的政策,引導差異化的機構,服務差異化的客戶,不同的發展,這是一個觀點。
另外一個觀點,普惠金融必須是“包容 健康 有責任”,我們以前在business roundtable上討論過這個問題,什么叫政策金融?不管怎么樣,我們提供的貸款是幫助客戶增加擴大生產,增加收益,這才是健康的。現在在四川有大概23000多個客戶,我們貸款額達到將近15億,我們現在不是沒有市場,而是沒有錢,如果我的貸款價格可以實現建行的價格或者其他銀行的價格,我們在這個市場上是沒有對手的,沒有任何機構可以和我們相比。所以我覺得首先要強調有責任,有的價格高到百分之四十幾、百分之五十幾,采取欺騙的方式去發放貸款,這個肯定是有問題的。我想首先是一種責任,怎樣幫助客戶發展?以客戶發展為基礎促進機構的發展,我覺得這個才是根本。
第三個說到金融科技這一塊,我覺得不管什么樣的科技,它都是一種工具,它改變不了金融的屬性、改變不了風控的方方面面。我們在12年當中看到了很多的機構倒下去,當美興在做純線下的時候,很多人都笑美興這個是很好,但是很慢,賺不了錢,但是當美興還做得非常好的時候,后面的全部死掉了。消費金融又怎么樣?消費金融死掉了一大批。我覺得金融科技可以給我們帶來三個方面的好處:標準化的風控、更好的客戶體驗、更加的效果,就在這三個方面,但是它改變不了金融的屬性。不管怎么樣互聯網化,很多機構都去那里推薦貸款,我們理解去哪里死,做這種貸款做得越多,死得越快。
我不想問什么問題,我只想表達一個觀點。謝謝。
徐林:謝謝。時間已經到了,不好意思,還有一位剛才舉手,我給你一分鐘可以嗎?
提問4:各位嘉賓好,我是社科院的博士生,我有一個問題,剛才小貸公司的領導們都在說他們額度非常小,我覺得有一個誤區,普惠金融概念里面沒有強調額度一定是小,而是說滿足沒有享受到金融服務人的這些金融需求,所以我覺得這是一個誤區。
另外,問一下為忠總,現在建行都是中小企業的貸款,我們發現涉農這一塊貸款比較少,整個在建行來說,既然您是要做普惠的話,您涉農方面比較少,不知道未來有什么發展的計劃?
另外我想問一下白總,小貸公司發放的是2.5萬元的貸款,跟一些地方扶貧貸款5萬塊是不是會有重疊?2.5萬的需求我覺得有點和5萬塊重疊。
徐林:你不能再問了。
白雪梅:后面的問題先回答,防止忘了。其實大家都知道現在國家確實想有一個政策,扶貧貸款“530政策”(5萬塊3年零利息),確實我們最近也跟一個高校做了一個涉及到4000多個客戶的調研,調研的結果發現這“530貸款”確實對建檔立卡戶獲得融資起到的比較大的作用。反而是現在比建檔立卡戶要稍微靠上一點的農戶,他們的貸款滿足度是比較低的。而且我剛才說這是一個平均數,就是2.5萬,基本上是不超過10萬塊錢的,因為通常我們現在意義上的農民不是一個赤貧者,赤貧者不可能說就拿著2.5萬塊錢連豬也買了,連豬飼料也買了,豬圈也搭了,不是這樣的,而是一般都具備了一定的生產資料。比如我們看到大量的養豬的人是有豬圈,也有豬,他要借錢買飼料,這就是一個可以想象的,他為什么借了這么少的錢?我們也是做了一個有益的補充,我們不可能把他所有的生產從頭都包了。可以嗎?
張為忠:我講第一個問題,實際他提了一個很具體的問題,建設銀行是現在市場上國有大行第一家,也是唯一一家提出普惠金融發展戰略的,這是需要有勇氣的,建行的資產體量大家應該都知道,是巨大的體量,不做的話,從我們經營的績效上來講沒有什么影響,而且短期來講,做普惠金融可能在績效上還有一定的負擔性,但是為什么建行做普惠金融?考慮到經營趨勢在變化,經營的業態在變化,金融的服務模式、金融科技賦能的效果都在發生變化,建行在怎么布局?我不一定說得非常多,簡單地說,普惠金融現在幾大板塊在中國說得非常清楚:小微企業、涉農、扶貧、“雙創”這四大板塊,我那會兒匯報的數據,我們是真正的B端的數據,就是企業端做得比較多,現在光做企業端可能整個的一體化服務做不出來,那怎么辦?個體工商戶、企業主,包括農戶都是要做的,所以這個領域我們現在確實在布局,實際上建行自身這么多年信用卡服務收單商戶的量也是很大的,也是五六百萬。另外還有其他的個人商戶也是很大的,但是農戶是我們現在服務最難的一個板塊,大伙過去普遍認為農民沒有信用或者缺失信用,實際上我認為是信用挖掘、信用體系建設的能力不足。農民的宗族化居住特征是很有信用的,但是發掘信用體系沒有建設起來,我們在河南、安徽已經做了涉農平臺,我可以簡單披露一下,就是做這個的。實際上是希望通過兩權的確權,還有農村底層數據的獲取,政府都在做這些工作,和政府的平臺能連接,發現信用機制,確立信用機制,這樣農民是可以貸款的。我們給龍江的農民已經貸了40多億。
剛才有三位先生都提了一個,我們今天主力的問題大家不好意思說,剛才建行的老同事原來在建行干過,他覺得普惠金融主力軍應該是城商行、農商行,我說這也沒錯,實際上魚的游法是分層的,海再深每層都是有魚的,大狗有大狗的叫法,小狗有小狗的叫法,各自分工不同,將來一定可以通過市場的選擇各自歸位,有的回歸、有的進場、有的深度介入、有的深耕細作,會有一個準確的分工。我相信你們買冰箱一定是選了多家再買,沒有一個人是希望賣冰箱的人非常少,冰箱的品類非常少,一定是希望豐富的,豐富之后有了選擇余地之后,從金融供給的角度可能就自然而然地回答了這個問題,不用簡單地以供應量和信貸來說。
說起這個我再多說兩句話,這個應該考慮什么?我們講的主力軍誰在場?誰缺場?政府是不能缺場的,我們市場主體不能缺場,我們的需求主力不能缺場。所以我們應該看政府應該做什么?政府應該把公共基礎設施、新型基礎設施、信用體系建設、法制法規、制度建設、政策建設匹配起來,現在可以發現政府每個地方都在建平臺,像過去建高速公路建得亂七八糟,但是一定有一天要整合,制定統一標準、統一規則,這就是政府作為市場推動主力的作用,而我們這些是作為供給主力,我們真正的主力是需求者,哪些客群是我們真正的能給我們對接的主力,這個是值得關注的,要選好客群,做好對接,這才是應該的。
徐林:謝謝。由于時間的關系,今天的討論就到此結束,我不知道在座的各位感覺怎么樣,反正我覺得今天下午的討論是非常有意義的一場討論,而且參與的各位嘉賓從各自不同的角度都談了對普惠金融體系建設的看法,我覺得認識也非常深刻,也有很好的觀點碰撞。
聽下來,今天這個討論的主題“誰是普惠金融的主力軍”確實不是特別合適,我倒覺得英文表達的意思可能更好一點,實際上我們普惠金融應該成為下一步中國普惠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很重要的內容,我們實際上要構建一個很好的普惠金融的生態體系,在這個體系里頭有制度、有監管、有政策、有機構,在這樣一個大的生態里頭,我們應該讓每個機構根據自己的特色、根據自己的又是去發揮自己獨特的功能和作用,然后形成不同機構之間相互協作、相互支撐、互補的這樣一個金融或者是普惠金融的服務格局,如果這樣一種體系能夠形成,實際上確實也不存在誰一定要是普惠金融的主力軍這樣一個概念,反正各個不同的機構發揮各自獨特的作用,但在未來我相信隨著制度、政策,特別是技術的這種演變,我覺得未來整個普惠金融的體系里頭還會有一些不同的新的變化,但是我相信一定會使得中國普惠金融的服務變得更加完備,使得整個社會所需要的金融也能夠得到整個供給體系更好的滿足。
謝謝大家的參與,今天的討論到此結束,謝謝!
責任編輯:趙子牛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