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大幕開啟,國際形勢依然復雜多變,國際投資人紛紛將目光投向中國。新的一年,中國宏觀經濟呈現哪些新特征?政策利好不斷,A股市場是否迎來新起點?利率步入“1”時代,債券市場何去何從?
近日,全球資管巨頭貝萊德、富達、瑞銀等機構陸續發布2025年中國市場展望。總體來說,上述外資機構對2025年中國宏觀經濟和股市表現均持較為樂觀的態度。其中,貝萊德和富達不約而同地認為,受到政策托底和流動性充裕等因素影響,2025年中國股市、債市行情均可期。
● 本報記者 王雪青 陳露
延續性政策釋放經濟復蘇動能
貝萊德、富達、瑞銀等外資機構對2025年中國宏觀經濟的穩定增長都抱有信心,并且認為延續性政策的出臺將不斷釋放經濟復蘇動能,重點看好內需增長。
“如果說中國的經濟發展猶如一幅水墨長卷,那么當前中國經濟正在經歷的‘磨底’階段,正如國畫技法中的留白,給人以無限的想象空間。”瑞銀集團亞洲經濟研究主管、首席中國經濟學家汪濤表示。
“2025年,中國要保持5%左右的GDP增長率,重心將轉向內需拉動。”貝萊德首席中國經濟學家宋宇在近日召開的貝萊德中國2025投資展望交流會上表示,拉動內需主要在于投資和消費兩個方面。在消費上,以舊換新、開放對外免簽等政策是有效的。在投資上,主要包括制造業、基建、科技創新等方向。其中,制造業投資將從傳統的擴大產能轉為追求更智能、更環保的產能,以順應AI、自動化飛速發展趨勢;在基建投資上,國內的地下基建尚為短板,可以進一步加大該領域的基建投資;此外,科技創新投入還會進一步增加。中國不僅擁有龐大的市場,還有大量的科研人員和各種資源,這是中國獨特的優勢。
富達國際亞洲經濟學家劉培乾認為,2025年中國宏觀經濟的關鍵詞是“穩定”,預計經濟增長重心會向內需轉移,開始向以消費為主導的高質量增長模式轉型。同時,預計逆周期的財政和貨幣政策寬松力度將加大,為家庭部門提供更為強勁的支持,促進經濟增長,因此核心CPI和PPI將逐步回升。
汪濤認為:“盡管2025年全球經濟可能略有放緩,美國或繼續加征關稅,但電子產品的上行周期仍將延續,中國的進出口對GDP增長仍然有積極貢獻。在內需方面,2025年房地產投資降幅可能收窄,制造業或將分化,而政策加碼可能成為重要增長點,例如保持基建投資的高位運行。”
在政策預期上,外資機構一致看好中國將會陸續出臺更強有力的政策措施。
劉培乾表示:“為應對全球需求放緩和外部不確定性的潛在影響,預計2025年中國將出臺更強有力的寬松政策。預計財政政策會進一步聚焦在商品消費、地方政府化債以及房地產市場的寬松調整。總體而言,預計政策層面仍將是漸進但積極有為的調整,以應對可能出現的風險。”
宋宇認為,預計今年包括預算赤字在內的廣義財政赤字要擴大,特別是能帶來間接經濟和社會回報的部分;貨幣政策需要繼續降息降準。同時,進一步適度提高銀行新增貸款出現違約的容忍程度,降低銀行放貸的后顧之憂。
汪濤表示,政府對于穩增長的決心是非常明確的,今年全國兩會后,可能還有更多的政策跟進。“在經濟轉型和外部沖擊的壓力之下,中國政府可能有一些改革措施加速出臺,包括戶籍制度改革、社保方面的改革,今年有可能出臺關于促進民營企業的法律以及放開服務業管制與準入的相關政策,同時更深入地擴大開放。”汪濤說。
外資有望進一步流入中國股市
當前,國際投資人再度將目光聚焦在復蘇的中國股市之上。隨著治理改革的深入,疊加利好政策不斷推出,中國資本市場正處于關鍵的轉折點。
展望2025年,貝萊德大中華區投資策略師陸文杰分析稱,針對中國市場,全球投資者認為中國政策會有底部保護,在這種情況下,貝萊德對中國股票持戰術性“超配”的觀點。
“從中期維度來看,預計中國貨幣政策會不斷加力,如果資金成本不斷下跌,未來1至3年內,股債行情均可期。”貝萊德基金量化及多資產投資總監王曉京表示,“從全球市場來看,中國股票仍處在估值洼地,如果今年有持續的增量政策出臺,進一步增強海外投資者對于中國經濟轉型和化債長期目標的信心,外資就有望進一步回流中國市場。”
瑞銀對2025年中國股市也持樂觀態度,理由是企業盈利回升、資金面改善、估值低位以及耐心資本助力,或將推動市場向上。瑞銀大中華研究部總監連沛堃表示:“從流動性的角度來看,A股市場有大量場外資金等待入場,包括新開戶的個人投資者、新發行認購的公募基金、此前低配中國股市的外資以及尚未入市的中長線資金等。因此,國際投資者普遍對A股市場中期走勢持積極的看法。”
從資產配置的角度來看,貝萊德建信理財副總經理、首席多資產投資官劉睿認為,今年權益市場的機會應該比固收市場稍微好一些。他傾向于在愿意承擔的風險范圍內,多配置一些股票資產。因為債市走得稍微有一點靠前,所以后續愿意選擇賠率更大的權益市場;再往后看,勝率就是經濟基本面的數據出現邊際好轉。
在權益投資機會方面,貝萊德基金首席權益投資官神玉飛認為,2024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中提到了“大力提振消費”和“人工智能+”,這可能是2025年兩個政策主線,后續政策值得關注。他提到,可以重點關注國有大中型銀行在最新年報中關于信貸投放方向的表述,是否重點提及“人工智能+”等關鍵詞,銀行若加大對這方面信貸投放力度,將會帶動相關產業發展。
神玉飛表示,今年將重點關注確定性、市場整體收益、個股超額收益和困境反轉,構建組合投資。具體而言,一是向紅利資產尋找組合的確定性,力爭獲取底倉收益;二是深挖科技創新領域尋找整體收益;三是向港股市場尋找個股超額收益;四是彈性更大的超額收益可能來自困境反轉的行業,例如最近的海上風電板塊等。
富達基金投資主管聶毅翔表示,較為關注受到政策扶持的科技、高端制造、消費和醫療保健等行業,尤其是科技創新和內需兩大方向。中國的科技和先進制造業在全球具有領先競爭力;在人均GDP長期向上趨勢下,消費需求將有顯著提升空間。另外,在低利率環境下,考慮其高收益的特征,仍然看好紅利資產的配置價值。隨著鼓勵上市公司加大分紅、強化投資者回報的政策措施持續出臺,紅利資產有助于為投資者提供長期穩健回報。
債市長期向好但需警惕短期波動
2025年以來,債市延續強勢,10年期國債收益率一度下探至1.6%以下,但近日債市出現回調態勢。多家外資機構認為,長期來看,當前經濟處于弱復蘇狀態,疊加寬松貨幣政策預期,有望推動債市繼續走強;但短期來看,債市面臨一定的擾動因素,存在波動風險。
貝萊德建信理財副總經理、首席固收投資官王登峰認為,去年推出的一系列增量政策逐步落地,對經濟有一定提振作用;從經濟數據來看,當前經濟運行狀況較此前有所改善,未來經濟數據有望逐步好轉;隨著后續經濟數據好轉,貨幣寬松預期將會出現邊際收斂的變化;由于外部因素的不確定性,人民幣匯率走勢也面臨更多壓力;從估值來看,當前債券市場估值并不便宜。這些因素都可能會對債市短期走勢帶來擾動。
不過,王登峰表示,中長期仍看好債市表現。他認為,全年來看,經濟還是處于弱復蘇狀態,政策尤其是貨幣政策有望延續寬松,疊加銀行、保險、基金和理財的配置需求較強,有望推動債市繼續走強。
貝萊德基金首席固收投資官劉鑫表示,2025年債市將繼續在政策寬松的環境中維持較穩運行,并迎來更多的結構性機會。“盡管短期仍面臨一些風險,但在經濟增長企穩和政策逐步見效的背景下,債市長期配置價值依然顯著。投資者需在震蕩中尋找確定性,把握政策窗口期,同時精細化管理組合風險,以獲取更高的收益回報。”劉鑫說。
在具體的品種上,富達基金固定收益基金經理成皓表示,在利率債方面,隨著2025年廣義財政赤字提高,利率債供給也將增加,預計對債市的整體影響將較為溫和。2025年,利率債整體發行節奏可能相較2024年更為平均,有望減輕短期內對于市場形成的供給壓力,而且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將配合財政發力,有助于提高債券市場吸引力。
在信用債方面,成皓認為,2025年,信用債仍有利差收縮和板塊之間的結構性機會,以增厚投資收益。預計2025年城投債和銀行二永債等主要板塊凈融資放量的可能性不大,因而整體信用債供給較2024年應不會大幅增加。另外,機構對于收益率的要求仍會催生較強的信用配置需求,助力信用利差壓縮。目前,從利差角度來看,各板塊利差已接近去年年初水平,因此信用債在2025年仍有一定補漲空間。
在可轉債方面,劉鑫認為,可轉債能憑借固有的債性特征和轉股機會,在權益市場不確定性加劇的背景下,為投資者提供較好的下行保護和一定的上行收益空間,配置價值凸顯。但策略上需注意動態調整,通過定期再平衡和擇機增減倉位,在不同市場周期內充分發揮可轉債的攻守兼備屬性。
在產業債方面,王登峰認為,由于發行主體所屬行業的不同,產業債的投資機遇和風險也有較大差異。比如,受益于國家“兩重”“兩新”政策的產業債投資機會相對較大。投資者需要把產業債的信用研究工作做得更細、更扎實,深入研究不同行業和發行主體情況。總體來看,投資者仍需對部分行業保持謹慎。
責任編輯:郝欣煜
VIP課程推薦
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